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在學習的路上有沒有遇到這樣的困惑?
總是記不住知識?筆記總是亂糟糟?理不出重點,備考復習效率很低?
反正我有,類似這樣的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導致考證的路上頻頻失敗。
直到遇見了這本書《跟著考霸記筆記》,才發(fā)現原來學習可以變得有趣,大腦可以充滿活力,備考不再枯燥。
本書的作者是日本的確井孝介,曾經的她在高一年級的全國考試中低于合格線。
他以此為教訓,發(fā)憤圖強,實踐熟記為主的學習方法,此后成績不斷上升,順利考入大學。
不僅如此,他在大學期間,考上了錄取率僅為3%的司法書士,畢業(yè)后從0基礎起步,僅用時6個月就考取了注冊會計師資格證。
如今,他把自己親自實踐的記憶方法,毫無保留地寫在這本書里。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跟隨作者的腳步,看看如何使用快速上手的記憶技巧,熟練高效地掌握知識,讓記憶力不再成為考試的短板。
作者坦言,自己在高一的時候是個差生,想記住知識卻怎么都記不住,明明記住了,但很快又忘記了。因此,他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還學無所獲。
究竟為什么會這樣子呢?
用一句話概括就是:沒有聚焦在必須記住的信息上。
美國認知心理學家米勒通過實驗得出結論:人的大腦一次只能記住7條左右的信息。
換句話來說,人的記憶力是有限的,一個人不可能記住所有的東西。
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以少量精力產出結果呢?可以分為三個步驟進行。
第一步,聚焦需要記住的信息。
這里有一個問題:如何區(qū)分需要記住和不需要記住的內容呢?
介紹一個竅門,幫助我們準確定位看到的信息,是否需要記住。
以考試舉例,需要準備三份信息:基礎教材、應用教材、習題集。
三本均有記載的是必考點,必須記。
兩本有記載的,可能成為考點,需要記。
一本有記載的是高級、特級信息,不用記。
我們從中選出,要記住的內容,填入記憶筆記的“聚焦欄”。
記住,要寫得盡量簡化信息,把容量壓縮到好記的程度,可以采用3~5句主語加謂語的形式短句。
第二步,整合知識,串聯成記憶鏈。
可能有人會問了:為什么要把知識串聯起來呢?一個一個地記住不就好了嗎?
我舉個例子來說,你就明白了。
你看,高中畢業(yè)十年后,我們記住某個同學,想起的不是記憶中那張名字或者那張臉,而是那段時間里他對應的標簽,比如“高一同班”“主持人”“英語科代表”。
同理,整合知識的意義就在于,整理可串聯的信息,將其串成更牢固的記憶鏈。
具體可以怎么做呢?這里介紹一個接龍式聯想法。
我們可以將聚焦欄里的筆記,挑選一個詞關鍵詞,填入整合欄,然后基于已有的信息進行問題聯想,寫下“在意的事”。
作者舉了一個這樣的例子:從“95條論綱”出發(fā),順勢聯想到“為什么要提出95條論綱”?得出的答案是,批判贖罪券。接著產生疑問,贖罪券是誰提出來的?
所以,我們在備考的時候可以盡量地在整合欄里寫下與真題關聯的信息,再通過這些詞語進行聯想。掌握了這樣的記憶戰(zhàn)略,就會向成功邁進一大步。
第三步,利用圖像記憶。
科學研究表明:比起密密麻麻的文字,大腦更喜歡圖像記憶。
所以,我們可以為需要記憶的信息創(chuàng)造視覺效果,進行“圖像化記憶”。
這里推薦大家用三點記憶法。
簡單來說,就是把需要記憶的信息(回答)、回答背后的原因(為什么)、喚醒記憶的線索(也就是說)填入三角形框架,打造短期即可牢記的基礎技能。
具體是怎么做呢?我們看這樣一個例子。
從“整合欄”里挑出需要記憶的信息,寫到“回答”一欄上。
在“為什么”一欄填寫“亞羅號事件中,英法的所作所為作為導火線”。
在“也就是說”一欄里填寫線索“亞二鴉”。
通過三角形結構深化記憶,“自己給自己解說”即自我演講。動腦理解信息的過程中,知識自然而然地得到整理,信息會深深地刻印在記憶中。
總結一下,以上就是打造高效記憶力的三步驟:聚焦要點、整合相關信息、利用圖像記憶。
不論你是不擅長學習還是記憶力不佳,都可以通過這樣的方法提高學習效率。
希望這本書成為你備考路上的好幫手。
我是@書與時光,余生看書寫文,陪你成為自己。關注我,不孤單。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