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甄賈兩先生不依不饒,說今人所寫的格律詩“名”存“實”亡,“五絕”有之,“七絕”有之,“五律”,有之,“七律”有之,但絕而不“絕”,律亦無“律”,晦澀生硬,味同嚼蠟,齊先生還是談點的好,哪怕給點隨想也行。實在拗不過,那我就“矮紙斜行”,“隨想隨想”——“隨想隨想”而已!
首先是句數(shù)固定。律詩每首八句,兩句一聯(lián),頭兩句為“首聯(lián)”,三四句為“頜聯(lián)”,五六句為“頸聯(lián)”,七八句為“尾聯(lián)”。這是術(shù)語,通俗點說,就是“腦袋”,“下頦”,“脖子”,“身子”;一首律詩,相當(dāng)于一個人體,脖子以上占了四分之三,脖子以下到腳才占四分之一,可見“腦袋”在詩詞藝術(shù)中的重要性。
其次是入韻,通稱押韻?!绊崱庇诼稍娛侵负椭C和感覺舒服的聲音。律詩要求全首通押一韻,即一韻到底,中間不得換韻。二四六八句的最后一字為韻腳,而且是“平”韻。首句最后一字為仄時,則無須入韻。五律以首句不入韻為正格,入韻為變格。七律相反,以首句入韻為正格,不入韻為變格。押韻可以參看《廣韻》、《詩韻》、“十三轍”和“十八韻”等韻書。
再次是平仄的要求。用于律詩的字都有“平”、“仄”規(guī)定,所謂平仄,是指律詩中用字的“聲調(diào)”。中古漢語有四種聲調(diào),稱為平、上、去、入。除了“平”聲,其余三種聲調(diào)都有高低的變化,故統(tǒng)稱為“仄”聲。一般而言,平聲是平調(diào),上聲是升調(diào),去聲是降調(diào),入聲是短調(diào),明朝釋真空的《玉鑰匙歌訣》曰:“平聲平道莫低昂,上聲高呼猛烈強,去聲分明哀遠(yuǎn)道,入聲短促急收藏”,這首歌訣后被收入《康熙字典》。平仄或說聲調(diào)的交錯變化,一如生命的律動,詩有平仄,才能朗朗上口,鏗鏘有力!這就像海無波濤,焉稱壯闊,山勢連綿,才嘆蒼茫一樣。
《毛主席給陳毅同志談詩的一封信》中也說:“你叫我改詩,我不能改。因我對五言律,從來沒有學(xué)習(xí)過,也沒有發(fā)表過一首五言律。你的大作,大氣磅礴。只是在字面上(形式上)感覺于律詩稍有未合。因律詩要講平仄,不講平仄,即非律詩。我看你于此道,同我一樣,還未入門。我偶爾寫過幾首七律,沒有一首是我自己滿意的。如同你會寫自由詩一樣,我則對于長短句的詞學(xué)稍懂一點。劍英善七律,董老善五律,你要學(xué)律詩,可向他們請教?!?/div>
當(dāng)然,嚴(yán)苛的平仄要求似亦過之,所以又有“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的說法。意即一、三、五(僅指七言)字的平仄可以靈活處理,而二、四、六以及最后一字的平仄則必須嚴(yán)格遵守。
五言、七言律詩的基本格式各有四種——
五言律詩:
(一)平起首句不入韻式,根據(jù)前面的說法屬于正格。
⊙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平平⊙仄平。
⊙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平平⊙仄平。
(二)平起首句入韻式,屬于變格。
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平平⊙仄平。
⊙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平平⊙仄平。
(三)仄起首句不入韻式,屬于正格。
⊙仄⊙平仄,平平⊙仄平。
⊙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平平⊙仄平。
⊙平⊙仄仄,⊙仄仄平平。
(四)仄起首句入韻式,屬于變格。
⊙仄仄平平,平平⊙仄平。
⊙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平平⊙仄平。
⊙平⊙仄仄,⊙仄仄平平。
七言律詩:
(一)平起首句不入韻式,屬于變格。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二)平起首句入韻式,屬于正格。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三)仄起首句不入韻式,屬于變格。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四)平起首句入韻式,屬于正格。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句式中的“⊙”表示可“平”可“仄”。
仔細(xì)琢磨,這些句型有一個規(guī)律,就是逢雙必反:第四字的平仄和第二字相反,第六字又與第四字相反,如此反復(fù)就形成了節(jié)奏感。但是逢單卻可反可不反,這是因為重音落在雙數(shù)音節(jié)上,以此,單數(shù)音節(jié)就顯得不重要了。所以才有了“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的說法。
最后一點,頜聯(lián)和頸聯(lián)要對仗,首聯(lián)和尾聯(lián)則可對可不對。
對仗,即把同類或?qū)α⒏拍畹脑~語放在相對應(yīng)的位置上使之出現(xiàn)相互映襯的狀態(tài),使語句更具韻味。對仗與漢魏時代的駢偶文句密切相關(guān),可以說是由駢偶發(fā)展而成的,對仗本身應(yīng)該也是一種駢偶。
對仗的具體內(nèi)容,首先是上下兩句平仄必須相反,上句為平的地方,下句相對的一定是仄。
其次是要求相對的句子句型應(yīng)該相同,句法結(jié)構(gòu)要一致。如主謂結(jié)構(gòu)對主謂結(jié)構(gòu),偏正結(jié)構(gòu)對偏正結(jié)構(gòu)。有的對仗的句式結(jié)構(gòu)雖不一定相同,但起碼字面要相對。
再次,要求詞語所屬的詞類相一致,如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等;詞語的“詞匯意義”也要相同。如同是名詞,它們所屬的詞義范圍要相同,如天文、地理、宮室、服飾、器物、動物、植物、人體、行為、動作等同一意義范圍內(nèi)的字詞方可為對。
當(dāng)然,對仗的運用有寬有嚴(yán),因而出現(xiàn)各種不同類型,有工對、鄰對、寬對、借對、流水對、扇面對等。在內(nèi)容上則有言對、事對、正對、反對等名目。試舉幾例如下:
1.工對。工對,也稱嚴(yán)對,指工整的對仗。即兩句在詞性、詞類、句型等方面都分別整齊相對,甚至同一詞類中,如分若干小類,也須分別相對。杜甫《絕句》一詩,就屬工隊: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詩中的“兩個”對“一行”,就是數(shù)量結(jié)構(gòu)對數(shù)量結(jié)構(gòu);“黃鸝”對“白鷺”屬于禽名相對;“翠”對“青”則是兩種顏色相對;“千”對“萬”是兩個數(shù)詞相對。
2.寬對。寬對是與工對相對的概念,要求相對寬泛。一般只要句型相同、詞性相同,即可構(gòu)成對仗。如黃魯直《答龍門秀才見寄》詩中的“明月清風(fēng)非俗物,輕裘肥馬謝兒曹”便是寬對——“明月清風(fēng)”屬于天時,“輕裘肥馬”則屬于人事或地理,但因句型、詞性相同,即可成對。
3.借對。借對也屬寬對的一種,但較之寬對更有意趣。借對有兩種借法:
(1)借義。借義是利用字詞的多義性,通過一個字或詞的某一種意義與相應(yīng)的字詞構(gòu)成對仗。如杜甫《曲江》詩:“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皩こ!币辉~具有多種含義,一為“平?!?,一是“八尺為尋,倍尋為?!?。前者是副詞,后者是數(shù)量詞,這里用“尋?!钡臄?shù)量含義來對數(shù)詞“七十”,而詩中用的卻是它副詞方面的意義。
(2)借音。借音是利用字詞之間的同音關(guān)系以對。如“殘春紅藥在,終日子規(guī)啼”一詩,以紅對子(諧紫);另如“住山今十載,明日又遷居”詩,則以十對遷(諧千),皆為借音。
我個人的看法,今人寫格律詩,對仗方面寬對即可,尤其初學(xué)者更不宜以詞害意。但“犯孤平”和“三平調(diào)”視為近體詩之大忌?!胺腹缕健焙汀叭秸{(diào)”的意思比較好理解,即整句除了韻腳,只有一個平聲字,叫做“孤平”,如五言的“平平仄仄平”句型,若第一字用了仄聲,則第三字必須是平聲;七言的“仄仄平平仄仄平”句型,若第三字用了仄聲,則第五字必須是平聲。如果句尾連續(xù)出現(xiàn)了三個平聲字,叫做“三平調(diào)”,近體詩必須盡量避免。因此五言“仄仄仄平平”的第三字和七言“平平仄仄仄平平”的第五字不能用平聲字。
“絕句”的形式特征有類于律詩,尤其是以平仄對仗而論,絕句確是截取律詩的四句:或截取前后兩聯(lián),不用對仗;或截取中間兩聯(lián),全用對仗;或截取前兩聯(lián),首聯(lián)不用對仗;或截取后兩聯(lián),尾聯(lián)不用對仗。
領(lǐng)會和把握律詩、絕句的形式特征應(yīng)該不是很難,稍稍用心就能做到。但也并非說律詩、絕句的形式特征不重要,不具備這些形式特種也就不能稱為“律詩”和“絕句”。
但往往有人把自己所寫的“五個字八句話”或“七個字八句話”就冠以“五律”或“七律”,“五個字四句話”或“七個字四句話”就冠以“五絕”或“七絕”,至多押押韻腳,這是不符合近體詩特征的,充其量叫做“五八”“五四”詩或“七八”“七四”詩!子虛、烏有兩位先生所說的“名存實亡”大概指此。
其實,僅僅具備了近體詩的形式特征也不能稱為好詩,古人言:“詩為心聲,詞乃情物”,心氣不到,情感不盈也是寫不出好詩的。無論古體詩、近體詩還是自由體詩,如非具備情景交融、凝練含蓄、氣韻生動的特點,都算不得好詩!王昌齡在《詩格》里說:“一曰物境。欲為山水詩,則張泉石云峰之境。二曰情境,娛樂愁怨,皆張于意而思于心,則得其真矣?!蓖鯂S先生也說:“一切景語皆情語。”因此,除了熟讀唐詩、宋詞以外,多看看劉勰的《文心雕龍》、司空圖的《二十四品詩》、王國維的《人間詞話》或者王力的《詩詞格律》等,對于我們寫近體詩會有很大的啟發(fā)。
另外,認(rèn)真、觀察和識見對于寫詩來說也很重要。賈島的“推敲”、孟郊的“苦吟”、詩僧齊己的“一字師”等,都是認(rèn)真、仔細(xì)觀察和虛心求教而后得的先例,也被譽為詩壇佳話。
見識或識見是指看到、辨別和洞察,并升華為哲思以至于“道”。每個人所看到的事物都會有所不同,橫看、側(cè)看、遠(yuǎn)看、近看,蘇軾之于廬山就有截然不同的認(rèn)識。因之,蘇軾的《題西林壁》詩,就有哲思的“味道”。另如他的《琴詩》“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于君指上聽?”也是如此。當(dāng)然,井底之蛙或一只近視、色盲的井底之蛙所看到的天則不能稱為“見識”,條件所限,肚子如何的“鼓”,叫聲如何的“大”,也只能是陶醉于天只有井那么大的自詡之中,絕不會被真正有見識的人所認(rèn)同。
好了,“隨想”就寫到這里,甄子虛、賈烏有兩位先生是否滿意,對寫近體詩的人是否有所啟發(fā),我就不得而知了!于我,倒是重溫了一下近體詩的體例和要求,自覺還是十分有益的。
2019年元月3日
姜思學(xué):一九六二年生人,黑龍江省馬克思主義哲學(xué)學(xué)會研究會副秘書長,學(xué)科帶頭人?,F(xiàn)供職哈爾濱商業(yè)大學(xué)馬克思主義學(xué)院。主講哲學(xué),哲學(xué)史,周易概論等課程。
The presence of literature主 編:明樺
微 信 號:zhaominghua0526
本期編輯:明樺
微 信 號:shaiwangnv
來稿須知:原創(chuàng),文責(zé)自負(fù)。
稿件題材:詩歌、散文、小說、雜文,書法、攝影、繪畫作品。
初次投稿:附作者姓名(筆名)、個人簡介(150字左右)、照片一張。
投稿信箱:438371346@qq.com
在場文學(xué)主編明樺感謝您支持原創(chuàng)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