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粉們有沒有在追《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受不住整天被微博刷屏,四月也去看了。
客觀地說,這部劇的服道化還是很良心的,不浮夸,不敷衍,很多細節(jié)在努力還原當時的場景,有時候還能漲知識~
最讓四月驚訝的是,劇里竟然有女子學習插花的情節(jié)!一招一式還挺像那么回事?后來知道這部劇設定在宋朝,瞬間明白了:宋朝人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愛花狂魔啊!
{ 芍藥姑娘 Vol.1022 }
x
宋朝人竟是愛花狂魔?
前不久,趙麗穎和馮紹峰剛宣布領證,兩人合作的新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就開播了。
四月眼瞅著明蘭少女談戀愛,替她著急上火啊,每天和別人爭論:到底選小公爺還是顧二哥?
故事設定在北宋,趙麗穎飾演的明蘭生長在官宦世家,從懵懂少女蛻變成大女主的經歷。
雖然被扒出有歷史硬傷,但整體來說劇情和演技在線,尤其是服裝道具很考究、很精致,許多傳統(tǒng)花草元素讓人挪不開眼睛。
綢緞華服搭配精致刺繡,
大多選用牡丹花,
彰顯家族的雍容華貴。
姑娘們無論四季都手持團扇,
以清雅的蘭花、吉祥的花鳥圖案為主,
搖曳生風,巧笑嫣然。
家中隨處擺著瓶花和盆景,
大多是梅花、松柏、竹子等,
體現文人的閑情逸致。
在刷屏的宣傳海報上,
明蘭就手持一朵牡丹花。
暗示戲里會有和花有關的情節(jié)~
還有專門的草木版海報,
用各種花草來襯托盛家四姐妹,
如此用心,在偶像劇里還是頭一回。
最驚喜的在第8集,宮里來的孔嬤嬤,對盛家三姐妹進行現場插花教學,傳授插花講究的氣韻、技巧。
姑娘們學著挑選花材
修剪花枝
搭配花材
孔嬤嬤說了一番意味深長的話,還有插花的配色技巧:
插花是門雅致、高深的學問?;ㄋ囍v究外師造化,內發(fā)心源,不但要美,更要有趣,若還能說出幾番哲理來,那便是化境了。
配色講究或濃烈,或淡雅,或冷,或暖,或二色互補,或一君一臣。
△ 孔嬤嬤插花教學完整版視頻
看到這里,四月暗自感嘆,做女人難,做會插花的宋朝女人更難!
可以看出,劇里保留了宋朝人插花的日常片段,但手法卻未必是百分百還原歷史,部分手法有西花痕跡。那么宋朝人對待花草的真實態(tài)度是怎樣的呢?
中國自古有賞花、插花的傳統(tǒng),文人墨客,梅蘭竹菊,數不清的詩篇和繪畫便是證明。
但要在各朝代中評選熱情最高漲的,宋朝人絕對稱得上是「愛花狂魔」。
隋唐之前,插花只用于祭壇佛前;唐朝時,僅在宮廷流行插花;到了宋朝,從宮廷貴族,到文人雅客,再到平民小販,全體趕時髦似的,都在家里擺著插花,否則會被嘲笑是粗野之人!
△ 《妝靚仕女圖》,數數圖中有幾瓶插花?
南宋宮廷畫師李嵩的《四時花籃圖》,
描繪出宮中插花的特點:
雍容華貴,花團錦簇。
△ 春季花籃:海棠、芍藥、迎春花,清新雅致。
△ 夏季花籃:蜀葵、萱花、梔子花、石榴花、牡丹,熱鬧簇擁。
△ 冬季花籃:茶花、臘梅、水仙、枯葉,暗示季節(jié)變遷。
插花還是「文人四藝」之一。
無論舉杯對飲還是彈琴自賞,
案幾上必須擺一瓶插花。
甚至出游時也要自帶小桌子,
「置瓶插花,以供清賞?!?/span>
△ 《藥山李翱問答圖》
就像我們平時會買隨手幾支花,
宋朝的尋常人家也有買花習慣,
歐陽修在《洛陽牡丹記》寫道,
「春時城中無貴賤皆插花,
大抵洛人家家有花?!?/span>
即使是街邊的商家小販,
也懂得用鮮花招攬生意。
根據史書記載,
「今杭城茶肆,插四時花,裝點門面?!?/span>
△ 仇英本《清明上河圖》中的花鋪,有盆栽哦~
以前,人們認為賣花是華而不實的行當,而宋朝的鮮花市場卻出奇發(fā)達。
小販們面前的竹籃一字擺開,分類放著應季鮮花,以歌聲當做叫賣聲,悠揚響亮,隔著幾條巷子都聽得一清二楚。
△ 《清明上河圖》城門外的鮮花攤
賣花小販的歌聲,把深閨女子都吸引出來了,買來大捧鮮花插滿房間。
有女頗美姿容,嘗聞市外賣花聲,出戶視之,花鮮妍艷麗,非常時所見者比,直悉買之,遍插于房櫳間。
△ 《盥手觀花圖》,洗手的時候也忍不住賞花,愛之深吶~
江浙人愛花,尤其杭州。其實早在宋朝,最繁華的花市就坐落在杭州。一年四季,商販往來,客人絡繹不絕,花香四溢。
春天買桃花、四香、木香,夏天買茉莉、葵花、榴花、梔子花,秋天買蘭花、木樨、秋茶花,冬天買梅花、瑞香、水仙花、臘梅花。
尤其端午這天,家家戶戶都要插花。錢塘江畔百戶人家,每家買一百錢,有花農一上午就掙一萬錢,完全不夸張哦!(《西湖繁勝錄》記載)
俗話說「洛陽紙貴」,洛陽牡丹更夸張。名貴的姚黃、魏紅品種,竟然叫價「一枝千錢」。
每到洛陽牡丹盛放的時節(jié),小販們忙著鮮花生意,靠這個發(fā)家致富的大有人在。(有沒有組團穿越的?一起到宋朝去賣花啊
)△ 《清明上河圖》集市里擠滿顧客的鮮花攤
每年春天,趁著百花齊放的熱鬧,他們還會舉辦盛大的「花朝節(jié)」。全民出動去賞花,幾乎萬人空巷。
如果你以為宋朝人只會賞花,那就太小瞧他們了??纯础吨瘛防锏氖⒓胰忝?,會插花才是宋朝人的必殺技。
宋朝文人向往歸隱山水,骨子里清傲,所以插花的風格也是清麗疏朗,充滿簡約之美。
常用梅花、樹枝等線條感十足的花材,搭配古樸自然的花籃和陶罐。
對古人來說,插花可不是隨手創(chuàng)作,每個步驟都有講究和禁忌。
張謙德寫的《瓶花譜》,把插花分為品瓶、品花、折枝、插貯、滋養(yǎng)、事宜、花忌、護瓶等八節(jié),堪稱古人插花的教科書。
折枝要在清晨折半開的花苞:
「折取花枝,須得家園鄰圃,
侵晨帶露,擇其半開者折供,
則香色數日不減。
若日高露希折得者,
不特香不全,色不鮮,
且一兩日即萎落矣?!?/span>
花高于瓶身的尺寸要嚴格把控:
「大率插花須要與瓶稱,令花稍高于瓶。
假如瓶高一尺,花出瓶口一尺三四寸,
瓶高六七寸,花出瓶口八九寸,乃佳。
忌太高,太高則瓶仆,忌太低,太低雅趣失?!?/span>
澆花最要用天然的雨水:
「凡花滋雨露以生,故瓶中養(yǎng)花,
宜用天水,亦取雨露之意?!?/span>
宋朝人插花不放過一點一滴的細節(jié),簡直鉆研到極致??!不禁反思自己平時的插花,閑散有余,嚴謹不足……花花,我對不起你!
其實,插花僅僅是宋朝人的雅事之一。吳自牧在《夢粱錄》記載,「燒香點茶,掛畫插花,四般閑事,不宜累家?!?/strong>
焚香、點茶、掛畫、插花,是宋代女子雅致的生活閑趣,分別自成一體,充滿考究的美學細節(jié)。
關于宋人點茶焚香的生活方式,《知否》做得很用心,盡可能還原。
△ 茶筧
劇組還推出幕后解密的視頻,看完才發(fā)現,點茶焚香看似小事,實則一舉一動都暗藏玄機。
焚香
「爐香煙裊若天云,空妙如禪靜塵心?!?/span>
焚香不同于佛祖前燒香,而是宋人靜心凝神的生活必備品。(類似我們現在的熏香?)
△ 趙佶《聽琴圖》局部,左邊香案上擺著精巧的白瓷香爐。
案邊是精美小巧的香爐,白霧裊裊升起,室內彌漫著或淡雅或沉靜的香氣。
焚香可通鼻,可清神,可凈心。在縹緲香氣中,盤腿靜坐,彈琴吟詩,對酒暢談,思緒也隨著香氣飄遠……
點茶
宋人的點茶,絕不是用開水沖茶葉這么簡單。他們把中國的茶藝發(fā)揮到了極致。
新鮮采摘的茶葉經過復雜工序制成「茶餅」,用茶焙籠封存。喝茶時取出,用茶槌搗成小塊,再用茶磨或茶碾研成粉末,篩成均勻粉末。
用茶釜將凈水燒開,舀一勺茶末,注入少量開水,調成濃稠的膏狀。一邊沖入開水,一邊用茶筧擊拂,使水與茶末交融,并泛起茶沫。
如此重復多次,一杯清香的熱茶才算調配好,表面泛著細膩美麗的白色泡沫,口感綿密。(莫不是奶蓋的原型?)
這個過程叫「烹茶」,「烹」字用的恰當,想要喝杯茶,比做一頓飯都復雜!
掛畫
現代人的朋友聚會做什么?聚餐、KTV、打游戲?
宋朝文人的聚會雅致多了。他們會掛出自己的繪畫和書法作品,或者是收藏多年的名畫,供朋友們點評鑒賞。
△ 劉松年《十八學士圖·觀畫》
有人寄情于小橋流水的江南,有人喜愛蒼松勁柏的山水,有人鐘情駿馬奔騰的狂放……不僅賞畫,更是賞景,賞生活。
什么是成功學?
社會的主流價值觀,
定義你的人生是否成功,
絕大多數人都被這個標準裹挾。
今天的成功學,是賺錢買房、迎娶白富美,
而在宋朝,占據主流的成功學
是每日焚香點茶、掛畫插花,
風雅于我們是奢侈,于他們卻是日常,
不由羨慕,宋人生活真是幸福呢~
END
本文圖片來自微博@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官微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