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国产,午夜在线视频,新黄色网址,九九色综合,天天做夜夜做久久做狠狠,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a,久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原創(chuàng)】楊士宏:谷苞先生的卓尼情結(感懷先賢)

谷苞先生的卓尼情結

                           文/楊士宏

       先生是學者,在慶賀90壽辰之際,能寫一篇理論文章作為紀念最好,但先生門生眾多,不乏高才者。因此,想從另一個角度來展示先生做學問和做人的風采。本來我與谷先生既不是師生關系,也無學緣傳承。但說來也巧,從知道有先生其人,到認識先生的過程好像有一種緣分,且說來話長。

        我是1977年全國恢復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學生,基礎知識的學習和積累很少,在四年的大學生活中,除了學習專業(yè)知識以外,如何進行缺失補遺,改善先天不足,則很茫然。加之本人又無其他特長,一有空閑,則只好泡在離學校很近的甘肅省圖書館文獻部翻閱舊聞逸事、方志雜記、民國報紙、雜志之類的報刊書籍。尤其愛看反應西北、民族方面的報刊,如《西北通訊》《西北文化》《新西北》《邊政公論》等,也看些像《小方壺雜記》《天下郡國利病書》《元和郡縣志》等一些似懂非懂的古董。邊看邊做些筆記,但不知道要干什么,沒有目的。另外,那時的甘肅省圖書館文獻部條件雖然沒有今天好,但不收任何費用,冬天有煤爐取暖,有開水任你享用,還有文獻部的柴老先生知識淵博,熱情周到,且對館藏如數(shù)家珍,使我找到了一個舟楫學海的港灣。記得有一天下午,在翻閱1941年出版的《新西北》第四卷2—6期和1947年出版的《西北論壇》第1卷第2期時,眼前一亮,有兩篇文章引起了我的注意:一篇是《川甘數(shù)縣邊民分布概況》,作者為李安宅;另一篇是《卓尼番區(qū)的土司制度》,作者為谷苞。兩篇文章都涉及家鄉(xiāng)卓尼的歷史文化和土司制度等內容。在出版業(yè)欠發(fā)達,鉛字排版印刷的東西在常人眼中還非常神圣的時代,家鄉(xiāng)的名字、歷史出現(xiàn)在學術刊物上時,我下意識地掂量到鄉(xiāng)土文化的分量,產生了對卓尼文化的厚重感。前文在略述四川汶川、理番、茂縣、松潘及甘肅岷縣、卓尼、臨潭、夏河等兩省交接地區(qū)的藏族分布概況的同時,重點介紹了以拉卜楞為中心的夏河屬地(碌曲,瑪曲)寺院、部落領地及人口狀況;對洮州地區(qū)(臨潭、卓尼)“三土司”、“五僧剛”的沿襲略有交代。尤其是《卓尼番區(qū)的土司制度》一文,當時還不知道先生其人,就職何處。此文篇幅雖然不長,但高屋建瓴地將卓尼楊土司六百余年的歷史從土司制度的沿革、土司制度中的行政組織與行政區(qū)劃、土司制度中的“兵馬制度”等三個方面進行了論述,研究了卓尼藏族的淵源、土司制度的形成、行政組織的功能和土司制度賴以存在的經濟基礎、勢力范圍等。其中,雖然沒有對政教合一制度的特色展開討論,但為后來者點到了這種文化信息的存在。谷先生的文章使卓尼土司從民眾敬仰、服從的神壇,以一種制度文化的形式首登學術研究的殿堂,使藏民族慣于口耳相傳的歷史,成為有文字記載的文本文獻,對研究卓尼土司六百余年的歷史,四十八期的名稱、分布范圍、歷史地理、行政區(qū)劃、方志編寫等奠定了第一手資料基礎,是研究卓尼土司制度的里程碑。先生的文章使我少了盲目,有了目標。從此,我開始關注卓尼的各種信息,同時也意識到要研究卓尼歷史,除正史《明史錄》《清史錄》,以及《洮州廳志》、雜記、傳說之外,若發(fā)揮專業(yè)之長,從藏文歷史文獻中挖掘、梳理有關卓尼歷史、宗教、文化方面的材料,取長補短,另辟蹊徑,則可能會有很多的事情要做。因此,從最熟悉的地方做起,由遠到近,由淺入深,開始從人文歷史、政治制度、宗教文化等方面搭建研究卓尼土司歷史文化的框架,并漸漸地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坐標,走上了學術研究這一冷門。

        1981年12月,大學畢業(yè)的我被留校,分配到學校民族研究所從事專職研究工作。這樣,我在學生期間的一些積累總算派上了用場,并在段克興、王沂暖等著名學者教授的點化下,研究工作很快上道。期間,由于工作需要,閱讀面不斷拓展,在查找藏傳佛教在新疆阿勒泰蒙古族地區(qū)發(fā)展的資料時,偶然見到谷苞、紀大椿兩位先生的文章,記得好像是《承化寺事件》一文。文中引出了一位愛國、愛教,維護民族團結和祖國統(tǒng)一的藏傳佛教僧人—棍噶札勒參。該僧原籍卓尼,受拉卜楞寺的派遣,到新疆阿勒泰地區(qū)傳法護教。期間,為穩(wěn)定地方,安置東歸的土爾扈特蒙古于阿爾泰南麓,以及反對沙俄對新疆地區(qū)的侵略成績卓著,位至伊犁副總將軍、呼圖克圖。從這篇文章反應的作者信息得知,谷先生在新疆社科院任職。先生為了西北各族人民的解放事業(yè),毅然從蘭州大學的講臺上脫下長袍,隨王震將軍和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軍新疆,他遠離甘肅,還牽掛著卓尼的人和事。在對棍噶札勒參在新疆、西藏及內陸活動事跡梳理的同時,獲得19世紀活躍于西藏地方的政要和宗教方面的高僧大德如攝政王、噶丹寺法臺等眾多信息,使我認識到研究卓尼不能僅限于對土司歷史文化的考察,還應研究在卓尼這塊肥沃的文化土壤中產生的牽一發(fā)而動全藏的人和事,使我的研究范圍不受拘泥。

        1988年9月—1989年10月,我在蘭州大學歷史系助教進修班學習。期間,得知谷先生客居蘭州,受蘭州大學聘請,任歷史系教授、民族學碩士生導師。記得1987年的五六月間,所領導通知我參加一項科研活動,項目負責人是原新疆社會科學院院長、國家政協(xié)委員、蘭州大學教授谷苞先生。據(jù)說先生受當時國家民政部負責人的支持和委托,要在西北地區(qū)調研改革開放以來民族地方在政治、經濟、宗教等方面出現(xiàn)的新情況、新問題。為此,谷先生將調查點選在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在經濟類型、文化特點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卓尼、瑪曲、夏河三個縣。卓尼是我的家鄉(xiāng),可能為了便于工作,則被吸收為調查組成員,這樣就有了和先生近距離接觸的條件。調查組組出發(fā)那天,我們乘車到甘藏族自治州政府所在地合作,第二天一早先生提出要去州委組織部,到組織部才知道先生持臨時組織關系到當?shù)亟M織部門備案。由此,我感悟到一位黨的科學工作者對組織的忠誠及其對事業(yè)的責任心。在組織部辦好手續(xù)之后,分三個調查小組,分赴各自的調查點。我們一組由谷苞先生帶隊,還有他的兩個研究生高永久、李曉霞,四人于當日趕到卓尼。到了卓尼,他回憶起50多年前在當?shù)睾偷扛闵鐣{查的情景。那時的卓尼屬土司統(tǒng)治,其轄區(qū)迭部一帶,因暴利驅使一些外來客和部分當?shù)厝怂椒N罌粟,社會治安極不穩(wěn)定,去迭部的途中,時有劫匪出沒。為了確保他前往迭部調查的人身安全,土司授予他一頂帽子,授意若途中遇到險情或打劫或遇到困難,拿出土司的帽子便可得到當?shù)厝罕姷膸椭?,遇到賊盜則可化險為夷。50多年前的事不堪回首,50多年后的今天翻天覆地,感慨萬千。這次先生在卓尼調查比較低調,沒有驚動地方領導,住在招待所,吃在政府大灶或在街頭尋找小餐館將就,與住在招待所一墻之隔的省上某副廳長的待遇形成明顯對比。該副廳長一日三餐由服務員送到入住的豪華間會客廳,有酒有肉,有人陪吃喝。對個人生活待遇的好壞,先生并不放在心上,只想一竿子扎到底,到基層去。因此,只在縣城待了兩天,作了些下基層的準備,第三天去目耳鄉(xiāng)多壩村搞定點調查,住在老鄉(xiāng)家,與群眾同吃同住。他發(fā)現(xiàn)改革開放以來群眾的生活發(fā)生了很大變化,經濟搞活了,來錢的門路也廣了。但是,其中有部分人鉆林業(yè)管理方面疏漏的空子,靠盜伐倒賣木材發(fā)財,手頭比較寬裕了,加之空閑時間業(yè)余文化生活單調而貧乏,游手好閑,精神空虛,為一些腐朽文化之滋生和社會沉渣的泛起提供了土壤。吸食大煙在當?shù)爻蔀橛绣X人的一種時髦,外來宗教傳播蔓延的勢頭也比較強盛,由此引發(fā)的小到夫妻矛盾、家庭糾紛,大到社會治安、森林保護以及宗教文化之間的沖突等,無不影響當?shù)厣鐣€(wěn)定、經濟發(fā)展及人民的身心健康。先生走家串戶,走訪調查,并通過公安部門深入戒煙所,了解煙毒對民族地區(qū)經濟建設和社會穩(wěn)定帶來的巨大危害。他痛心疾首,奮筆疾書調查報告,以內參的形式上報國家有關部門,用學術論文的形式向社會敲響了警鐘。此項調查引起了國家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視,及時清除了影響民族地區(qū)改革開放和經濟發(fā)展中的社會沉渣和不穩(wěn)定因素。從此以后,吸食大煙、偷雞摸狗的行為被人們唾棄而沒有了市場,使當?shù)匚镔|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走向健康發(fā)展的軌道。

        在調查過程中,先生嚴明的組織紀律,嚴謹?shù)闹螌W方法,務實的工作作風,淡泊名利的處事態(tài)度,使我終身受益。

從參與那次考察活動之后,我與谷先生的接觸也漸漸增多了,不時地去請教一些問題。他對我在學術道路上的進步與成長非常關注,也非常關愛和高興。他以一位久經考驗的馬克思主義民族學家的眼光,看到的不只是局部,而是整體。他認為新中國培養(yǎng)的少數(shù)民族自己的一代學者正在成長,民族研究事業(yè)后繼有人,民族研究大有希望。

        1991年以后,筆者開始兼任西北民族研究所的黨務和行政領導工作,不僅自己要不斷努力,還要協(xié)同其他同志考慮全所的通盤工作。如何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堅持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的指導,站在學術研究的前沿為民族地區(qū)的政治穩(wěn)定、民族團結、經濟和文化建設的全面發(fā)展提供智力服務,是民族研究的宗旨和關鍵。就以上問題,我們在工作中不斷探索,不斷求證。

        1997年11月12日,西北民族研究所與甘肅省民族研究所聯(lián)合召開“西部開發(fā)與民族研究學術研討會”,先生應邀出席,并敬錄江澤民同志在十五大報告中關于社會科學研究工作所講的“著眼于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運用;著眼于實際問題的理論思考;著眼于新的實踐和新的變化”的指示為會議贈言。由此可以看出一位馬克思主義民族學家高瞻遠矚、與時俱進的科學態(tài)度。我們則把贈言作為指導新時期民族研究工作的座右銘。

        2003年,我被調整到《西北民族大學學報》編輯部任總編輯,谷先生敬錄的“三個著眼于”仍然是《西北民族大學學報》“立足西北,服務民族”的理論指導和稿件取舍的標準之一。

作者簡介:楊士宏(卓遜道爾吉)藏族,西北民族大學教授,學報主編,碩導。1982年1月畢業(yè)于西北民族大學藏語言文學專業(yè),并留校從事藏學研究。1994年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甘肅甘南:紅色旅游催熟農(藏)家樂
貴州文化
龔蔭 | 西南民族史地理學的一代大師——回憶方國瑜先生的治學方略
全面認識土司制度的歷史地位
數(shù)百人避難到中國,如今成一民族,男子不準做飯
土司制度與土司文化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