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56 期〓
文|周秀梅 編輯|王成海
姥姥是一個和善的人,從來沒聽過她高聲說話。有時候我們好幾個小孩在姥姥的土炕上跳來跳去,姥姥急了,拿起苕帚裝作要打的樣子說:“跳塌我的炕呀,都到外面玩去!”大家一哄而散,換個地方接著玩。
舅舅家孩子多,每年暑假去了姥姥家,放下東西在地上站不了幾分鐘,就往后院的舅舅家跑,以后的幾天,在舅舅家吃飯舅舅家睡覺,等回的那天才再去姥姥家告?zhèn)€別,姥姥說:“這野娃子,幾天也見不著面?!薄斑@娃子,嫌我老腥氣,不跟我睡覺,不跟我吃飯!”
那時候去姥姥家,純粹是為了找玩伴,找自己的快樂去了,根本沒想過陪姥姥。
我們家離姥姥家有十五里,有時候母親顧不上就派我去送東西,一進門,姥姥看見我的第一句話就是“你媽不來你來了?”
民間有一句俗語叫做“你媽不來你來了,越看你也越來了!”是一句開玩笑罵人的話,我把姥姥的這句話學給我媽聽,我媽哈哈一笑,“看姥姥說的什么話!”其實都知道姥姥的意思是說,你媽來了能幫她干點她干不動的活兒,你來了啥也干不了,玩幾天就回去了。有點淡淡的失落和無助的悲傷。
從記事起,姥姥都在我家過冬天,農(nóng)歷九月底父親騎著二八杠自行車把姥姥接到我們家,從此家里大土炕三代人住得滿滿當當。姥姥怕冷,睡在炕頭,每天做飯燒很多的柴火,炕頭摸上去火燙火燙的,問:“姥姥,燙不燙?”姥姥說:“剛熱了一點。”大家哈哈大笑,明天繼續(xù)燒炕。
整個冬天姥姥在炕上沒有閑的時候,捻麻繩,粗的串瞥瞥,細的納鞋底。撕棉花,一家大小的棉衣棉褲,穿上一冬天就不暖和了,把棉花拆出來用手一點點撕出長長的棉絮,使棉花重新蓬松起來,拆洗的棉衣棉褲又暖和又舒服。姥姥教我撕棉花,我撕了幾下沒耐心扔在一邊,姥姥說,“看現(xiàn)在的娃娃們,小時候不學,棉花不會撕,繩子不會擰,長大了可咋呀?”有一段時間我也發(fā)愁,不會撕棉花,長大了咋辦呀?
棉花撕完了,姥姥又忙著串瞥瞥,高粱桿最上面細細長長的一截叫鍵鍵,用粗一點的麻繩轉(zhuǎn)圈縫,縫好后找一個圓心扎個錐子,錐子上扎一根細線,沿著瞥瞥的半徑用裁刀裁整齊,圓圓的瞥瞥,白凌凌的,過年的時候蒸饃饃用,方的、長的,大的、小的,各有各的用處,八角的邊上再縫上幾圈鍵鍵,這個造型特別的叫鍵盤,專門放過年餃子的。餃子放在鍵盤里比放在瞥瞥上要顯的隆重有儀式感。
進了臘月,姥姥更忙了,蒸完饃,做豆腐,生豆芽,炸油糕,到臘月二十七八,舅舅來接姥姥回去過年了,姥姥一走,我家的炕顯得特別大,空落落的沒有了溫度,家里也變得冷冷清清。
有一年冬天,快過年了,熱的燙手的炕頭捂著發(fā)面,準備蒸過年用的饃,蒸完饃姥姥準備回去了,臨睡前姥姥去上廁所,出門前趴在柜子上看了看表,自言自語道:“快八點呀?!睅追昼姾?,姥姥倒在廁所旁,再也沒有醒過來...
從此,我家的炕再也沒有過燙手的溫度,再也沒有滿滿當當擠擠仄仄的熱鬧,留在心里的空曠再也沒有填滿過...
作者介紹:周秀梅,六十年代后期出,生,山西忻州人,農(nóng)民。文章圖片來源于作者。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