此病多見于中老年人。中醫(yī)認為,此病主要由于脾腎陽虛所致?;颊叱龖?yīng)注重腹部保暖、忌食生冷食物外,適當食療亦可收到滿意效果。 病久漸虛,脾病損腎,則見脾腎陽虛。腎陽不足,命門火衰,不能蒸化致病。黎明之前,陰氣盛,陽氣未復(fù),脾腎陽虛者,胃關(guān)不固,隱痛而作,腸鳴即瀉,又稱“五更泄 ”、“雞鳴泄”;瀉后腑氣通則安;腎虧則腰膝酸冷,脘腹畏寒,形寒肢冷,四肢不溫;腎陽虛衰,命門火衰,溫煦無力,小便清長,夜間尿頻;舌質(zhì)淡,舌體胖有齒印,脈沉細無力,均為脾腎陽虛之征。 證候表現(xiàn):黎明泄瀉,腸鳴臍痛,瀉后痛減,大便稀薄,混雜不消食物,形寒肢冷,四肢不溫,腰膝酸冷,疲乏無力,小便清長,夜尿頻多。舌質(zhì)淡,舌體胖、多有齒印,脈沉細無力。 治法:健脾溫腎止瀉。 補骨脂浸酒 取補骨脂60克,浸泡在500毫升白酒中,約一周后,每晚飲一小盅即可?;蛉⊙a骨脂10克,豬腰子一對(洗凈切成小塊),入鍋加水煎1小時,調(diào)味后分2~3次食用,隔日1次,連用數(shù)次,亦有一定療效。 醋浸生姜茶 取適量生姜,洗凈切成薄片,用米醋浸腌24小時即可。使用時,每次用3片生姜加適量紅糖,以沸水沖泡代茶,經(jīng)常飲用有止瀉效果。 |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