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頭條)
四庫全書本系統(tǒng)的《崇文總目》,包括四庫館校辦的四庫各閣本和從四庫閣本而出的傳抄錄副本。四庫本對《崇文總目》舊抄本進行輯補,從周必大編定的歐陽脩《歐陽文忠公文集》卷一二四《雜著述·崇文總目敘釋》中輯補了《崇文總目》類敘,從《文獻通考》《東觀余論》等輯補《崇文總目》六十六卷本解題,加注案語,而輯定后的《崇文總目》每卷內(nèi)容遠遠少于一般書籍的一卷容量,故重新改分為十二卷。
四庫閣本的《崇文總目》中,文淵閣本、文津閣本今存全本,文溯閣本未見,文瀾閣本僅卷七、卷八為原抄,余為丁丙、丁申補抄,且在補抄時,因未四庫本,而在《四庫全書總目》與《四庫全書簡明目錄》著錄卷數(shù)不同的情況下,補抄為二十卷本[①]。文溯閣本書前提要有排印本。文淵閣本、文津閣本均用四庫館紅格稿紙,半葉八行,行二十一字。版心上單魚尾,魚尾上有“欽定四庫全書”字樣,魚尾下a面書“崇文總目”,下有葉數(shù),b面書卷次。
國家圖書館另有無格稿紙的清抄本《崇文總目》十二卷(書號:目305/534.3),共四冊,半葉八行,行二十一字,版心有“崇文總目卷×”字樣,從分卷、行款、文字內(nèi)容來看,此本當為清代錄副的四庫閣本。正文逐卷卷首有“崇文總目卷×”字樣,而無四庫本的“欽定四庫全書”字樣,當為迻錄時不抄。書前有《欽定四庫全書提要》一篇,校上時間書“乾隆五十一年九月恭校上”,較文淵閣本、文津閣本,惟少“提要”一行。書前提要上鈐有“李氏/臧書”方印,“李氏”作朱文,“臧書”作白文;另有“國立北平圖書館珍藏”朱長印。正文首葉及各冊首葉,有“冬涵閱過”朱方,為臨清徐坊之印。國圖清抄本中,有不少筆誤,另有黑筆???,校勘者不詳,??睍r代或晚于原抄,用以??钡膮⑿1?,當為嘉慶以后的《崇文總目輯釋》[②],但國圖清抄本上的??保⒎峭ㄐH珪?,僅少數(shù)條目有校勘。
從各本書前提要的校上時間來看,文淵閣本題“乾隆四十六年十月恭校上”,文津閣本題“乾隆四十九年十一月恭校上”,文溯閣本題“乾隆四十七年五月恭校上”,國圖清抄本抄作“乾隆五十一年九月恭校上”,時間較晚,故疑國圖清抄本為南三閣的錄副本。從提要內(nèi)容來看,文淵閣本、文津閣本、文溯閣本、國圖清抄本與《四庫全書總目》的浙本、殿本中所載提要有異文,其中文溯閣本較短,刪去一大段;國圖清抄本亦略短,刪去一小段,其他各本,則大同而小異[③]。
四庫本的謄抄體例上,與《崇文總目》天一閣抄本等不同。類目上,四庫本每類下先出類目名,下以“以下原卷×”的小注,標注六十六卷本中的卷次。若歐陽脩集中有類敘的,則在類目后抄入類敘;隨后,以大字換行另起,出“共×部,計×卷”。在《崇文總目》紹興改定本的舊抄本中,如“小學”“雜史”“傳記”等分上下兩卷,“五行”“釋書”等分上中下三卷,醫(yī)書分五卷,道書分九卷,別集分七卷的,仍先出類目與“以下原卷×”小注,在類敘后,出“某類上/一,共×部,計×卷”大字;而該卷抄畢后,另出“某類中/下/×,共×部,計×卷”大字,下出小注,“以下原卷×”。正文謄寫上,紹興改定本的傳抄本,作上下二欄,而四庫本每條書名各占一行。紹興改定本中的撰人小注,原作雙行小注書于書名之下,在四庫本中,撰人小注與從《文獻通考》等輯得的解題,均改作大字,低一格抄于書名之后;同時,輯得的解題,不言文獻出處。四庫本中,還加入館臣“謹按”的按語共七十九條[④]。
四庫全書本的文字面貌,與《崇文總目》的舊抄本有所區(qū)別,輯佚了相關文獻,并重加董理,對《崇文總目》舊抄本中的文字有所更定,并形成了改變行款體例的新版本。那么,從采進本到四庫館重編本,究竟是如何校辦完成的呢?結合四庫館工作流程和相關文獻來看,四庫館重編的《崇文總目》十二卷本,當先以采進本為底本校勘《永樂大典》所引《崇文總目》,其后,稽考輯補相關提要、附加考證按語,再以四庫館專用紅格稿紙謄錄為四庫稿本,最后,依據(jù)四庫稿本謄抄為四庫七閣本。翁方綱的校閱札記及湘圖本,提供了考察四庫館重編十二卷本過程的重要材料。
在四庫館中負責《崇文總目》校辦工作的為翁方綱。在翁方綱《翁方綱纂四庫提要稿》中,保留了乾隆四十二年翁方綱參與校閱《崇文總目》的分纂稿和校閱札記,也記錄下了他在四庫館中翻閱《永樂大典目錄》并調(diào)閱對應相關《永樂大典》卷帙以供校辦《崇文總目》的過程。翁方綱的提要稿,現(xiàn)為改裝粘貼后的經(jīng)折裝,在提要稿原稿中,與校閱《崇文總目》有關的提要稿、校閱札記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為翁方綱迻錄《崇文總目》采進本目錄札記和翁方綱所作《崇文總目》分纂稿,共七葉;第二部分為翁方綱調(diào)閱《永樂大典目錄》及《永樂大典》中關于《崇文總目》的校閱札記,共計十六葉;第三部分為校閱《崇文總目》的過程中,調(diào)閱相關《永樂大典》并隨手所作札記,共兩葉[⑤]。
翁方綱以《永樂大典》與校閱之本相核,而翁方綱所校底本,為“朱彝尊所抄于天一閣之本”[⑥],從翁方綱第一部分札記中迻錄的《崇文總目》采進本的目錄、分卷及六十六卷各自的部、卷數(shù)異文等及分纂稿中所引朱彝尊說,可知采進本出自錄副有朱彝尊本手跋文字的半葉十行本系統(tǒng)之抄本。翁方綱所撰分纂稿,主體部分為后來的書前提要和《四庫全書總目》所襲用,但不少分纂稿中的觀點,已經(jīng)過總纂官、總裁官的修訂。
據(jù)翁方綱札記和徐松從《永樂大典》中輯出的《四庫闕書》輯本等可知,《永樂大典》中,卷一七九五至一八三六這四十二卷“書”字韻中,匯編了《漢書·藝文志》《隋書·經(jīng)籍志》《舊唐書·經(jīng)籍志》《新唐書·藝文志》《宋史·藝文志》《崇文總目》《四庫闕書》等目錄。匯編時,此四十二卷并非原書的整書抄錄,而是采用《文獻通考·經(jīng)籍考》的分類框架,分二層摘抄放入。一層為史志目錄與《崇文總目》《四庫闕書》的“匯考”,一層為以朱筆書“《崇文總目》”“《四庫闕書》”后,各自摘引“匯考”中未錄的《崇文總目》《四庫闕書》中的書名。翁方綱札記中的第二部分,實為《永樂大典》中匯編諸目的反映,其中所引《崇文總目》,為《永樂大典》中紹興改定本《崇文總目》分層引文的反映[⑦],而非《崇文總目》四庫館采進本的反映。翁方綱校閱札記,僅記錄至《永樂大典》匯纂書目的“史部·地理類”,后皆無考。
翁方綱起初校辦《崇文總目》時,關注《永樂大典》所引的《崇文總目》有無慶歷六十六卷本之敘錄、解題,然而,結果是遺憾的,如翁方綱所撰的《崇文總目》分纂稿所述:“纂輯《永樂大典》時,亦已不見《崇文總目》敘錄之全矣”[⑧],而經(jīng)過《永樂大典》的重新分類、分層摘引并比勘史志異同后,已打亂了《崇文總目》舊有的分類和排序,故《永樂大典》中摘采次第,“與朱抄多不合者”,但兩者源出一流,“其即朱所抄之本無疑也”[⑨],即與朱彝尊傳抄本同屬紹興改定本。雖然《永樂大典》中所引并無解題,但《永樂大典》中的轉引,為四庫館??辈蛇M本提供了重要的參考,有不少足資采錄的異文。
最早鑒定湘圖本性質(zhì)的,即為民國年間收得此書并作題跋的葉啟勛、葉啟發(fā)兄弟。在葉啟勛、葉啟發(fā)的跋文中,均關注到了除卷尾的朱彝尊跋語以外,朱彝尊《曝書亭集》另收一跋,并注意到抄本校語曾引《永樂大典》。葉啟勛、葉啟發(fā)均依卷尾朱彝尊跋等,認為該本中大量校記,包括眾多參?!队罉反蟮洹分S?,為朱彝尊檢討的手校,而朱彝尊如何能得見《永樂大典》,葉啟發(fā)以為“則檢討(今按,指朱彝尊)所據(jù)校之《永樂大典》本,即張氏為之從內(nèi)府抄出者矣?!比~啟發(fā)并未考得張氏為誰,僅承上文指黃岡張學使。同時,葉啟勛、葉啟發(fā)均認為,書前原裝封面的“崇文總目”隸書與“天一閣抄本”行書,和書后引高似孫《緯略》的一葉筆跡,為翁方綱手筆,書中亦有一二翁方綱手校,而葉啟發(fā)更指出,“書中葉次亦經(jīng)校理(今按,指翁方綱)編定”,即認定九十五葉的葉次,亦為翁方綱手筆。
對湖南圖書館藏抄校本的性質(zhì)判斷中,有幾處疑問,尚待解決。首先,湘圖本絕非朱彝尊舊藏,亦非康熙時抄本。以往研究,多忽視了皕宋樓舊藏而今藏日本靜嘉堂的鈐有朱彝尊印的手跋本,湘圖本的朱彝尊跋,實為錄副,而湘圖本中,避清高宗諱,故實為乾隆以后抄本。同時,該本的??惫P跡等,亦與朱彝尊字跡不合。且湘圖本行款與清代早期傳抄本作半葉九行不同,為乾隆時期半葉十行本系統(tǒng)的《崇文總目》抄本。作為乾隆以后抄本,朱彝尊得以用《永樂大典》手校該本的假設,不攻自破。
此前的研究,已關注到湘圖本上的校勘、跋語與翁方綱在四庫館中校理《崇文總目》的分纂稿有密切關系,亦與四庫全書本有密切的關系,不少學者以為,湘圖本為四庫底本[⑩]。然而,今所知的四庫采進本,往往鈐蓋“翰林院印”滿漢文大印或“翰林院典簿廳關防”滿漢文長方印[?],而湘圖本上,并無翰林院鈐印,書中最早的鈐印已是民國年間葉啟勛、葉啟發(fā)兄弟的藏印。清人的近時抄本,當時往往不視為珍品,故不鈐藏印。但湘圖本未見翰林院印,當非送入翰林院修書校辦書籍,不屬“四庫底本”。翁方綱分纂稿所依的朱彝尊跋,出自《崇文總目》書跋的文本系統(tǒng),但傳抄中,可以迻錄或不錄跋語[?],今存的各清抄本,實均從朱彝尊增補撰人的《崇文總目》抄本而出,不能因湘圖本所載朱彝尊跋文的文本系統(tǒng)與四庫館分纂稿提要的文本相合,論證該本即為四庫底本。
值得注意的是,湘圖本的旁校中,同一條目出現(xiàn)過筆跡不同的兩種校勘意見,換言之,該本經(jīng)過兩次以上的??薄?/span>
湘圖本的原抄字體,近乎館閣體楷書。一校的校核,往往以歐體行楷,點去原字,校改謄抄時出現(xiàn)的訛誤。質(zhì)之上圖本,可以發(fā)現(xiàn),校改往往與上圖本原抄相合,脫漏的“闕”字等,亦以行書校補于文字下。第二次校改的字跡,則是近似抄本底本的館閣體楷書,且多旁校異文,未必點去原字。二校中,有不少校語,補充撰人、援引歷代史志中卷數(shù)異同,并征引了《永樂大典》《四庫闕書》等書。二校中,亦有校補“闕”字的,校補的“闕”,間或省寫作“缺”,筆跡上,所用館閣體“闕”字,與一校的行書“闕”差別較大,而且,二校校補的“闕”字,在與湘圖本同出一源的上圖本中,往往不見,甚至多有逾出天一閣本的朱筆“闕”或“缺”字。
湘圖本條目中,有兩次校改痕跡的,見于卷二二“傳記下”類的“《宰輔名鑒》十卷(闕)”和卷三九“卜筮”類的“《靈綦經(jīng)》一卷《靈碁經(jīng)》一卷”二處?!啊对纵o名鑒》”條,湘圖本原抄作“《宰輔石鑒》十卷(闕)”,“石”字點去,右有行書“名”,“名”下楷書“明”。天一閣本、上圖本《崇文總目》,均作“名”,據(jù)《翁方綱纂四庫提要稿》,《永樂大典》卷一八〇五此條抄作“《宰輔明鑒》十卷(闕)”[?],故第一個“名”為校底本異同;第二個“明”為校勘《永樂大典》異文的??庇??!锻ㄖ尽肪砹濉端囄穆浴贰奥毠傧隆庇小啊对纵o明鑒》十卷,偽吳張翼撰?!薄端问贰に囄闹尽纷鳌皬堓o《宰輔明鑒》十卷”,撰人有異文,書名均作“明”字,《永樂大典》所引“明”當無誤而從天一閣本有音訛。文淵閣本、文津閣本未據(jù)《永樂大典》校改而仍作“名”?!安敷摺鳖惖摹办`棋經(jīng)”,在天一閣本、上圖本、湘圖本中,原有兩條,上下兩欄各一,湘圖本上欄的“棋”,原抄作“碁”,右側行書校改作“綦”,“綦”下楷書“棋”,有兩次校改痕跡。下欄原抄“碁”,右側行書校改“棊”,后整條圈去。上圖本此二條,上欄原作“靈綦經(jīng)一卷”,其后“綦”字形改作“棊”,下欄作“靈棊經(jīng)一卷”,無校改。湘圖本的行書校改的字形,均與上圖本原抄字形合,湘圖本二校改“綦”為“棋”,并刪去下條,文淵閣本、文津閣本最后均僅見一條“《靈棋經(jīng)》”。
湘圖本二校中部分??卑凑Z,與文淵閣本、文津閣本的“謹按”中所引《永樂大典》如出一轍[?],亦有逾出文淵閣本、文津閣本的校記多處。部分二校未言??币罁?jù),實亦出《永樂大典》。如卷三九“卜筮”類“《歷數(shù)緯文軌?》三卷”,湘圖本“?”右側有旁?!?”,而文淵閣本、文津閣本,此條均有:“謹按:朱彝尊本作‘?’,《永樂大典》作‘?’,《宋·藝文志》有《晷?筭經(jīng)法》三卷,又有《周易?蓂璇璣軌革口訣》三卷?!毕鎴D本僅字形旁校,由文淵閣本、文津閣本可證,旁校出自《永樂大典》。又如“小說下”中“《通幽記》三卷”,湘圖本旁校:“《新唐志》:陳邵《|||》一卷,《宋志》‘一’作‘三’卷,《崇文》:缺?!倍臏Y閣本、文津閣本有:“謹按:《永樂大典》云:《新唐志》陳邵《通幽記》一卷,《宋志》‘一’作‘三’卷,《崇文總目》:闕。”湘圖本的旁校中,“|”為書名省寫,“謹按”內(nèi)容與湘圖本幾同而明言校記出自《永樂大典》。類似的,天一閣本中無“闕”,或天一閣本有而十行本系統(tǒng)中脫漏“闕”的,湘圖本上以館閣體楷書校補“闕”(或省寫作“缺”),而在文淵閣本、文津閣本中亦多有襲取校補的,這些校補,實自《永樂大典》所引校補。從湘圖本的二校校記來看,實多為《永樂大典》中引《崇文總目》的反映,另有《永樂大典》中《四庫闕書》的記錄,不少記錄與徐松《永樂大典》輯本《四庫闕書》及翁方綱校閱札記所見《永樂大典》之引文相合;湘圖本中,有“○”“△”的??狈?,位于抄本中書名條目的上方,據(jù)卷首“○者,馬《考》;△者,他書”所示,與四庫館校輯解題密切相關,故湘圖本上的???,確與四庫本有密切聯(lián)系。
需要說明的是,湘圖本《崇文總目》抄本中一校的歐體行楷校改筆跡、葉35b下欄第四行至第十行的歐體行楷原抄書名、抄本版心葉碼及內(nèi)封的隸書、行書題字,最末葉“《緯略》”札記一葉,均出翁方綱手筆[?]。從筆跡、抄本屬半葉十行本系統(tǒng)及翁方綱參與校辦《崇文總目》來看,此本當為翁方綱在四庫館時請人將四庫館采進本《崇文總目》依原抄底本行款錄副[?],并親自??钡妆疽槐椋8牧嗽浉敝械恼`字、脫文。至于湘圖本上的二校,當為四庫館校辦完《崇文總目》采進本后,翁方綱又請人自四庫館《崇文總目》采進本上錄副校語[?]。
湘圖本的二校中,未見校核的痕跡,部分校記中,有筆誤誤字,亦證此本當為四庫采進本的錄副本。如卷十五“職官”中“《梁循資格》一卷(闕)”,湘圖本旁有撰人校補,作“鄭殷象”,翁方綱札記有“郄殷象《梁循資格》一卷(缺)”,據(jù)《宋史·藝文志》,當作“郄”。卷十七“刑法”中“《律音義》一卷”,湘圖本有旁校:“《宋志》孫爽《律音義》一卷”,“爽”為“奭”形誤,翁方綱札記有“《律音義》一卷(《宋志》孫奭《律音義》一卷)?!本硎恕暗乩怼敝小啊吨T山記》一卷(闕)?!毕鎴D本旁有撰人校補,作“元佶”,翁方綱札記中有“元結《諸山記》一卷(闕)”,據(jù)《宋史·藝文志》,當作“結”。卷二七“小說上”中“《事始》三卷”,湘圖本有旁校:“《新唐志》:劉賡《續(xù)事始》三卷?!冻缥目偰俊罚宏I?!薄百s”當為“?!钡男斡灒缎绿茣に囄闹尽贰端问贰に囄闹尽肪袆㈩!独m(xù)事始》,而文淵閣本、文津閣本在“《續(xù)事始》五卷(馮鑒撰)”下,有“謹按:《新唐書·藝文志》:劉?!独m(xù)事始》三卷,《崇文總目》:闕?!毙UZ與湘圖本同,而“睿”字不誤,可知湘圖本并非原始采進本,或為采進本的錄副本[?]。
同時,湘圖本最末加葉的“高似孫《緯略》”一條,出自《緯略》卷七“三本書”條[?],針對的實為《崇文總目》紹興改定本卷五三“道書九”的“《茅三君內(nèi)傳》一卷”和卷五七“總集上”的“《文選》李善注”二條,此二說,首見于黃伯思《東觀余論》卷下“校正《崇文總目》十七條”,黃氏說:“《三茅君內(nèi)傳》云:唐李遵撰。遵非唐人?!薄啊段倪x》。按,李善注在五臣之前,此云‘因五臣而自為注’,非是?!盵?]在紹興改定本的各抄本中,“三茅”均誤乙作“茅三”,而《崇文總目》的文淵閣本、文津閣本中,仍作“《茅三君內(nèi)傳》”,未據(jù)《東觀余論》或《緯略》乙正,亦未輯補解題;《文選》條,則有“謹按”而征引《東觀余論》,但均未引用《緯略》。從四庫本未用《緯略》??钡葋砜矗蓵┑恼?,晚于書中二校之錄副采進本校語,是翁方綱后來讀書中,遇《緯略》中涉及《崇文總目》的內(nèi)容而迻錄于自藏本上。湘圖本上的校記并未引用《東觀余論》,而四庫閣本曾用《東觀余論》來校正,可知湘圖本上校記的階段相對較早,參校的資料并不全面。
綜上,湘圖本《崇文總目》實為四庫館中分校官利用編纂《四庫全書》的機會而錄副抄書的體現(xiàn),從該本的書寫、??睂哟蝸砜?,當為翁方綱募人依采進本原抄十行本行款謄抄后親自??保僬埲虽浉彼膸祓^采進本上的校語,故校勘層次較為復雜。其中,二校中錄副的四庫館采進本上校語,多為據(jù)《永樂大典》匯編援引的《崇文總目》紹興改定本出校異文。此本由翁方綱題寫書名,原藏翁方綱處。在遞藏源流上,葉啟發(fā)跋中,言及“家藏檢討(今按,指朱彝尊)、閣學(今按,指翁方綱)二人批校抄本甚多,同為道州何氏東洲草堂舊藏者”,即此本雖無何紹基藏印,但可知,翁方綱之后,此本入藏何紹基處[21],再從何紹基后人何詒愷處入藏葉啟勛葉啟發(fā)處[22]。
從今存的翁方綱校閱札記與湘圖本校記來看,四庫館在校辦《崇文總目》時,曾利用已分層匯編的《永樂大典》中的《崇文總目》之引文進行??保渲?,部分???,以“謹按”的按語形式注出,而大部分校勘屬不出校記的徑改。據(jù)《永樂大典》等校改后形成的四庫本,與祖本天一閣本、朱彝尊本及半葉十行本形成了新的異文。
一方面,翁方綱所作《崇文總目》的《永樂大典》校閱札記,可證四庫本據(jù)《永樂大典》校改。卷十五“職官”下“《官職訓》一卷”,天一閣本、上圖本、湘圖本無“闕”,湘圖本無校記,而翁方綱札記載:“《官職訓》一卷(缺)。”[23]文淵閣本、文津閣本有“闕”,當據(jù)《永樂大典》校補。卷十七“刑法”下“《律令手鑒》”,天一閣本、上圖本、湘圖本均脫卷數(shù),湘圖本有旁?!巴跣邢取?,但未見卷數(shù)等校補,翁方綱札記有“王行先《律令手鑒》二卷”,屬“以上《崇文總目》并缺。”[24]文淵閣本、文津閣本均作“《律令手鑒》二卷(闕)”,當據(jù)《永樂大典》所引補卷數(shù)及“闕”字。卷二一“傳記上”,天一閣本、上圖本、湘圖本均作“《名賢姓字相同錄》一卷(闕)”,湘圖本無校記,翁方綱札記有“《名賢姓氏相同錄》一卷(闕)”,可見《永樂大典》中作“姓氏”而文淵閣本、文津閣本亦作“姓氏”,當為據(jù)《永樂大典》改[25],卷二二“傳記下”,“《吳相事跡錄》一卷”,天一閣本、上圖本、湘圖本作“相”,湘圖本無校記,翁方綱札記有“《吳湘事跡錄》一卷”,文淵閣本、文津閣本改作“湘”,亦本于《永樂大典》[26]。上舉諸例,均為翁方綱札記引《永樂大典》中異文與文淵閣本、文津閣本校改相合,而湘圖本上無校記,此亦可證,湘圖本上校記僅為采進本校記的錄副,錄副中出現(xiàn)脫漏[27]。
另一方面,今存的湘圖本上的校記,可證四庫本曾據(jù)《永樂大典》中所引《崇文總目》校改。
天一閣本、朱彝尊本中,卷三十“(書)類〔書〕上”的下欄、卷三四“醫(yī)書一”的上欄,各有連續(xù)八條在欄內(nèi)首字脫文的情況,湘圖本上,兩處各八條中的部分內(nèi)容,已據(jù)《永樂大典》中的相關引文校補,其中,“醫(yī)書一”在抄錄時,與天一閣本、朱彝尊本的上下分欄亦有變化。校補的情況,如下所示:
“類書上”湘圖本校補
湘圖本葉35b
“(書)類[書]上”類中,下欄第三行“殿御覽三百六十卷”起至本葉末的七條原抄似有脫文,為翁方綱手錄,從校次來看,這些補錄,當與湘圖本上其他一校的校核底本同時進行。其后,此葉各書的書名旁,又有二校字跡。朱彝尊本的二校,已校補了“殿御覽四十卷”前的“天和”二字,故上圖本、湘圖本亦已增補入原抄,故下欄的闕文情況,與天一閣本有所不同。湘圖本校記中,據(jù)《永樂大典》旁注撰人,并注《舊唐書》《新唐書》《宋史·藝文志》等史書藝文志的異文。湘圖本下欄共三條有校補,補入了“《太平廣記》五百卷”之“太平”,“《修文殿御覽》三百六十卷”之“修文”,“《續(xù)通典》二百卷”的“續(xù)”字,其余各條,均未校補;而此三條校補,四庫各本徑抄入正文?!啊醭怼?,天一閣本原抄即有空字,湘圖本無校記,后來文淵閣本、文津閣本,均徑刪此條[28]。湘圖本“書抄”前無校補,旁注“虞世南撰?!端沃尽芬话倭怼!蔽臏Y閣本、文津閣本則校補了“北堂”二字。連續(xù)四條的“會要四十卷”“會要四十卷”“唐會要一百卷”“會要三十卷”,湘圖本、四庫本等均無校補,據(jù)天一閣本的行款、卷帙及《宋史·藝文志》《通志·藝文略》來看,下欄兩條當有脫文,《崇文總目》此四條當作“《會要》四十卷”“《[續(xù)]會要》四十卷”“《唐會要》一百卷”“《[五代]會要》三十卷”。
“醫(yī)書一”湘圖本校補
“醫(yī)書一”的天一閣本中,闕文原均載上欄,其中,“巢氏諸病源候論五十卷”單獨占一行,且“巢”字原為旁校補入。上圖本、湘圖本的祖本改變行款后,“經(jīng)要集一卷”“巢氏諸病源候論五十卷”載下欄,至“證病源五卷”起,有闕文的條目載上欄。另外,十行本中,此處多條脫漏“闕”字[29]?!敖?jīng)要集一卷(闕)”,湘圖本有旁校,作“《象經(jīng)要集》一卷 同 闕”[30],其中,先誤抄作“同”字,后點去,改作“闕”,但未在“經(jīng)”字前補字,而文淵閣本、文津閣本、文瀾閣本未補。“《巢氏諸病源候論》五十卷”,朱彝尊本起,均已補“巢”字,湘圖本在“巢”字旁,有朱校“象”字,“象”字當出自《永樂大典》的異文,而文淵閣本、文津閣本、文瀾閣本均未從,仍作“巢”?!白C病源五卷”前,湘圖本朱校補“論”字[31],“臺要術五卷”前,湘圖本朱校補“內(nèi)”字[32],“□□方一卷”,湘圖本朱校補“集諸要”三字[33],“性要錄 一卷”前,湘圖本朱校補“藥”字[34],這些校補,文淵閣本、文津閣本、文瀾閣本均徑行補入?!皢栣t(yī)療訣”,湘圖本未校補,據(jù)《通志·藝文略》《宋史·藝文志》,此條首脫“素”字;“醫(yī)顯微論”,湘圖本未校補,據(jù)《通志·藝文略》《宋史·藝文志》,均有“石昌璉《明醫(yī)顯微論》一卷”,此條首脫“明”字。
綜上看來,湘圖本、上圖本改變行款謄抄后,遞補了原空的下欄,湘圖本部分條目有據(jù)《永樂大典》有的旁校與校補,但在不了解脫文原先行款與脫文起訖的情況下,校補并不全面,而不少校補有誤校。湘圖本補書于條目前的朱校,四庫本均從;旁校中的異文出校,則多未從?!啊断蠼?jīng)要集》一卷同 闕”的旁校中,提及該條在《永樂大典》當有“闕”字,而文淵閣本、文津閣本中未采納。另外,文淵閣本、文津閣本校補了“《巢氏諸病源候論》五十卷”的“闕”字,在天一閣本和湘圖本校記上,此條均未見“闕”字。
湘圖本卷二二“傳記下”,葉24a貼簽條一張,而湘圖本的簽條與后來四庫館條目次第有關聯(lián)。該葉湘圖本、上圖本等抄寫順序,與天一閣本同,而簽條上,用朱筆書“《許國公勤王錄》,一本在《瑞應圖》后”。根據(jù)這一校記,后來四庫稿本、文淵閣本、文津閣本對相應條目的次第進行了調(diào)整,而調(diào)整時,均僅調(diào)整該葉下欄條目。即,將下欄第四條“《許國公勤王錄》三卷”抽出移至下欄第六條,原在下欄第五條、第六條的“《符瑞圖》十卷”和“《瑞應圖》十卷”前移至下欄第四、五條,而上欄次第不動。今日可考的《崇文總目》抄本中,均未見符合簽條的“一本”情況的排序的。湘圖本這一??庇浀膩碓礊椤队罉反蟮洹?,并直接影響了四庫本的排列順序。
《翁方綱纂四庫提要稿》中據(jù)《永樂大典》校閱《崇文總目》的札記,所涉類目,僅至《永樂大典》匯校諸目的“史部·地理類”,其后則概無札記,湘圖本上,據(jù)《永樂大典》出校的二校校記,遍布全書六十六卷,不少湘圖本未見校記、翁方綱無《永樂大典》札記而文淵閣本、文津閣本出現(xiàn)的異文,或亦據(jù)《永樂大典》校改所致,但這些校改的來源,因《永樂大典》相關卷帙均已散佚而文獻不足征。
與此同時,《永樂大典》摘引層次復雜,湘圖本中的大量旁校,并非《崇文總目》舊有內(nèi)容,而僅僅為《永樂大典》匯考諸目內(nèi)容的反映。翁方綱校閱札記中最末,另有眉批:
其中所載卷數(shù),或與隋、唐諸志不同,或與近今傳本不同者,則第據(jù)當時所貯言之,今亦不復臚列諸志以辨其異同矣。[35]
這一眉注,應當是校辦《崇文總目》時最終的處理意見。即,四庫館《崇文總目》并不保留《永樂大典》中匯考的史志異同。由于古書中同名書屢有出現(xiàn),歷代書目中的撰人信息,并不能確定與《崇文總目》相合,故四庫本僅據(jù)《文獻通考》《東觀余論》等明確征引的條目,輯補文獻來源可靠《崇文總目》解題,湘圖本的旁校中大量的《永樂大典》所引撰人、卷數(shù)等,悉數(shù)未入四庫本,唯不少四庫本中的“謹按”,依稀中能窺見從《永樂大典》匯考史目異同而出的痕跡[36]。
四庫館的采進本,出自十行本系統(tǒng)抄本,故與天一閣本尚有不少異文,在翁方綱札記、湘圖本校記中,可知《永樂大典》所引《崇文總目》實與天一閣本暗合,蓋《永樂大典》中《崇文總目》、天一閣抄本《崇文總目》,均源出南宋國子監(jiān)改定本,然而,不少《永樂大典》中值得參校的異文,在四庫本《崇文總目》中未予采納。如《崇文總目》中所錄卷數(shù),均為實際庋藏的卷帙,卷十“編年”的“《三國典略》二十卷”,天一閣本、翁方綱札記所見《永樂大典》本均作“二十卷”[37],朱彝尊本起,各本誤作“三十卷”,湘圖本無校記,據(jù)《玉?!に囄摹贰疤迫龂渎浴睏l:“《中興書目》:二十卷。唐汾州司戶參軍丘悅撰。自元魏分而為東、西,西魏都關中,后周因之,東魏都鄴,北齊因之。梁、陳則皆都江左。悅之書首標西魏元而敘宇文泰。按《崇文總目》云:‘以關中、鄴都、江左為三國,起西魏,終后周,而東包東魏、北齊,南總梁、陳,凡三十篇。今本二十一以下缺?!盵38]可知此書原為三十卷,而《崇文總目》起,宋代館閣所藏,實僅存前二十卷本[39],但四庫各本未從《永樂大典》中異文而仍作“三十卷”。又如卷二一“傳記上”的“《李靖行狀》一卷(闕)”,在十行本系統(tǒng)的湘圖本、上圖本,“狀”均誤作“述”,湘圖本“述”字旁校作“狀”,翁方綱的校閱札記有“《李靖行狀》一卷(闕)”[40],但文淵閣本、文津閣本仍作“述”;“《兩京新記》五卷”,湘圖本、上圖本“兩”均誤作“西”,湘圖本有旁校,“西”字旁校作“兩”,翁方綱札記有“《兩京新記》五卷” [41],但文淵閣本、文津閣本仍誤作“西”。卷十四“偽史”下,天一閣本“效”字有疑誤“×”號的“《南效紀國圖》一卷”,朱彝尊本以降,均誤作“《南紀國圖》一卷”,而湘圖本有校記:“闕。《大典》引《崇文總目》作‘《南郊紀圖》一卷。闕?!蔽臏Y閣本、文津閣本補“闕”字,但仍作“《南紀國圖》”。類似的,卷二八“小說下”,天一閣本“深”“源”二字有疑誤的“《開元深平源》一卷”,朱彝尊本以降,均誤作“《開元平》一卷”,湘圖本旁校:“《開元升平源》一卷?!贝藯l亦屬《永樂大典》中異文出校,但文淵閣本、文津閣本均未從。又如卷五九“別集一”,天一閣本有“《張元晏文集》三卷”,“元”實為“玄”之避諱,而朱彝尊本以降,“晏”均誤作“安”,而湘圖本此條天頭有校語:“《新唐志》:《張玄晏集》二卷?!稄埿涛募肺寰怼?,實據(jù)《永樂大典》中的匯考書目,校出“張元安”當為“張玄晏”,但這一??保⑽幢缓髞硭膸毂舅杉{。另外,卷五九“別集一”最前,天頭有兩行,“《小許公集》三十卷、《劉元史歌詩》一卷”,此條校記,實據(jù)《永樂大典》引《崇文總目》校核《崇文總目》四庫采進本,在四庫采進本的“別集”中,未見二書著錄,故于“別集”類最前的天頭出校記。事實上,《劉元史歌詩》即天一閣本卷六二“別集四”的“劉元史詩詩”,而朱彝尊本訛作“《劉史詩》一卷”;而“《小許公集》三十卷”,亦當為《崇文總目》天一閣本的誤脫,但原當載于何處,已難以覆考。上述諸例可知,在參校《永樂大典》的過程中,四庫館曾記錄下了不少值得參校的異文,但《永樂大典》所引《崇文總目》層次復雜、次第變更,而這些??钡漠愇?,往往見諸四庫采進本中迻錄的《永樂大典》匯校條目下,在無本可證的情況下,這些書于旁校的校記,并未盡行采錄,而吸收最多的,為校補四庫采進本所無之“闕”字。
《四庫全書總目》中著錄十二卷本《崇文總目》為“《永樂大典》本”,但抄入四庫各閣的《崇文總目》,并非通常“《永樂大典》本”所指的四庫館從《永樂大典》中輯佚而得之本,“《永樂大典》本”的小注并不符合該本的底本面貌。
《四庫全書總目》中誤題《崇文總目》為“《永樂大典》本”的緣故,蓋由《崇文總目》的四庫采進本,經(jīng)過了另行謄抄為四庫稿本的過程。今傳世的“《永樂大典》本”的謄抄底本,往往以半葉八行、行二十一字四庫館紅格稿紙謄抄,書口或書“欽定四庫全書”,或無“欽定四庫全書”字樣,而此類抄本,清代后期收貯于翰林院,往往鈐蓋翰林院印,故學界稱此類版本為“翰林院四庫稿本”[42]。四庫稿本的行款與最后抄入閣中的四庫各閣本行款大體一致,便于謄抄復核;而存世的四庫稿本中,亦時見修訂痕跡,有一校、二校的差別;四庫各閣本,或依四庫稿本的一校、二校為底本進行謄錄,謄抄過程中,又間或訛誤,由此,形成了四庫各閣本間大同小異的面貌。《崇文總目》的采進本,恰恰經(jīng)過了以采進本為底本重新編纂輯錄的過程,以用紙?zhí)厥獾乃膸祓^紅格稿紙另行謄抄;與此同時,《四庫全書總目》注明版本,實為修纂過程中后加[43],或因修纂《四庫全書總目》時,見《崇文總目》謄抄底本在用紙、行款等與四庫館中《永樂大典》輯本十分相像,致《四庫全書總目》誤署《崇文總目》為“《永樂大典》本”[44]。
《崇文總目》的四庫稿本今雖不存,但考察四庫全書館的流程和慣例,理當存在這一四庫稿本,而該本為四庫各閣本的直接謄抄底本。這一稿本,當已據(jù)四庫館采進本《崇文總目》校核《永樂大典》中引文,并補入類敘和逐書提要,加入館臣按語?!队罉反蟮洹返拇罅慨愇某鲂?,當亦在這次轉抄為四庫稿本時完成取舍判斷。湘圖本中,有“○”“△”的校勘符號,位于《崇文總目》抄本中書名條目的上方。如同湘圖本卷首扉葉的朱字“○者,馬《考》;△者,他書”所示,實為四庫館校輯解題時,提示從馬端臨《文獻通考》或他書中輯補解題。從“實錄”類《建中實錄》條起,部分有“○”或“△”的書名下,有紅筆豎線若干道,也是提示抄出的解題在原書中所占行數(shù)。這些??狈?,實即為轉抄四庫稿本時提供參考而為湘圖本錄副。同時,四庫稿本在謄清時,當已改變原抄本上下兩欄抄寫書名的形式而逐書單行另起,且謄抄體例上,四庫稿本基本奠定了后來四庫閣本的謄錄體例。
比勘今存的文淵閣本、文津閣本、文瀾閣本(原抄部分)與國圖清抄本,既有共通的面貌,也有各自獨特的異文。其中一本有異而他本均同的條目,可以認為是從四庫稿本到四庫閣本的謄抄時,某本有異文或訛誤;各本均同而與半葉十行本系統(tǒng)有異文,可以認為是四庫稿本出現(xiàn)校改或訛誤。
通過比勘,可以發(fā)現(xiàn),在謄清為四庫稿本時,部分天一閣本、湘圖本、上圖本有的條目,抄入四庫稿本時有脫誤與校刪,也有據(jù)《文獻通考》《永樂大典》校增的條目。校刪的情況,包括同一類目下書名有重出時的六條校刪[45]、底本原有空字無法補字時的五條校刪[46]。排除這些,謄錄至四庫稿本的脫誤,包括卷八“小學下”脫“《圖書會》”,卷二二“傳記下”脫類末一行“《秦傳玉璽譜》一卷《玉璽雜記》一卷(闕)”兩條,卷三十“(書)類[書]上”脫“《十經(jīng)韻對》二十卷”,卷四一“歷數(shù)”脫“《應輪心照》三卷”,卷四九“道書五”脫“《參同契合金丹行狀十六變通真訣》一卷”,卷五四“釋書上”脫“《僧美》三卷(闕)”,卷六十“別集二”脫“《稹文集》十卷”,共計八種。在四庫稿本中校增的條目,包括卷二五“道家類”據(jù)《文獻通考》增入的“《陰符經(jīng)辨命論》一卷”[47],而此類的后文中,天一閣本等原即有“《黃帝陰符經(jīng)辨命論》一卷”,校增反而導致重出;卷三九“卜筮類”,據(jù)湘圖本可知,四庫稿本據(jù)《永樂大典》校增“《周易火竅》一卷(闕)”。另外,卷十六“儀注類”,天一閣本、湘圖本、上圖本、翁方綱纂修稿札記迻錄采進本,均作“計一百一十卷”,而文淵閣本、文津閣本、國圖清抄本均作“計一百十一卷”,當為四庫稿本之訛誤;卷二六“墨家”,天一閣本作“共五部,計十卷”,湘圖本、上圖本、翁方綱纂修稿札記迻錄采進本作“共二部,計十卷”,有校改而卷數(shù)仍與該部內(nèi)實際著錄情況不合。文淵閣本、文津閣本、國圖清抄本則作“共二部,計十六卷”,當為四庫稿本經(jīng)過校改。
從《崇文總目》的十行本系統(tǒng)到四庫稿本的謄清過程中,校改與訛誤的情況亦夥[48]。其中,文淵閣本、文津閣本、國圖清抄本“小學類”有“《辨雜名》一卷”,下均有按語:“謹按:《隋志》:韋昭有《辨釋名》一卷。此‘雜’字疑誤?!笔聦嵣希煲婚w本、湘圖本、上圖本等原均作“《辨釋名》”,此條當為四庫采進本抄至四庫稿本時訛誤,轉增館臣按語。增加按語的情況,也意味著,從采進本至四庫稿本,可能有過不止一次的謄錄過程:第一次謄出時,從采進本抄為四庫初稿本,出現(xiàn)了形近訛誤,誤“釋”為“雜”,從四庫初稿本至四庫定稿本時,根據(jù)初稿本的訛字情況,復又加入了館臣的“謹按”的考訂。
從四庫稿本謄抄至四庫閣本,抄本在抄寫中,難免出現(xiàn)條目的脫漏、訛誤等,造成各閣本中的異文。如卷四七“道書三”,文津閣本誤脫“《攝生經(jīng)》一卷(闕)”,卷五五“釋書中”,文津閣本誤脫“《禪關入門》一卷(闕)”,而文淵閣本、國圖清抄本均有。天一閣本等中,卷五六“釋書下”末條作“《破明集》一卷(闕)”,“明”當為“胡”之形訛。文淵閣本誤脫此條,而文津閣本有“《破胡集》”,國圖清抄本改“胡”字為“釋”字,作“《破釋集》”,文津閣本、國圖清抄本下均有館臣據(jù)黃伯思《東觀余論》所出按語,從有按語的情況來看,這三條書名,四庫稿本原均有,而謄抄時部分抄本中有脫漏。
從具體比勘來看,文津閣本、國圖藏清抄本的底本關系更近,而文淵閣本與之稍有異文,在一些“謹按”的校語的異文、行款等,均可見文津閣本、國圖藏清抄本同而與文淵閣本異的情況。如“道書三”,天一閣本、湘圖本、上圖本、翁方綱纂修稿札記與文淵閣本均作“共五十八部,計八十一卷”,文津閣本、國圖藏清抄本則作“共五十九部,計八十二卷”?!靶≌f”類的部數(shù)、卷次上,文淵閣本則與各本不同。天一閣本、湘圖本、上圖本、翁方綱纂修稿札記、文津閣本、國圖清抄本,卷二七“小說上”,均作“共七十一部,計二百九十九卷”,卷二八“小說下”,均作“共八十一部,計二百八十九卷”,文淵閣本二類,則分別作“共七十部,計二百八十八卷”、“共七十九,計二百九十卷”。文瀾閣本存原抄僅兩卷,文本異文等來看,亦與文津閣本關系較近,而與文淵閣本稍有異文??赡苁撬膸於ǜ灞窘?jīng)過修訂,而文淵閣本謄抄時所用的稿本校次較文津閣本、文瀾閣本、國圖藏清抄本底本所用的稿本校次為早[49]。整體來看,四庫館未用屢引《崇文總目》的《玉海·藝文》進行參校,不無遺憾。
錢侗《崇文總目輯釋小引》中,曾言及作《崇文總目輯釋》時,“讎校方半,又屬友人于文淵閣中借鈔四庫館新定之本,互勘異同”,可見錢東垣等作《崇文總目輯釋》時,曾得四庫館的錄副本。不過,從《輯釋》所引的異文等來看,錢侗等所得的四庫館錄副本,并非文淵閣本的傳抄本,當為其他閣的錄副本,或因“文淵閣”在四庫各閣中聲名最著,而題作“文淵閣中借鈔”[50]。從異文情況上來看,錢侗等所得的傳抄本,與國圖藏清抄本亦非同本,錢侗等所得的錄副本,或已亡佚。
在錢東垣等《崇文總目輯釋》付梓前,《崇文總目》久無刻本傳世,通過對《崇文總目》明清抄本源流的考察,結合各抄本上??睂哟蔚姆治觯梢园l(fā)現(xiàn),天一閣本最早,而朱彝尊得到張希良之助,從天一閣本抄出而加以校改的抄本,事實上是眾多清抄本的祖本。每一次輾轉傳抄,都有可能帶來新的異文與訛誤,對后來的抄本產(chǎn)生影響。
明清時期的不少學者,在無法得到更多參校本時,盡己所能地對《崇文總目》進行了本校和他校,并試圖勾稽材料,從他書引文中,輯補《崇文總目》的敘釋與解題,這些輯補與??保钩镜奈谋緦哟巫兊糜l(fā)復雜,也使《崇文總目》的傳抄本在文本繼承上,各自呈現(xiàn)不同面貌。
天一閣本上的部分黑筆???,在康熙年間張希良為朱彝尊抄出時已有,并影響了朱彝尊本的面貌。朱彝尊在自藏抄本上,以小注的形式,校補經(jīng)部三十部書籍的撰人,這些校補,間或與《文獻通考》等所引《崇文總目》解題有抵牾。張蓉鏡舊藏本,從這一次校補本錄副而出;朱彝尊本上,后復有另一佚名校者,據(jù)《玉?!に囄摹沸??,續(xù)補了三條撰人,并校改了不少有訛脫的書名,其后,經(jīng)過二校的朱彝尊本,又衍生出不少傳抄本。
從抄本面貌來看,早期的抄本,依天一閣本半葉九行的原行款錄副,上下欄的空字、闕文等,亦多依原貌。錢大昕手跋本從依照朱彝尊二校本的行款錄副的抄本而出,抄本底本有錯葉,“醫(yī)書三”之后,調(diào)整“闕”與“不闕”的改編,使該本漸失舊貌。錢東垣等編《崇文總目輯釋》五卷刻本的底本,與錢大昕手跋本同源。在乾隆時期,從朱彝尊二校本而出,產(chǎn)生了改變行款的半葉十行本的抄本?!端膸烊珪返闹匦J肀荆瑥氖斜径?。在清代,不少曾經(jīng)存在并成為他本底本的抄本,今已佚失。
今存抄本上的??保饔形墨I價值。湘圖藏的十行本,是反映四庫全書館工作的重要抄本,其上先有翁方綱校核,后有從四庫館采進本上錄副的校語,其中,二校內(nèi)容,來自今已散佚的《永樂大典》。四庫閣本厘為十二卷,在吸收《永樂大典》??背晒麜r,也間有失校、誤校。南圖藏的錯葉重編本為錢大昕舊藏,別集部分的錢大昕手校,是錢大昕熟稔史志別集的反映;卷末手跋,是錢大昕乾隆年間對于該抄本的認識,在后來嘉慶年間成稿的《十駕齋養(yǎng)新錄》中,對手跋觀點既有繼承,也有更正。此外,錢東垣等編《崇文總目輯釋》,在探索整理《崇文總目》體例和推動《崇文總目》的流傳上,有著重要意義,但該書底本為錯葉重編本,底本的先天不足,外加《輯釋》??^程中的失當與訛誤,使得該本的文獻價值頗受局限。
梳理《崇文總目》的抄本、校本的源流及其性質(zhì),有助于今后進一步開展《崇文總目》的輯校工作。重新輯校時,當厘清紹興改定本的體例,匯校諸本,吸收各本上的校勘記,以期更好地還原這部北宋時編寫、南宋時改定的書目。本校以外,對《崇文總目》的???,亦當采用他校、理校等。他校的材料,需要對史源進行縝密的分析,來補輯可靠的《崇文總目》中著錄的撰人與解題[51]。翁方綱四庫館的纂修稿中校閱札記,能反映紹興改定本《崇文總目》面貌。不過,這一部分材料中,所涉《永樂大典》中摘引《崇文總目》《四庫闕書》的層次復雜,且翁方綱僅記錄至《永樂大典》匯編部分的“史部·地理類”,而間或存在筆誤,須謹慎復核?!睹貢±m(xù)編到四庫闕書》與《崇文總目》一起,在南宋紹興年間改定,其中少量書籍和《崇文總目》重出,二書中著錄書籍的卷帙、注“闕”的情況,值得復核。以往的校勘中,雖然采用了《新唐書·藝文志》《宋史·藝文志》與《通志·藝文略》等書,但對于各書的成書過程及??币饬x,并未充分認識。歐陽脩等于嘉祐年間修纂《新唐書·藝文志》,對《舊唐書·經(jīng)籍志》進行了修訂(“著錄”部分)與增補(“不著錄”部分)。修訂的“著錄”部分,包括據(jù)《崇文總目》對《舊唐書·經(jīng)籍志》進行更定,換言之,不少從《舊唐書·經(jīng)籍志》至《新唐書·藝文志》的異文,源于《崇文總目》的著錄;增補的“不著錄”部分,包括據(jù)《崇文總目》著錄的館閣現(xiàn)藏書和史傳記載添入,故《新唐書·藝文志》中撰人的簡單生平小注等,實即摘引自《崇文總目》解題。這些修訂增補,提供了稽考北宋六十六卷本《崇文總目》著錄情況與解題的線索[52]?!端问贰に囄闹尽窊?jù)宋代四部《國史·藝文志》刪削而成,去《崇文總目》編纂已遠,《新唐書·藝文志》《宋史·藝文志》記載的撰人有所齟齬的,《宋史·藝文志》的可靠度,當?shù)陀凇缎绿茣に囄闹尽??!锻ㄖ尽に囄穆浴烦楸娔慷?,鄭樵所得,包括《崇文總目》《秘書省續(xù)編到四庫闕書》等,故《通志·藝文略》中所引《崇文總目》條目及其異文,亦可作為《崇文總目》的重要參校本。
《崇文總目》的各抄本、校本的層次較為復雜,彼此間的源流關系較為錯綜,根據(jù)上文的考述,試繪《崇文總目》的抄校本源流圖于后。
(點擊可放大)
本文撰寫過程中,得到天一閣博物館、靜嘉堂文庫的協(xié)助,并得到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董婧宸老師的切磋研討,承蒙匿審專家指正,特此致謝。
[①]《四庫全書總目》中著錄《崇文總目》為“十二卷”,而《四庫全書簡明目錄》著錄為“二十卷”。據(jù)《文瀾閣四庫全書版況一覽表》:“《崇文總目》二十卷,原抄七、八,補丁抄?!保ā墩憬瓐D書館古籍善本書目》,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928頁。)近得北京大學圖書館吳冕老師協(xié)助,獲見杭州出版社影印的文瀾閣本《崇文總目》(史部第687冊)。文瀾閣本書前提要,從文本比勘來看,當據(jù)《四庫全書總目》浙本謄錄,提要卷數(shù)謄作“十二卷”,而全書實抄作二十卷。原抄的卷七至八為一冊,與存世的四庫全書南三閣本形制同,首葉鈐有“古稀天子之寶”印,末葉鈐“乾隆御覽之寶”印,所抄內(nèi)容,相當于《崇文總目》舊抄本卷三四至四四的內(nèi)容。經(jīng)???,可以發(fā)現(xiàn),《崇文總目》文瀾閣本丁氏補抄之底本,即為今藏南京圖書館的有錢大昕手跋并遞經(jīng)丁丙善本書室收藏的《崇文總目》清抄本。蓋補抄內(nèi)容,符合“錯葉重編”之排序,且該抄本卷十九“別集五”的“採龍集”(按,“採”當為“探”之形訛)下,注“偽唐徐寅撰”。今所存的《崇文總目》各清抄本、四庫本上,此條無撰人,《崇文總目輯釋》補釋撰人作“徐寅撰”;唯錢大昕手跋本在書名下,有錢大昕據(jù)從黃丕烈處所閱也是園舊抄本《釣磯文集》校補的五字小注“偽唐徐寅撰”,且錢大昕另于天頭手書:“徐師仁《〈釣磯文集〉序》引《崇文總目》云云,正字實未嘗仕偽唐也。”由此,文瀾閣補抄之底本可定讞。補抄部分,底本明確,且補抄的卷一至卷六,卷九至卷二十,因未見四庫閣本,對《崇文總目》之分卷與文淵閣本、文津閣本全異,亦無四庫館臣之考證、據(jù)歐陽脩集校補的類敘等內(nèi)容。下文在討論四庫本時,文瀾閣本的補抄部分概不闌入。
[②]《崇文總目》國圖清抄本卷五(原卷二七)“小說上”的“《續(xù)定錄》一卷(闕)”,有黑筆校勘,在“續(xù)”下補入“前”字,“《感定命錄》一卷(闕)”的“感”,有黑筆??保c去“感”,旁校作“續(xù)”字,此二條,均為錢東垣《崇文總目輯釋》校補后形成的異文,這一異文,與《崇文總目輯釋》底本及錢大昕手跋本亦不同,故可知參校本為《崇文總目輯釋》。另外,如國圖清抄本卷四(原卷二二)“傳記下”的“《廣考新書》”,“考”為誤字,黑筆校勘,改作“孝”,下有闌入號,未補字,實與《崇文總目輯釋》、錢大昕手跋本此條的“《廣孝□新書》”相合。
[③]按,文淵閣本、文津閣本、《四庫全書總目》浙本等,“托克托”下有注:“案托克托原作脫脫,今改正”,《四庫全書總目》殿本無注。文溯閣本書前提要,較之文淵閣本、文津閣本等,無以下一段:“考《漢書·藝文志》本劉歆《七略》而作,班固已有自注,《隋書·經(jīng)籍志》參考《七錄》,互注存佚,亦沿其例?!短茣酚谧髡咝彰灰娂o傳者,尚間有注文,以資考核。后來得略見古書之崖略,實緣于此,不可謂之繁文。鄭樵作《通志》二十略,務欲凌跨前人,而《藝文》一略,非目睹其書,則不能詳究原委。自揣海濱寒畯,不能窺中秘之全,無以駕乎其上,遂惡其害已而去之,此宋人忌刻之故智,非出公心。厥后托克托等(案,托克托原作脫脫,今改正)作《宋史·藝文志》,紕漏顛倒,瑕隙百出,于諸史志中最為叢脞,是即高宗誤用樵言,刪除序釋之流弊也?!眹鴪D藏清抄本書前提要,較文溯閣本書前提要為多,唯上段中“鄭樵作《通志》二十略”起至“刪除序釋之流弊也”,亦無。
[④]按,文淵閣本脫漏卷五六“釋書下”的“《破胡集》”(國圖清抄本作“《破釋集》”)一條及其館臣按語,故僅有七十八條。
[⑤]第一部分,翁方綱迻錄采進本札記和分纂稿,見〔清〕翁方綱《翁方綱纂四庫提要稿》(影印本),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0年,第六冊,第430—436頁;參翁方綱撰,吳格整理《翁方綱纂四庫提要稿》“《崇文總目》”條,第415—420頁。第二部分,翁方綱調(diào)閱《永樂大典》及《永樂大典》中《崇文總目》校閱札記,見翁方綱《翁方綱纂四庫提要稿》(影印本),第十三冊,第1125—1140頁;參翁方綱撰,吳格整理《翁方綱纂四庫提要稿》“《崇文總目》”條、“《永樂大典》條”,第420—433頁,第625頁。第三部分,相關《永樂大典》札記,實為翻閱對應《永樂大典》隨手所作札記,包括摘引摘引《文獻通考》“說文”條下引《容齋隨筆》、摘引《文獻通考》“唐余錄”條下引《直齋書錄解題》、提出《永樂大典》中《崇文總目》書名重出抵牾的按語、《四庫闕書》札記一條和錄施宿跋《石鼓音》,見翁方綱《翁方綱纂四庫提要稿》(影印本),第十二冊,第1078—1079頁,參翁方綱撰,吳格整理《翁方綱纂四庫提要稿》“《容齋隨筆》等(關于《永樂大典》)”條、“《石鼓音》”條,第628—629頁、第151頁。
關于翁方綱校閱札記的具體性質(zhì)、翁方綱在四庫館中調(diào)取《永樂大典》的前后始末、《永樂大典》中所收《崇文總目》《四庫闕書》體例等,參見董岑仕《〈永樂大典〉之〈崇文總目〉〈四庫闕書〉考——兼論〈永樂大典〉中的四十二卷書目匯編》(《古典文獻研究》第二十一輯下卷,2018年)。
[⑥]翁方綱撰,吳格整理《翁方綱纂四庫提要稿》“《崇文總目》”條,第432頁。四庫本《崇文總目》“書類”《尚書斷章》及“卜筮類”《歷數(shù)緯文軌?》的“謹按”中,亦言及“天一閣抄本”“朱彝尊抄本”,泄露該本底本實從朱彝尊傳抄天一閣本而出。
[⑦]翁方綱校閱《永樂大典》中《崇文總目》,在札記的有格稿紙部分中,用“△”“○”分層記錄,“△”為《永樂大典》第一層匯編諸目的體現(xiàn),“○”為《永樂大典》第二層紅字書“崇文總目”后的摘引,《四庫闕書》的摘引,另書于天頭。從札記的體例可證,翁方綱札記反映的實為《永樂大典》的匯編面貌,而非四庫采進本面貌。
[⑧]翁方綱撰,吳格整理《翁方綱纂四庫提要稿》,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5年,第427頁。
[⑨]翁方綱言:“《永樂大典》所引《崇文總目》敘錄各條,皆是從馬氏《通考》摘出者。其所引《崇文總目》之書名,則即朱彝尊所抄于天一閣之本。而《大典》所摘采者有二層焉:其一則摘取其書名卷數(shù),與《漢志》《隋志》《新、舊唐志》《宋志》諸所載之目,核其同異。一則以紅字標“崇文總目”,而將前所未摘引者匯著于此,則是漢、隋、唐、宋諸志所無,而其為目亦不甚多。然以其為摘采之所余,是以前后次第或有倒置參差,與朱抄多不合者。要之,其即朱所抄之本無疑也。”翁方綱撰,吳格整理《翁方綱纂四庫提要稿》,第433頁。
[⑩]楊恒平關注到了湘圖本與四庫全書本有密切的關系,而相信葉啟勛、葉啟發(fā)的鑒定,以為此本即為朱彝尊、翁方綱批校的朱彝尊從天一閣傳抄之本,并指出翁方綱《翁方綱纂四庫提要稿》引“彝尊庚辰九月自跋于尾”的跋尾與此本相合,認定為湘圖本為“庫本底本”。侯印國亦據(jù)書后朱彝尊跋與翁方綱《翁方綱纂四庫提要稿》以為,湘圖本“即朱彝尊舊藏本和四庫館臣所用底本”,翟新明以為“湖南圖書館所藏翁方綱批校本是據(jù)朱彝尊本與《永樂大典》批校,當為四庫輯本之底本”。誠然,朱彝尊跋《崇文總目》,有文集本與書跋兩種版本。文集本收入《曝書亭集》卷四十《崇文書目跋》,湘圖本的書跋與之不同,而翁方綱《翁方綱纂四庫提要稿》中的分纂稿一篇,言“彝尊于康熙庚辰九月自跋于尾,謂欲從《六一居士集》暨《文獻通考》所采別抄以補之,而自謂老而未能辦也,蓋彝尊是時年七十有二矣”,實據(jù)書跋立論,而非《曝書亭集》的文集本,而《四庫全書總目》和書前提要中,此段改作“彝尊《曝書亭集》有康熙庚辰九月作是書跋,謂欲從《六一居士集》暨《文獻通考》所載別抄一本以補之,然是時彝尊年七十二矣,竟未能辦也”,誤增“《曝書亭集》”四字,且文淵閣本、文津閣本均未抄錄朱彝尊的書跋,致后人多有誤解。但湘圖本并非朱彝尊舊藏本,該本雖與四庫本密切的關系,但并非“四庫輯本之底本”,辨詳下。
[?]參見劉薔《“翰林院印”與四庫進呈本真?zhèn)沃卸ā?,《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6年第一期。
[?]如倪模舊藏《崇文總目》,分二卷,實為湘圖本的乾嘉時期的錄副本,而朱彝尊書跋未錄副。
[?]翁方綱撰,吳格整理《翁方綱纂四庫提要稿》,第430頁。
[?]如“《尚書》十三卷”等文淵閣、文津閣本的“謹按”與湘圖本校記幾乎全同。“小學類”下“《廣雅音》一卷”,湘圖本校記:“《大典》引此條云:《宋志》張揖《廣雅音》三卷?!冻缥目偰俊吠!端逯尽匪木怼!蔽臏Y閣本、文津閣本作:“謹按:《永樂大典》云:《宋志》張揖《廣雅音》三卷?!冻缥目偰俊吠??!蔽臏Y閣本、文津閣本幾同湘圖本,唯無“《隋志》四卷”。
[?]葉啟勛、葉啟發(fā)對《崇文總目》抄校本中的不少抄、校性質(zhì)有誤判,但這些內(nèi)封題簽、書后“《緯略》”條、葉次等字跡為翁方綱手跡的鑒定當為無誤。葉35b的情形,詳后文。另外,書前所夾箋紙之“并繳《斜川集》后二本一并送上”,疑亦與四庫館中周永年從《永樂大典》輯蘇過《斜川集》后諸人傳抄此本有關,翁方綱曾有《斜川集》的《永樂大典》輯本,見《斜川集》乾隆五十三年刊本趙懷玉序。但該箋紙的字跡屬誰、“歲次己巳”印為何人印,其背后的往還過程等,尚難以盡解,俟后考。
[?]按,翁方綱對錄副抄本時,須依原書行款錄副這一點十分在意,在翁方綱《復初齋文集》(影印手稿本,收入《清代稿本百種匯刊》,臺北:文海出版社,1974年)中多有出現(xiàn)。
[?]關于四庫館中的私家抄校事宜、校閱時限等,參見楊洪升《四庫館私家抄校書考略》,《文獻》2013年第1期。據(jù)翁方綱與尹嘉銓札,“非其本纂之人,則借不能多時”,“此書早晚要交武英殿抄,如本纂者要看,則尚可借留旬時云云”。(〔清〕翁方綱撰,沈津輯《翁方綱題跋手札輯錄》,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年,第501頁)因翁方綱擔任《崇文總目》的分校工作,故可乘辦書之便,反復請人抄、自校、再抄。
[?]除此之外,不少條目,在文淵閣本、文津閣本中,與《崇文總目》的舊抄本(天一閣本、半葉十行本系統(tǒng)等)有異文,據(jù)翁方綱札記引用的《永樂大典》中《崇文總目》紹興改定本可知,文淵閣本、文津閣本實據(jù)《永樂大典》校改,而這些條目,湘圖本無校記。此亦可證,湘圖本上校記當為四庫采進本上校記之錄副,在錄副過程中,校記有脫漏,此本僅為錄副本,而非四庫底本,例見后文。
[?]〔宋〕高似孫《緯略》,守山閣叢書本。
[?]〔宋〕黃伯思《東觀余論》卷下,《中華再造善本》據(jù)嘉定三年刻本影印,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年,葉69a—69b。
[21]翁方綱藏書、藏拓等,散落較多,部分入何紹基東洲草堂,何紹基道光二十八年作有《五十歲初度日,題所藏翁題延年益壽瓦當拓本,用蘇齋原韻四首》,即為藏有翁方綱題款的延年益壽瓦拓本之自述;葉啟發(fā)《華鄂堂讀書小識》卷三著錄的“《寶真齋法書贊》二十八卷(武英殿聚珍本,翁方綱、何紹基批校)”等,亦為翁方綱舊藏書籍入藏何紹基東洲草堂之證。
[22]何氏藏書,經(jīng)何詒愷入藏葉氏處,參見葉啟勛“《玄牘紀》一卷《續(xù)紀》一卷《謝山田舍借書抄》一卷”書錄,葉啟勛、葉啟發(fā)撰,李軍點?!抖~書錄》,第67頁。
[23]翁方綱撰,吳格整理《翁方綱纂四庫提要稿》,第430頁。
[24]翁方綱撰,吳格整理《翁方綱纂四庫提要稿》,第431頁。
[25]今按,《宋史·藝文志》有“《名賢姓字相同錄》一卷”,或《永樂大典》所引有誤抄,而不當校改。
[26]今按,《新唐書·藝文志》《宋史·藝文志》有“《吳湘事跡》一卷”,此條校改無誤。
[27]此外,卷三“禮類”下“《謚法》十卷”,天一閣本、朱彝尊本、錢大昕手跋本等作“四卷”,十行本系統(tǒng)的上圖本、湘圖本,誤抄作“十卷”,湘圖本無校記,翁方綱札記中有“《謚法》四卷”,文淵閣本、文津閣本有按語:“按,《永樂大典》引此作《謚法》四卷,《文獻通考》亦同?!本硭摹皹奉悺毕隆啊肚僬{(diào)譜》五卷(闕)”,天一閣本、朱彝尊本、錢大昕手跋本等作“三卷(闕)”,十行本系統(tǒng)的上圖本、湘圖本,誤抄作“五卷(闕)”,湘圖本無校記,翁方綱札記中有“《琴調(diào)譜》三卷(缺)”,文淵閣本、文津閣本有按語:“按,《永樂大典》引《宋志》作《琴譜調(diào)》三卷,《文獻通考》同?!贝硕酁槲谭骄V札記有而湘圖本無校記,四庫本據(jù)《永樂大典》所引另出館臣按語之例。
[28]《崇文總目輯釋》則校補作“《[麟角]抄》十二卷”,校補無誤。
[29]今按,此處所錄,上圖本、湘圖本共計十條不帶“闕”,其中,“新集脈色要訣一卷”“經(jīng)要集一卷”“金匱指微訣一卷”、“病源手鑒一卷”“五鑒論一卷”“太元新論一卷”“□□方一卷”、“性要錄一卷”八條,在天一閣本中均注“闕”,僅“巢氏諸病源候論五十卷”“金匱玉函要略三卷”兩條,天一閣本原無“闕”字。湘圖本的旁校中,僅兩條據(jù)《永樂大典》以朱筆校補“缺”字,其余則無。
[30]今按,《通志》卷六九《藝文略》“醫(yī)方·脈經(jīng)”則有“《自經(jīng)要集》一卷”,《宋史·藝文志》有“《身經(jīng)要集》一卷”,與《永樂大典》所引似均有異文。
[31]今按,《通志·藝文略》“醫(yī)方·本草用藥”另有“《藥證病源》五卷(蔣淮撰)”,《宋史·藝文志》則作“蔣淮《藥證病源歌》五卷”,疑當補作“藥”而四庫館校補誤。
[32]今按,《通志·藝文略》“醫(yī)方·五藏”則有“《燕臺要術》五卷(沙門應元撰)”,疑四庫館校補誤。
[33]今按,此條天一閣本即有脫文空字,湘圖本校補作“《集諸要方》一卷”后,與《崇文總目》“醫(yī)書二”的“《集諸要妙方》一卷(闕)”,似有重出,且目錄記載中,未見他書引作“集諸要方”的,疑此處校補有誤。
[34]今按,首字《崇文總目輯釋》校補作“養(yǎng)”。《新唐書·藝文志》《通志·藝文略》《玉?!に囄摹贰疤票静荨D”俱有“《藥性要訣》五卷”,王方慶撰,湘圖本校補作“《藥性要錄》一卷”,書名、卷數(shù)均有異文;《宋史·藝文志》另有“《養(yǎng)性要錄》一卷”,書名、卷數(shù)來看,當以《崇文總目輯釋》所補為是。
[35]翁方綱撰,吳格整理《翁方綱纂四庫提要稿》,第433頁。
[36]如四庫本原卷二一“傳記上”的“《文士傳》十卷”和卷二七“小說上”的“《續(xù)事始》五卷(馮鑒撰)”下的“謹按”。
[37]翁方綱撰,吳格整理《翁方綱纂四庫提要稿》,第427頁。
[38]〔宋〕王應麟撰,武秀成、趙庶洋校證《玉海藝文校證》,南京:鳳凰出版社,2017年,第589—590頁。
[39]著錄書籍編纂成書時卷帙的《舊唐志·文苑傳》《新唐志·藝文志》均作“三十卷”,但《崇文總目》“二十一以下缺”,故當作“二十卷”?!冻缥目偰俊泛汀吨信d館閣書目》是宋代修《國史·藝文志》的史源,元代刪修《國史·藝文志》,編成《宋史·藝文志》,故《宋史·藝文志》中著錄《三國典略》作“二十卷”。
[40]翁方綱撰,吳格整理《翁方綱纂四庫提要稿》,第429頁。
[41]翁方綱撰,吳格整理《翁方綱纂四庫提要稿》,第429頁。
[42]關于翰林院四庫稿本的版本特點,參見張升《〈四庫全書〉的底本與稿本》,《圖書館情報工作》,2008年第11期。
[43]從四庫館的分纂稿來看,一開始的校辦過程中,均不注書籍來源與版本信息,伴隨著乾隆三十九年七月二十五日頒布《諭內(nèi)閣著四庫全書處總裁等將藏書人姓名附載于各書提要末并另編〈簡明書目〉》(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纂修四庫全書檔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228頁),才開始在編纂《總目》時,加入書籍出處來源,少量分纂稿中,亦有補標版本的情況。然而,之后成稿的《四庫全書初次進呈存目》中,共一八七八篇提要,僅五條標注了出處來源,余皆闕如。此后的《四庫全書總目》各稿中,才陸續(xù)補全版本信息,而于《永樂大典》輯本則注“《永樂大典》本”。
[44]趙庶洋指出“永樂大典本”實屬誤題后,提出“由于受到分纂稿中提到《永樂大典》的影響,在當時又有《四庫全書》所收輯佚書多是輯自《永樂大典》的印象,才標注作‘《永樂大典》本’”。(趙庶洋《〈四庫全書〉本〈崇文總目〉底本質(zhì)疑》,《中國典籍與文化》,2010年第三期)筆者以為,這一理解有可解釋性,但更重要的原因,可能還是在于另行謄抄、用紙?zhí)貏e的四庫稿本。
[45]因重出而校刪的,包括卷十三“雜史下”中“《十二國史》”、卷十四“偽史”中《家王故事》、卷十七“刑法”中“《法要》一卷(闕)”、卷二十“歲時”中“《四時纂要》五卷”(按,此條行款,湘圖本、上圖本作小注)、卷三九“卜筮”中“《靈棋經(jīng)》一卷”、卷六六“文史”中“《續(xù)古今詩人秀句》二卷(闕)”。其中,卷六六“文史”類中“《續(xù)古今詩人秀句》二卷(闕)”一條,僅十行本系統(tǒng)的湘圖本、上圖本誤衍,而四庫館在校刪時,刪去了第二次出現(xiàn)的條目,核之天一閣本,誤衍的實為第一條。
[46]因底本存在空字而四庫館無法校補,選擇校刪的,包括卷三十“(書)類[書]上”之“《□抄》十二卷”、“《青□》十卷”兩條;卷六十“別集二”中“《□□集》二十卷”、卷六三“別集五”中“《鼎詩》一卷(闕)”、“《□□詩》一卷(闕)”兩條,共計五條;其中,“《鼎詩》一卷(闕)”,在天一閣本、南圖張蓉鏡舊藏本等中作“《□鼎詩》一卷(闕)”,有空字。
[47]命,文淵閣本作“命”,文津閣本、國圖清抄本作“合”。
[48]如卷十八“地理類”,“《黠戞斯朝貢圖傳》一卷”,各本均有“傳”字,而文淵閣本、文津閣本無;“《四夷朝貢錄》十卷”,各本均有“十卷”二字,而文淵閣本、文津閣本無;“《冀州圖》二卷(闕)”,各本有“闕”字,文淵閣本、文津閣本無,應當是從四庫采進本轉抄至四庫稿本時出現(xiàn)了脫漏?!啊缎录乩碇尽肪啪怼?,“集”字各本同,文淵閣本、文津閣本均作“雜”,當為四庫采進本轉抄至四庫稿本出現(xiàn)了訛誤,“《大唐西域記》十三卷”,各本同,文淵閣本、文津閣本作“十二卷”,或為四庫采進本轉抄至四庫稿本,館臣據(jù)《新唐書·藝文志》《宋史·藝文志》、傳世本,或亦參考《永樂大典》中卷帙,校改卷數(shù)。又如卷三二“算術類”,天一閣本、湘圖本、上圖本等,均有“《算法口訣》一卷(闕)”,文淵閣本、文津閣本、國圖清抄本此條均作“《算口訣》一卷(闕)”,無“法”字,當為謄抄至四庫稿本時,有誤脫。
[49]按,筆者曾比勘《永樂大典》輯本的《宣和北苑貢茶錄·北苑別錄》的翰林院四庫稿本(今藏北京大學圖書館)、文淵閣本、文津閣本,知文淵閣本、文津閣本抄本的部分異文,與翰林院四庫稿本上的校次密切相關。其中,該書翰林院四庫稿本上有三次??钡暮圹E,朱筆??保诠P一校,黑筆二校。朱筆??敝簧婕白中萎愺w字的寫法,而文淵閣本、文津閣本的寫本字形上,與朱校均同;黑筆一校的文字,為文淵閣本所采納,黑筆二校,為文津閣本所采納。
[50]按,尤為顯證的為《輯釋》原卷二九“兵家”下,在“《神機武略兵要望江南詞》一卷”后,有“《□見管十卷余》”一條作大字書名,此句原為天一閣本、朱彝尊本小注,錢大昕手跋本與錢侗家藏舊抄本脫漏注文,而四庫本中,小注以大字低一格書于書名后,錢侗等誤以注文為首闕一字之書名,而校補作“《□見管十卷余》”。四庫本中,文津閣本、國圖藏清抄本小注作“見管十卷余”,文淵閣本作“見管子十卷”,由四庫各本間的異文可知,錢侗等所得當非文淵閣本的傳抄本。
[51]這一方面,錢東垣等《崇文總目輯釋》最先做出探索,隨后,陳漢章《崇文總目輯釋補正》(綴學堂叢稿初集)在未見《崇文總目》舊抄本的情況下,廣征文獻,進行了不少補正工作。近年來,趙庶洋《〈崇文總目輯釋〉補正》(《古典文獻研究》,第十三輯,2010年)對《崇文總目輯釋》作出了不少補充和更正。翟新明《〈崇文總目〉總集類??肌罚ā豆诺湮墨I研究》,第二十輯下卷,2017年)即突破以往研究往往參照《崇文總目輯釋》刻本,改用天一閣本作為底本,并參校眾本,探索《崇文總目》重新校理的義例?!遁嬦尅贰翱偧悺钡牡妆?,已重編“闕”與“不闕”次第,但“總集”類并非諸本中??睂哟屋^復雜的類目,“總集上”中,無朱彝尊增補的撰人小注,湘圖本除一處乙正上欄以外,無校記;錢大昕手跋本此卷無批校,且湘圖本、上圖本、文津閣本亦均未被列入?yún)⑿1?,故如何更完善地匯校諸本,仍有繼續(xù)探索的空間。
[52]馬楠指出:“《新唐志》在《舊唐志》基礎上,在‘著錄’部分補入了《隋志》所載的貞觀藏書,在‘不著錄’部分補入《崇文總目》等目所載的北宋見存的唐人著述,又根據(jù)史傳文獻補入了唐時當有的著述,結合了‘記藏書’與‘記著述’?!薄皯c歷時《崇文總目》著錄崇文院見存唐人書,嘉祐時補入《新唐志》“不著錄”,還有一個特殊作用:《崇文總目》解題多佚,正可用補入。”參見馬楠《〈新唐書藝文志〉增補修訂〈舊唐書經(jīng)籍志〉的三種文獻來源》,《中國典籍與文化》,2018年第1期,第4—21頁。
注:本文發(fā)表于《北京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集刊》第二十輯(北京大學出版社2020年7月),此
注:本文發(fā)表于《北京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集刊》第二十輯(北京大學出版社2020年7月),此據(jù)作者word排版,引用請以該刊為準。感謝董岑仕老師授權發(fā)布。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