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不少在用人之際善于識人,善于用人。天下安定時過河拆橋,鏟除功臣的皇帝,劉邦,朱元璋就非常典型。打天下時對大將寬容,得天下后翻臉無情,韓信就指責劉邦兔死狗烹。
為將者是這樣,而為相者也不能完全避免這樣的結局,宋朝名相寇準就是如此。
他督促皇帝與契丹和談,達成歷史上非常有名的'澶淵之盟'。自此宋遼休戰(zhàn),寇準可以說功在社稷。然而宋朝掌權者在簽訂'澶淵之盟'后就把寇準的功績拋在一邊,喝水就忘挖井人,那位有名的'貍貓換太子'的主角劉皇后對寇準進行嚴厲打擊,過河拆橋。
寇凖(一作寇準),字平仲,華州下邽(今陜西省渭南市臨渭區(qū)一帶)人。他是北宋宋太宗、宋真宗時期的重臣,也在北宋辭賦界占有一席之地。
寇凖出生于北宋名門,其祖上可以追溯到西周初期??芗疫h祖蘇岔生曾在周武王手下任司寇,因功勛卓越,故而被賜姓'寇'。而寇凖的父親寇湘是五代時期開運二年(954)后晉的狀元,后因功被封為萊國公。
在'博古嗜學,善于詩文'的父親的影響下,寇凖可謂是少年成才,年紀輕輕就'通《春秋》三傳'。太平興國五年(980),年僅十九歲,尚未加冠的寇凖就金榜題名,考中進士,釋褐出任歸州巴東(今湖北省西南部)知縣。
寇凖就任知縣期間,他每次征收賦稅,不會動不動就搬出朝廷頒布的敕命文書。除了會將還未交稅的鄉(xiāng)親們的姓名張榜公示之外,寇凖不會再采取其他強硬措施。而他采取的這種打心理戰(zhàn)的策略,反而使得百姓們都主動及時交稅,他自己的政務也能高效地完成。
后來寇凖被調到中央,進入學士院,先后授右正言、直史館。后來他又調任三司度支推官,之后又轉任鹽鐵判官。早年這些相對基礎的工作,讓寇凖穩(wěn)扎穩(wěn)打,培養(yǎng)出了不凡的為政能力。
一次,宋太宗召集群臣,了解他們對于政事的看法。相比于那些虛與委蛇的臣子,寇凖表現得就要正直得多。他直言不諱,積極表達自己的見解,吸引了宋太宗的目光。之后,得到宋太宗賞識的寇凖被提拔為尚書虞部郎中、樞密院直學士,判吏部東銓。
寇凖性格剛直,即使身在朝堂也不太會那些彎彎繞繞的東西。一次,他向宋太宗匯報工作,結果和太宗意見不合,太宗憤然離席。結果寇凖居然直接跑過去拉住太宗的衣服,勸說太宗聽完,處理完政事再走。
事后,宋太宗忍不住感慨:'朕的寇凖,猶文皇之得魏徵也。'然而這事從側面也反映出,寇凖行事過于直接,缺少迂回的策略。而這樣的寇凖,在文官當道的北宋朝廷,太容易結仇。
淳化二年(991)春天,天下大旱。宋太宗召集群臣,反思為政得失。眾人都說這是自然的天象,并不是太宗有什么做得不對的地方,而寇凖卻逆大流,回答說:'《洪范》天人之際,應若影響,大旱之證,蓋刑有所不平也。'
這一次,太宗又被氣到離席。不過隨后冷靜下來的太宗還是單獨召見了寇凖,問他所謂何事。結果寇凖硬要太宗再召集群臣,然后直言參知政事王沔濫用職權,包庇受賄的弟弟,殘害大臣祖吉。
因為這次仗義執(zhí)言,寇凖被升為左諫議大夫、樞密副使,改同知院事,可他卻和王沔等朝臣結怨。而后來因為與遼事宜、外戚事宜等,寇凖也招惹了宰相王欽若、宋真宗的皇后劉氏等內外朝一眾有權有勢之人,為之后自己的不幸埋下了種子。
寇準在宋真宗年間做了一件大事,就是督促宋真宗御駕親征去打契丹。公元1004年,契丹大舉入侵北宋,蕭太后親帥契丹主力包圍了宋之瀛洲,舉國震動。在這種情況下,王欽若與陳堯叟建議遷都避敵。宋真宗知道遷都的后果,那只是茍延殘喘了。但是打,怎么打?他爸當年打契丹差點沒回來,在這種左右為難之際,寇準分析了利害,力主抗敵而非逃避。這樣,宋真宗在寇準的勸說與激將下,半推半就地開始了他的親征。
契丹倒也沒想到宋朝會動真格,戰(zhàn)爭中主帥蕭撻覽又被宋軍的床子駑射死,所以,當真后的宋真宗,不久便迎來契丹的主動求和。宋真宗本就畏懼契丹,剛好借坡下驢,也就有了'澶淵之盟'。盟約簽訂后宋遼停戰(zhàn),居功至偉的寇準在民間威望極高,可也因為這樣,宋真宗在王欽若的挑唆下開始對寇準不滿和疏遠。
宋真宗晚年時,由于病痛長期臥病在床,不問朝政。而前朝,就成了劉皇后和王欽若、丁謂等人的天下。丁謂升任宰相時,寇凖正因王欽若等人的排擠而在外任職。丁謂看中了寇凖的資歷,準備拉攏他為年輕的自己撐腰。結果寇凖并不給面子,由此又和炙手可熱的丁謂結怨。
天禧三年(1019),由于選定輔佐太子監(jiān)國的大臣一事,寇凖與劉皇后徹底翻臉。而與丁謂有仇的宦官周懷政又密謀斬殺丁謂,讓寇凖再任宰相。結果周懷政被人告發(fā),而寇凖也因為這事被丁謂抓住把柄,被貶為太常卿,原本是要去相州做知縣,結果最后被貶成了道州司馬。
后來寇凖被得勢的丁謂一貶再貶,于乾興元年(1022年)被調到了偏遠的雷州(今廣東省湛江市境內)做司戶參軍。在這個被貶之地,寇凖連住處都是當地仰慕他的好心人幫他修建的。而當時寇凖也已年過六旬,憂憤交加,他很快便病倒。
察覺到自己時日不多,這位'壯志銷如雪,幽懷冷似冰'的忠臣就'沐浴,具朝服束帶,北面再拜,呼左右趣設臥具,就榻而卒'。
在寇凖病故以后,他的妻子請求朝廷允許他歸葬故鄉(xiāng)。宋仁宗同意,并給了他們一筆補助。然而補助有限,行至半路,資金耗盡,其妻只能將寇凖就地埋葬在洛陽。直到十年后,明道二年(1033),寇凖才在朝廷的幫助下回到故鄉(xiāng)。
寇凖,這位經歷北宋三朝的老臣,用他的一顆赤子之心,為北宋勤勤懇懇地付出了自己的一生。然而命運這盤棋,不是自己一個人就能下好的。在周遭眾人的插手之下,寇凖最終停下了為國效力的腳步,枉死雷州。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