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周彝
興趣廣泛,尤好美食烹調(diào),工余下廚近40年,每有一得,即碼字成文,經(jīng)常發(fā)表于雜志,終成集腋成裘之作《上海型男的做飯智慧》。
到青島、威海、大連做客,通常主人都會端出一盤當(dāng)?shù)孛牢丁阳~水餃。這對于吃慣薺菜餛飩、黃芽菜水餃的上海人而言非常新奇,嘗之,軟糯鮮香,別具風(fēng)味。
鲅魚水餃?zhǔn)巧綎|最出名、最好吃的水餃。 去過青島、大連幾次,對鲅魚水餃印象深刻,記憶猶新,但從未見過鲅魚,總自說自話、想當(dāng)然地認為那是一種生活在渤海的魚類,要吃鲅魚水餃非得去青島、大連不可。
前幾天與一位久居滬上的“老山東”聊天,談到我神往的鲅魚水餃和鲅魚,他笑道:“鲅魚在上海菜場到處都有,僅僅是叫法不同。”“上海人叫什么?”“馬鮫魚??!”我差點昏過去,原來鲅魚就是馬鮫魚。
馬鮫魚在上海十分常見,許多人叫“青川魚”,價格低廉,似乎“不上臺面”,身價明顯低于鯧魚、大黃魚、帶魚甚至烏賊魚。上海人家里過年宴客,馬鮫魚很少上桌,餐廳飯店的菜單上也鮮見馬鮫魚。
在青島,鲅魚卻是一道時令春鮮。這一帶古老的習(xí)俗是女婿們提兩條剛上市的鲅魚去看望泰山大人,鲅魚要夠大夠鮮活,方能顯出晚輩的誠意,所以在青島有“鲅魚跳,丈人笑”的戲稱,真是“千里不同風(fēng),百里不同俗”??!
知道鲅魚就是馬鮫魚,一切就簡單了。
9月正是漁汛,東海也大量捕撈馬鮫魚,菜場魚攤的馬鮫魚銀光閃閃,非常新鮮,每500克僅售7元。買一條1.5千克左右,花費20元;韭菜500克,花費2.5元;餃子皮1千克,花費6元。
回家后,第一步,取魚肉。菜刀切掉魚頭,沖去血水,將菜刀從魚的背脊處切入,把魚批成兩爿,剝?nèi)?nèi)臟,沖洗干凈;馬鮫魚皮很厚實,魚骨大部分都在脊椎上,把脊椎骨剝下丟棄,留下帶魚皮的兩爿肉;魚肉可用小刀輕刮,很快就能刮下一大碗魚肉;用手在碗里兜底捏一次,挑出魚刺,加2勺黃酒、15克鹽、5克花椒粉、1枚雞蛋液、100克熟豬油,用攪拌器把魚肉打成糊狀。
第二步,將100克肥豬肉剁成肉糜,拌入魚肉碗,使勁從一個方向攪動,把魚肉餡攪得“上勁”。馬鮫魚餡因加入剁碎的豬肉肥膘,味道更豐腴,但不宜加太多,1千克餡加100克肥膘足矣。
第三步,韭菜500克,摘去黃葉和老根,洗凈,切成碎末,放入魚餡碗,拌勻。
這樣,鲅魚餃子餡就備好了。
先包兩三只,下鍋煮熟嘗咸淡,味道正好就可以開始包了。這一大碗餡,可包120個餃子。
包好的餃子放入平盤中,覆上保鮮膜,放入冰箱冷凍室,凍硬后裝入食品袋,吃時開袋,燒一鍋沸水下餃子即可。
如果喜歡吃煎鲅魚餃,做法也非常簡單:把速凍鲅魚餃子直接放入平底不粘鍋,加150毫升冷水,再加50毫升食油,蓋上鍋蓋,開大火煎。水比油重,所以平底鍋中的水先煮沸,把凍餃子直接燜熟,水干后,熱油開始煎餃子,煎到底部焦黃即可盛出上桌,再加一碟香醋,絕配!
這個方法是我多次觀察生煎饅頭、鍋貼攤的煎鍋后悟出的獨創(chuàng)絕活。大部分人家吃煎餛飩,都是把餛飩煮熟再煎,這樣做,餛飩皮子破碎,菜餡發(fā)黃,味道不太好。用我的方法生煎餛飩或餃子,無論品相還是口感都一流,各位不妨一試。
可能有人不喜歡韭菜做餃子餡,那也很簡單,把韭菜換成黃芽菜。黃芽菜約1千克,剁碎加少量鹽,擠干菜汁,拌入魚餡即可。
薺菜上市的時候,做薺菜鲅魚餃也不錯。薺菜500克,去黃葉、去根,洗凈,大鍋沸水汆15秒,撈出后立刻放入冷水中浸涼,可保持薺菜翠爽;切碎后擠干菜汁,拌入鲅魚餡中。
在上海自制山東風(fēng)味的鲅魚餃子,上海話叫“馬鮫魚水餃”,增加了新的美食體驗。對于在滬上“不上臺面”的馬鮫魚,竟然可以剁餡做美味水餃,真的很有趣,也非常簡單,各位不妨一試。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