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羋八子傳(8)
——摘自《莊子傳》
張遠山
主要人物簡介
羋八子,電視劇《羋月傳》虛構(gòu)其名羋月。約楚宣王二十六年(前344)生于楚,楚國宗室女。電視劇虛構(gòu)其父為楚威王,誤稱其生于楚威王二年(前338年),使其入秦之年僅9歲,且10歲生長女嬴氏,長女嬴氏11歲嫁給燕昭王,14歲生長子嬴稷,均極荒謬。
楚威王十一年、秦惠王九年(前329)約15歲入秦,為秦惠王妃,與秦惠王后魏氏爭寵。電視劇誤稱秦惠王后為楚女羋姝。
生一女三子。約16歲生長女嬴氏,約20歲生長子嬴稷,其后又生次子嬴悝、幼子嬴市。
秦武王四年(前307)約37歲,趁著王太后魏氏所生秦惠王嫡長子秦武王嬴蕩舉鼎猝死,利用右丞相樗里疾與左丞相甘茂的爭權(quán)矛盾,與弟魏冉策反樗里疾,發(fā)動宮廷政變,驅(qū)逐王太后魏氏所生秦惠王嫡次子秦季君嬴壯,幫助19歲的長子嬴稷(秦昭王)篡位成功,史稱宣太后。為滅義渠而色誘義渠王,與其生有二子,魏冉伐滅義渠以后,殺死義渠王及所生二子。把持秦政四十余年,秦昭王四十二年(前265)死,終年約79歲。
嬴氏,羋氏約16歲(前328)所生長女。前312年約17歲,嫁為燕昭王后。
嬴稷,羋氏約20歲(前325)所生長子,即秦昭王(詳下秦國四君)。
嬴悝,羋氏次子,生年不詳,同母兄秦昭王篡位后,封高陵君。
嬴市,羋氏幼子,生年不詳,同母兄秦昭王篡位后,封涇陽君。
魏冉,羋氏異父同母弟。與羋氏密謀政變,助外甥秦昭王篡位以后,長期擔任秦相,封穰侯,封地穰邑(韓地)。齊湣王用蘇秦策,滅宋之后,增封其陶邑(宋地)。秦昭王四十二年(前265)被逐歸陶,憂死。
羋戎,羋氏同父同母弟,未參與政變。秦昭王篡位后,封華陽君,封地華陽(中山地),增封新城(楚地)。
向壽,羋氏外甥,曾任左丞相甘茂的副將,助其拔韓宜陽。秦昭王篡位以后,受到重用,一度曾任秦相。
羋氏一生,涉及秦國四君:
1、秦惠王嬴駟,秦孝公嫡長子,前356年生,羋氏夫君。20歲即位,在位二十七年(前337-前311)。第十三年稱王更元,前元十三年(前337-前325)為君,更元十四年(前324-前311)為王。終年46歲。
2、秦武王嬴蕩,秦惠王嫡長子,前329年生,生母魏氏(魏惠王女)。20歲即位,王后魏氏(魏襄王女)。在位四年(前310-前307),終年23歲(前329-前307),無子。
3、秦季君嬴壯,秦惠王嫡次子。生年不詳,生母魏氏(魏惠王女)。前307年繼位,同年失位逃亡。前305年(秦昭王二年)與同母弟嬴雍一起被誅。
遠山案:秦國紀年無秦季君,《史記·秦本紀》據(jù)《秦記》,謊稱:“庶長壯(秦季君嬴壯)與大臣、諸公子(秦季君同母弟嬴雍)為逆,皆誅?!薄妒酚洝ゐ盍袀魉麟[》引《竹書紀年》:“秦內(nèi)亂,殺其太后及公子雍、公子壯?!薄端麟[》又說:“季君即公子壯,僭立而號為季君。穰侯力能立昭王,為將軍,衛(wèi)咸陽,誅季君及惠文后?!痹u論實為顛倒黑白,僭立者實為昭王?!凹揪睂崬檎円院笾H號,非自號。
4、秦昭王嬴稷,秦惠王庶長子,生母羋八子。前325年生,前312年14歲隨姐往燕,充當質(zhì)子。前307年異母兄秦武王嬴蕩猝死,被趙武靈王所派趙將趙固從燕送歸。羋氏與弟魏冉密謀,舉兵叛亂,弒殺異母兄秦季君嬴壯。19歲的嬴稷篡位,即秦昭王(秦始皇曾祖父)。在位五十六年(前306-前251),終年75歲,為其曾孫秦始皇(前246-前210)伐滅六國打下決定性基礎(chǔ)。——秦昭王之子、秦孝文王在位僅3日,計為一年(前250)。秦昭王之孫、秦莊襄王在位僅四年,計為三年(前249-前247)。
尾聲
一 蘇秦謀齊詐立三帝,藺且釋莊撰文五篇
前285年,周赧王三十年。秦昭王二十二年。楚頃襄王十四年。魏昭王十一年。韓厘王十一年。趙惠文王十四年。齊湣王十六年。燕昭王二十七年。魯湣公十八年。衛(wèi)嗣君三十年。
蘇秦派遣盛慶返燕,通報燕昭王:“齊湣王伐滅宋國,占領(lǐng)宋國所侵的楚地淮北,兼并泗上十二諸侯、吳越九夷之地,齊國疆域已達原先三倍。一個齊國,燕國尚且不能抵御,三個齊國,燕國更難抵御。然而智者謀事,善于因禍為福,轉(zhuǎn)敗為功。當年勾踐先敗天吳,然后滅吳稱霸,正是如此。大王想要因禍為福,轉(zhuǎn)敗為功,必須繼續(xù)尊齊為霸。秦昭王不甘心居于齊湣王之下,必將策動諸侯連橫伐齊。大王不如派人勸說秦昭王:'秦稱西帝,趙稱中帝,燕稱北帝,就能策動諸侯連橫伐齊,迫使齊湣王讓宋復(fù)國,把淮北還給楚國?!昵扒卣淹醣黄瘸废鞯壑?,乃是刺心之痛。大王投其所好,秦昭王必將策動諸侯連橫伐齊。奉陽君沒能得到定陶、蒙邑,孟嘗君沒能得到薛邑、平陵,必將勸說趙惠文王、魏昭王響應(yīng)秦昭王。不過諸侯連橫伐齊之初,大王不可公開叛齊,必須等待齊師疲弊之后,再予最后一擊。”
燕昭王大喜,召見樂毅:“武安君建議寡人,明尊齊湣王為霸主,暗尊秦昭王為西帝,策動諸侯連橫伐齊。先生以為如何?”
樂毅說:“齊國久霸中原,地廣人眾,國富兵強,大王難以獨攻。武安君之策甚佳!”
燕昭王于是派遣趙嚪使秦,鄭重囑咐:“你以私人身份至秦,勸說秦昭王策動諸侯連橫伐齊。不可泄露是奉寡人之命。”
趙嚪從燕至秦,晉見秦昭王:“齊湣王伐滅與秦結(jié)盟的宋國,大王若不伐齊存宋,今后諸侯必將不愿與秦結(jié)盟。秦、齊遠隔,大王不便單獨伐齊,不如策動山東諸侯連橫伐齊,諸侯必將響應(yīng)!”
秦昭王問:“山東諸侯無不敵視秦國,為何響應(yīng)寡人?”
趙嚪說:“齊湣王伐宋三年,不僅師疲國貧,而且得罪天下諸侯。齊湣王滅宋之前,把定陶、蒙邑預(yù)封給奉陽君,又把薛邑、平陵預(yù)封給孟嘗君,誘使他們支持齊國伐宋。然而齊湣王滅宋之后,竟然食言,奉陽君、孟嘗君均被激怒。趙惠文王聽命于奉陽君,魏昭王聽命于孟嘗君,趙、魏必將響應(yīng)大王。韓厘王與魏結(jié)盟,燕昭王與趙結(jié)盟,韓、燕也必隨之響應(yīng)大王。楚國淮北被宋康王攻取,如今歸于齊國,楚頃襄王也必響應(yīng)大王。”
秦昭王說:“魏、韓、楚皆弱,趙惠文王未必聽命于奉陽君,燕昭王又聽命于蘇秦而親齊?!?/p>
趙嚪說:“大王只要進號西帝,邀請趙惠文王進號中帝,邀請燕昭王進號北帝,就能確保趙、燕響應(yīng)。秦、趙率領(lǐng)魏、韓、楚正面伐齊,燕軍背后襲齊,齊國必破!”
秦昭王大為心動,轉(zhuǎn)問魏冉:“相國以為如何?”
魏冉擔心連橫伐齊一旦失敗,齊湣王可能收回定陶,于是反對:“大王如果采納三帝之策,趙惠文王受制于反對稱帝的奉陽君,燕昭王聽命于反對稱帝的蘇秦,必定不會響應(yīng)。齊滅宋后,氣勢正盛,大王暫時不宜連橫伐齊?!?/p>
秦昭王聽從魏冉,不取三帝之策,又聽從趙嚪,決意連橫伐齊。遣使通報天下諸侯:“齊湣王與寡人四次結(jié)盟,四次欺騙寡人,三次挑起諸侯合縱伐秦,如今又伐滅與秦結(jié)盟的宋國,罪大惡極!寡人發(fā)誓:有齊無秦,有秦無齊!”
秦昭王親往涇陽君的封地宛邑(河南南陽)會見楚頃襄王,邀約加入連橫伐齊。
楚頃襄王拒絕。
秦昭王又親往趙地中陽(山西呂梁)會見趙惠文王,邀約加入連橫伐齊。
趙惠文王拒絕。
起賈奉秦昭王之命使魏,邀約魏昭王加入連橫伐齊。
孟嘗君大悅,勸說魏昭王:“趙相奉陽君,趙將韓徐為,全都愿意伐齊。秦、趙兩強共同伐齊,必能破齊。大王應(yīng)該加入伐齊!”
魏昭王不聽:“奉陽君、韓徐為固然愿意伐齊,趙惠文王未必愿意伐齊。魏國西有秦禍,東有齊患,唯有依靠趙國,才能抵御秦、齊威脅。寡人愿與趙惠文王同進退!”
孟嘗君于是親自使趙,與李兌、韓徐為一起勸說趙惠文王加入連橫伐齊。
趙惠文王二十五歲,親政已經(jīng)六年,仍然受制于李兌,被迫同意加入連橫伐齊。
孟嘗君又親自使燕,晉見燕昭王:“大王對于齊宣王破燕殺父,忍辱負重。對于齊湣王誅殺張魁,表示感謝。對于力主伐齊的忠臣田代、孫去疾,罷黜誅殺。大王如此忍恥事齊,乃是畏懼齊國強大。如今秦昭王策動諸侯連橫伐齊,趙惠文王已經(jīng)響應(yīng)。大王追隨秦、趙兩強,必能報仇雪恥?!?/p>
燕昭王牢記蘇秦秘囑,拒絕加入連橫伐齊。
齊湣王急召蘇秦:“秦昭王策動諸侯連橫伐齊,奉陽君已經(jīng)說服趙惠文王響應(yīng),孟嘗君已經(jīng)說服魏昭王響應(yīng),如今又去勸說燕昭王響應(yīng)。寡人十分憂慮!”
蘇秦說:“燕昭王忠于大王,大王不必憂慮!秦國太遠,魏國太弱,同樣不足為慮!趙國強大,與齊相鄰,才是可慮之事。但是奉陽君固然愿意伐齊,趙惠文王未必愿意伐齊。趙惠文王親政六年,必對奉陽君不肯歸政極度不滿。我只要修書一封,必能說服趙惠文王退出連橫伐齊?!?/p>
齊湣王仍然憂心忡忡。
蘇秦派遣公孫弘使趙,致信趙惠文王:“個別趙國大臣,鼓動大王親秦敵齊,我勸大王切勿聽從!秦昭王意在伐滅韓國,吞并二周,才以瓜分齊地為誘餌,引誘中原諸侯加入伐齊。天下有識之士無不明白,秦國一旦滅韓吞周,必將滅魏,禍將及趙。況且天下固有處勢雖異,所患相同者。三年前秦、齊相約稱帝伐趙,諸侯伐趙之兵已在途中,齊湣王卻與大王會于阿邑,相約伐秦去帝,于是秦昭王被迫聽命,撤銷帝號,把溫邑、軹邑、高平還給魏國,把王公、符逾還給趙國。此事天下無人不知!齊國如此厚待趙國,假如大王反而聯(lián)秦伐齊,將來哪個諸侯還敢厚待趙國?大王只有同樣厚待齊國,天下諸侯才會認為大王深明大義,敬畏并且聽命大王。但愿大王聽我良言,三思后行,不要被個別大臣蠱惑!”
趙惠文王聽從蘇秦,立刻罷免李兌,驅(qū)逐李兌死黨韓徐為,宣布退出連橫伐齊。
公孫弘返齊復(fù)命。
齊湣王大悅。
蘇秦說:“大王如果仍不放心燕昭王,我再返燕一趟?!?/p>
隨即往燕,與燕昭王商定破齊方略。
燕昭王按照蘇秦所定方略,假裝驅(qū)逐樂毅至趙。
趙惠文王大喜,任命樂毅為相,廉頗為將。
蘇秦返齊復(fù)命:“我告訴燕昭王:'孟嘗君謊稱趙國加入連橫伐齊,其實僅是奉陽君、韓徐為愿意伐齊。趙惠文王已經(jīng)聽我之言,罷免了奉陽君,驅(qū)逐了韓徐為,大王不要被孟嘗君欺騙!’燕昭王向我保證,決不加入伐齊,又罷免了主張伐齊的樂毅,驅(qū)逐歸趙。如今僅剩秦、魏決意伐齊,大王只要派遣蘇厲使魏,勸說魏昭王罷免孟嘗君,退出伐齊,秦昭王策動的連橫伐齊即告失敗?!?/p>
齊湣王大喜,即命蘇厲使魏。
蘇厲至魏,晉見魏昭王:“齊湣王滅宋,躍居天下最強,趙、燕、韓、楚都不敢加入伐齊。秦、齊遠隔,大王如果單獨助秦伐齊,齊湣王必將報復(fù)魏國。大王不如罷免孟嘗君,退出伐齊?!?/p>
魏昭王說:“寡人既不響應(yīng)伐齊,也不罷免孟嘗君,聽憑秦、齊相攻?!?/p>
蘇厲又拜見起賈:“秦昭王策動諸侯連橫伐齊,諸侯時而響應(yīng),時而退出,乃因各懷私心。魏昭王一向不愿伐齊,勉強聽從孟嘗君,必將消極觀望。如今樂毅兼相燕、趙,燕、趙一心,都已退出連橫伐齊。先生的上策,乃是勸說秦昭王放棄伐齊,聽憑孟嘗君率領(lǐng)魏軍伐齊。因為齊、秦交戰(zhàn),唯有魏國得利,聽憑齊、魏交戰(zhàn),才能秦國得利。齊、魏兩敗俱傷,魏昭王必將聽命秦國,罷免孟嘗君。我二哥武安君蘇秦,為了避免齊湣王責怪,只想免禍存身,希望先生勸說秦昭王放棄伐齊,至少不再鼓動魏昭王加入伐齊。先生若能如此,一定重謝先生!”
起賈說:“我只是御史大夫,人微言輕,怎能說服秦昭王改變決策?”
蘇厲返齊復(fù)命:“魏昭王也已退出伐齊,中原諸侯無一響應(yīng)秦昭王。”
齊湣王大悅,怒于秦昭王策動連橫伐齊,再次罷免親秦的韓珉,讓蘇秦復(fù)相。
蘇秦臺前幕后的兩套動作,導(dǎo)致秦昭王策動的連橫伐齊,諸侯時而響應(yīng),時而退出,迷霧重重,紛擾無休。
秦昭王失去耐心,決定單獨伐齊。由于魏冉反對伐齊,于是不用白起,任命蒙驁為伐齊主將。
蒙驁出身農(nóng)民,憑借斬首計功,成為白起之后從步卒升至主將的第二人。感恩圖報,身先士卒,一舉攻取了齊國河?xùn)|九縣。
樂毅獻策趙惠文王:“齊湣王野心極大,滅宋以后,必將伐趙。大王西有秦禍,東有齊患,唯有利用秦、齊相攻,首先借秦破齊,然后率領(lǐng)諸侯破秦,才能避免兩面受敵。燕昭王為報齊宣王破燕殺父之仇,一直假裝親齊,齊湣王已經(jīng)撤空了齊、燕邊境的駐軍。如今齊湣王只防西境,不防北境。燕昭王為助大王破齊,假裝把我免相,命我至趙,勸說大王助秦伐齊。一旦齊軍全部開赴西境,燕軍就會襲擊齊國北境,必可破齊。”
趙惠文王大喜,命令樂毅率領(lǐng)趙軍助秦伐齊,攻取了靈丘(山東高唐南)。
齊湣王大惑不解:“趙惠文王已經(jīng)罷免李兌,驅(qū)逐韓徐為,為何又命樂毅伐齊?”
蘇秦說:“樂毅在趙惠文王繼位之前,相趙多年,輔佐趙武靈王實行胡服騎射,伐滅中山,屢立大功,在趙根基深厚。奉陽君餓殺主父之后,樂毅離趙相魏。孟嘗君失薛相魏以后,樂毅又離魏仕燕。我是燕國上卿,樂毅是燕國亞卿,位居我下,所以燕昭王一直聽我之言忠于大王,不聽樂毅之言。如今秦昭王策動伐齊,樂毅勸說燕昭王響應(yīng),被燕昭王驅(qū)逐奔趙。恰巧趙惠文王聽我之言罷免李兌,于是又命樂毅相趙,希望借助樂毅在趙的威望,肅清李兌黨羽。趙惠文王僅有二十五歲,已經(jīng)聽任奉陽君專權(quán)十一年,所以無法阻止樂毅擅自伐齊。好在如今僅有秦、趙兩國伐齊,齊國如此強大,大王如此賢明,只要擊敗暴秦、強趙,就能一統(tǒng)天下!”
齊湣王感嘆:“寡人遠遠不如齊桓公賢明,先生遠比管仲賢明,必能挫敗一切來犯之敵!”
二 樂毅破齊蘇秦車裂,魏牟慕莊師事藺且
前284年,周赧王三十一年。秦昭王二十三年。楚頃襄王十五年。魏昭王十二年。韓厘王十二年。趙惠文王十五年。齊湣王十七年(卒)。燕昭王二十八年。魯湣公十九年。衛(wèi)嗣君三十一年。
蘇秦派遣秘使返燕,通報燕昭王:“去年秦、趙伐齊,我已成功離間齊、趙。如今諸侯伐齊的形勢已經(jīng)明朗,齊國已經(jīng)陷入孤立。報仇雪恥已經(jīng)時機成熟,大王可以公開伐齊!我將按照既定方略,確保燕軍必勝,齊軍必??!”
燕昭王大喜,親率燕軍前往邯鄲,會見趙惠文王:“齊滅宋后,空前強大。寡人愿命燕軍,為大王之師充當前驅(qū)!”
趙惠文王忌憚強齊,欣然從命。
樂毅率領(lǐng)燕、趙聯(lián)軍伐齊,燕軍居前,趙軍押后,直逼濟水西岸。
齊湣王大怒:“燕昭王忠齊二十八年,竟敢公然背叛寡人!”
宋郭奉蘇秦之命,向齊湣王進言:“大王已經(jīng)撤空了齊、燕邊境的駐軍,燕軍不從齊、燕邊境直接偷襲,反而繞道趙國,可見燕昭王僅是受到秦、趙脅迫而無奈伐齊,計策游疑未定,并非真心背叛大王和武安君。大王為何不讓武安君領(lǐng)兵御敵?以武安君之賢,率領(lǐng)強齊之兵,迎戰(zhàn)弱燕之師,必定大獲全勝。燕軍一破,趙軍必定聽命。大王破燕服趙,就能號令天下!”
齊湣王聽從其言,調(diào)集傾國之兵,任命蘇秦為主將,準備一舉擊潰趙、燕聯(lián)軍。
蘇秦假裝推辭:“我不擅長兵事,大王最好另命主將。”
齊湣王說:“去吧!寡人相信,先生無所不能!”
蘇秦率領(lǐng)齊軍,開赴濟水,迎戰(zhàn)燕軍。故意戰(zhàn)敗,損兵二萬人。
蘇秦派遣蘇厲趕回臨淄,向齊湣王請罪:“大王強行命我擔任主將,如今戰(zhàn)敗,損兵二萬人,懇請大王治罪!”
齊湣王說:“這是寡人之過,武安君無罪!”
宋郭又說:“昨日之戰(zhàn),燕軍乃是僥幸獲勝,大王可命武安君明日再戰(zhàn)。武安君初戰(zhàn)小敗,明日必以大勝報答大王信任!”
齊湣王正在考慮是否換將,聽了宋郭之言,打消換將之念。
蘇秦堅辭,齊湣王不聽。
次日再戰(zhàn),蘇秦又故意戰(zhàn)敗,損兵三萬人。
蘇秦兵敗,回到臨淄,請求治罪。
齊湣王不聽。
趙惠文王眼見弱燕二敗強齊,命令趙軍加入伐齊。
魏昭王與趙惠文王同進退,終于聽從孟嘗君,也命魏軍加入伐齊。
韓厘王與魏、趙同進退,也命韓軍加入伐齊。
秦昭王忌憚趙國騎兵,也命秦軍加入伐齊。
兼相燕、趙的樂毅,統(tǒng)帥燕、趙、魏、韓、秦五國聯(lián)軍,陳兵濟水西岸,等待齊軍決戰(zhàn)。
蘇秦二戰(zhàn)皆敗,齊湣王考慮改命匡章、司馬穰苴為主將。
蘇秦向齊湣王進言:“大王三年滅宋,其實僅用兩年。第一年命令冷向伐宋,攻取淮北;第二年轉(zhuǎn)命趙信伐宋,無功而返;第三年再命冷向伐宋,一舉滅宋。宋國遠比中山強大,但是號稱天下第一良將的趙武靈王,用了十多年才伐滅中山,冷向僅用兩年就伐滅了宋國。可見冷向遠勝趙武靈王,實為天下第一良將。大王不如改命冷向為主將,必可大敗五國之兵!”
齊湣王聽從其言,不用匡章、司馬穰苴,改命冷向為主將,達子為副將,率領(lǐng)五十萬齊軍,在濟水西岸與五國聯(lián)軍決戰(zhàn)。
兩軍對壘,擂響戰(zhàn)鼓,兵鋒將合。
冷向按照蘇秦預(yù)定方略,突然鳴金,齊軍轉(zhuǎn)為撤退。
樂毅盡知蘇秦預(yù)定方略,繼續(xù)擂鼓,聯(lián)軍立刻沖鋒。
冷向獨駕一車先逃,從此不知下落。
齊軍正在撤退,又失主將,自相踐踏,折損大半。
副將達子收拾殘部,準備再戰(zhàn),齊軍士氣低落。
達子派人返回臨淄,懇請齊湣王犒賞三軍,激勵士氣。
齊湣王大怒:“敗軍之將,怎能要求犒賞?”
達子勉力再戰(zhàn),奮勇戰(zhàn)死,齊軍殘部覆滅。
燕昭王大喜,親臨濟水前線,犒賞三軍,封樂毅為昌國君。
齊軍主力瞬間盡滅,齊湣王難以置信。
宗室陳舉冒死進諫:“大王寵信蘇秦,不知蘇秦誤國。蘇秦二戰(zhàn)皆敗,大王不予治罪!冷向離韓奔齊,大王不用,蘇秦用之!冷向身為主將,鳴金動搖軍心,臨陣一乘先逃!蘇秦用人不當,大王理應(yīng)治罪!”
齊湣王大怒:“勝敗乃兵家常事,武安君對寡人忠心不二!”
司馬穰苴冒死進諫:“十一年前,我奉大王之命伐燕,攻取十城,殺死二將。大王聽信蘇秦之言,歸還十城,從此被他蠱惑!蘇秦為燕謀齊,在齊反間,騙得大王信任,先讓大王得罪天下,再讓大王一敗涂地!”
齊湣王大怒:“命你伐燕的并非寡人,而是孟嘗君!你先得孟嘗君重用,后被寡人棄用,難怪怨恨寡人!你明知孟嘗君離齊相魏以后,背叛寡人,處心積慮策動諸侯伐齊,被武安君一再挫敗,竟敢誣陷武安君背叛寡人!”
齊民狐援冒死進諫:“周武王滅商以后,僅把殷商的九鼎陳列于周廷,但是不許殷商的社稷立于天下,不許殷商的樂舞奏于宗廟,乃是為了引以為戒。大王千萬不要讓齊國的大呂陳列于諸侯的朝廷,不要讓太公的社稷不得立于天下,不要讓齊國的樂舞不得奏于宗廟?!?/p>
齊湣王大怒:“庶民怎敢妄議國事,詛咒寡人!”
立刻在東閭公開誅殺陳舉、司馬穰苴、狐援,宣布:“膽敢誹謗寡人,讒言蘇秦,殺無赦!”
從此宗室離心,大臣不親,百姓不附。
齊國群臣不再進諫,秘密商議:“蘇秦不死,齊國必亡!”
派遣勇士,刺殺蘇秦。
蘇秦被刺,傷重將死。
齊湣王大怒:“寡人必將緝捕刺客,為先生報仇!”
蘇秦臨死,進獻最后一策:“大王遠勝齊桓公,我卻不如管仲,不能繼續(xù)輔佐大王,親見大王成就湯、武之業(yè)!大王可把我的尸體,車裂于東閭。發(fā)布公告:'蘇秦亂齊,為燕反間!刺客忠齊,寡人有賞!’刺客必來請功領(lǐng)賞,大王就能為我報仇!”
齊湣王大慟,依計而行。
刺客中計現(xiàn)身,晉見齊湣王:“我刺殺蘇秦,乃是為國除害,不愿請功領(lǐng)賞。愿為大王領(lǐng)兵御敵!”
齊湣王怒殺刺客,車裂于東閭。
東周國洛陽人蘇秦,三十九歲游楚,四十歲仕齊,四十五歲為齊使秦,四十九歲離齊仕燕。五十歲為燕使齊,反間十八年(前301-前284),助齊滅宋,助燕破齊,被刺身亡,終年六十七歲(前350-前284)。死前自請車裂,誘引刺客現(xiàn)身,成功復(fù)仇。
蘇秦既死,門客宋郭、盛慶、辛謁、韓山,紛紛攜帶細軟,逃離臨淄,不知所蹤。
公孫弘不知蘇秦為燕反間,被其利用,未能破秦,反而破齊,愧對九泉之下的公孫衍、公孫喜,也逃離臨淄,不知所蹤。
蘇厲護送蘇秦遺體歸葬洛陽,盛大車隊到達洛陽郊外。
蘇代帶領(lǐng)蘇氏宗族,遠迎蘇秦靈柩。
蘇代之妻,蘇厲之妻,跪伏道旁,不敢抬頭。
蘇厲說:“你們當年奚落二哥無能,如今二哥已死,為何如此恭敬?”
二人說:“我們都是婦人之見,有眼無珠,不知二哥竟是不朽偉人!”
蘇厲以其余生,把蘇秦親撰的反間記錄,編纂成冊,藏諸名山。1973年出土于長沙馬王堆漢墓,整理者命名為《戰(zhàn)國縱橫家書》。
蘇代讀畢,衷心嘆服:“二弟真是有心人!竟然每事必有記錄,每信必留底稿?!?/p>
蘇厲說:“二哥保存這些即時記錄,一是預(yù)防燕昭王聽信田代、孫去疾之流的讒言,懷疑二哥叛燕忠齊。二是確保二哥只手操縱天下,幫助弱燕擊破強齊的曠世奇功,不因極度隱秘而徹底湮滅?!?/p>
樂毅擊破齊軍主力,遣返秦軍、韓軍,任憑魏軍、趙軍瓜分宋地。
魏軍占領(lǐng)了與魏相鄰的宋地商丘(河南商丘)、陳留(河南陳留)。
趙軍占領(lǐng)了與趙相鄰的宋地河間(河北河間)。
魏相孟嘗君,收復(fù)了封地薛邑。
秦相魏冉,保留齊封之地定陶。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