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質匱乏的年代,只要聽到“補鍋補鼎補面盆鐵桶”的叫喊聲,就會有人提著破鍋爛鼎,去尋覓補鍋人的身影。如今,這樣的情景已一去不返。補鍋匠變得沉默,他們散落在府城某個角落,等著需要他們的人。 溪口村的劉庭畢,是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補鍋至今已經(jīng)有四十多年。劉伯在很小的時候便輟學。十五歲,剛出花園的年紀,劉伯就常抬擔百斤以上的肥料到處走。小隊的隊長每天都會在公社的黑板上安排任務,只要黑板上沒有自己的名字,就代表今天沒活干。劉伯便騎著家里的老鳳凰到城里親戚家學習補鍋。
雖跟師傅是親戚,但不知是故意考驗還是有所保留,并沒有什么實踐機會。但劉伯決心一下,便沒有半途而廢的道理。那么遠的路,劉伯就是風雨不改。沒有實踐機會,劉伯便自己回家練習,不懂再問師傅。
劉伯終究是出了師,補鍋成了他的營生。70年代,補鍋是需要營業(yè)執(zhí)照的。如果你沒有執(zhí)照在公社門口擺攤賣東西,大隊的人時不時就會來趕你。但想有營業(yè)執(zhí)照,除了要付出金錢,還要義務勞動。每月需要定期給大隊20元,還要幫手修理村里的單車,割稻機等農(nóng)具。在當時很多人沒辦法接受,所以整個溪口村能領取到營業(yè)執(zhí)照的只有三個人,劉伯就是其中一個。
心不靈 手不巧是吃不了這碗飯的。
劉伯講,最早的時候,補鍋要安放好連著風箱的小爐子,填入焦煤,在小坩堝內放幾塊碎鐵片,拉上幾手風箱,等待鐵片融化。
趁鐵片尚未融化的間隙,清除鐵鍋上的煙垢。
鐵片融成鐵水后,將鐵水順著裂縫一點一點地補上去。
……
劉伯補鍋的技術在鄰近出了名,街坊鄰居只要鍋具壞了需要修補,都會拿給劉伯修理。
補鍋四十余載,劉伯的店名換過不少的名字,營業(yè)執(zhí)照也換過好多張。日子一天天的好了,農(nóng)村做飯做菜改用飯煲、電磁爐。
鍋漏了,盆壞了就扔了換新的,生意日漸慘淡。
最近他把店面裝修給兒子賣衣服了。遷移的老工具至少有三輛車那么多,如今留給自己補鍋也就只有門口這么一個小小的角落。
從前,人們穿衣服,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
從前,一部《地道戰(zhàn)》,人們從這個村,跑到那個村,反反復復的看。
從前,兩口子鬧矛盾多是床頭打架床尾和,少有人想著鬧離婚
阿伯明白
時代洪流前,沒有誰能一夫當關
新的太多,好的太多,人們過度使用,人們有恃無恐。
但我們卻總能從這些負隅頑抗的人們身上
看到聽到關于上個時代留給我們的訊息
“從前,人們懂得珍惜。”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