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訪客
儲君目中無人,皇帝駕崩后,圣旨里寫新皇帝是別人,還要賜死他
說起法律,在中國它可是存在有幾千年的時間了,人們自建立國家起,就知道要立下相應(yīng)的律法,這樣才能便于管理與統(tǒng)治。這當(dāng)然是上位者才會考慮到的事情,所以都說律法大于天,其實這句話是錯的,只有皇權(quán)才是最大的,不僅能夠改變律法,還能夠隨意制定和刪減律法。
這也是皇權(quán)的一種誘惑,權(quán)力太大,導(dǎo)致每次權(quán)力的更迭都得經(jīng)過一番你死我活的較量與斗爭,最后才能確定。而每個候選人,也就是各位皇子這個時候就會在朝中尋找自己的隊友。
對于臣子來說,找到合適的皇子是重要的,如果一旦站錯隊,可能新帝上位后,自己的腦袋就保不住了,對于皇子來說,能否找到有能力的大臣直接就關(guān)系到自己是否能夠登上皇位,可以看出大臣的重要性。
其實在歷史上,大臣不僅能影響是否能登上皇位,有些大臣甚至可以直接決定登上皇位的人是誰,就拿趙竑來說吧,他就是一個很慘的例子。事情本來對他來說是很順利的,宋寧宗一生沒有孩子,唯一一個收養(yǎng)的兒子還早早夭折了,身為宗室的他無疑是儲君的最佳人選。
但是他沉不住氣啊,感覺自己已經(jīng)是儲君了,皇位是遲早的,也是板上釘釘?shù)?,就可以目中無人,猖狂至極了。
丞相史彌生本來就對他心存疑慮,暗地里派幾個眼線監(jiān)視他,這個趙竑呢,本來面對這樣的考驗,應(yīng)該表現(xiàn)得更好一點,才會得到朝臣的信任。
可是他偏偏要唱反調(diào),不僅不收斂,反而還對這幾個眼線說,讓他們回去告訴丞相,自己登基是遲早的事兒,還敢來監(jiān)視他,膽子不小,這仇就記下了,等他上位后,第一件事兒就是把他發(fā)配到瓊州去。
丞相一聽,心里生氣極了,加上本來印象就不好,這下更是鐵了心要把他拉下位,所以就選了一個與世無爭的趙昀,為了扶他上去,丞相可是費了不少的心思啊。
就在宋寧宗駕崩的那一刻,他提前差人把下詔任趙竑為帝的人給攔住,并修改了圣旨,最后趙昀先進了宮里,成為了國家的統(tǒng)治者,而趙竑還在家里傻傻等著圣旨的到來呢。這個趙昀啊,本來心性是很高的,不想接受丞相的幫助,可是最后還是經(jīng)受不住權(quán)力的誘惑,跟著丞相進入了宮中,給宋寧宗的靈柩扣了頭,然后登基接受朝臣們的叩拜。
大臣們本來也是跟趙竑一樣覺得這事兒肯定也不會變,但是丞相都這樣說了,而且心中覺得圣旨肯定不會有假,即使心里有疑惑,還是接受了新帝。
這時趙竑呢,終于等到了宮里來的人,結(jié)果卻被告知趙昀已經(jīng)是新帝了,心中頓時不能接受,眼看這局勢自己也無力能改,只能看著自己的皇位被他人坐了。
趙昀以這樣的方式上位也就表明了他絕對不會掌握大權(quán),果不其然,后來史彌生一直把持朝政大權(quán),他這個皇帝也是窩囊,最后史彌生還是想辦法賜死了趙竑。
沒想到一個皇帝竟然還沒一個臣子說話有分量,可見作為上級還是要對自己的手下有所拘束,不能太過放任他們,大家要是皇帝會選擇怎么做?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