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絕大多數(shù)的家長朋友們都不太了解“執(zhí)拗敏感期”這個詞語,因為家長們自己也不了解一個孩子的成長中究竟要經(jīng)過多少個階段,自己又該怎樣做才能保障孩子健康、幸福地長大?隨著孩子不斷長大,尤其是到了3、4歲左右的孩子,家長們漸漸發(fā)現(xiàn)孩子不如小時候好管,孩子動不動就要發(fā)脾氣、性格任性、遇事不依不饒,讓家長很是苦惱。
其實,這種現(xiàn)象再正常不過了,因為孩子已經(jīng)進入了“特殊時期”——執(zhí)拗敏感期,這個時期主要發(fā)生在孩子2歲以后。這個時期的孩子對身邊接觸到的東西有了自己的理解,在自己的大腦中有一套思維,當有些行為破壞了自己思維中的秩序時,孩子就會哭鬧不止。
比如,以前孩子習慣了自己嘗試開門,突然有一天家長替孩子開門了,孩子覺得本該自己做的事情被別人替代了,心里很難接受。此時,家長們或許很難理解孩子心中的固執(zhí),只是單純的感覺孩子不如以前懂事和聽話了。其實,這個時期的孩子還沒能有良好的控制情緒的能力,再加上自我意識的飛速發(fā)展,才會有這樣的表現(xiàn)。身為家長應該做的是懂得孩子此時的心理狀態(tài),幫助孩子順利度過執(zhí)拗敏感期。
處于這個時期的孩子會有一些共同的特點,例如倔強、叛逆、固執(zhí)、愛哭愛鬧,有些孩子還會有“強迫癥”,孩子們常常會下意識的說出“不要!不要!”,讓家長覺得孩子就是在和自己對著干,弄得家長既頭疼又沮喪。有時家長帶孩子去商店,孩子看上了某個玩具,家長不同意給孩子買,孩子就開始哭,即使家長耐著性子講了很多道理、哄著孩子,孩子還是賴著不走。
家長要怎樣做才能讓孩子更好的度過“執(zhí)拗敏感期”
1.理解孩子的情緒變化,多聽聽孩子的想法
每個父母都
是從孩子長大的,無論是從生理還是心理都更能理解孩子,包容孩子在這個階段做出的一些“不可理喻”的行為。另外,家長們要給予孩子一定的尊重,遇到事情家長們首先可以聽聽孩子的話,彼此之間進行相對平等的交流。
2.不要用命令的語氣說話
家長們在生活中說話的方式總是帶有命令語氣或口吻,孩子們自然不想聽。正確的做法是:家長們應該在和孩子對話的時候多采用問句的形式。假如孩子出門玩耍想要帶玩具,你又不想讓孩子帶很多個玩具,你就可以問問孩子:“今天你想帶哪個玩具出門呢?”孩子很有可能就不會要求帶很多玩具,而是開開心心地選擇一個自己想要帶的玩具出門。
3.信任并且鼓勵孩子
這個階段是培養(yǎng)孩子性格的大好時機,雖然孩子不聽話,但是也不是完全不聽話、不懂事。家長們還是要相信孩子能夠完成一些事情,并且要放心的把事情交給孩子,培養(yǎng)孩子的成就感。
4.該懲罰時要懲罰
這個時期孩子會不停的犯錯,對于嚴重的錯誤,家長們不僅僅需要進行言語上的教育,還可以采取一些懲罰措施。比如,孩子的玩具玩完了總是亂擺,說了很多次都不聽,家長不能每次都給孩子收拾,要讓孩子學會自己收拾好玩具,否則以后就不給他買新玩具。
每個家長心里都清楚:一個孩子的成長需要一個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家長們需要陪伴好孩子成長的每個時期,用細心、耐心和寬容心去呵護孩子,成為孩子成長的領(lǐng)路人。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