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復(fù)“寫作”,報名親子文寫作營
精讀媽說:我們生二胎的初衷,大多是為了孩子能有一個共同成長的玩伴,我們能為孩子留下一份可貴的手足親情。
作者:董若晗(爸媽精讀主創(chuàng))
下班推開家門,看到讓我心驚的一幕。
姐姐一把搶過妹妹手中的玩具,并順勢加大力氣將一歲多的妹妹拽倒在地,只聽見“哇”得一聲響徹了整個屋子。
大寶雖然只比妹妹大5歲,但以往對妹妹非常喜愛并呵護有加,不知為什么最近總是對妹妹“惡言相向”,今天做出的這種行為更是讓我驚訝。
好不容易把兩個寶貝哄好了,我把妹妹交給家人,將姐姐叫到屋里問她原委。
“告訴媽媽為什么要推倒妹妹呢?如果妹妹摔到頭那多危險呀!”我盡量控制自己的情緒與她交談。
“因為我不想讓著小妹妹!”小小的人兒在說這句話時,仿佛像一只進入待戰(zhàn)狀態(tài)的小獸,渾身毛發(fā)豎起,眼神兇狠堅定,我心里不禁打了個寒顫,因還從來見過大寶因為妹妹這樣憤怒。
我努力安撫著大寶的情緒,并向他了解了事情的起因,原來最近,爺爺總是和她說:要讓著小妹妹,好吃的要先給小妹妹吃,玩的也要讓給妹妹先玩。說著大寶又開始抽泣。
我終于明白了,原來大寶在用她的行動對爺爺?shù)脑掃M行抗議。
雖然是姐姐,但究竟還是個小孩子,怎么能因為有了小妹妹就理所當(dāng)然的讓出自己手中的心愛之物呢?
我心疼的把大寶摟在懷里并告訴她,:“媽媽知道你非常愛小妹妹,如果你愿意,可以與小妹妹分享你的東西,但如果你不愿意也不必讓著小妹妹?!?/span>
我說完這句話她在我懷里哭得更兇,我知道是因為她確定了媽媽還是愛她的。
嫉妒心產(chǎn)生不當(dāng)行為
曾經(jīng)在網(wǎng)上看到過這樣一句話:小時候總有那么一剎那,對兄弟姐妹會產(chǎn)生一些邪惡的念頭,有的人壓制住了,而有的沒有。
這句話著實讓人驚恐。
不久前外媒報道的一則新聞轟動一時。
在俄羅斯尼亞干鎮(zhèn)某商場內(nèi)發(fā)生一出“惡作劇”,一個男孩在母親購物時推著弟弟來到扶梯邊,趁沒有人注意時,將載有弟弟的購物車推下扶梯,從監(jiān)控中可看到購物車整個翻過去,弟弟被壓在車下,頓時頭部鮮血直流。
所幸周圍民眾及時發(fā)現(xiàn),男孩母親也隨后趕來,將弟弟送往醫(yī)院治療,才未造成嚴重傷害,如若不然,后果不堪設(shè)想。
我相信男孩平時與弟弟的關(guān)系肯定不像新聞發(fā)生時表現(xiàn)的那樣惡劣,不然媽媽也不會放心的將弟弟交給哥哥照看。
我也相信男孩將弟弟推下去的下一個瞬間也會后悔害怕。
但是他太想要得到父母全部的愛了,才會將心中邪惡的念頭化為真實的行動。
一般有多個孩子的家庭中,孩子們互相之間多多少少都會存在嫉妒心理。
關(guān)于這一點,20世紀最受愛戴的“育兒之父”,美國兒科權(quán)威本杰明·斯波克曾作過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
想象一下這種場景,有一天,你的配偶帶著另一個情人回家,對你說:親愛的我會一直愛你,但是這個人之后也要和我們住在一起,另外他還會占據(jù)我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因為我也非常愛他,而且他比你更需要幫助,這樣難道不好嗎?你不會此而高興嗎?
在這種情況下,你覺得你能做到多友善呢?
層出不窮的“原配暴打小三”的新聞給了這個假設(shè)最直接的答案,況且大部分“小三”還未被帶進家中。
這個比喻雖然看起來不可理喻,但歸根結(jié)底說的是“嫉妒心”。
一個受過教育且有著成熟心理的成人,在面對被分享的“愛”時尚且都會失去理智,更何況一個心智不成熟的孩子!
歸屬感的缺失催生嫉妒心
無獨有偶,在我國也曾曝出過類似的新聞。
媽媽讓姐姐推著弟弟玩,結(jié)果姐姐趁著媽媽不注意將弟弟推下了一個長長的下坡,等媽媽再追出去時已經(jīng)來不及了,導(dǎo)致弟弟受傷。
視頻中的大寶們都還是10歲以下的孩子,本身還需要父母的照顧,但是他們卻在照看弟弟妹妹。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心理普遍還比較敏感,長時間如此會讓孩子覺得父母更看重弟弟妹妹,而喪失歸屬感。
美國杰出的心理學(xué)家簡·尼爾森在她的作品《正面管教》中指出――孩子的察覺能力很強,但解釋能力很差。
是說孩子對于一件事情的感知能力是非常強的,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敏感,但由于孩子缺少生活的經(jīng)驗,往往會對所感知的事情做出錯誤的判斷,從而導(dǎo)致孩子行為的偏差。
為了解釋這句話,簡·尼爾森特意在書中舉了一個例子:
兩歲的阿黛爾在媽媽生下弟弟后,發(fā)覺媽媽給了小寶寶很多關(guān)注,他將此解釋為因為小寶寶不會照顧自己,所以吸引了媽媽更多注意,媽媽愛小寶寶勝過愛她。
她錯誤的以為,當(dāng)他自己也表現(xiàn)的像個小寶寶,愛哭、需要奶瓶、甚至尿褲子,媽媽就會像關(guān)注小寶寶一樣的愛自己。結(jié)果自然適得其反,媽媽對此也沮喪厭煩。
阿黛爾敏銳的察覺到,媽媽花費了更多的精力在小寶寶身上,但他將這種感知解釋為媽媽不再愛他了,從而做出錯誤的行為。
就像我的大寶,將“讓著妹妹”這句話解讀為大人對他不太關(guān)注,他必須讓出所有心愛的東西給妹妹,才發(fā)出抗議。
同樣將弟弟小車推翻的兩個大寶也是錯誤的解讀了父母對于二寶的關(guān)愛而做出極端的行為。
當(dāng)一個孩子不能夠正確理解父母對于其他兄弟姐妹的關(guān)愛時,他歸屬感將得不到滿足,就會用不當(dāng)?shù)男袨橐鸫笕说年P(guān)注。
閨蜜曾經(jīng)跟我吐槽,她小的時候經(jīng)常趁爸媽不注意欺負妹妹,導(dǎo)致現(xiàn)在兩個人長大了,關(guān)系也是不溫不火,在一起通常也是無話可說,讓她感到非常苦惱。
我們生二胎的初衷,大多是為了孩子能有一個共同成長的玩伴,我們能為孩子留下一份可貴的手足親情。
但是如果我們不能處理好孩子們之間的關(guān)系,恐怕將事與愿違。
那么,如何避免孩子由于缺少歸屬感而產(chǎn)生的嫉妒行為呢?我從《斯波克育兒經(jīng)》中找到了答案:
1、給孩子同等的關(guān)愛,不同的對待。
一般來說父母的關(guān)系越融洽,這種嫉妒存在的可能性就越小,當(dāng)所有孩子都對自己得到的溫暖和關(guān)愛感到滿足,他們就不會去嫉妒父母對其他兄弟姐妹的關(guān)心了。
父母可以同樣無私的愛每一個孩子,但對待每個孩子的方式卻不一定要相同。
比如有一位母親想盡量公正的對待相互嫉妒的兩個孩子,就對孩子們說:“大寶,這是媽媽給你買的洋娃娃。二寶,這是一個一模一樣的玩具,是給你的?!?/span>
但哪個孩子都不會滿足,他們會充滿懷疑的仔細研究這兩個玩具,想看看是否有區(qū)別。
其實,母親剛才的話好像在說:“我給你們買一樣的你們就不會埋怨我偏向誰了吧!”而不是暗示他們:“我給你們買這個是因為我知道你們喜歡?!?/span>
2、不要作比較,也不要下定論。
對孩子們的比較和褒貶越少越好。
就像我家大寶,有時家里的長輩會說“你學(xué)學(xué)小妹妹多乖?。 ?,她反而會討厭小妹妹,并且一提到“乖”這個字就非常的反感。
家長很容易為孩子分配角色,比如認為大的孩子要照顧小的,從此以后大孩子會認為只有自己照顧好了弟弟妹妹才行,否則就會失去在家里的地位。
而小的孩子也在全家人的寵愛下變成了一個“搗蛋鬼”,并認為自己只有不斷的破壞規(guī)則才可以享受大家的關(guān)愛。
長此以往,大寶肯定會嫉妒小寶享受著他沒有的放縱與自由。而小的也許也會嫉妒大寶是一個能夠得到大人認可的“乖孩子”。
3、理性的看待,兄弟姐妹之間的吵鬧。
每個孩子都想贏得大人的偏愛,都想看著另一個被批評。
如果家長在孩子們爭搶玩具時,立刻出現(xiàn),并站在某一方的立場上說話,那只會讓他們不一會兒又打起來,不同的是這次他們打架的目的卻是要比一比誰能贏得家長的疼愛。
所以說如果情況不是太嚴重,兩個孩子打架的時候家長最好不要介入,如果家長批評某個孩子,另一個就會更加嫉妒。
如果孩子實在吵得太厲害,家長可以提出一種折中的方式,解決孩子們的爭執(zhí),有時也可以靠分散他們的注意力來扭轉(zhuǎn)局面。
但是千萬要注意,不要替任何一個孩子去做決定。
柯爾克孜民族有句有名的諺語:互不尊重的兄弟就會變成了外人。
養(yǎng)育二孩不難,難的是要姐妹相愛、兄弟互敬。
吉林敖東純中藥草本足浴包 (20克*30袋) 富書生活館拼團特惠價:49元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