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寫過關于溺愛的文章。
最近在講童年依戀的課程,對缺愛和溺愛有了更深的認識,在此與大家分享。
缺愛=從重要依戀對象那兒獲得的安全感和“充電量”不足,安全基地質量差,原因是經(jīng)歷了情感忽視和情感虐待。
溺愛=被重要依戀對象剝奪了在這份依戀關系中獨立自主的權力,束縛了在這份依戀關系外安全探索的自由,原因是過度控制和過度擔心。
發(fā)展階段
而什么樣的家庭,會讓孩子又缺愛又(被)溺愛呢?
我們從孩子發(fā)展的階段來看。
孩子最早期需要的是安全依戀,如果父母給孩子的關愛不夠、關愛不穩(wěn)定或者“有毒”,沒有讓孩子感受到與父母持久永恒、濃郁無私的愛,孩子就沒有高質量的安全基地,甚至沒有安全基地,就會長期處在缺愛的心境狀態(tài)。
孩子有了安全基地之后,會需要社會化發(fā)展,需要心理斷乳,需要與原生家庭逐漸分離,與社會逐漸融入,這個階段父母(主要是母親)不放手,或者阻止孩子與他人交朋友,或者總告訴孩子外面的世界很可怕、人心很險惡,讓孩子舍不得分離或者不敢踏足社會,就會長期處在(被)溺愛的心境狀態(tài)。
雙重恐懼
那么,又缺愛又(被)溺愛的人,屬于什么依戀類型呢?
我們回顧一下,目前的依戀類型分為4類,這4類都是陌生情境實驗觀察分析總結出來的,而陌生情境實驗的對象是12個月至14個月的嬰孩,這個階段的孩子還沒進入社會化發(fā)展階段,還沒到心理斷乳的年齡,所以依戀類型說的是缺愛的類型,而不是又缺愛又(被)溺愛的類型。
又缺愛又(被)溺愛的人,首先是缺愛:可能是回避型缺愛、迷戀型缺愛或恐懼型缺愛。然后再是(被)溺愛:無法走向社會,包括不想走向社會、缺乏走向社會的能力以及害怕走向社會。
這兩個問題結合在一起,就導致缺愛者在原生家庭中缺愛,又無法從原生家庭中走出去尋求到愛。就像一臺手機,在家里充電只能充到20%-30%的電量,出去一會兒就進入省電模式變得很遲鈍,什么都做不好,然后又需要馬上回家才能繼續(xù)充電,但是充電還是只能充到20%-30%的電量。
這種依戀與恐懼型依戀有相似之處,就是被困在原生家庭關系里了,而且會有強烈的恐懼感;而不同之處就是,恐懼的源頭不是或不只是來自父母的虐待、施暴,而是或更是無法與外界他人產(chǎn)生依戀關系的無助、虛無,以及對外界他人不良反饋的擔憂、害怕,帶來的雙重恐懼。
依戀幻想
作為補償機制,又缺愛又(被)溺愛的人,對外界往往有共生式的依戀幻想,比如出現(xiàn)某個特別特別愛自己的人,與自己有特別特別浪漫的情感關系,進入一段只有二人世界的生活環(huán)境——這種關系可以替代母親在心里的共生關系的位置。
之所以癡迷于幻想的依戀關系,因為在現(xiàn)實中無法獲得。
他們有時會渴望離開原生家庭,離開母親,走向社會,擁抱他人,但是他們心理能量太低,一走遠就沒電了,必須回到原生家庭充電,而充的電堪堪只夠活著,無法逃離,無法越獄。
強烈恨意
他們走不出去,就像無期徒刑,因而會對原生家庭天然會有恨意,會通過“做家里的王”、頂嘴、指責抱怨父母、與父母對著干等方式來釋放攻擊性,試圖打破這個牢籠。但他們的這類行為往往被說成是“被寵壞了”,而父母往往被說成“對孩子太好了”“太溺愛孩子了”。
而他們內心的痛苦,他們可能自己也不說不清楚。
而父母可能覺得孩子這種性格,在外面怎么能適應?還是自己咬咬牙,在家里養(yǎng)著他吧。
父母把“軟弱、叛逆、無能”投射給了孩子,把“堅強、容忍、偉大”留給了自己,還對孩子說:你真沒良心……
拓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