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要具有有效性,課堂教學策略必須同時具有有效性。那么,課堂教學策略的有效性應該體現(xiàn)在哪些地方?這是開展有效教學研究必須搞清的一個前置性問題。 小學語文特級教師張肖華在教學《凡卡》一課時設計了一個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學習支點”——話題,以此延伸出一種“話題推進”策略。 話題設計:“凡卡不想再過學徒生活了,為他找到離開的理由吧!”這個話題的指向性非常明確,旨在引導學生整體感知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學生在探討的過程中,很容易理清文路,實現(xiàn)對文本的初步的、整體的感悟。更具意義的是,這一極具情趣、富含期待的話題,為學生自主閱讀文本、思考探究注入了欲望和動力,遠比突兀地拋出一個枯燥的問題——“凡卡為什么寫信要求爺爺把他帶回鄉(xiāng)下?”所產生的效果要理想得多。 推進策略:在學生為凡卡找足了理由“學徒生活太痛苦、鄉(xiāng)村生活很美好、爺爺很愛凡卡”后,張肖華老師便通過追問,進一步推進學生的思考:“學徒生活的痛苦真的不堪忍受嗎?”“鄉(xiāng)村生活真的很美好嗎?”“爺爺是否知道凡卡非常艱辛的學徒生活?如果知道,為什么還要送他進城當學徒呢?”張老師的追問引發(fā)了學生思維的“觸底反彈”,學生的探究欲激增,于是迫不及待地深入到課文的字里行間,展開了自主性的精讀和細讀,之后便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互動性的討論和研讀。基于簡單而又深刻的話題推進教學策略,引發(fā)了學生的生動思維,營造了精彩的課堂。 盡管“話題”和“問題”僅有一字之差,盡管“教師提問”和“話題推進”同為課堂教學策略,但它們呈現(xiàn)的是兩種不同的教學方式,由此引發(fā)的是兩種不同的學習方式,生成的是兩種不同的課堂境界。教師提問在課堂上往往表現(xiàn)為教師的“一廂情愿”——教師提問、學生思考,學生回答、教師評判,教師為了能夠順利地獲取正確結果、標準答案而不厭其煩地問了再問。而學生往往淪為問題的附屬——忙于應對,久而久之便會產生對被動提問的厭煩、無奈情緒,產生害怕“配合不當”的畏難心態(tài)。由于缺乏被問的耐性和安全感,課堂往往陷入沉悶,于是教師埋怨學生啟而不發(fā),除了照本宣科外很少有自己真實獨到的見解,抱怨學生無疑而問,提不出有價值的問題。而“話題推進”則具有情趣性、激發(fā)性、再生性。話題討論的過程是開放的,師生的心境是輕松愉悅的,由此可以激活主體的民主參與,引發(fā)思維的主體反彈。也就是說,在基于話題討論的課堂中,學生的自主參與性強、思維的自由度大,容易放開心態(tài)、發(fā)散思維、展示碰撞,成為主體意識強烈的自主體驗、多元建構的意義實體,因而課堂生活往往是積極的,甚至是沸騰的。 張肖華老師的語文話題推進教學策略為我們探討有效的課堂教學策略提供了有益的啟示。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來認識和界定: 站在“教”的角度,體現(xiàn)四個特質:科學、先進、切實、積極。 科學,即課堂教學策略應遵循不同心理發(fā)展階段學生的學習特點和成長規(guī)律,既富生命意識,又能體現(xiàn)學科價值。先進,即課堂教學策略能有機靈活地貫徹新課程教學理念,有助于課堂教學結構,尤其是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優(yōu)化。切實,即體現(xiàn)因校制宜的教育思想和以學定教的教學理念,做到教學策略班本化、生本化,實踐操作性、學科應用性、差異適應性要強。積極,即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而且能促進學生的意義建構,有助于既定課堂教學目標的順利、高效達成,有利于新教學目標的創(chuàng)生。 站在“學”的立場,力求“三不”效應:學生感覺不壓抑、不疲憊、不厭倦。 不壓抑,指學生在課堂生活中要有自主學習的權利和時空,多元思維能夠自由展示和碰撞,學生的獨特性學習體驗得到尊重,暫時性的學習錯誤得到寬容,學習個性得以體現(xiàn)和張揚。 不疲憊,指要積極催化學生的思維,還要富有節(jié)奏感,善于給思維“留白”,給思維呼吸的機會和舒展的空間,要照顧到學生的認知、情感等方面的差異。 不厭倦,指要切準學生的學習心理,豐盈學生的情感世界,激活學習主體的學習“內源”,讓學生感受到課堂生活的溫馨、體驗到課堂交往的快樂、收獲到課堂學習的愉悅,從而內生并保持一種對于課堂生活的自我歸屬感。(山東省萊州市教研室教科所 彭慧) |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