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師專業(yè)發(fā)展之路——讀《語文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十四講》有感
中山市龍山中學/楊宇燕
近段時間由于工作的需要,閱讀了王榮生教授主編的《語文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十四講》。這本書是王榮生教授主編的參與式語文教師培訓資源系列叢書中的其中一冊。我們平時更多地關注這個系列里另外幾本跟教學有密切關系的書,如《文言文教學教什么》《小說教學教什么》《寫作教學教什么》,而對于這本書,是一本高屋建瓴的書,是對語文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的目的和內容的宏觀思考。
本書在前言部分有一句話“這是值得你慢慢讀的書,這是需要你用筆來讀的書”,這句話概括了王榮生教授主編的這套“參與式語文教師培訓資源”的特色。這一套的書也確實如王榮生教授所言,注重閱讀者的參與,在每章的開篇都有個熱身活動,提出一些跟本章篇目相關的問題;在文章的閱讀過程中,還會有觀察者點評,以此來提醒閱讀者對重要信息點的歸納;另外,在一個重要知識點后面還會設置反思,加深閱讀者的理解;在文中還有對相關觀點的拓展以及對拓展書目的羅列;在每一章的后面還會有配套的后續(xù)學習活動;在編排的過程中,要點還用了不同顏色的字體進行標注。可以說,整本書閱讀下來,也能基本把握里面的要點。其實,這本書的編排方式也同樣適用于我們給學生編排的練習中,提示性的編排,可以讓學生迅速把握知識重點,有利于他們學習關注點的集中。而參與式的編排可以讓有不同學習需求的學生進行拓展學習。
而本書主要探討的是教師的專業(yè)成長。教師的價值主要體現(xiàn)在對學生的影響,一直以來,很多人認為只要教師把書教好,把學生教好,那么他就完成了他的工作的職責??墒?,“把書教好,把學生教好”并不是單靠自身原有的知識體系就能做到的。社會科技的高速發(fā)展,知識的瞬息萬變,學生心理的發(fā)展,讓我們的教學也呈現(xiàn)多元化的特點。要實現(xiàn)“把書教好,把學生教好”不僅要對自己的知識體系進行豐富完善,而且還要對教學進行研究,以應對教學上的變化,適應課程發(fā)展以及國家對人才培養(yǎng)的需求。
一、樹立成為卓越教師的觀念
李海林在《教師二次成長論》中認為“一個優(yōu)秀教師成長至少需要兩次成長。”而進入第一次成長期的主要標志是熟悉教材、對教學基本步驟與方法的掌握、對學生的關注、有與同伴合作的強烈愿望以及開始追求學生的考試成績。這些方面主要涉及教材、教法、學生、教師及考試成績等直接功利層面的內容,直接關系到教師的現(xiàn)實利益問題,教師比較好把握??梢哉f,除了新教師,大部分的老師都處于這個階段。而后教師的成長陷于停滯,進入高原期。于是表現(xiàn)出職業(yè)倦怠,甚至進入發(fā)展的盲區(qū),職業(yè)生涯長久停滯不前,久而久之,就開始“混職業(yè)”。“一個教師要走向成功,僅有第一次成長是不夠,起決定性作用的是第二次成長?!倍M入第二次成長期的主要標志是對教學的關注點的變化、勇于挑戰(zhàn)自己、確立自我,有理論指導的實踐、具有研究意識以及具有批判反思能力。第一次成長的主要方式是模仿,靠經驗的積累,很多的行為都是自然而然開始的;第二次成長的方式是反思,主要靠運用理論,需要外力的強力推動。從兩次成長的比較中可以看出,第一次成長更注重行為方式的變化,第二次成長更注重內在的變化。第二次成長是教師成長更高層次的需求,是成為卓越教師的必經途徑。卓越教師是有教育理想的教師,是教育的內涵發(fā)展的最為重要的一環(huán)。我們在教學中擁有教育理想,建立教育信仰,那么我們才可能頑強地去應對各種挑戰(zhàn),克服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
二、完善專業(yè)知識的學習與發(fā)展
教師是專業(yè)人員,專業(yè)人員最基本的的地位是依據專業(yè)知識行事,教師的教學過程、教師的所作所為都要依據專業(yè)知識。且一個受學生歡迎的教師,首先要求有精湛的專業(yè)知識。因此,我們要首先對專業(yè)知識所包含的內容有所了解。按照王榮生的觀點,語文教師的專業(yè)知識包括語文學科的本體知識和教師類職業(yè)必備的條件性知識。而語文學科的本體知識還可以細分,包括由語文學科知識、語文教學設計、語文教學實施、語文教學評價四個方面構成的語文教師的專業(yè)知識,和由學科的基礎知識、學習領域知識、課程與教學論知識以及課程資源知識構成的語文學科的基礎知識。教師類職業(yè)的條件性知識包括教育論和心理學等知識。要成為一名專業(yè)的教師,需要掌握相關的專業(yè)知識。但是新的世紀,我們需要培養(yǎng)的是具有較強實踐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精神的學生。這就要求教師不僅具備良好的專業(yè)基礎,而且還要有不斷求索精神,追求自主發(fā)展,從而實現(xiàn)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教學實踐活動。要達到這個目標,具備本體性知識、條件性知識的基礎上,還需要有發(fā)現(xiàn)教育知識的意識和能力,讓教師既是教育問題的解決者,還是教育知識的發(fā)現(xiàn)者。這就要求教師在完善專業(yè)知識的基礎上,還需要有反思的意識以及批判性的思維。
三、注重教學能力的修煉與提升
除了學科的專業(yè)知識外,教學能力的提升也是一名優(yōu)秀教師需要孜孜不倦奮斗的方向。教學能力主要展示在課堂上,不僅包含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基本功,還包括教學的藝術水平。基本功的范疇很廣,可以是語言學等本體知識,也可以是條件性知識,如教育學的知識、 心理學的知識、語文教材教法的知識、教育研究方法的知識,實踐性的知識,還可以是教學的行為。可以說,教學基本功是一個教師得以在課堂教學中能勝任其教學工作的前提條件。教學不是簡單的傳授,而是在講教師對教學的理解,這需要教師對課程與教材進行再次的開發(fā)。謝利民教授認為,從一個新教師開始,成為一個教學名師要經歷四個階段:新任教師的模仿性教學階段、勝任型教師的獨立教學階段、創(chuàng)造性教學階段、形成獨特的教學藝術風格。而從勝任型教師向創(chuàng)造性教學躍進,到形成教學藝術風格,對大多數老師來說都是很有難度的,是教師職業(yè)生涯的陡坡。這就需要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樹立強烈的研究意識,并能夠結合課堂教學改革堅持不懈地進行自我修煉。研究意識可以讓教師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獨特的教育現(xiàn)象,處處留心,時時觀察,細心體會,學會發(fā)現(xiàn),捕捉教育進程中的關鍵細節(jié),從而才可能探索出適合于自己的教育教學規(guī)律,形成自己對教育問題的看法,而教學能力在這種自我修煉中得以成長,同時也可以作用于日常教學,可以不斷解決教育問題,不斷收獲專業(yè)成長。
四、強化教學語言的意識與錘煉
教學語言作為教師最重要、最基本的一門藝術,是教師最為重要的基本功。在教學的過程中,好的教學語言可以讓教學組織之間銜接得更為有效,保證教學的連續(xù)流暢性;可以讓學生清楚明晰地接受教學信息,學生可以從中感受到教師的教學智慧以及人格魅力。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的教學語言風格,但是無論是哪一種教學語言,我們老師需要不斷強化提升教學語言的意識,要讓自己有文化的自覺,要理解學生的需求,注意教學的規(guī)律以及學生的心理特征等。特級教師程紅兵老師在《教師的文化自覺》中提到講課的三層境界:“第一個境界,想得清清楚楚,說得明明白白,讓學生聽得懂,說得出;第二境界,聲情并茂,使學生身臨其境,如聞其聲。第三境界,話語有限,其意無窮,使學生充分想象,思也無涯。”而不同的境界對教學語言提出了不同層次的要求,這也對我們對教學語言的錘煉提出了新的要求。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首先是活生生的,尋根究底的、探究性的思考?!睂τ诶蠋焷碚f,對教學的自我反思是快速提升教師專業(yè)能力的方式。自我反思立足于自己的實踐經驗,通過深刻的內省來調控自己的情緒和行為,整合自己的知識和信念的活動。通過有效的自我反思,可以促進教學的有效性,錘煉教學的思維,和成為教師追求卓越的動力。當然,教學反思可以是教學知識的反思,課例的反思,教學行為的反思等。
薩特說,人是自己行動的產物。確實,如果教師沒有自身成長的愿望、沒有強大的內驅力的牽引、沒有個人辛勤的付出,真正的好老師就難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