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來源于生活,藝術又是是現實的反應。藝術作品不僅表現出創(chuàng)作者的思想情感,也表現出一個時代的精神氛圍,一個民族文化精神。作為民族文化、民族心態(tài)表現形式之一的書法藝術,在其形成和發(fā)展過程中,受到民族文化意識、民族哲學思想影響,是極具民族的特征藝術。
中國書法之圖騰:王羲之、王獻之父子
中國講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民族哲學思想傳統(tǒng)是“天人合一”,在中國多元文化中,儒家從倫理道德觀方面講“天人合一”;道家講求精神性靈的道法自然,超脫自然;禪宗講在與天地自然的和諧相處中頓悟。中國書法藝術充分體現了民族傳統(tǒng)精神,儒家的“中庸”、道家的“尚自然”、“清靜無為”,在得意與失意的士大夫思想上得到呼應,因而也在他們的書法創(chuàng)作中的不同方面、不同環(huán)節(jié)上得到反映。
從藝術美學出發(fā),儒家提倡“中和之美”,道家講求“自然全美”,儒道互補,連釋家之為書者也能接受。釋家的書法美學追求中不乏釋家道義,但體現在其書論中,恰是儒道思想的統(tǒng)一,違而不犯,和而不同,矛盾中求統(tǒng)一??轁櫧Y合,方圓并舉,肥瘦相間,曲直有度……這是中和思想在書法創(chuàng)作上的具體反應。
項穆《書法雅言》講:圓而且方,方而復圓,正能含奇,奇不失正,會于中和,斯為美善。
這完全是儒家之思想的教義。
虞世南《筆髓論》:字雖有質,跡本無為,稟陰陽而動靜,體萬物以成形。達性通變,其常不主,故知書道玄妙,必資神遇,不可以力求也。技巧必須心悟,不可以目取也。
這又是以道家思想對書法創(chuàng)作規(guī)律的表述。
王羲之書法
“情動形言,取會《風》、《騷》之意”,這是儒家的藝術觀念;“陽舒陰慘,本乎天地之心”,又屬于道家的美學思想了。兩種思想,互為補充,互相滲透,只在不同的歷史條件、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創(chuàng)作心境下,以不同的形式反映出來。傅山提出的“四寧、四毋”則又是老、莊“虛靜恬淡,寂寞無為者,萬物之本也“素樸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的思想在書學思想上的體現。
唐楷法度森嚴,體現了封建鼎盛時期的社會意識形態(tài),也反映了儒家寓教于藝的積極用世的美學思想。因此唐楷成為后人學習實用書法最好的范本,但作為審美對象,宋代則一反唐代“守法”的思想,米芾提出了“安排費工,豈能傳世?”,在蘇、黃、米那里成為共識,追求自我、寫心為上。此時道家的“無為”而得“天地之大美”的思想被強調起來,“無刻意做作乃佳”,“返璞歸真”、“盡得自然”,更成為時代的審美追求。米芾謂“書至隸興,古法大壞矣”,元明清人稱“法不宗晉,便入惡道”。古法,晉字之妙安在?不過契合和體現了“真樸”、“虛靜”等儒道美學思想罷了。
顏真卿楷書《多寶塔碑》
民族哲學意識和文化氛圍長期籠罩民族文化藝術的美學追求,并由此形成民族藝術的獨特風神,不同歷史時期有不同的審美特征,尚意、尚韻、尚法、尚質。這種書法美學思想,不僅滲透于創(chuàng)作者書家的作品中,同時滲透到欣賞者的審美意識之中。但是藝術創(chuàng)作,終究是個性、氣質、修養(yǎng)、意興的產物。法度可以規(guī)定運筆、結體等范式,卻不能規(guī)定創(chuàng)造者的心靈。后來者講求法度的遵守,遠過前人,而創(chuàng)作成就卻大遜于先輩。
書法是傳統(tǒng)藝術,不同時代書寫的那種文字的精神狀態(tài)延續(xù)成了傳統(tǒng),給了我們以榜樣和經驗,但也壓抑了我們的創(chuàng)作意識,因而在總結歷史經驗的同時,需要強化我們的創(chuàng)作意識。我們反對拋棄傳統(tǒng)的做法,從書學思想、具體經驗到書法作品,傳統(tǒng)里有取之不盡的寶貴財富,我們不能把孩子連同污水一齊潑掉。
北宋 黃庭堅 《惟清道人帖》
然而我們反對把傳統(tǒng)當作一種固定的模式來接受,要擺脫傳統(tǒng)模式的桎梏,對傳統(tǒng)書學思想、書法觀念的重新認識和清理。如與道家“為無為”思想相結合的失意文人消極出世、隱跡山林,以“無人間煙火氣”為尚的美學思想,以儒家“致中和”的思想派生出的尊儒雅、反霸悍的藝術思想,和懷著封建文人的偏狹之見以階級、性別標準論書之高下的思想等,就應該站在時代的審美立場上,重新予以認識,要有批判地汲取,而不是照搬。
當今書法人人二王,倒成了書壇弊病,歷代書法可以作為陶冶我們精神情操,豐富我們藝術生活的寶貴資料,但不是唯一能夠采用的風格和模式。二王的蕭散超逸風格,并不是一種超時代的至高無上的藝術風格,學二王但不一定人人二王,試想中國書壇一片二王那將是書法的悲哀。缺少個人獨立的氣格和深厚的學養(yǎng),即使執(zhí)意臨習,也只能得到前人書藝之外表形式,也難以得到其精神內涵,況且藝術的生命在于創(chuàng)造。
八大書法
前人藝術的精神氣格是不可再現的,這是因為精神氣格是特定歷史時期各種復雜條件下自然形成的,歷史的發(fā)展,書法藝術的精神氣格隨時代不同而變更其內涵。每個時代的書家都要有自己的創(chuàng)作追求,書藝才得以繁榮發(fā)展。從前人作品中可取經驗、取方法,卻不可以取模式。古人創(chuàng)造的書法形象,是今天仍可以欣賞的藝術,是我們學書可以汲取的營養(yǎng),卻不是取代我們表達心志的模式。
時代需要剛強勇毅的進取精神。沖破凝固不變的書法觀念,破除對傳統(tǒng)觀念的迷信以后,我們乃可以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揚以學問修養(yǎng)養(yǎng)書、“無刻意做作”的經驗等,憑借時代的物質基礎,在發(fā)展了的民族哲學意識指導下,做突破性的書法創(chuàng)作。學習前人書法,旨在汲取經驗,接受熏陶,增進學養(yǎng),以便以本時代的物質文化生活條件,結合自己的情性修養(yǎng),創(chuàng)造自己的藝術。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