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大陸地區(qū)普及的是簡體字,而臺灣,香港目前正使用的是繁體字。而什么是簡體字?什么是繁體字?為什么繁體字和簡體字很容易就可以認識出來并且知道大概本意呢?我門今天來普及一下常識:
早期的漢字是由圖畫文字發(fā)展起來的象形文字,因此描繪物體的精細程度各不相同,在甲骨文中,一些字就同時存在簡繁之分。由于漢字是由偏旁、聲旁與記號所組成,偏旁選取的角度因人而異,聲旁又不同于拼音文字中的字母,所以,一字多形的現(xiàn)象在漢字的歷史上比比皆是。
簡化漢字由來已久, 漢字從甲骨文、金文變?yōu)樽瓡僮優(yōu)殡`書、楷書。
楷書在魏晉時開始出現(xiàn),而楷書的已見于南北朝(4-6世紀)的碑刻,到隋唐時期逐漸增多,在民間相當普遍,被稱之為“俗體字”。
漢字一直處于不斷的變化中,簡繁互補是中國文字的演變規(guī)律。今天我們知道的最古老的漢字是甲骨文,它的筆畫最為簡單,但總量過少,因此到了商周時期的金文又分化出許多字來,秦的小篆比六國文字繁復,而之后的隸變更是比今天的簡化字更為徹底,也開創(chuàng)了漢字與偏旁形體不一的先河。
現(xiàn)今見到最早的成熟文字是商朝武丁時期的甲骨文(公元前1250年左右),距今三千多年。此前陶文符號只認出了個別符號,還讀不出一句話來,因而還不能證明已經(jīng)是記錄語言的符號系統(tǒng)或者文字。
戰(zhàn)國和秦漢時期是漢字形體大變動的時代,篆書變?yōu)殡`書,再到楷書,都是在這段時間里完成的。東漢后期出現(xiàn)楷書,從此字體穩(wěn)定下來,漢字形體是漢朝定型的,一直用到今天,所以我們的文字才稱之為“漢字”。
所以中國的文字是一代一代傳下來,不管是簡體字還是繁體字,都是有一定的根的。就像雙胞胎一樣,一看就看出是兩兄弟!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