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書即正書之小變,務從簡易,相聞流行,故謂之行書。”行書從魏晉時代開始在民間流行,沒有嚴格的書寫規(guī)則,寫得規(guī)矩一點、接近楷書的,稱為真行或行楷;寫得放縱一點、草書味道比較濃的,稱為行草。行書寫起來比楷書快,又不像草書那樣難以辨認,因此具有廣泛的實用價值,受到人們的普遍喜愛。鐘愛行書者既多,行書名家和杰作也必多,尤其是晉代和唐宋時期,可謂名家倍出,杰作累累,以下十人十帖,就依次被譽為天下十大行書:
晉王羲之《蘭亭序》,唐顏真卿《祭侄文稿》,宋蘇軾《黃州寒食詩帖》,普王珣《伯遠帖》,宋歐陽詢《張翰思鱸帖》,唐柳公權《蒙詔帖》,唐楊凝式《韭化帖》,宋米芾《蜀素帖》,宋黃庭堅《松風閣詩帖》,宋李建中《土母帖》等。
“天下第一行書”作者王羲之,是行書千古第一大家。他勤于臨池揮毫,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行書作品,名作《蘭亭序》(又名《蘭亭宴集序》、《蘭亭集序》),共28行,324字,布局、結構、筆法都很完美,是其33歲時的得意之作,譽滿古今,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
顏真卿素以楷書聞名于世,其實他的行書也是一流的。顏真卿的行書多與人生遇際密切相關,有感而發(fā),情深意切,不期而然地把精湛的書祛技巧和情感發(fā)泄融為體,創(chuàng)造出生動自然的藝術效果。用筆多取中鋒、藏鋒,線條圓轉遒勁,意態(tài)雍容偉壯,大氣磅礴。其傳世墨寶《祭侄文稿》(全稱《祭侄季明文稿》),是為祭祀其在安史之亂中不幸以身殉國的堂侄顏季明而寫,激情澎湃的書法線條與切膚痛楚在剎那間融合碰撞,文字隨情緒起伏而起伏,筆墨工夫純屬平時功力的自然流露,被公認為堪與王羲之《蘭亭序》比肩的“天下第二行書”。
宋代蘇軾,號東坡居士,自幼酷愛書法,少年時代學習王羲之、柳公權,中年臨摹顏真卿、楊凝式,晚年專攻李北海,功底十分深厚。加之文學修養(yǎng)博大淵深,文章之氣發(fā)乎筆墨之間,神韻自然非同一般。其傳世書作《歸去來兮辭》,是他書贈蘇州定慧院僧人卓契順居士的名作,寫法多用臥筆偏鋒,字勢假仰傾仄,圓勁寬博,意忘工拙,充分體現(xiàn)了他所力倡的“尚意書法”之不踐古人,意筆交融、心手兩忘的藝術境界?!逗程?更是蘇軾行書的代表作。這是一首遣興的詩作,是蘇軾被貶黃州第三年的寒食節(jié)所發(fā)的人生之嘆。詩寫得蒼涼多情,表達了蘇軾此時惆悵孤獨的心情。此詩的書法也正是在這種心情和境況下,有感而出的。通篇書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氣勢奔放,而無荒率之筆?!饵S州寒食詩帖》在書法史上影響很大,被稱為天下第三行書”,也是蘇軾遺墨中的上品。
張旭寫草書時常有奔走高呼的狂態(tài),而懷素喜歡酒酣時揮毫潑墨,因此張旭和懷素被并稱為“顛張醉素”。草書發(fā)展到狂草,已經(jīng)很難說是實用的書體了,其價值主要是用于觀賞,并且唐代以后的草書,字跡也越來越難以辨認,逐漸淪入鐘愛草書的少數(shù)人自娛自樂的小圈子。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