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一生都忙忙碌碌,兒時忙著讀書,長大之后忙著找工作,到了一定年齡之后又要忙著成家,忙著生兒育女,過上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一代又一代就這樣循環(huán)往復。
家是我們永遠的港灣,在農(nóng)村,老人常說這樣一句話:“家有三樣,不富也旺”。這句話究竟代表著什么呢?三樣又是哪三樣呢?從字面上我們就可以理解,指的是家中只要有了這三樣,日子即便不富裕也會興旺發(fā)達。
在我們的生活中,夫妻之間常常會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吵得不可開交。同樣的事情,如果別人來做,我們可能就沒有那么大的脾氣,也沒有那么多的情緒。因為我們知道,即使我們再傷害他們,他們也不會離開我們。其實,在夫妻關(guān)系中,最理想的狀態(tài)應(yīng)該是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親相愛。好的家庭一定離不開夫妻的共同努力,夫妻作為家庭的中心,一言一行都決定著家庭未來的方向,甚至直接影響到孩子以后的成長。
夫妻關(guān)系和睦,孩子也可以得到父愛和母愛,這樣環(huán)境下成長的小孩會更加的自信,如果夫妻關(guān)系緊張,家里的氣氛也不會太好,孩子也無法得到健康的成長。古人常說一句話:“只要后方無憂,哪怕前方有敵”,這里所說的后方指的就是家庭,相親相愛的家庭是我們奮戰(zhàn)前線的動力,不管在外面多么辛苦,回到家中,家人的一個微笑,一個問候,一個擁抱,都讓我們覺得這一天的付出都是值得的。生而為人要知孝順,這也是我國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美德。如果一個人連生養(yǎng)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順的話,又怎么能得到被人的尊重與信任呢?
百善孝為先,不論做什么事情,孝順是最基礎(chǔ)的前提。父母對于我們的恩情像山一樣高,像水一樣深,是我們一輩子都報答不完的。孝來源于教,“教”字一半是孝,一半是文。從字面上理解,教育別人的人,既要講孝道,又要有文化。一個懂得孝道的人,一定是與父母的言傳身教是分不開的。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孝順父母,影響感召子女知孝道,懂禮儀。只有人人都這樣做,才能將孝順的傳統(tǒng)美德一輩又一輩的傳承下去。
其實這也是前兩者的前提,也是最關(guān)鍵的一點。夫妻和睦以及子女孝順,都是建立在良好的家風基礎(chǔ)之上的。一個家族能否興旺,家風起著很重要的作用。有了良好的家風,才能促使每一位家庭成員都保持正確的價值觀。過去的農(nóng)村家庭,一般都會生育多個子女,很多家庭為了爭奪父母留下的遺產(chǎn)大打出手,甚至還會因此斷絕關(guān)系,親人之間反目成仇。
所以當時古人講求門當戶對,導致夫妻家庭不和睦,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各自所處的環(huán)境以及所受的教育有所不同,自然無法理解對方的觀念,最終只能不歡而散。親人和睦對于我們的生活,工作以及健康都有著巨大的影響。家庭和睦了,我們的人生也會充滿自信,可以去勇敢的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即便遇到再多的挫折也不會畏縮,因為你的背后有一群最愛你的人在支撐著你,一切都變得沒那么難了。家有三樣,不富也旺。這三樣每一樣都很重要,這是老一輩用他們的人生經(jīng)歷為我們總結(jié)出來的道理。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常常會將最壞的脾氣給了最親近的人,而把所有的耐心與寬容都給了陌生人。因為他們愛我們,所以我們才會無所顧忌的傷害他們。之前看到過這樣一句話:“對待外人彬彬有禮,這是處世的圓滑,而將好的態(tài)度留給愛的人,這才是深入骨髓的教養(yǎng)”。其實不論是親情還是愛情,都是易碎品,一旦出現(xiàn)裂縫,很難再恢復原狀。所以,無論如何,我們都應(yīng)對自己最親近的家人以及愛人保持應(yīng)有的尊重,給他們多一點耐心,他們值得我們用心去呵護。
要知道,善待家人,才是一個家庭最好的風水。一輩子很長,也很短,愿我們都能待家人和顏悅色,溫柔以待,家庭和睦。
一個喜歡分享智慧、分享生活,穿越歷史長河,洞察社會本真,人性本色的文字夢想家。專注文學,專注與你分享每一次新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