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戰(zhàn)是劉備和孫權之間的一次關鍵的戰(zhàn)役,它也被列入三國時期的三大戰(zhàn)役之一。在這次戰(zhàn)役中,劉備被當時名不見經傳的東吳將領陸遜所敗。這一次戰(zhàn)役,蜀漢和東吳兩敗俱傷。那么,當時作為蜀漢丞相的諸葛亮難道沒有看到這場戰(zhàn)役的危害嗎?他為什么不去勸諫劉備呢?
在江陵之戰(zhàn)時,東吳撕毀了和蜀漢的盟約,偷襲占領了蜀國所管轄的荊州。在這次戰(zhàn)役中,呂蒙采取了裝病麻痹關羽,白衣渡江偷襲對手,優(yōu)待敵軍家屬瓦解軍心,層層設伏窮追猛打的種種手段,全殲了關羽的大軍,并擒殺了關羽。這使得東吳和蜀漢結下了深仇,不是用外交辭令可以化解的。
在孫權擒殺關羽前后,也預料到可能會和劉備兵戎相見。他為此在外交上做了準備,結好曹魏,一方面借助曹魏的力量,一方面希望能夠將禍水引向曹魏。在襲取荊州前,孫權就偷偷向曹操投降,并結下姻親。在襲取荊州的時候,孫權先向曹操寫信,打著為曹操效力的名義要求討伐關羽。在擒殺關羽之后,孫權又將關羽的首級送往曹操那里報捷,對外顯示是受了曹操的指使殺了關羽。最后,孫權向曹操寫信,推舉曹操稱帝,想要讓劉備去討伐篡漢的曹操。
但是,老奸巨猾的曹操并沒有上孫權的當。他對孫權和劉備之間始終抱著坐山觀虎斗的態(tài)度。孫權寫密信要襲取荊州,還請曹操不要泄露機密,曹操則將密信一式兩份,一封射進樊城曹仁的軍中,一封則射進關羽的軍營。在關羽得知孫權襲取荊州趕忙撤軍時候,曹操下令前線的曹軍不得追殺關羽。在得到孫權獻來的關羽首級時,曹操用諸侯之禮厚葬之。至于最后,孫權勸曹操稱帝,曹操則根本就置之不理。這使得孫權嫁禍之計不成,下一步蜀漢的戰(zhàn)爭矛頭指向何方,就要看劉備的選擇了。
劉備在丟失荊州后,也在進行著報仇的準備。不過,接下來發(fā)生的一些事件,耽擱了劉備的行動。曹操在不久后便病死了,接下來曹丕便篡漢建立了曹魏政權。在這種情況下,為了繼續(xù)漢統(tǒng),打起興漢安劉的旗幟,劉備也隨之稱帝,建立了蜀漢政權。這樣一來二去,等到劉備準備對外用兵的時候,已經是兩年以后的事了。
本來在荊州丟失的時候,劉備報仇的對象就只有孫權一家??墒?,當劉備稱帝后,他面對的敵人變成了兩家。孫權是背信棄義的奪取荊州,殺死了自己最得力的大將關羽,而曹丕則是篡漢建立了曹魏。這兩家敵人應該選擇哪一家,就成為了劉備面臨的問題。
如果從當時劉備的軍事準備來說,攻打曹丕是比較容易的。這是因為在奪取漢中后,劉備就已經開始了北伐秦川的準備。他派魏延防守漢中,而將張飛和馬超都駐扎在北部方向上。他封馬超為涼州牧,委任他奪取涼州的重任。在后方的建設上,劉備征發(fā)大批民夫,從成都到白水關,修筑四百多處館所驛站,為北伐做準備。
因此,在軍事部署上,劉備已經做好了準備。同時,劉備一直打著匡扶漢室的旗號,如今曹丕篡漢,君父之仇,不共戴天。討伐曹丕,出師有名。而且在出兵的過程中,由于曹丕剛剛篡漢,劉備還可以得到心懷漢室的百姓擁護。如果曹丕的統(tǒng)治穩(wěn)定下來,一切就未可知了。
但是,劉備最后還是選擇了討伐孫權,劉備做出這樣的選擇無非是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為了建國立威。在失去了荊州之后,劉備的蜀漢已經成為三國中勢力最小的國家。劉備建立蜀漢后,首先要建立蜀漢的威信。為了這個目的,劉備就要發(fā)動對外的戰(zhàn)爭,來顯示自己的國力充沛。
二是為了關羽報仇。關羽是跟隨劉備多年的老部下,對劉備忠心耿耿。他曾經拒絕了曹操的拉攏,千里走單騎回歸劉備的手下。用當時人的評價就是,劉備和關羽“義為君臣,情同父子”,如果劉備不能為關羽報仇,會引發(fā)那些最忠心于他,跟隨時間最久的部下們的不滿。
三是難易程度和收獲不同。如果兵出秦川,劉備就要面對曹魏和東吳的夾攻。當時東吳已經向曹魏稱臣,如果劉備出兵秦川,蜀漢很可能會面對北有曹魏的抵抗,東有東吳的襲擊,面對兩個敵人。如果對東吳發(fā)動進攻,劉備就只需要面對東吳一個敵人。由于戰(zhàn)場的限制,曹魏是無力對蜀軍發(fā)動進攻的。而且當時呂蒙已死,劉備身經百戰(zhàn),對東吳剩下這些將領的能力十分了解。他有信心戰(zhàn)勝東吳,取得勝利。
如果北出秦川,劉備即便是拿下關中,從地理位置和經濟收獲上,關中都不能和荊州相比。關中由于連年戰(zhàn)亂,加上曹操遷移征調,已經是一片荒蕪。就算是拿下秦川,也對蜀漢沒有多少好處。荊州則不同,開發(fā)程度和地理環(huán)境要好得多。劉備認為自己在荊州的時候,對當地百姓多有恩德,也能夠得到當地百姓的支持。
從以上這些原因出發(fā),劉備選擇了出兵東吳,發(fā)動了夷陵之戰(zhàn)。
雖然劉備對發(fā)動夷陵之戰(zhàn)的考慮很周密,可是,他的考慮多是從戰(zhàn)術的層面上出發(fā),而不是從戰(zhàn)略層面上出發(fā)的。他雖然考慮到,打敗東吳,奪回荊州的可能性很大,但是,從戰(zhàn)略上來說,蜀漢和東吳發(fā)動戰(zhàn)爭是根本錯誤的。
在當時曹魏一家獨大,蜀漢和東吳弱小的情況下,只有兩家聯合起來,共抗曹魏,這才會有出路。劉備發(fā)動對東吳的戰(zhàn)爭,造成兩個弱國自相殘殺,最后不管是誰勝利,都會落得個兩敗俱傷的下場。這樣,蜀漢和東吳只會更弱,而在旁邊的曹魏則漁翁得利,越來越強。蜀漢和東吳被曹魏滅亡的命運就無法改變了。
那么,作為《隆中對》的制訂者,作為蜀漢首屈一指的戰(zhàn)略家,諸葛亮會看不到這一點嗎?他當然能夠看到這一點,而且從歷史記載來看,諸葛亮還是反對這次戰(zhàn)役的??墒?,為什么在歷史上沒有看到諸葛亮勸阻劉備呢?
這是因為有以下幾個原因。第一是諸葛亮知道自己勸不住。諸葛亮在加入劉備陣營之后,劉備對他十分信任,委以重任。諸葛亮既管內政,又管外交,為劉備的崛起立下了汗馬功勞。在劉備的陣營里,劉備已經將文官之首的位置留給了諸葛亮。
在軍事行動上,劉備并不依賴諸葛亮。他先開始是自己親力親為,比如在博望坡火燒夏侯惇就是劉備的杰作。當時曹操的將領來攻打劉備,劉備輕蔑的說,你們來多少都不是我的對手,除非是曹操親自來。
到了后來,劉備有了龐統(tǒng)、法正為謀主,就如同如虎添翼一般。在龐統(tǒng)、法正的協助下,劉備取得了奪取西川和漢中的勝利。諸葛亮心里知道,軍事行動上,只有法正能夠勸阻劉備。如今法正已死,劉備是不會聽從自己的勸告的。因此他就不勸阻劉備了。
第二個原因是諸葛亮要顧全大局。諸葛亮的身份地位在蜀漢政權中是不一般的。他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給政局帶來影響。所以說,諸葛亮即便是反對劉備的意見,他也不能明確的公開發(fā)表出來。
諸葛亮只能采取迂回的策略。他對東征不發(fā)表意見,就已經表明了自己的態(tài)度,劉備和諸葛亮兩人都心知肚明。諸葛亮還默許趙云和黃權直接向劉備表示反對意見,劉備沒有采納他們的意見,這樣諸葛亮也就已經做到仁至義盡了。
第三個原因是諸葛亮要避嫌。諸葛亮的兄長諸葛瑾在東吳為官,雖然劉備和孫權對他們兄弟都十分信任,但是人言可畏,不能不避嫌。諸葛瑾在當時還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寫信勸阻劉備不要對東吳用兵。
在信中,諸葛瑾的意見基本和趙云、黃權的一致,可是,這樣的空言對劉備有什么用處呢?東吳奪了劉備的地,殺了劉備親如手足的大將,然后連一點表示都沒有,僅僅光靠諸葛瑾的一封信就阻止得了劉備的報復嗎?可以說,諸葛瑾的信,只會增加劉備的憤怒,堅定東征的信念。
諸葛亮在這種情況下,怎么去勸阻劉備。他對劉備的勸阻只能對蜀漢政權造成更不利的后果。所以,由于上面的這些原因,諸葛亮就沒有去出面勸阻劉備了。
結語:
在經過長期的準備后,劉備發(fā)動了對東吳的戰(zhàn)役,這場戰(zhàn)役后來因為發(fā)生的地點,被稱為夷陵之戰(zhàn)。在這場戰(zhàn)役中,東吳的將領陸遜,采取先退一步,再進行反擊的戰(zhàn)術。他先退出山區(qū),把幾百里的山區(qū)讓給劉備,讓它成為劉備的負擔。
然后,陸遜在夷陵地區(qū)堅守不戰(zhàn),一直把劉備拖得兵力疲憊沮喪,劉備也無計可施的狀況。劉備為了避暑,將軍隊帶入叢林地帶扎營,被陸遜抓住機會,以火攻打敗。蜀軍損失慘重,多年積攢的軍事實力毀于一旦,只有少部分兵力和劉備得以撤回。
因為夷陵之戰(zhàn)的慘敗,使得蜀漢政權陷入風雨飄搖之中,劉備也因此病死于白帝城。在臨去世的時候,劉備托孤于諸葛亮。但是,由于蜀漢損失太大,雖然諸葛亮力挽狂瀾,將蜀漢政權重新穩(wěn)定下來,可也無力回天了。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