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是我們的全部!
——《奇葩說》
文丨舊故麻袋
∨
昨日下去請假拔牙,幸得一些空余,回家補了一期《奇葩說》,已落下好多期的我,看著辯題選了第九期。辯題為:父母打算和老伙計去養(yǎng)老院,我該支持還是反對?
這期簡直是催淚彈,老扎心了。在場的新老奇葩和導師們,幾乎都哭成了淚人,特別是嘉賓宋佳,從開場哭到最后,當然還有在屏幕前的我,更是哭的不能自己。
若要問我支持還是反對,對于我爸媽,我肯定持反方意見。為什么?因為馬薇薇有一點說的很對,現(xiàn)在我們的父母沒有那么放浪不羈愛自由,他們更喜歡承歡膝下,更喜歡一家人樂呵,更喜歡在家對你絮絮叨叨,因為父母有感覺被需要。
什么時候我們的父母會主動提出要去養(yǎng)老院?在感覺打擾到子女的生活時,在感受到不被需要,被嫌棄后。馬薇薇說:我們的父母有時候很懂事,但我們就應該不懂事的由著他們懂事嗎?別人退一步,我們真的就要進一步嗎?何況是自己的至親之人。我們應該考慮的不是支持和反對的選擇,而是讀懂父母提出這話時背后的意思。
我們的父母都愛扯謊,相信所有人都在生活中有所體會。母上大人一般都不愿我在微信公眾號上說關于她的事兒,可這次我還真要說說。上周,母上大人也就是我媽,因探望小外公來了杭州,提前給我打了個電話,但由于我五一要去喝喜酒,沒時間陪,她連連說:“不用抽時間過來,我明天就回去了。你們忙你們的?!?strong>這就如同父母的一句口頭禪:我很好,你們不用管我,你們忙你們的。而事實真是如此嗎?
五一之后的第三天,她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打電話給我說其實她今天才回去,我驚呆了,我媽怎么可能允許自己請那么多天假呢?果不其然,她說她住院住了兩天,因為胸口不舒服,做了各種檢查,從心臟到胃部,還做了胃鏡,撒嬌說現(xiàn)在還是喉嚨痛、反胃。我鎮(zhèn)定地問她:“為什么不早些告訴我?”她回答說:“你們要上班,那么忙,如果告訴你們,你們還要請假過來,跑東跑西,多麻煩,你們忙你們的就好。反正我不是好好的嘛,醫(yī)生也沒有檢查出什么,只是配了點藥,沒事的。”
中國式親情是不言說,不挑明,是把情感藏在謊言中。說來慚愧,就這一點小事,我媽瞞了我兩三天。這說明一點:我對我媽的關心不夠。兩三天里哪怕是打一個電話,我都不至于事后才被告知,我只顧著自己找樂子,卻忘了最辛苦的爸媽。
回到問題中心,即使我們有能力送父母去最好的養(yǎng)老院,能夠提供專業(yè)的護理,專業(yè)的服務,卻無法提供情感和愛。然而愛恰恰是父母漸漸老去后最需要的東西。我媽這代人,他們的幸福不是和老伙伴在養(yǎng)老院安享晚年,而是含飴弄孫。
有一件事我們可能一輩子都在練習,那就是:如何云淡風輕的告別。
二哥哥離開時,是我第一次感受到身邊至親的離開,那時我正在上初中。早上還聽老師在課堂上講起昨晚發(fā)生的嚴重車禍,沒想到下午就被媽媽告知二哥哥車禍去世的消息。我當時腦袋是一片空白的,回家路上,我沒哭,回到家,我暈倒了。
長大些,外婆離開了,算了算今年剛好是外婆離開的三周年。我沒見到外婆最后一面,同樣是被突然告知。可是外婆病重的那幾年里,我們似乎人人都做好了她隨時會離開的準備。然而,當這個事情真的發(fā)生時,我們才發(fā)現(xiàn)我們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堅強。后來,我落寞的坐在外婆靈位前哭了一天一夜。
面對至親的離開,我們做不到風輕云淡,何況是生我養(yǎng)我的父母,若有一天他們的離去發(fā)生在養(yǎng)老院,我該有多自責,有多后悔,他們最最牽掛的家并不在他們生活的地方,那該有多無助??!
馬東說牽扯到父母親情的辯題是沒有對或錯的,只有自己的態(tài)度,而他的態(tài)度是:我媽對于我是百分之百。我想說我也是!
龍應臺的《目送》中這樣寫到: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zhuǎn)彎的地方,而且,他在用背影默默的告訴你:不必追。
生命是不斷輪回的過程,而父母和子女的緣分,更像是一場輪回。什么不必追,就是要追??!追上父母老去的速度,追上父母在說出謊話之后的言外之意。
就像馬薇薇在最后的結(jié)辯時說:“待有一天,我們面對老去的父母時可以說,此生你們對得起我,我也同樣可以對得起你們!”
黃執(zhí)中說:家是一個想象的集合體,人在哪里可以想象出歸屬感,哪里就是家。他說的沒錯,但那是身為80、90后的我們。對于我爸媽那代人,只有他們堅守在第一線的家,才真的是家。哪怕那個家里沒有兄弟姐妹,沒有兒孫成群,只有孤孤單單的兩個人,但他們還是會堅守在這片土地,守著你的歸來!
PS:常打電話回家,常回家看看!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