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寫了一些文章,關于如何消除微壓力、如何避免焦慮和恐懼、如何擺脫心情壓抑……許多朋友都表示:正巧自己或多或少都遇到過這些問題,正需要這些文章來幫助提供解決思路。但其實,很多時候,這些問題都源于一個根本原因:那就是自己的「精神免疫力」不夠。正是因為「精神免疫力」不夠,我們才容易把很小的問題夸大,容易在面對挑戰(zhàn)時產生無力感,容易因為壓力而失調、長期處于應激狀態(tài)……反過來,如果你的精神免疫力足夠強大,雖然它沒法直接幫助你解決問題,但它可以讓你保持更好的狀態(tài),為你提供源源不斷的能量和勇氣,幫助你更好地解決問題,也更不容易陷入到焦慮和疲勞之中。所以,如果你面臨這些問題,對癥下藥是一種方式,但同時,也可以考慮另一種方式:那就是逐步提高自己的精神免疫力,讓自己的內心變得更強大,避免這些問題對你造成侵擾。今天的文章,我想跟你分享:如何才能培養(yǎng)更強大的內心,讓你能夠有余力去應對種種問題。希望能給你一些啟發(fā)。在今天推送的開頭,我想先請你思考一個問題:我們的大腦,它最本質、最底層的功能是什么?有人可能會覺得是記憶,有人可能會覺得是思考,是理解外部世界,是解決問題……這些都對,但也許并不是最準確的答案。我很喜歡的神經科學家麗莎·費德曼·巴瑞特,給出了一個非常精辟的回答。她認為:大腦最底層的功能,是管理我們的身體預算。什么是身體預算呢?它包含了我們所有具備的資源,以及所能夠采取的一切行動。包括我們的經驗、能力、知識、技能、身體素質、心理狀態(tài)……諸如此類。簡單來說:大腦的底層功能,是每時每刻地獲取周圍環(huán)境的信息,并將它跟腦海中已建立的預測模型進行對比,通過對比的反饋和結果,來預測:我們處于一個什么環(huán)境之中、可能會遭遇什么樣的事情、我們的身體預算能否應對這些事情、應該采取什么行動才能使得損失最小化,收益最大化……有意思的是,這些所有的過程都是在后臺進行的,是我們所意識不到的。我們每一天里面,有意識地、主動去作出的思考和判斷,可能不到5%。其余的95%,都是大腦根據(jù)上面這套流程在自己運轉,也就是「自動化加工」。而這些大腦自己運轉所得到的結果,也就決定了我們大部分時間的狀態(tài)。當大腦認為我們可能會長時間用到某項技能時,它就會把更多的資源投入在相關的腦區(qū)上,幫助我們提高這項技能。一個經典的研究是:倫敦出租車司機,大腦中的海馬體比其他人更發(fā)達、更活躍。原因在于:他們需要記住大量的方位和路線,這需要用到海馬體。因此,他們的大腦會把更多的資源聚集到海馬體,讓海馬體的神經連接更復雜、更豐富,來強化定位技能。同樣,你學了一門外語,一段時間不用,就會感覺退步;反之,你一直在用它,就會感到越來越熟練。哪怕你完全不懂語法,只要你處于這門語言的環(huán)境里面,不出幾個月你也能用得非常純熟。原因也是一樣的:大腦判斷我們處于這門語言的環(huán)境中,預測我們后面會高強度、高頻率地使用它,因此會將更多的資源集中在對應的功能上,幫助我們去構建這門語言對應的連接、記憶、模式……再比如:大腦每時每刻都在把周圍的環(huán)境跟我們過往的經驗進行對比。當它判斷我們處于高度陌生且有挑戰(zhàn)性的場景時,我們就會感到緊張,可能會手心出汗、心跳加快、雙手冰涼……這背后的機制,就是大腦判斷這個問題超出了我們的掌控,因而讓我們進入了高度的應激狀態(tài),避免我們「犯錯」。總結一下就是:大腦每時每刻,都在補充和完善著這么一個預測框架:「我們能做什么」。然后,再跟外界環(huán)境傳入的信息做對比,看它是否落在這個框架之內,該如何用這個框架去應對。理解了這個原理之后,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當我們對外界的事物感到恐懼和焦慮時,當我們被外在的壓力所困擾和侵襲時,背后的本質是什么?它其實說明的是:我們大腦認為我們的身體預算不夠了,捉襟見肘了,不足以應對外界的威脅,因此才會產生這些負面感受。也就是說,大腦認為,我們所面臨的問題和狀況,不在「我們能做什么」的預測框架內,需要我們付出更多的能量和精力去處理,而我們可能不具備這些能量和精力,或者這么做是不經濟的。所以,我們所產生的負面感受和情緒,實際上就是一種警報 —— 大腦在告訴我們:通過我對你的理解,我認為你不足以應對這些問題。即使你能夠解決這些問題,也會付出很大的代價。因此,大腦希望我們做什么呢?希望我們去回避它,盡量不要去直面它。但是,絕大多數(shù)時候,這些問題都是無法逃避的,我們只能硬著頭皮去面對 —— 這也就造成了壓力的產生。簡而言之:造成我們種種負面感受和壓力的,很大程度上是什么呢?并不是外在的威脅有多困難、多復雜,而是大腦認為我們太弱,解決不了這些威脅。你可以把我們的身體理解為一家公司。它每時每刻都有源源不斷的收入,同時也有源源不斷的支出,互相抵消,維持著公司的整體平衡。如果公司的資產很少,那么,公司基本就高度依靠于現(xiàn)金流。一旦現(xiàn)金流出現(xiàn)問題,或者面臨突發(fā)的沖擊,公司就可能會倒閉。對應過來,就是大腦希望一切盡可能穩(wěn)定,不要出現(xiàn)意料之外的事情,否則我們就有可能「撐不住」。反之,如果公司有較多的資產儲備,可以應對風險,那么,即使現(xiàn)金流出現(xiàn)問題,或者遭遇沖擊,也能更容易撐過去。對應過來,就是我們的身體預算更充足、更龐大,有更多的能量儲備,因此,當大腦面臨意外的風險和沖擊時,就不會那么容易驚慌失措、反應過度。所以,讓自己變得強大的核心是什么?其實就是去提高自己的身體預算,告訴大腦:我們擁有充分的預算儲備,可以應對各種各樣的風險。這就是提高自己精神免疫力、讓自己無懼各種沖擊的底層原理。可能有人會問:內心強大跟體質有什么關系?為什么需要從體質入手呢?原因很簡單:大腦會不斷掃描我們內部的身體狀態(tài),來作為構建自身數(shù)據(jù)的重要參數(shù)。這也是現(xiàn)代具身意識理論的主要觀點。換言之:我們的體質,是大腦構建「我們能做什么」預測框架的重要組成部分。你的身體狀態(tài)是什么,很多時候其實就潛移默化地決定了「你的上限是什么」。舉幾個簡單的例子,方便大家理解(不一定準確,只是方便理解):如果你的力量/爆發(fā)力不夠強,那么你遇到問題時可能會傾向于更怯懦的方式,比如回避、繞開、讓步,而不是去對抗;如果你的耐力不夠強,那么你遇到麻煩的事情時可能會希望越快解決越好(盡管可能對你不利),缺乏耐心去爭取和反復溝通;如果你的飲食和作息不夠好,那么你的大腦可能會更排斥意外沖擊,因此你會更傾向于做安全的事、采取穩(wěn)健的選擇;如果你的心肺功能較弱,那么你整體的精力上限可能就會比較低,不容易堅持做長期的事情,也難以適應較高強度的學習和工作;如果你平時受慢性炎癥困擾,那么你的大腦可能會更容易感到疲勞,因此你會更容易缺乏行動力,缺乏激情,缺乏進取心;所以,想讓內心變得更強大,最基礎的,就是要把體質提上去。保持充分的睡眠,均衡的飲食,適當?shù)腻憻?,避免長期久坐、低頭或其他不良生活習慣對身體造成損害。盡量不要有短板。什么是內在的秩序感呢?簡單來說,就是有一套穩(wěn)定的日常行為慣例和模式,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而變動。過幾天要做一件比較特別的事情,會朝思暮想,輾轉反側,興奮得覺都睡不好;接下來有一個比較重要的任務,于是徹底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把其他事情都推掉,全力以赴投入準備;又或者,突然面臨一個意料之外的問題,就唉聲嘆氣,茶飯不思,飯都沒有心情好好吃……這其實就是缺乏內在秩序感的表現(xiàn):你的生活太不穩(wěn)定了,太容易被外在的波瀾所撼動。這樣只會導致什么結果呢?你的大腦會非??释阜€(wěn)定」,非常排斥「意外」。因此,無論是好事還是壞事,無論是嚴重的、還是細微的,一旦發(fā)生一丁點意料之外的事情,都會使你產生很大的反應。更好的做法是什么呢?是建立一套穩(wěn)定的生活模式,包括:穩(wěn)定的日常習慣,穩(wěn)定的愛好和活動,穩(wěn)定的時間表,穩(wěn)定的閱讀和信息輸入,穩(wěn)定的思考、回顧和復盤,進一步,也包括穩(wěn)定的原則、思維方式和價值觀,等等。在這個基礎上,針對面臨的問題和即將到來的事情,去做相應的調整。但盡可能減少這種調整對整體生活模式的影響,讓它來適應自己,而不是自己去適應它。舉個簡單的例子:你遇到了一個問題,需要等待一段時間看結果。那么,在這段時間里面,你著急、焦慮、煩惱,這些有用嗎?沒有的,這樣只會自尋煩惱,對問題本身不會有任何幫助。你應該做的是什么呢?是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好好休息,該學習學習,該出門出門,保持自己穩(wěn)定的生活,盡量減少外在的刺激給生活造成的改變。這樣一來,才能更好地安撫大腦,讓大腦知道:你是能夠對抗和應對意外的。從而調高大腦對你應對風險的能力預測。你的內在秩序和生活日常有多穩(wěn)定,你能夠應對沖擊的能力也就多強。什么是多元的意義和價值?簡單來說就是一句大白話:不要把所有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如果你把生活的所有意義和價值,都放在同一個對象上,那么,一旦它出問題或遭遇風險,也就意味著你整個生活系統(tǒng)都遭受沖擊,那損失就是巨大的。因此,為了避免這種沖擊,我們會調高對一切風險和可能性的識別,企圖把它們扼殺于搖籃之中,避免一切可能的沖擊。這就會導致大腦疲于奔命,有一點風吹草動就需要付出大量精力去應對。那么,當然也就更容易感到捉襟見肘了。所以,我的建議是:盡量培養(yǎng)更多元的興趣、事業(yè)、信息渠道和生活方式,避免單一的生活方式。如果有條件,多學一點技能,拓展自己的領域,培養(yǎng)新的興趣愛好,在主業(yè)之外嘗試做一些活動,接觸更多的人,交一些不同的朋友……這些,都有助于避免自己的生活過度單一化,陷入坐井觀天里面。要注意的是:它不同于副業(yè) —— 你不必苛求一定要從中獲利、「變現(xiàn)」,這是非常困難的。但是,你可以把它作為一種精神依托和心理寄托,在自己感到挫敗、沮喪和失落時,能夠明確地讓自己知道:我并不是一無所有,我還有這些東西,能夠給我力量和支撐。這很可能比它能不能賺到錢更重要。因為它為你提供的,是生活的其他可能性,是讓自己感到「我的生活是有意義的」「我的存在是有價值的」的來源。這可以為你源源不斷地提供動力。幫助你在面臨困難時,能夠有勇氣去更好地面對。你有多久,沒有跟別人在線下好好聊聊天、共同做一些事情了?一個很容易被忽略的點是:身體預算不僅僅只能來自于我們自身,其實,也可以來自于我們的社交聯(lián)系。要記住,許多事情其實并不需要你一個人去全部承擔,你是可以向別人求助的。即使無法獲得實質的幫助,你也可以向別人傾訴、尋求別人的傾聽和理解,為自己提供力量,讓自己感到安慰。所以,一個簡單的建議就是:維護好自己的社交關系,多跟朋友聯(lián)絡,一起面對面談心、交流,共同去做一些事情 —— 比如一起讀一本書,交流一個問題,一起去旅行,一起參加某些線下活動,等等。如果你沒有足夠的朋友,那么,不妨多參加到不同的活動之中,接觸不同的圈子,想辦法去認識更多的人,找到同頻的人,結識新朋友。這些人最好從身邊入手,去認識身邊的人,維護好身邊的關系 —— 線下面對面的交流和關系,永遠比線上的更好。沒有人是一座孤島。永遠記住要打開內心的大門,保持跟他人建立聯(lián)系的可能性。這是近期的其他文章:
經常感到心情壓抑?或許是這個原因
這個原理,幫你實現(xiàn)良好狀態(tài)和超強續(xù)航
激活大腦潛力的7個方法
如何培養(yǎng)好習慣?看這篇文章就夠了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