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国产,午夜在线视频,新黄色网址,九九色综合,天天做夜夜做久久做狠狠,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a,久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打開APP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首頁
好書
留言交流
下載APP
聯(lián)系客服
中國繪畫之游山玩水名勝古跡篇[96P]
碧紗籠
>《畫》
2011.08.10
關(guān)注
游春圖 展子虔 長卷 絹本 設(shè)色 橫80.5厘米 縱43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展子虔,生卒年不詳,北周末隋初畫家。渤海(今山東陽信)人。歷北齊、北周,入隋任朝散大夫、帳內(nèi)都督。最擅山水、樓臺亭閣。曾在洛陽天女寺、云花寺,長安靈寶寺、崇圣寺等繪制佛教壁畫。其畫風(fēng)繼承了顧愷之的特點,筆調(diào)工整,法度嚴(yán)謹(jǐn)。對隋代繪畫的發(fā)展起著重大作用,世人譽為“唐畫之祖”。圖描繪了江南二月桃杏爭艷時人們春游情景。全畫以自然景色為主,放目遠眺:青山聳峙,江流無際,花團錦簇,湖光山色,永波粼粼,人物、佛寺點綴其間。筆法細(xì)勁流利。在設(shè)色和用筆上,頗為古意盎然,山巒樹石皆空勾無皴,但線條已有輕重、頓挫的變化。以濃烈色彩渲染,烘托出秀美河山的盎然生機。這是現(xiàn)存我國著名畫家作品中最古的一幅,也是卷軸山水畫最早的杰作。
虢國夫人游春圖 張萱 卷絹本設(shè)色 縱51.8厘米 橫148厘米 遼寧省博物館藏
此圖描繪的是天寶十一年,唐玄宗的寵妃楊玉環(huán)的三姊虢國夫人及其眷從出游賞春的情景。全畫共八人騎馬,前三騎與后三騎是侍從、侍女和保姆,中間并行二騎為秦國與虢國夫人,秦國夫人居右上首,正面向虢國夫人訴說什么。全畫構(gòu)圖疏密有致,錯落自然。人與馬的動勢舒緩從容,正應(yīng)游春主題。畫家不著背景,只以濕筆點出斑斑草色以突出人物,意境空瀠清新。圖中用線纖細(xì),圓潤秀勁,在勁力中透著嫵媚。設(shè)色典雅富麗,具裝飾意味,格調(diào)活潑明快。畫面上洋溢著雍容、自信、樂觀的盛唐風(fēng)貌。此圖為宋摹本
八達春游圖 趙山品 立軸絹本沒色 縱161.9厘米 橫102厘米 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趙山品,生卒年不詳,活動于十世紀(jì)。陳州(今河南淮陽)人,五代梁太祖女婿。精于鑒賞,擅畫人物鞍馬,格調(diào)很高。傳世作品有《調(diào)馬圖》、《八達春游圖》。 此圖描寫八人縱馬游春,他們以中間一人為主體,相互招呼著、顧盼著。環(huán)境似一苑林,有假山石、曲欄環(huán)抱,垂柳依依。畫面空闊,人物情態(tài)輕松自如,與踏青游觀的畫題相符。畫家非常注意區(qū)別每個人物與馬匹的姿態(tài)動勢,正、側(cè)、向、背,各不相同。馬匹錯落有致,富于松緊疏密的變化,使得整個畫面活潑生動,人物與馬匹都以細(xì)勁的線條鉤勒,流暢舒展。“八達”,有人認(rèn)為是指八人,具體指哪八人,已無可考。
溪山春曉圖 惠崇 長卷 絹木 縱24.5厘米 橫185.5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后赤壁賦圖 喬仲常 長卷 紙本 墨筆 縱29.3厘米 橫560.3厘米(美)堪薩斯市納爾遜 艾京斯藝術(shù)博物館藏
喬仲常,生卒年不詳,北宋末畫家。河中(今山西永濟)人。工雜畫,尤長道釋人物故事畫。師法李公麟。嘗作《十六應(yīng)真圖》卷,眾羅漢外,山水樹石俱備。傳世作品有《后赤壁賦圖》《山居羅漢》《高僧誦經(jīng)圖》等。此圖為北宋畫家喬仲常的典型之作,蘇軾的《前赤壁賦》寫實景實情,從“樂”宇領(lǐng)出“歌”來,而《后赤壁賦》則將實境與幻想結(jié)合,從“樂”字領(lǐng)出“嘆”來,抒發(fā)觀賞山水景色時的閑情逸致,特別表現(xiàn)作者超塵絕俗的思想意識。而此圖則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描繪這一主題的作品。該圖筆墨簡括,但圖中群峰高聳、幽澗潺潺、松石茅屋、野竹茂樹以至溪橋陂陀、橫江闊水等的景色變化,卻讓我們領(lǐng)略到了赤壁一帶的佳勝,感受到了當(dāng)時東坡與客同游的心情。畫家運用“異時同圖”的手法,充分發(fā)揮線條概括形象的功能,使畫面空間在不斷轉(zhuǎn)換間表現(xiàn)內(nèi)容的變化。這也充分顯示了畫家對藝術(shù)手法和風(fēng)格特色的追求。
江山秋色圖 趙伯駒(傳) 手卷 絹本 設(shè)色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趙伯駒,生年不詳,卒于約公元1173年,南宋畫家。字千里,宗室,太祖七世孫,伯騙兄。高宗趙構(gòu)朝官浙東兵馬鈐轄。擅畫金碧山水,取法唐李思訓(xùn)父子,并精人物,承襲周文矩、李公麟畫法,線條綿密,造型古雅,兼工花木、禽獸、舟車、樓閣,界畫盡工細(xì)之妙。此圖為高頭大卷青綠山水巨作。卷中山重水復(fù),間以竹林喬木,樓觀屋宇,山莊茅舍,及騾綱行旅等人物活動, 畫風(fēng)精密不茍,設(shè)色艷麗和諧,章法嚴(yán)謹(jǐn),造型準(zhǔn)確生動, 更多地體現(xiàn)出宮廷畫院藝術(shù)特色。
四景山水圖 劉松年 卷 絹本 設(shè)色 縱41.3厘米 橫67.9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四景山水圖》分四幅繪春、夏、秋、冬四景,描繪了幽居于山湖樓閣中的士大夫閑適的生活。全卷畫風(fēng)精巧,彩繪清潤,季節(jié)渲染十分得體,筆墨蒼逸勁健。其中界畫屋宇絲毫不爽, 山石多用小斧劈皴,秀潤過之。春景,畫堤邊莊院。桃李爭妍,嫩柳成蔭,遠山迷朦不清,雜樹小草很有生機,給人以春意盎然、心情舒展的審美感受。堤頭兩侍者牽馬攜盒向小橋走近,階下童仆忙于清理擔(dān)具,像是隨從主人倦游歸來的樣子。夏景,畫湖邊之水閣涼庭。庭前點綴以湖石,四周花木叢生,水閣伸向湖中,扶襯以木樁梁架,有點像西湖十景中白堤上的“平湖秋月”。主人端坐中庭納涼觀景,旁有侍者佇立。秋景,畫老樹經(jīng)霜,朱紫斑爛。庭院環(huán)繞以樹石圍墻,有小橋曲經(jīng)通幽,與外部湖山景觀相隔離,似乎有遮擋秋風(fēng)之意。庭中窗明幾凈,一老者獨坐養(yǎng)神,有侍童汲水煮茶,一派閑情逸趣。冬景, 畫湖邊四合庭院。高松挺拔,蒼竹白頭,遠山近石,地面屋頂,都鋪滿積雪,顯得茫茫一片,橋頭一老翁騎驢張傘,前者侍者導(dǎo)引,似乎為了尋詩覓句,無妨踏雪尋梅,頗多閑適之趣。
番騎獵歸圖 趙伯馬肅 冊頁紙本設(shè)色 尺寸不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趙伯馬肅(1124—1182),南宋畫家。字希遠,宗室,趙伯駒弟。官至和州防御使。兄弟皆妙于金碧山水。除山水、人物外,擅長花鳥,界畫亦精。傳世作品有《五金闕圖》、《番騎獵歸圖》等。此圖寫番人狩獵歸來,正在整理箭羽,神情愉悅輕松;身后馱著一只野羊的馬匹卻已盡顯疲態(tài),鬃尾下垂,低首張口,可以想象得到它剛經(jīng)歷了一場激烈的追逐。畫中人、馬及飾物裝束皆刻畫詳細(xì),用筆工整,表現(xiàn)出不同的質(zhì)感。
漁村夕照圖 法常(傳) 卷 紙本 水墨 (日)根津美術(shù)館藏
此圖本為一長卷,流傳至日本后被分為數(shù)段。本段江岸上峰巒連綿,樹木蔥郁,江上漁舟飄蕩,云霞彌漫,呈現(xiàn)出迷人的景色。其內(nèi)容表現(xiàn)的當(dāng)是瀟湘八景中“漁村夕照”一景。相傳北宋中期的畫家宋迪始創(chuàng)瀟湘八景圖。八景分別為:山市晴巒、漁村夕雪、遠浦歸帆、瀟湘夜雨、煙寺晚鐘、洞庭秋月、平沙落雁、江天暮雪。本圖以闊筆濕墨刷染山巒、樹木,并以淡墨染天、水,烘托出云煙與光柱,營造出夕陽西下、云蒸霞蔚的氛圍,畫風(fēng)上體現(xiàn)了江南山水畫的典型特征。
西湖柳艇圖 夏圭 立軸 絹本 淺設(shè)色 縱107.2厘米米 橫59.3厘米 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畫面柳堤回環(huán),可以看到三層。但其疏密、遠近、直曲和穿插、點景的木橋、屋宇、小船等,相互配合得豐富、生動而有變化。天空用淡墨染出浮動的白云,與煙霧迷朦中的遠方樹林相接,加強了氣候特征。畫柳枝的筆法勁健, 密而不亂,節(jié)奏感甚強,頗得真實之美。岸邊有游船停泊,水上小舟來往,近處柳梢上露出酒旗,都表現(xiàn)了這南都湖上春光的佳勝。
長江萬里圖 夏圭 長卷 絹本 設(shè)色 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夏圭的山水畫師法李唐,此圖描繪了長江水浪翻滾奔騰的情景。畫面以剛性的線條,堅硬的石質(zhì),水墨淋漓。近景濃重,遠景簡練。筆法蒼潤而草率,畫山石多用大斧劈皴,剛猛而勁利。急流江水用中鋒勾出, 表現(xiàn)出船在江河里航行的險境
錢塘秋潮圖 夏圭 團扇 絹本 設(shè)色 縱25.2厘米 橫25.6厘米 蘇州市博物館藏
此圖繪錢塘江秋潮初至?xí)r翻滾奔騰的景象。整幅畫面色彩鮮麗。遠處峰岫,黛青隱隱,近景崖石,雜樹交織,中間則白浪滔滔,氣勢磅礴。圖中的樹、石、浪潮全用中鋒勾勒,跳躍有力,且富節(jié)奏感,是馬夏畫派的典型面目。
巖關(guān)古寺圖 賈師古 冊頁 絹本 淺設(shè)色 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賈師古,生卒年不詳,南宋畫家。汴(今河南開封)人,善畫道釋人物,師法李公麟。高宗紹興(側(cè)引—1?62)時為畫院祗候。白描人物,頗得閑逸自在之狀。嘗作《歸去來圖》,有所謂“一筆法”,甚古雅。梁楷為其高足,名過其師。傳世作品有《巖關(guān)古寺圖》等。圖中夜幕將降,夕輝猶存,上半部完全空白,構(gòu)圖學(xué)馬遠“一角”的形式。山石皴法,雜用短釘頭,長括鐵、小斧劈諸皴法,由于夕照偏西,山體黝黑,石塊畫得岐蹭堅凝。山端聳有幾棵羅漢青松和一批古杉,石骨披滿勁硬的山草,通幅上色, 染以汁綠,山石的中央一段用赫石水亮出,遂覺森嚴(yán)氣氛中有了點媚柔態(tài),這是作者創(chuàng)作部署獨具匠心處。
洞天山堂圖 佚名 立軸 絹本 設(shè)色 縱183.2厘米 橫121.2厘米 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此畫無款,圖繪白云吞吐飄浮于山間, 山谷中松林茂密,清溪流淌,隱露樓觀,境界清幽,鮮明地表現(xiàn)了世外仙境。畫幅右上楷書“洞天山堂” 四宇,點明了全畫主題。詩堂有王鐸跋語:“神理氣韻,古秀靈通,入于口微,董源此圖,當(dāng)屬玄化,丙戌端陽后二日題于瑯華館。”故此遂被定為董源手筆。然此圖筆墨蒼勁,景色茂密,云朵以白粉染繪,與董源之淡墨輕嵐頗不相類,更近于1 2世紀(jì)后之山水畫風(fēng)貌,按金代很多山水畫承襲董、巨而有所變化,故擬此畫為金代之作似更為恰當(dāng)。
赤壁圖 武元直 卷 紙本 水墨 縱51.9厘米 橫697.7厘米 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武元直,生卒年不詳,金代畫家。字善夫,章宗明昌(1190—1195)時名士。與趙秉文友善。善畫山水。嘗作《朝云圖》、《曙雪圖》,著錄于《畫史會要》。并為喬章作《蓮峰小隱圖》,趙秉文題詩云:“太華五千仞,驅(qū)寫入盈尺。飛泉峰頂來,落我松下石。清風(fēng)忽吹散,琴上濺余滴。呼兒急寫之,指下淋漓濕。”又作《漁樵閑話圖》,亦有趙詩,均著錄于引閑閑老人滏水文集}。此圖畫的是北宋蘇軾泛舟游赤壁的故事,繪畫出于想象,然而景象極具寫實興味,表現(xiàn)那嶙崎險峻的峭壁懸崖,洶涌湍急的水流波濤,江風(fēng)吹拂搖動的樹木,以及萬里開闊的江天,皆極得真實生動的情狀。圖中用筆濕潤,淡墨皴染山石明潔滋嫣。以濃淡墨作松樹,大體層次分出,在淡墨勾皴的山石上密布用重墨的樹木及苔點,有的地方先用淡墨大片皴出山體結(jié)構(gòu),然后再用重墨稍作勾勒,呈現(xiàn)出濃淡墨色的滲化現(xiàn)象,使景象稍趨朦朧,以求再現(xiàn)出“月白風(fēng)清”時的景趣。
富春山居圖 黃公望 長卷 紙本 水墨 縱33厘米 橫636.9厘米 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此畫為一極長手卷,全卷從起筆到完工,前后斷續(xù)七年。圖繪富春山一帶秀美景色。畫中峰巒起伏,云山煙樹,怪石蒼松,平溪村舍,野渡茅亭,漁舟出沒。此畫筆墨洗煉,意境簡遠,“氣清質(zhì)實,骨蒼神腴”,用草篆筆法揮寫,中鋒、側(cè)鋒、尖筆、禿筆夾用,將長短干筆皴擦與濕筆披麻渾成一體,筆趣新穎,堪稱創(chuàng)格,畫家將富春江兩岸數(shù)百里景色概括筆底。此圖在黃公望山水畫中,可謂是“以蕭散之筆,發(fā)蒼渾之氣,得自然之趣”的代表性作品。
天池石壁圖 黃公望 立軸 絹本 淺絳 橫57.2厘米 縱139.3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畫層巒疊峰,千巖萬壑,長松雜樹,縱橫有序,錯綜多姿,顯示了天池石壁的雄秀美姿。構(gòu)圖繁而用筆筒,筆墨渾厚華滋。人謂天池山得一“幽”字,此畫表現(xiàn)出來了。圖中多用淡赭,染以墨青墨綠,展示出山中的幽趣。全圖煙云流潤,氣勢雄偉,系黃公望淺絳山水的杰作。此圖摹本傳世甚多,此是唯一真本,至為珍貴。畫中自題“至正元年十月,大凝道人為性之作天池石壁圖,時年七十有一。
洞庭漁隱圖 吳鎮(zhèn) 立軸 紙本 墨筆 縱146.4厘米 橫58.6厘米 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畫松樹坡石,平溪遠岫,漁翁垂釣。圖中山巒先勾出輪廓,后用干筆皴擦,濃墨點苔。松針用細(xì)筆勾畫,圓渾不板,樹干畫的蒼勁有力。構(gòu)圖采取一河兩岸的形式,疏密、遠近相間,靜中求動,是吳鎮(zhèn)山水畫的優(yōu)秀之作。
武夷放棹圖 方從義 立軸 紙本 墨筆 縱74.4厘米 橫27.8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方從義(約1302—1393),元末畫家。上清官道士。字無隅,號方壺、不芒道人、金門羽客、鬼谷山人,貴溪(今屬江西)人。奉正一道。擅畫云山墨戲,筆致跌宕,意境蒼茫,頗得董(源)、巨(然)、二米(米芾、米友仁)遺韻,在“元四家”外,與高克恭齊名。能詩文,并工古篆、隸書、章草。傳世作品有《高高亭圖》、《仆申岳瓊林圖》、《云山深處圖》等。此圖表現(xiàn)福建武夷山勝景。奇峰突起,山下層林?jǐn)喟?,溪澗幽深,一葉輕舟飄流游覽。以草書筆法勾勒,兼以淡墨輕染,與常見水墨云山畫法不同。全幅布局奇特,得武夷九曲之險。雖自謂仿巨然筆意,但更多的是方氏自己的風(fēng)格。本幅右上自識“武夷放棹”隸書四字。左方又題“敬堇簽憲周公,近采蘭武夷,放棹九曲,相別一年,令人翹企。因仿巨然筆意圖此,奉寄仲宣幸達之。至正己亥冬方壺寓烏石山識。”
太白山圖 王蒙 長卷 紙本 設(shè)色 縱28厘米 橫238.2厘米 遼寧省博物館藏
圖繪浙江鄞縣太白山天童寺20里松林及周圍的景物。蒼松丹槲,枝繁葉茂,溪流拱橋,曲徑通幽,寺宇宏偉,林蔭夾徑。騎馬、步行、執(zhí)杖、挑擔(dān)的僧侶游人絡(luò)繹不絕。山巒起伏,湖水如鏡。全圖筆法尖細(xì),以朱砂及花青點染,個別雜樹施重墨,別創(chuàng)一格。圖首有小字篆書“太白山圖”。畫幅中有清高宗弘歷長題。拖尾有元末明初名僧宗泐、守仁、清溶等題跋。項元汴書小記一段
瀟湘八景圖 張遠 長卷 絹本 設(shè)色 縱19.3厘米 橫519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
張遠,生卒年不詳。字梅巖,華亭(今上海松江)人。山水人物取法馬遠,日本君臺觀亦藏有其畫跡。相傳北宋宋迪曾選取湖南零陵湘水、瀟水合流處的景色,繪制“瀟湘八景”。根據(jù)此圖景物布置與八景庶幾相合,自右至左可名為:山市晴嵐、漁村落照、平沙雁落、遠浦帆歸、煙寺晚鐘、洞庭秋月、瀟湘夜雨、江天暮雪。此圖筆墨技法師承南宋馬遠、夏圭, 勾皴勁健爽利,用濕筆淡墨渲染,造成清遠空曠的景域感, 與夏圭傳世的《山水十二景圖》在構(gòu)思和筆墨上有諸多相通之處。此幅為元代難得的嗣承馬夏畫風(fēng)的佳作。
北京八景圖 王紱 長卷 紙本 墨筆 縱42.1厘米 橫2006.5厘米 中國歷史博物館藏
此圖為“《北京八景圖卷》之一《太液晴波》,繪明皇城之西太液池景色。圖中池水寬廣,菱荷遍布,中有亭榭,長橋臥波,傍池瓊?cè)A島及土臺上松檜蒼然。整幅高曠空靈,風(fēng)韻別致。
湖山書屋圖 王紱 長卷 紙本 墨筆 縱27.5厘米 橫820.5厘米 遼寧省博物館藏
此圖為王紱49歲時所作。寫太湖一帶景色,島嶼錯落,漁家撒網(wǎng),農(nóng)人趕車,學(xué)子吟唱。以幽淡清遠的筆墨,傾注著作者對家鄉(xiāng)濃厚的眷戀之情。以圓熟的筆調(diào),勾皴山石。在構(gòu)圖上,按山川形狀,生活情理, 安排舟楫、溪橋等景物,使畫面散而有物,聚而不塞,處處成景,極得江南煙靄微茫之氣,堪稱杰作。
靈陽十景圖 夏芷 冊頁 絹本 水墨 淡設(shè)色 各縱27.5厘米 橫54厘米 (日)私人藏
夏芷,生卒年不詳,明代畫家。字廷芳,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畫師戴進,致力甚勤。善山水人物諸體,筆力直逼乃師。傳世作品有《歸去來兮圖》。此圖寫靈陽山明水秀之景。屋字以界畫法為之。層巒列則以斧劈皴擦山頭,繼以淡墨接染,漸次虛淡,至山腳恍若云霧彌漫。畫面具空明朗潤之境,頗得戴進真?zhèn)鳌?br>
兩江名勝圖(之一) 沈周 冊頁 絹本 設(shè)色 縱42.2厘米 橫23.8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
《兩江名勝圖》繪長江淮河兩岸的名勝風(fēng)景,畫面擷取富有特征的景物,剪裁簡明,卻構(gòu)成詩意盎然的境界。每幅構(gòu)思,單純集中,情景融合, 意味雋永。用筆質(zhì)樸、凝重,山巒的繁筆勾皴和屋宇的簡筆勾勒,形成疏密的對比,墨色也富有虛實輕重的變化,使畫面產(chǎn)生強烈的裝飾美感?,F(xiàn)選印兩頁。其一為《馬鞍山圖》,寫江蘇昆山縣西北馬鞍山風(fēng)景,圖中山阜平地拔起,峰頂梵宇聳峙,幡旗拂空,以松下人物相襯托,更顯風(fēng)巒的雄奇。
兩江名勝圖(之二) 沈周 冊頁 絹本 設(shè)色 縱42.2厘 米 橫23.8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
其二為《杭州下天竺寺圖》,畫中寺院掩映在萬木叢中靄繚繞,流泉跳珠,一派梵宮勝地幽雅和寧靜的氣氛。
[
本帖最后由 雙子誘惑 于 2010-3-7 18:41 編輯
]
雙子誘惑
發(fā)表于 2010-3-7 09:21
廬山高圖 沈周 立軸 紙本 淡設(shè)色 縱193.8厘米 橫98.1厘米 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圖中山巒層疊,草木豐茂,飛瀑高懸,云霧浮動。此圖構(gòu)圖布局頗具匠心, 墨色濃淡層次逐漸變化。作者取于王蒙技法,善于組合稠密高疊的石巖,進而形成轉(zhuǎn)折交搭的層巒,再位置大小林木,復(fù)合為整一的自然美,疏密、松緊,有條不紊。
春山游騎圖 周臣 立軸 絹本 淡設(shè)色 縱185.1厘米 橫64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周臣,生卒年不詳,明代畫家。字舜卿:東村,吳(今江蘇蘇州)人。能詩,擅畫山水師陳暹,上溯南宋諸家,其取法李唐、劉松年仿馬遠、夏圭,與戴進并驅(qū)。此圖以春游、行旅為題材,融合北宋李成、郭熙和南宋李唐、劉松年畫法,畫面作高遠景色,崇山峻嶺,由近及遠,自低至高,既深邃又高峻,自呈風(fēng)貌。全圖周密雄勁而又疏朗清秀的格調(diào),別具新意,為周臣山水畫的代表作。
春山伴侶圖 唐寅 立軸 紙本 水墨 縱82厘米 橫44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
此圖全用水墨,僅一叟衣袍醮以淡紅色。圖中曲欄映掩,雜樹綻青,春山含笑,高士臨流,給人以陽和日暖之感。山巒秀媚,皴以柔和的披麻,著意于水墨渲染,益見明秀逗人,全圖具有天真幽淡的意趣。該圖運用元人筆墨為山川寫容,卻又具有宋代山水畫之風(fēng)韻。位置經(jīng)營,也別具匠心。由此可見作者的高超畫藝。
太行晴雪圖 謝時臣 立軸 絹本 設(shè)色 縱23l厘米 橫165.6厘米 青島市博物館藏
此圖寫太行山雪后景象,澗水、舟車、行旅作近景。山巒、旅舍、廟宇為中景。以高聳千仞的巨峰作遠景。山峰上雜以大小混點, 略加勾勒, 顯示出積雪的小樹。 以淡墨烘藍蔚的天空,遠山盡留空白,作為余雪。此圖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 畫面筆法謹(jǐn)嚴(yán),線條渾厚飽滿,氣勢雄偉
蜀道圖 謝時臣 立軸 紙本 縱336.5厘米 橫101.5厘米 (美)私人藏
此圖寫蜀山的雄奇,蜀道的艱險。危崖山石作斧劈皴,輪廓分明,筆法勁健老硬。溪水云煙以細(xì)筆輕勾,曲屈流暢。行人棧道出筆謹(jǐn)嚴(yán)。全畫不求虛實和空間的縱深感,遠山近石都作細(xì)致刻畫,如置于同一平面上,以強調(diào)山峰和棧道的雄峻與陡峭。此圖表明謝時臣畫風(fēng)并不囿于一體,而是具有多樣性,足見作者的藝術(shù)功力。
虎丘前山圖 錢轂 立軸 紙本 設(shè)色 縱111.5厘米橫31.8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圖畫蘇州虎丘山前景色?;⑶鹚茙r寺,掩露于翠叢之中。雖為遠景,卻很注目。近景樹叢山門,以襯遠景及塔下劍池。池前石上的人物活動,則見靜中有動之趣。整幅構(gòu)圖嚴(yán)謹(jǐn),筆墨精煉。
金陵八景圖 郭存仁 長卷 紙本 設(shè)色 縱28.3厘米 橫64.3厘米 南京博物館藏
全卷八景,所寫皆為明代金陵實景。此選為《白鷺晴波》及《石城瑞雪》兩幅。前幅繪長江中的白鷺洲春色,崖邊垂柳隨風(fēng)飄蕩,洲上蘆荻蔥綠,江水浩淼,碧波漣漪,春意正全卷八景,所寫皆為明代金陵實景。此選為《白鷺晴波》及《石城瑞雪》兩幅。前幅繪長江中的白鷺洲春色,崖邊垂柳隨風(fēng)飄蕩,洲上蘆荻蔥綠,江水浩淼,碧波漣漪,春意正濃。
休園圖 王云 長卷 絹本 設(shè)色 縱54厘米 橫1294.9厘米 旅順博物館藏
此卷描繪明代揚州著名休園的四季景色,全卷共十二段。通過樹木、花草、禽鳥季節(jié)的特征,表現(xiàn)了四季不同的園林景色。其間樓臺亭閣、屋宇、舟橋用“界畫”法,嚴(yán)謹(jǐn)工整,合于法度; 點景人物的身份、安置、動態(tài)、神情皆與環(huán)境統(tǒng)一。筆法秀麗清新,設(shè)色艷而不俗。茲選二段:一、第四段春景。喬木叢生,桃紅柳綠,碧池蕩漾,掩映廳堂,曲尺長廊連接一軒,內(nèi)坐長者展卷沉思。景色秀美,多以青綠表現(xiàn)融融春意。二、第五段夏景。臨水平臺的三楹親堂,面對荷池曲橋,高樹垂蔭。廳內(nèi)有身穿寬袍者,正襟危坐,沉靜凝神,狀似休園主人;旁坐賓客,臨欄遠眺。人物臉部用赭石烘染,肌肉起伏,形象生動傳神
西林十六景圖 張復(fù) 冊頁 紙本 設(shè)色 縱35厘米 橫25厘米 無錫市博物館藏
張復(fù),生于1546年,卒年不詳,明代畫家。字元春,號苓石,江蘇太倉人。山水以沈周為宗,晚年稍變已意,自成一家。間作人物,亦頗工致。此圖冊共十六頁,寫西林十六景致。此選其中兩頁。之一畫重巒山丘,成林雜樹,山間溪水板橋,屋合村宇。畫面具有沈周粗筆風(fēng)韻。之二寫雪景山水,粗簡明晰。
秋興八景圖 董其昌 冊頁 紙本 設(shè)色 縱53.8厘米,橫31.7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
《秋興八景圖》為董其昌的精品之作,共八開,所寫為作者泛舟吳門、京口途中所見景色。圖中峻拔的山頭,沉重的石塊,深邃的溪谷,彌漫的煙霧,各盡其態(tài)。既有草木蔥茂、風(fēng)雨迷蒙的江南丘陵特點,又有沙汀蘆荻、遠岫橫亙的水鄉(xiāng)情調(diào), 亦有江天樓閣、彩舟競發(fā)的江上景色。每幅皆構(gòu)圖精巧, 意境高遠,韻味充足。筆墨則集宋元諸家之長,形成蒼秀雅逸的畫風(fēng)。此處選刊兩頁供欣賞。
點蒼山色圖 黃向堅 立軸 紙本 設(shè)色 縱127.7厘米 橫42.5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
黃向堅(1609-1673),明末清初畫家。字端木,吳(今江蘇蘇州)人。善畫山水,師法王蒙,結(jié)構(gòu)嚴(yán)密,干筆蒼秀。傳世作品有《秋山聽瀑圖》、《尋親圖》、《境崖陡壁圖》等。此圖描繪云南大理點蒼山,一片壯觀景象。群峰插云,爭奇競秀,云氣彌漫。這是點蒼山著名的十九峰。山坡層林覆蓋,山下洱海浩瀚,舟楫揚帆。全圖用花青、赭石混和,并摻以水墨敷色;峰頭山脊,用筆渾厚,得沉郁蒼翠之感;皴筆繁密,牛毛皴、披麻皴等兼施并用。點筆豐富,更顯得樹葉郁茂。塔樓屋字、城墻舟楫皆描繪細(xì)致。黃向堅傳世作品不多,此件堪稱代表作。
華山景圖 戴本孝 冊 紙本 設(shè)色 墨筆 縱21.2厘米 橫16.7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
此冊為戴本孝游華山時寫生作品,用枯筆皴擦,淡彩渲染,表現(xiàn)了華山蒼潤險峻的風(fēng)貌。茲選二頁。圖之一《荷龍橋》,圖中危巖峭壁,澗水下注, 中流砥柱上橫架鐵索荷龍橋。圖之二《古丈夫洞》,淺絳設(shè)色。此圖從“青柯坪”遠眺“古丈夫洞、毛女洞、北斗坪。”
黃山圖 戴本孝 冊 紙本 墨筆 縱21.5厘米 橫17厘米 廣東省博物館藏
此圖冊為康熙十四年(1675)三月其55歲時游黃山的行蹤紀(jì)實,按游蹤的先后順序所寫十二景致分別為:雙溪,楊干、桃花巖、白龍?zhí)?、朱砂閣、天都峰、文殊院、蓮花峰、煉丹臺、云谷、后海始信峰、洋湖。此處選印其中“白龍?zhí)?#8221;和“蓮花峰”兩頁。它們在技法上主要采用干筆皴擦,體現(xiàn)了新安畫派的特點。
黃山圖 梅清 立軸 紙本 水墨 縱184.2 183.1厘米 橫48.5 48.9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黃山圖》共四幅,現(xiàn)選印兩幅。之一天都峰,畫黃山慈光閣、天都峰之景。圖中山崖突兀,蒼松寺閣旁,兩人昂望 高聳云霄的天都峰奇景。此圖畫石奇險峻峭,上大下小。行筆流暢,虛實相間,意境深遠。之二為白龍?zhí)?,此幅筆法勁拙,墨氣蒼渾。一道瀑布飛流直下,夾岸古木森森而立,高人曳杖靜觀,形成動與靜的強烈對比。全圖上下渾然, 氣脈相連。
避暑山莊圖 冷枚 立軸 絹本 設(shè)色 縱254.8厘米 橫172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冷枚,生卒年不詳,清初畫家。字吉臣,號金門外史,山東膠縣人。焦秉貞弟子。供奉內(nèi)廷。善畫人物、界畫,得力于西法寫生,工中帶寫,工麗妍雅,頗得師傳。傳世作品有《避暑山莊圖》、《九思圖》、《麻姑獻壽圖》、《宮苑仕女圖》。避暑山莊,又名熱河行官,或稱承德離宮。始建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乾隆五十五年(1790)竣工,山莊占地面積560萬平方米,周圍宮墻長20華里,是我國保存至今宏偉壯麗的古建筑群。圖中青山環(huán)抱,綠樹成蔭,后山一股清泉,流入山莊,湖水蕩漾,荷花盛開,岸柳垂蔭,亭臺、水榭、宮室、高樓,因地制宜,聚散錯落。景色秀麗,令人應(yīng)接不暇。用筆精工,設(shè)色妍麗。
游華陽山圖 原濟 立軸 紙本 設(shè)色 縱239.6厘米 橫102.3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
此圖寫華陽山景,近景巨石壓陣,虬松居中,高處重山復(fù)嶺,山間飛流直瀉,澗水長廊迂回盤桓,屋宇人物隱置松石叢林之中。淺絳設(shè)色,淡雅中見沉厚,叢林中用朱紅圈葉,使畫面更為絢麗奪目。該幅布局上突破了傳統(tǒng)的景在下,山在上,云在中,分明隔做兩段的陳式,遠山與近景之間,留有若隱若現(xiàn)的空白,虛實相生,無畫處皆成妙境。
巢湖圖 立軸 紙本 水墨 設(shè)色 縱96.5厘米 橫41.5厘米 天津藝術(shù)博物館藏
此圖寫“百八巢湖百八愁,游人至此不輕游;天邊山色排青影,一派濤聲卷白頭”和“樓在半空云在塋,櫓聲如過雁聲來”的意景。繪聲繪色,亦詩亦畫,巢湖的波光云影,島嶼樓臺,喬松衰柳,農(nóng)舍田野,呈現(xiàn)一片晚秋景色。停舟泊岸,逆旅愁腸,畫家觸景傷情,寄托著他的身世飄零之感。筆墨清潤,恣肆雄奇,韻致幽雅,意境深沉。題詩四首,記人、記事、記景、記情,詩畫俱佳,相得益彰。
黃山八勝圖 原濟 冊頁 紙本 水墨 設(shè)色 縱20.1厘米 橫26.8厘米 (日)泉屋博古館藏
此冊頁為原濟最著名作品之一。憑記憶追尋黃山勝景而作。從畫面結(jié)體與繪畫用筆用線等方面來看,應(yīng)屬早期畫風(fēng)。此圖采用渴筆細(xì)線描繪出山峰輪廓, 明顯有漸江筆法影響的痕跡。但在構(gòu)圖、色彩、松樹的描繪方法等方面,卻與石濤宣城時代(1666-1680)的密友梅清的畫風(fēng)相類似,體格明秀,筆意清靈,濡染雅致,非后來的粗樹亂石、遒筆勁墨所肖。
驪山避暑圖 袁江 立軸 絹本 設(shè)色 縱224厘米 橫134厘米 首都博物館藏
驪山,在今陜西臨潼境內(nèi),秦始皇葬地。其山北麓有溫泉,唐在此建有溫泉宮,又名華清官。唐明皇同楊貴妃常到此避暑游樂。此幅作品即以此入畫, 圖中樓臺殿閣,古樹環(huán)抱,散布于山石坡嶺之間,人馬活動于其間,構(gòu)圖繁復(fù),氣勢宏大。
巫峽秋濤圖 袁耀 立軸 絹木 水墨 縱163.5厘米 橫97.3厘米 首都博物館藏
此圖畫巫峽兩岸高山峻嶺,巖石峭立,直指云天,萬壑千巖,縹緲無際。在陡壁間,古松掩映。層疊棧道,跨谷凌虛, 曲折而上。山中隱見一酒家,店主正伏在案上,凝望江面。大江滾滾,浪拍江邊巨石,浪濤中一帆逆流而上。船夫們奮力用篙竿頂著礁石,與逆流搏斗,驚心動魄。用筆嚴(yán)謹(jǐn)精到,山石用濕筆皴染,筆意挺健, 墨色富于濃淡變化。
蓬萊仙境圖 袁耀 立軸 絹本 設(shè)色 縱266.2厘米 橫163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以神話傳說為題材描繪蓬萊仙境,圖中山石陡峭,奇形怪狀,蒼茫大海,波濤洶涌;山中樹木蔥郁,樓閣宮殿華麗壯觀,是神仙異人之所在。
劍閣圖 羅聘 立軸 紙本 設(shè)色 縱100.3厘米 橫27.4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羅聘(1733-1799),清代畫家。字逐夫,號兩峰、花之寺僧、衣云和尚,安徽歙縣人,僑居江蘇揚州。金農(nóng)弟子。擅畫人物、佛像、花果、梅竹、山水,筆情古逸,思致淵雅, 自成風(fēng)格。為揚州八怪之一。傳世作品有《群仙拱祝圖》、《冬心午睡圖》、《葫蘆圖》和《劍閣圖》等此圖據(jù)李白詩意繪想象中的劍閣蜀道, 圖中山巒疊嶂,云霧繚繞,飛泉高瀉,棧道盤復(fù),商賈行旅匆忙。構(gòu)圖繁復(fù),筆墨細(xì)密,設(shè)色淡雅,在羅聘山水畫中風(fēng)格獨特。
東山攜妓圖 郭詡 立軸紙本墨筆 縱123.8厘米 橫49.9厘米 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是以東晉名士謝安棲隱東山的軼事為藍本。謝安,字安石,未入仕前已名重于時,朝廷屢次征召,皆以病辭,隱居會稽之東山,放情山水,以聲色自娛,每出游必攜妓同行。后出仕司馬,又升任宰相。在此畫面上,謝安清須飄灑,氣宇軒昂;三妓云發(fā)高聳,緩步隨后。畫面全以水墨勾染而成,顯得清雅古逸;線條流暢舒放,勁健有神,為謝安逍遙自適的形象塑造倍增串彩。右上有郭詡題詩云:“西履東山踏軟塵,中原事業(yè)在經(jīng)綸,群姬逐伴相歡笑,猶勝桓溫壁后人。”畫家實際上是借謝安的故事, 自寓逍遙豪邁、情狂不羈之意。詩后有“嘉靖丙戌春七十一翁清狂道人泰和郭詡識”款識,可知此圖乃郭詡晚年手筆。
大家最想去的名勝
桃源圖 袁耀 條屏 絹本 設(shè)色 縱220.2厘米 橫597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描繪了東晉陶淵明所寫的《桃花源記》的世外桃源。圖中突兀的峰岳,如鏡的湖水,自在生活其間的人們, 無不令人心馳神往。境界幽美,起伏變化,虛實對比,動感性強。
中山出游圖 龔開 卷紙本水墨 縱32.8厘米 橫169.5厘米 (美)弗利爾美術(shù)館藏
龔開(1222~約1304),字圣與,一作圣予,號翠巖,淮陰(今屬江蘇)人。南宋理宗景定(1260~1264)間任兩淮制置司監(jiān)職。宋亡后,入元不仕,以遺老的身份往來于杭州、平江(今江蘇蘇州)等地,靠賣畫為生。擅畫人物,用筆雄健,喜作鐘馗像。畫馬師曹霸,山水師米芾、米友仁,兼擅隸書,能詩。傳世作品有《駿骨圖》、《中山出游圖》等。此圖畫鐘馗與妹率眾小鬼出游。群鬼或抬或扛,肩挑手拎,十分熱鬧。圖中描繪鐘馗奇丑無比,卻無兇神惡煞之感,其妹及眾侍女鬼皆以墨作胭脂涂在臉上,奇趣橫生。作者以戲劇性手法描繪這一出鬼怪鬧劇,極盡幽默詼諧之能事。造型夸張變異,筆法道勁灑脫。其墨鬼畫法的鮮明個性在元代以前繪畫中尚不多見。
最后貼貼一個小鬼也春游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
。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中國繪畫之詩書入畫篇 [90P]
[圖集]中國明代繪畫名作精選(上)
歷代名家墨竹圖欣賞
清代山水畫圖鑒(二)
中國繪畫之山水篇 - 趣味貼圖 - 塞上風(fēng)論壇 榆林|論壇|塞上風(fēng)|陜北|大漠|陜西 - ...
明-唐寅繪畫作品欣賞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熱點新聞
首頁
萬象
文化
人生
生活
健康
教育
職場
理財
娛樂
藝術(shù)
上網(wǎng)
留言交流
回頂部
聯(lián)系我們
分享
收藏
點擊這里,查看已保存的文章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一鍵復(fù)制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
微信登錄中...
請勿關(guān)閉此頁面
先別劃走!
送你5元優(yōu)惠券,購買VIP限時立減!
5
元
優(yōu)惠券
優(yōu)惠券還有
10:00
過期
馬上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