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小米的盒子又要重新提供服務了,原因是和廣電總局談妥。雖然我們不知道具體的談妥內容,但仍然可以預見到這里的妥是妥協。
互聯網視頻對于電視的沖擊已經不是一天兩天,更可怕的是,伴隨著互聯網成長起來的一代基本上沒有形成看電視的習慣,那隨著歲月流逝必然發(fā)生的就是電視的收視群體必然老去。
如果把互聯網對于電視的沖擊歸結為互聯網內容更豐富、更自由、更便宜,甚至歸結為互聯網可以隨時點播、重播和訂播,那未免太簡單直接。
我們更多的看到,現在的電視臺的內容已經十分豐富,其首播程度超越網絡,海量的電視節(jié)目已經讓老百姓可以充分觀看。即便互聯網的內容更多,可用戶每天也就24個小時的時間,這是無法延長一秒的。內容的多少、甚至優(yōu)劣,都不是互聯網干掉電視的理由。
有人說,互聯網很自由,特別是負面信息很多,能夠充分調動觀眾的胃口,特別是經常有驚詫的謠言,符合傳播理論,但實際上,電視里的負面信息也不少,喜歡傳播負能量的西方的電視臺也一樣受沉重打擊。對比謠言,好像電視臺并不比互聯網更弱,在中國更是如此。
電視以前是給你看什么你看什么,現在的數字電視早就不是了,互聯網的那些功能現在電視太基本都實現了,里面還有帥哥美女主持吸引人,可電視臺仍然無法逃脫被沖擊的命運。
細細追究,也許這里面有更深奧的哲理和社會變革,這是天意,是潛移默化的必然,電視作為一個時代的主宰也將在另外一個時代終結,宇宙里任何事物都無法逃脫的宿命。因此,電視臺探討如何避免被替代是毫無意義的,應該研究的是在太陽燒盡之前如果移民到另外一個可以生存的恒星系統中去。
現在的這一代人,可以直接上網在電腦上看自己所需要看的,也可以裝一個盒子看到電視上的節(jié)目,更可以用手持設備斷斷續(xù)續(xù)的碎片化吸收信息。
應該說,信息交流的方式發(fā)生了根本的變化,在這個社會中,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不迷戀有線電視,不管你是模擬的還是數字的。
所以,從根本上說,有線公司的生存不在于表面上的廳店裝修,也不在于人員的服務笑臉和反應速度,而在于從根本上改變原有的市場地位觀念。從“我給用戶裝有線電視”到“用戶選擇我的有線電視”,這將非常艱難。
可就是面對這樣的形勢,有線電視公司卻仍活在上個世紀,用戶甚至需要證明祖孫八代才能給你一個號稱贈送的機頂盒,難道還真以為自己還是那個用戶乞求安裝而萬方來朝的東方不???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