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大家發(fā)現沒有,古今中外,凡是取得極大成就的著名人物,都有一個人生、命運轉折的過程。
他們本來都是普普通通的平常人,但或是外界影響,或是自我改變,他們就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就像是換了一個人一樣,從此與眾不同。
比如稻盛和夫就是如此,他現在被譽為“經營之圣”,在全世界都有很多信徒和仰慕者。
但稻盛和夫在沒成為“經營之圣”前的表現是很普通的,他出身卑微,讀書時候成績也一般,畢業(yè)后進入一個企業(yè),還快要倒閉了。
如果是你遇到這種情況,你會怎么辦?是不是要趕緊走人?事實上,與稻盛和夫同期進去的幾個人就另謀高就了。
在這個如此破舊、衰敗的企業(yè)里,稻盛和夫也難免對自己的前途和人生心灰意冷,十分消極,抱怨自己運氣太糟糕了。
我一直認為,我們不應該過多關注成功人物成功后的“經驗”,也不要把成功人物落魄時候的經歷當成故事看。這些對你是沒有意義的。其實,每一個人出名后,都會有仰慕者為他涂脂抹粉、美化他,很少有人在意他出名之前有多卑微不堪。
關鍵是看(敲黑板)他們是怎么做到的!
一個普通人突然逆襲成功,這個轉折點不是最精彩的部分嗎?我們在網上瀏覽信息也是能吸收能量、受到啟發(fā)和激勵的,不然就是浪費時間。
對于成功,很多人有個千篇一律的答案就是努力,好像大家只要努力就能成功,這是騙人的。
對“努力”的誤解,可能是窮人無法翻身的根源!
當稻盛和夫在企業(yè)日復一日地做著混合原料粉末這樣簡單工作的時候,也可以說他很“努力”啊。
既灰心喪氣又看不到希望,對于他這種狀況,一般人會說眼光要放長遠,為了以后的成功要忍受現在的痛苦,不是有句話說了嘛,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但稻盛和夫的邏輯與此相反,“我采用短期的觀點來擺正自己對工作的態(tài)度”,稻盛和夫說:
“將來會搞出什么樣的研究成果”、“自己的人生將會怎樣”,我不再癡迷于這些不著邊際的遠景,而只是留神眼下的事情。就是說,我發(fā)誓,今天的目標今天一定要完成。工作的成績和進度以今天一天為單位區(qū)分,然后切實完成。
真是讓人贊嘆啊,事實就是這樣,人先有思想、觀念和心態(tài)的扭轉,才會有人生和事業(yè)的轉變。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到這點,要學會與眾不同的思考方式和邏輯。
正確的思想帶來正確的選擇和正確的行為,積少成多,量變引起質變,這就是功不唐捐,這才是努力的真義。
稻盛和夫是這樣思考問題的:“在今天這一天中,最低限度是必須向前跨進一步,今天比昨天,哪怕只是一厘米,也要向前推進?!?/p>
我記得查理·芒格好像也說過類似的道理,他說每天都要變聰明一點,“每天晚上睡覺前,比早上聰明一點點”。
這樣才會形成、建立人生的良性循環(huán),努力才會有滾雪球一樣的復利效應。
窮人思維的謬誤就在這里了,他們覺得自己日復一日的簡單重復就是努力了,他們認為只要忍受當下,就會迎來美好的明天。不是這樣的,美好的明天是靠一天天、一點一滴地有效遞進建設起來的。
原地踏步也可以說很努力,但原地踏步可不會讓你走到目的地。
將一天作為“生活單位”,稻盛和夫強調:不單單是前進一步,在前進一步時,一定同時是在改善、改進。這樣鍥而不舍地努力下去,才會進入當初無法想象的境地。
“讓每一天都有所創(chuàng)新,就會天天前進,天天獲得積累。為達到目標,不管外面刮風也好、下雨也好,不管碰到多大的困難,我都全神貫注,全力以赴?!?/p>
這樣必然能夠翻身改命,可以讓你走上人生的王道。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