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海貝爾(Pachelbel Johann,1653 -1706)
德國著名作曲家,是巴赫的老師?! ?/span>
帕海貝爾,約翰(1653年8月生於德國紐倫堡;1706年3月7日卒於德國紐倫堡)。德國作曲家及風琴家。一六七四年開始與當時在維也納頗負盛名的克爾(j,kas-par kerl)學習風琴與作曲。同時是維也納皇家教堂的副風琴師。一六七七年任職埃森納赫(eisenach)宮廷風琴師。次年五月赴埃福(erfurt)任普雷第格教堂(pred-gerkirche)風琴師。一六九0年至一六九二年任職斯圖加(stuttgart)宮廷風琴師。一六九二年至九五年任職哥塔(gotha)。一六九五年之後,任職紐倫堡圣塞巴都教堂(st.sebaldus church),一直到逝世為止?! ?/span>
他最重要的作品是風琴曲,特別是他的圣詠前奏曲。他的作品,以對圣詠旋律的高度裝飾見長。最重要的作品,是六組變奏曲,以「阿波尼六聲音階(hexachordumapollinis)」之名出版?! ?/span>
Canon in d 卡農(nóng)并非曲名,而是一種曲式,字面上意思是「輪唱」,原意為“規(guī)則”。指的是復調(diào)音樂的一種寫作技法。簡單的講,就是有數(shù)個聲部的旋律依次出現(xiàn),交叉進行,互相模仿,互相追隨,給人綿延不斷的感覺。一個聲部的曲調(diào)自始至終追逐著另一聲部,直到最后……它們會融合在一起,永不分離。纏綿制及的音樂,就像兩個人生死追隨?! ?/span>
卡農(nóng)曲長僅五分鐘,是微不足道的小品。諷刺的是,使帕海貝爾留名後世的反而是這首卡農(nóng)??ㄞr(nóng)旋律簡單樸實,但具有精密完美的樂曲結構,充份展現(xiàn)對位法的魅力。樂曲中還有一點值得一提,其低音部為只有八個音符組成的同一旋律,同一旋律從頭到尾重覆了28次。用卡農(nóng)手法寫成的樂曲就叫作“卡農(nóng)曲”。我們熟悉的輪唱曲就是卡農(nóng)曲的一種?! ?/span>
卡農(nóng)出現(xiàn)于十三、十四世紀。后人常采用古代曲調(diào)作為卡農(nóng)主題。如巴赫的《五首卡農(nóng)變奏曲》。十九世紀的交響曲、奏鳴曲也常用卡農(nóng)手法,如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
上文來源:http://hi.baidu.com/chidori69/blog/item/e313ca7ff1d7660d29388aa0.html
巴赫(Bahe ,Johann ,Sebastian Bach , 1685--1750)
德國古典作曲家。生于德國中部城市愛森納赫。其父安布洛鳩斯是一位音樂家。10歲時雙親去世,受其兄約翰.斯朵夫撫養(yǎng)。其兄是一位優(yōu)秀的風琴師,保存許多著名音樂家的珍貴樂譜,但不許弟弟看。他只好偷偷拿出,在月光下抄寫,其兄發(fā)現(xiàn)搶走抄好的樂譜燒了,但他已熟記這些總譜。他15歲開始獨立生活,加入?yún)渭{堡教會合唱隊。18歲任宮廷樂長和阿恩斯德教堂管風琴師,并開始作曲,主要是大合唱和古鋼琴曲等。1717-1723年在寇頓任宮廷樂長,后在萊比錫圣多馬斯教堂及其附屬歌唱學校任樂長和教師。生前僅以管風琴演奏家著稱,去世近百年后,其創(chuàng)作才得到應有的尊重。主要作品有:二百多部宗教及世俗“康塔塔”、若干部宗教《受難曲》、《b小調(diào)彌撒曲》、《馬太受難曲》、《平均津鋼琴曲集》、《音樂的奉獻》、《創(chuàng)意曲集》、《古鋼琴組曲》各六套、小提琴和大提琴《無伴奏奏鳴曲》、《勃蘭登堡協(xié)奏曲》六首、《樂隊組曲》四首和大量管風琴曲,著有《賦格的藝術》一書。他為巴洛克音樂的集大成者,作品多以復調(diào)寫成,對歐洲各國的音樂發(fā)展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亨德爾(Hengdeer , Georg Friedrich Handel , 1685--1750)
英籍德國作曲家。生于德國哈雷。其父是個外科醫(yī)生,后又當領主的侍從,對音樂毫無興趣。但他卻喜愛音樂,千方百計地籌措了一點錢,偷偷地買了一架古鋼琴藏在屋里,每天偷偷地練琴。一天晚上,父親叫他,他沒聽見,沒人回答,父親非常生氣闖入屋內(nèi);只見
他在練琴,當時他僅六歲。七歲時,父親要去鄰國會見他的領主,他聽說那里能聽到美妙的音樂,便鬧著要去,可父親不肯。當父親上了馬車后,他也跳上了馬車。父親跳下馬車步行,他也不甘示弱,跑到前面跟父親一起步行。這樣父親不得不帶他一起去。他在領主的宮廷里聽了合唱和管弦樂。當領主請他彈琴時,他便旁若無人地嫻熟地演奏。領主大為感動,勸其父好好培養(yǎng),父親回家后才請了一位名叫查豪的鋼琴老師,他從此才開始正式學習音樂。他長大以后為服從雙親的意愿,1702年考入哈雷大學學法律,同時在當?shù)亟烫萌我娏暪茱L琴師。在當時他已是一位出色的音樂家了。18歲大學畢業(yè)便到了德國北方的漢堡加入了歌劇團拉小提琴、指揮、也寫歌劇。1706年一1709年去意大利專事作曲,后任漢諾威聯(lián)宮廷樂長。1717年定居英國從事音樂創(chuàng)作,1726年入英國籍。一生創(chuàng)作了46部歌劇,如:《阿爾西那》、《奧蘭多》等。32部清唱劇,如:《彌賽亞》、《猶大·瑪卡貝》、《掃羅》、《參孫》等大部都寫于英國,管弦樂有《水上音樂》等,并作有相當數(shù)量的大協(xié)奏曲、室內(nèi)樂曲、奏鳴曲、古鋼琴曲及合唱曲,代表作有《大協(xié)奏曲集》、《C大調(diào)大協(xié)奏曲》、《古鋼琴組曲第五首》中的《快樂的鐵匠》和歌劇選曲《廣板》等。對英國音樂影響很大。
海頓(Haidun , Franz Joseph Haydn , 1732--1809)
奧地利作曲家。生于奧地利偏僻的窮山村羅勞。其父是車匠、愛好音樂,會唱一點歌,粗淺地彈點豎琴,但不識譜。他自幼喜愛音樂,經(jīng)過學習進步很快。他的親戚發(fā)現(xiàn)了他的才能,對他進行音樂啟蒙教育,雖教導過嚴厲,時常打罵,但卻奠定了他未來音樂生涯的基礎。兩年后,他幸運地成為著名的斯蒂芬大教堂會唱隊員,并接受音樂教育。這滿臉稚氣的孩子要練習寫十二個聲部的大合唱,老師叱責他,讓他先練寫二部合唱,他頑強地終于成功了。7歲時因變聲離開了教會童聲合唱隊。定居維也納,自學作曲,并創(chuàng)作各種器樂作品。此后生活艱苦而不穩(wěn)定。29歲時在一個伯爵的小管弦樂隊里任樂長,生活才安定下來,從而才開始了交響樂和四重奏的創(chuàng)作。后匈牙利權勢最大的一位公爵很賞識他的音樂才華,請他去任宮廷樂長。他此時才有可能全力以赴地進行音樂創(chuàng)作和指揮。1804年引退。此時寫了至今仍在世界各地上演的《告別交響曲》。后曾兩次去倫敦旅行,寫了12部《倫敦交響樂》,是他一生最優(yōu)秀的作品,名震歐洲。還寫了英國國歌《上帝保護國王》。奧地利國歌《上帝保護弗朗茲皇帝》,后來在著名的C大調(diào)《皇帝四重奏曲》中運用了這個旋律,后來,德國也以此為國歌。他從英國歸國后還寫了兩部至今盛演不衰的清唱劇《創(chuàng)世紀》和《四季>,并作有交響曲《告別》、《驚鄂曲》、《時鐘》等100余部,以及大量的弦樂四重奏、鋼琴奏鳴曲、各種樂器獨奏的協(xié)奏曲、彌撒曲、歌曲等。他的交響樂曲和四重奏曲的創(chuàng)作奠定了古典派音樂的宏偉大業(yè),成為古典樂派重要代表人物。
莫扎特(Mozhate ,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 1756--1791)
奧地利古典派作曲家。出生于奧地利的薩爾茨堡。其父在宮廷拉小提琴,又是作曲兼有理論著作,發(fā)現(xiàn)莫扎特的音樂天賦并進行早期培養(yǎng)。其姐比他大五歲,在父親教育下彈鋼琴時,他在一旁專心聆聽。而產(chǎn)生興趣。他特別喜歡彈和弦,凡聽過的旋律都能背誦。四歲開始跟父親學彈鋼琴,技巧復雜,難度很大的協(xié)奏曲他一練就會,而且只練過一次的作品都能背下來。一首小曲只要練二三十分鐘,便能準確無誤而完美地彈奏。雖沒學過,但他拿到樂譜就能分析出旋律與和聲關系的原理。五歲時,他便自己創(chuàng)作各種小曲,由其父記錄下來,其作品和聲與旋律的關系一點不差,而且具有名家風格。一次他在寫曲子,父親向他:“在寫什么?”他一本正經(jīng)地回答:“在寫鋼琴協(xié)奏曲?!备赣H拿來看滿紙涂鴉,但仔細一看曲子不僅符合創(chuàng)作規(guī)律與要求,并且運用了很深的演奏技巧。6歲時,開始練習小型提琴,竟能與大人一起演奏三重奏。獨立能一口氣拉完6首曲子。1762年,父親帶著6歲的他與11歲的姐姐來到慕尼黑演出成功,同年9月又到維也納,充分發(fā)揮了他超人的才華。7歲時,到德國南方城市演出,后又到巴黎、倫敦,3年后,10歲時才回到薩爾茨堡,轟動了歐洲。被稱贊為“神童”。大主教認為他作為演奏家是令人嘆服的,而說他有作曲家的才能是不可信的。就讓他一周內(nèi)寫出一部清唱劇來,他果真如期交出了一部一百零八頁的大型清唱劇,大主教被他驚人的才華所折服。1773年任薩爾茨堡大主教宮廷樂師,因不甘忍受屈辱的仆從地位,于1781年憤然辭職,定居維也納專事創(chuàng)作。后因生活貧困,積勞成疾,他僅活了35歲,但他留給后世的作品多達千余邪。其中最著名的是他后期作品,即歌劇《費加羅的婚禮》、《唐·璜》、《魔笛》、《后宮誘逃》等。共寫了20余部都很著名的歌劇。寫了50部交響曲,其中以歡樂而明快的《bE大調(diào)交響曲》、深沉而有力的《g小調(diào)交響曲》及宏偉而壯麗的《C大調(diào)交響曲》即朱皮特交響曲等三部交響曲最為著名。此外,他還寫有小夜曲十余部、嬉游曲二十余部,鋼琴協(xié)奏曲、小提琴協(xié)奏曲及一些奏鳴曲、屋內(nèi)樂曲也是久負盛名,屢演不衰的傳世佳作。成為維也納古典派的主要代表。
貝多芬(Beiduofen , Ludwig , Van Beethoven , 1770--1827)
近代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出身于德國波恩的一個平民家庭。父親在宮廷樂團任男高音歌手,酗酒又放蕩,嗓子越來越壞。他4歲跟父親學音樂,先學鋼琴和小提琴。然而其父教學無計劃,不耐心,有時任其自流,有時極其嚴厲,甚至半夜被父親從睡夢中叫起來練琴。聽說神童莫扎特的成功帶來經(jīng)濟利益,其父就想把他也培養(yǎng)成神童,以名利雙收來滿足奢侈的生活。所以每當他不好好練時,其父就不問情由痛叱他。但他的演奏水平還是不斷提高。9歲時,由于他演奏水平高,父親已教不了他,其父便請了蒲費弗教他。蒲費弗也是一個酒鬼,時常與其父一起痛飲至深夜,回家來就把他從睡夢中拖起來,強迫他練琴,寒冷的冬夜凍紅凍腫了他的小手,他難過地含淚飲泣地練呀,練呀!他真正發(fā)揮出他非凡的天才是在12歲,他開始師從于倪富先生,先生發(fā)現(xiàn)他絕頂天資和超人的音樂才智,決心犧牲自己的一切,傾盡心血培養(yǎng)他,選用巴林的《用琴十二平均律》為教材,還練習寫變奏曲、賦格和奏鳴曲。14歲時,他在劇院擔任伴奏工作,也在教堂彈鳳琴。17歲時他首先拜訪了大名鼎鼎的莫扎特,他彈了最拿手的鋼琴曲給莫扎特聽,他彈得非常好,但沒有引起重視。因為來訪者都是事前做了充分準備的。他便向莫扎特說:“請你給我一個主題,讓我即興演奏看著如何?”他在莫扎特給他的主題的基礎上,即興演奏非常出色。莫扎特非常驚訝,高興得象個孩子,大聲叫他的學生從鄰屋出來,仔細聆聽,并告訴他們說:“請你們注意這個青年人,他將來一定會震驚全世界的?!?/span>25歲時,他以卓越的音樂家的身份活躍在維也納藝術舞臺上。首先以鋼琴家的身份登上樂壇,每次演出都彈奏許多自己的作品,他成功地開了許多次音樂會,并出版了自己的作品,這些都博得了一致的好評。豪門權貴都爭取給他予以保護,有的拿出6萬先令的年金,并讓出自己的一部分住宅。但不幸的是他在二十五、六歲時就發(fā)現(xiàn)自己耳聾的癥狀,到32歲,病勢已十分嚴重。35歲時,他極度痛苦寫好遺囑,準備自殺。但他在訣別人生的可怕時刻,熱愛生活、熱愛藝術的他,突然意識到:絕望是對人生挫折的屈服,是懦者的表現(xiàn),于是他突然改變了主意,決定向命運挑戰(zhàn),頑強地活下去,繼續(xù)為人類創(chuàng)作藝術珍品,自己用心血寫一部閃光的歷史。于是“貝多芬創(chuàng)作的第二個時期”開始了,寫出了許多名垂史冊的不朽杰作。1804年他創(chuàng)作了雄偉壯麗的bE大調(diào)《英雄交響曲》、燦爛輝煌的C大調(diào)《華爾特斯坦奏嗚曲》。1805年寫了歌劇《菲德里奧》,1806年寫了干古絕作D大調(diào)《小提琴協(xié)奏曲》和《熱情奏鳴曲》。1807年寫了E大調(diào)《第四交響曲》,1808年,完成了第五、第六交響曲和《告別奏嗚曲》及《第五鋼琴協(xié)奏曲)。1814年,他創(chuàng)作了康塔塔《光榮的瞬間》及A大調(diào)《第七交響曲》和《惠靈頓的勝利》。1820年,他在全部失聰?shù)那闆r下,依然創(chuàng)作了最著名的《莊嚴的彌撒》和《第九交響曲》及最后五部鋼琴奏鳴曲和大部弦樂四重奏曲。57歲離開人間。他的交響曲《英雄交響曲》、《命運交響曲》、《田園交響曲》等。被后人稱為“永恒的九部交響曲”,他的《悲愴》《熱情》等32部鋼琴奏鳴曲被稱為“鋼琴的新約全書”,還有17部弦樂四重奏和歌劇《菲德里奧》、戲劇配樂《哀格蒙》、《莊嚴的彌撒》等大量杰作,都是留給后世的無價之寶。另外,一些小品《小步舞曲》、《致愛麗絲》、《土耳其進行曲》等也廣為流傳。
格里格(Gelige , Edvard Hagerup Grige , 1843--1907)
挪威作曲家。生于卑爾根。父親是知識淵博的學者。母親是鋼琴家,特別喜歡貝多芬和莫扎特的作品,母親的高雅情趣潛移默化的藝術熏陶了他,六歲隨母親學鋼琴。他曾夢想當詩人或預言家,不是一開始就想當責音樂家。雖然他在十二歲就寫了變奏曲一類的小型作品,但他仍不打算以音樂為自己終生事業(yè)。在著名小提琴家布魯發(fā)現(xiàn)他的音樂才能后,極力鼓勵他,他才決定學音樂。1858年,他在15歲時考入萊比錫音樂院。1863年在哥本哈根從事作曲與演奏,并師從丹麥作曲家加岱。畢業(yè)后,1864年與挪威國歌的作曲者諾德拉克共同發(fā)起成立了音樂協(xié)會。1865年,他創(chuàng)作了《鋼琴奏鳴曲》、《第一小提琴奏鳴曲》,后赴意大利,在羅馬完成了《秋》序曲,這是他第一部管弦樂作品。1866年,他出任奧斯陸愛樂協(xié)會指揮。1874年,開始專心從事創(chuàng)作,當年為易卜生戲劇《皮爾·金特》配樂。1877年寫了《弦樂四重奏曲》、《霍爾堡組曲》、《抒情組曲》、《挪威舞曲》,和許多鋼琴曲、歌曲、男聲合唱曲等作品。他差不多畢生在與病魔做斗爭,盡管如此,他還是成為一流的近代作曲家。
舒伯特(Shubote , Franz peter schubert , 1797--1827)
奧地利作曲家。出生在維也納郊外冷落的村莊,父親是小學教師,家貧,沒有鋼琴。父親業(yè)余拉小提琴。他沒有受過正規(guī)教育,最初從父學音樂,也從哥哥學音樂。后又跟本村教堂風琴師學習,他非常聰明,許多東西一學就會。他是個音樂之家的孩子,每晚全家合奏,他也加入,父親常出差錯,首先發(fā)現(xiàn)的竟是他,11歲時,這個穿著父親的舊衣服,戴著一副金屬架近視鏡去考一所能學音樂的公費神學校,他一考就中。在學校里不只學音樂理論,也接觸許多優(yōu)秀的器樂作品。他對莫扎特和貝多芬非常敬慕。希望自己也能寫出象他們那樣鼓舞人心的音樂。他開始作曲了。每次創(chuàng)作靈感就象潮水傾瀉。他沒有五線譜紙,便把舊信封或舊紙翻過來,畫譜紙進行創(chuàng)作。他16歲因變聲退出重聲合唱團離開學校。因怕應征入伍,次年到父親工作的小學校當助理教師,教孩子ABC。這時他寫了《紡線女》、《野玫瑰》、《魔王》等近二百首歌曲和五部交響曲等作品。1816年,辭去教師工作,專事創(chuàng)作成了收入甚微的自由的音樂家。21歲和27歲,曾兩次去匈牙利,在伯爵家任家庭教師,后回到維也納。由于積勞成疾,他二十五、六歲就常生病,身體過早地衰弱了。此后,他的作品也變得比較深沉、暗淡了?!段赐瓿山豁懬穼懹?/span>1822年?!睹利惖哪シ慌穼懹?/span>1823年,這部套曲共包括24首職曲,另兩部套曲《冬之旅》和他最后一部作品《天鵝之歌》寫于1827年。
格林卡(Gelinka , Michail lvanovith Glinka , 1804--1857)
俄國作曲家。出生于俄國西部斯摩梭斯克省葉爾寧縣諾沃斯帕斯鎮(zhèn)一個普遍地主家庭。他自幼受到良好的音樂環(huán)境的熏陶。從小學鋼琴、小提琴,并喜愛、熟悉當?shù)孛窀琛?/span>1817年到彼得堡高等師范附屬貴族寄宿學校讀書,在校期間,跟“夜曲形式創(chuàng)造者、在俄國樂壇頗負盛名的英國著名作曲家兼鋼琴家約翰·費爾德學鋼琴、跟意大利人戈第學聲樂,跟約瑟夫·貝姆學小提琴。1822年畢業(yè)。1823年,去高加索旅行,回到家鄉(xiāng)后,他一面指揮他叔父的私人管弦樂團,一面潛心學習海頓、莫扎特、貝多芬及凱魯比尼等大師的作品,掌握了一些管弦樂方面的知識。1824年,遵從父親去彼得堡運輸部供職,業(yè)余從事音樂活動。1828年,辭退公職。1830年,經(jīng)由德國赴意大利的米蘭,師從巴吉里學作曲。后又到那不勒斯、羅馬、波倫亞等地師從唐尼采蒂、貝里尼學寫歌劇。1833年回國途中,他經(jīng)維也納到柏林,向S·M·德思學習五個月復調(diào)音樂?;貒?,立即創(chuàng)作《伊凡·蘇薩寧》,接著創(chuàng)作了第二部歌劇《魯斯蘭與留德米拉》,他還為悲劇《赫爾姆斯基公爵》寫了伴奏音樂。1845年,經(jīng)由法國去西班牙,創(chuàng)作了《阿拉貢霍塔》和《馬德里之夜》以及《華麗隨想曲》,1847年回國,1848年創(chuàng)作了《回憶馬格里的夏夜》,和管弦樂幻想曲《卡瑪琳斯卡亞》。1857年客死于柏林。作品除上述外,還有為數(shù)眾多的著名作品,如;《幻想圓舞曲》、《bE大調(diào)弦樂六重奏曲》、《F大調(diào)弦樂四重奏曲》、歌曲《林聲喧嘩》、《云雀》等。被譽為俄羅斯音樂之父。
門德爾松(Mendeersong , Felix Mendelsson-Bartholdy , 1809--1847)
德國作曲家。生于漢堡。其父是德國商港漢堡的大銀行家,是億萬大亨。其母懂音樂,是他的啟蒙老師。父母不惜重金,對他進行良好的音樂教育。3歲時同比他大4歲的姐姐一起開始學音樂,條件非常優(yōu)越,常把最著名的音樂家請到家里給他上課。為了培養(yǎng)他學會指揮管弦樂和合唱,每星期天,便邀請專業(yè)管弦樂團與合唱團到家里演出。這時,他這個小指揮站在椅子上,態(tài)度嚴肅地揮動著指揮棒指揮樂隊,這樣他自然進步很快。9歲,他公開演奏鋼琴,10歲開始作曲,11歲便寫出幾十首奏鳴曲及其他樂曲。他簡直象神童莫扎特一樣展露音樂才華。12歲時,在大文豪歌德面前演奏巴赫的賦格。17歲時,為莎士比亞的喜劇《仲夏夜之夢》譜寫了序曲,這首與他16年后創(chuàng)作的《婚禮進行曲》均為名作。18歲時,寫歌劇。1829年致力于介紹被埋沒近百年的巴赫的作品,他一生交游極廣,作品豐富,是室內(nèi)樂重要作曲家。1835年移居萊比錫,任格文特豪斯管弦樂團指揮。1843年,在萊比錫創(chuàng)辦了德國第一所音樂學院。他的交響曲《蘇格蘭》、《意大利》、序曲《蘇格爾山洞》、《平靜的海與幸福的航行》、《e小調(diào)小提琴協(xié)奏曲》等都是名作。他還獨創(chuàng)了“無詞歌”的鋼琴曲體裁,共8冊48首。他的工作長期過于勞累,身體漸衰,于
肖邦(Xiaobang , Frederik Francois Chopin , 1810--1849)
波蘭音樂家。生于波蘭華沙,母親是波蘭貴族。父親是法國人。在華沙兩三所學校任法語教師,他從小就同貴族子弟一起讀書、游戲。4歲時開始學鋼琴。他對音樂特別敏感,常被動聽的鋼琴聲感動得淚流滿面。7歲時向捷克小提琴家、鋼琴家兼作曲家茲尤威尼學習。寫了《波蘭舞曲》,他8歲便公開演奏協(xié)奏曲并作曲。15歲便出版自己的作品,1826—1829年學于華沙音樂學院。19歲去音樂之鄉(xiāng)維也納公演成功。成為華沙公認的鋼琴家和作曲家。后半生正值波蘭亡國,1830年,定居法國,創(chuàng)作大量愛國主義思想的鋼琴曲。如:《第一敘事曲》、《bA大調(diào)波蘭舞曲》、《革命練習曲》、《bB小調(diào)諧虐曲》和《bb小調(diào)奏鳴曲》及《小狗圓舞曲》、《葬禮進行曲》等。還有不少小夜曲、馬祖卡、波洛涅茲、回旋曲、變奏曲等鋼琴曲和幻想曲和近0首藝術歌曲,其中最吸引人的是《少女的心愿》。晚年生活非常孤獨、寂寞,自稱是“遠離母親的波蘭孤兒”,
舒曼(ShumanRobert Schumann , 1810--1856)
德國作曲家、音樂評論家。出生在德國中部薩克森州的小市鎮(zhèn)茨維考。他很小就喜歡音樂,8歲開始學鋼琴,9歲開始作曲,11歲寫管弦樂作品,14歲已擅長演奏鋼琴。此后他沒能繼續(xù)學習音樂,中學畢業(yè)后,他遵從父命考入萊比錫大學法律系。1829年轉入德國南部的海德爾堡大學學習。該校有位梯勃教授很喜歡音樂,鼓勵他學音樂。此后,他才立志當音樂家。其父不同意,認為音樂家不能保證生活的安寧和幸福。他到20歲時,父親才支持他的志愿。他喜出望外,在著名鋼琴教師門下學習。練琴時,他的手指不夠靈活,他就從天棚上掛一條繩子綁在手指上,不停地活動手指,結果使左手的第四指越來越僵硬,以至完全不能動了。他痛苦、絕望,企圖自殺。他悔恨不已,成了終生遺憾。1831年開始撰寫音樂評論。此后他決心作曲。1834年創(chuàng)辦《新音樂雜志》。1843年在門德爾松創(chuàng)辦的萊比錫音樂學院教授作曲、鋼琴與總譜讀法等課。作有許多新穎獨特的鋼琴名曲,如:《蝴蝶》、《狂歡節(jié)》、《交響練習曲》、《童年憧憬》、《幻想曲集》等。1840年寫了138首歌曲,被稱為“歌曲文萃》。最著名的有:歌曲集《桃金娘》、《婦人的愛情和生活》、《詩人之戀》等。寫有四部交響曲和《a小調(diào)鋼琴協(xié)奏曲》、《曼弗雷格序曲》等。其創(chuàng)作以富有浪漫主義激情著稱。
瓦格納(Wagena , Wilhelm Richard Wagner 1813--1883)
德國作曲家、指揮家。生于德國萊比錫。幼時受過較好的普通教育,但對音樂不感興趣。曾學了一點鋼琴,但進步不大。后來他對戲劇發(fā)生了興趣。13歲時曾翻譯希臘史詩《奧德賽》,14歲又效法莎士比亞寫大型悲劇。曾入萊比錫大學學習音樂與哲學課程,中途退學后鉆研音樂理論。一次,他在聽貝多芬交響曲時深受感動,認為當音樂家好。他立即行動,從圖書館借來和聲學學習,又覺得收獲不大,便師從學習,進步很快。幾個月中就學完了和聲學、對位法和賦格。18歲時他便寫奏鳴曲、序曲和交響曲,1832年作《C大調(diào)交響曲人20歲時寫歌劇《結婚》和《妖精》。1842年他的歌劇《利恩濟》(1840)演出成功。1843年任德累斯頓宮廷劇院指揮。但后幾部歌劇《漂泊的荷蘭人》(1841)、《湯豪塞》(1845)演出失敗。1854年,寫四聯(lián)歌劇《尼伯龍根的指環(huán)》,并完成了歌劇《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1864年應巴伐利亞國王之邀到慕尼黑定居。1877年,創(chuàng)作《帕西法爾》1882年完成。
威爾第(Weierdi G.Verdi 1813--1901)
意大利歌劇作曲家。
李斯特(Lisite Liszt Forencz , 1811--1886)
匈牙利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生于萊町。父親愛好音樂,能演奏小提琴和鋼琴。6歲從父學鋼琴,9歲便在肖普朗和愛丁堡公演協(xié)奏曲,成為天才少年。1821年全家搬到音樂之鄉(xiāng)維也納,他開始正式學音樂,師從采爾尼,當時只10歲。他的演奏大大轟動了維也納。1823年演奏會上,貝多芬聽了他的演奏,結束時,掌聲雷動,貝多芬走上舞臺,抱起他,在額上熱烈地親吻。16歲定居巴黎。1834年創(chuàng)作鋼琴組曲《旅行者畫冊》,1848年至1861年寓居魏瑪,任公爵宮廷劇院指揮。1875年創(chuàng)辦布達佩斯音樂學院并任院長。在音樂上主張標題音樂,創(chuàng)造了交響詩的體裁,作有《匈牙利》、《前奏曲》、《塔索》、《普羅米修斯》、《瑪捷帕》等13部交響曲《浮士德人《但丁》、19首鋼琴曲《匈牙利狂想曲》、12首高級練習曲,在鋼琴上創(chuàng)造了管弦樂的效果。并著有《肖邦》、《匈牙利的茨岡人及其音樂》等。
約翰.施特勞斯(Yuehan.shitelaosi Johann Strauss , 1825--1899)
奧地利輕音樂作曲家、指揮家、小提琴家。出生在維也納的一個音樂家庭。與父同名。小施特勞斯從小非常熱愛音樂。耳濡目染受到父親的音樂熏陶。老施特勞斯是宮廷圓舞廳樂長,又會創(chuàng)作,名震歐洲。但老施特勞斯深知音樂界,特別是輕音樂界競爭激烈,若想成功決非易事。他7歲已創(chuàng)作一首圓舞曲,并在父親的反對下學習小提琴。他中學畢業(yè)后,父親讓他考入工業(yè)學校,然而,他決心要躋身于音樂界。幸而母親悄悄給他買了樂器,并拿錢供他學習。父親發(fā)現(xiàn)便大發(fā)雷霆,嚴斥母親,并鬧到夫妻分居的地步。工業(yè)學校畢業(yè)后,在一家銀行干著使他厭煩而又不得不干的工作。19歲時,在維也納指揮演出他父親的樂曲和自己的作品,在演出中,他父親的樂曲仍很成功,而他自己的作品6次返場,受到初烈歡迎。這次成功的演出,決定了小斯特勞斯的命運。此后,父親便不再反對他當音樂家的決心了。父親死后,他自己任指揮并作曲,帶領樂隊巡回演出,走遍歐洲,直達俄羅斯。1863年,他任宮廷圓舞曲廳指揮。他最著名的作品有《美麗的藍色多瑙河》、《藝術家的生涯》、《酒與女人之歌》、《維也納性情》、《維也納森林的故事》、《維也納糖果》和《春之聲》等120余首維也納圓舞曲,被譽為“圓舞曲之三”,其父老斯特勞斯被譽為“圓舞曲之父”。還作有《雷鳴與閃電》等120多首其他舞曲。1870年,他45歲后寫作了16部輕歌劇,如:《蝙蝠》、《羅馬狂歡節(jié)》、《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吉卜賽男爵》等,為維也納輕歌劇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福斯特(Fusite stephen Collins Foster , 1826--1864)
美國作曲家。生于美國北方賓夕法尼亞州的匹茲堡。父親是一位社會活動家,喜歡音樂,業(yè)余拉小提琴。他是第五個兒子,大家都疼愛地叫他“小斯梯費”。他愛好音樂,6歲時,在帽子上插根羽毛,打著鼓,吹著《瑩之光》的口哨,模仿軍樂隊隊員在路上走。7歲時,母親帶他到樂器店,他隨手拿起一支銀笛,稍微擺弄一會兒,便吹起了《哥倫比亞》之歌,而且吹得很出色,使在場的人都大為驚奇。他沒有限任何人學過音樂,只不過他唱過或吟誦過許多詩歌。不知他從哪借來一本音樂書,每天愛不釋手地用心讀。十四歲,他考入中學,他越來越喜愛音樂,經(jīng)常與好朋友一起重唱或重奏。并為四支長笛寫過一首圓舞曲,大家一同演奏。1841年,他考入大學,開始作曲,1842年,他16歲時出版了歌曲《愛人啊,請打開格窗》。后在匹茲堡的棉花倉庫擔任工作,接觸了黑人演唱的歌曲,對他后來的創(chuàng)作產(chǎn)生重要的影響。一生他寫了近200多首美麗動人的歌曲,其中有160余首已出版,而且?guī)缀跞亲约簞?chuàng)作歌詞。如:《哦,蘇珊娜》、《尼德叔叔》、《家園的親人》、《我的肯塔基故鄉(xiāng)》、《金發(fā)的珍妮姑娘》、《美麗的夢中人》、《老黑奴》等。
勃拉姆斯(Bolamusi Johannes Brahms , 1833--1897)
德國古典主義最后的作曲家。生于德國西北部的漢堡窮人居住的公寓里。父親在市立劇場拉低音大提琴,工資很低,顧不上教育孩子。他從小喜愛音樂,自修音樂,也弄到一些舊書看。10歲已在音樂會上演奏鋼琴,并嘗試作曲。12歲時,他向極其嚴格的教師馬克森學音樂,他后來具有無比高超的音樂技巧得力于這位老師的嚴格教育。能顯出他神童才能,是他從4歲開始公演自己創(chuàng)作的變奏曲。當時有資本家要帶他到美國演出,他聽從了馬克森老師的勸告,沒有去,留下來學習深造。為了學習和生活他經(jīng)常到碼頭酒場和舞廳演奏鋼琴。他特別熱衷于創(chuàng)作,每天一定要寫點什么。他把海涅的詩集,全部寫成了歌曲。1853年,他20歲,寫成《匈牙利舞曲》。他與一位匈牙利小提琴家到外地演出,劇場的鋼琴比標準音低半音,時間緊迫來不及調(diào)音,他便比原曲高半音為小提琴伴奏了貝多芬的作品。30歲時移居維也納,專事創(chuàng)作。1872年至1875年任維也納愛樂協(xié)會藝術指導,他重視奧地利民歌,擅長創(chuàng)作非標題音樂,七十年代后半期完成重要作品有《小提琴協(xié)奏曲》、《悲劇序曲》等。曾作有90余首改編曲,還寫了200余首藝術歌曲,一批鋼琴小品與主題變奏曲、奏鳴曲、協(xié)奏曲,其中以《a小調(diào)小提琴、大提琴雙協(xié)奏曲》最為有名。他的大合唱《德志意安魂曲》被公認為繼貝多芬以后最高成就的合唱曲。有人把他的《第一交響曲》稱為《第十交響曲》這意味著它是在貝多芬第九交響曲之后的成功之作。其它作品還有《海頓主題變奏曲》、《單簧管五重奏曲》等,音樂史上他與巴赫、貝多芬并列,由于三人的名字都從B字開頭,世人稱他們?yōu)椤叭?/span>B”。
斯美塔那(Simeitana B.Smetana 1824--1884)
捷克作曲家。捷克民族樂派的創(chuàng)始人。1856年以前一直在布拉格從事教學和創(chuàng)作活動,他的早期作品深受古典大師們的影響,后來結識了李斯特和柏遼茲,對自己作品的傳統(tǒng)風格產(chǎn)生疑問,使他逐步擺脫西歐傳統(tǒng)古典音樂的束縛,走上民族音樂的道路。1848年斯美塔那在布拉格開設了一所音樂學校,后來又去瑞典旅居,在那里擔任教學與指揮工作。6年后,再返回祖國,他發(fā)現(xiàn)捷克戰(zhàn)爭年代帶來的沉悶氣氛已消失,一個新的捷克已經(jīng)誕生,他充滿熱情地寫作,用自己本民族的語言與風格寫歌劇,他先后寫了10部歌劇都以愛國主義主題為主導。1866年完成的《被出賣的新嫁娘》成為斯美塔那的代表作,也是世界歌劇寶庫中的珍品,1874年又寫了三部民族題材的歌劇后,突然耳聾。但他仍然寫出他的不朽名作交響詩套曲《我的祖國》,其中包括6首樂曲,從各方面歌頌了他的祖國美麗的河山,和祖國的苦難、傳奇的過去并展望光輝燦爛的未來,其中《波爾塔瓦河》一段,更是燴炙人口,家喻戶曉,為音樂會上經(jīng)常演出的曲目之一。1884年5月12月逝世于布拉格。
德沃夏克(Dewoxiake A.Dvorak 1814--1901)
捷克作曲家。
圣--桑(Sheng--sang Camille Saint--Saens , 1835--1921)
法國作曲家、鋼琴家、管風琴演奏家。生于巴黎。父親在他出世不久便去世了。在母親和伯母撫養(yǎng)下長大。3歲開始學鋼琴,5歲能演歌劇,11歲鋼琴以家身份公演,13歲考入巴黎音樂院學習風琴和作曲,師從伯努瓦、阿列維。因學習成組優(yōu)秀幾次獲獎。1852年,17歲第一次發(fā)表了自己的作品,但遭失敗,1864年,29歲參加羅馬大獎比賽,又沒成功。他在風琴演奏和即興演奏方面是首屈一指的高才生,1853年,他擔任瑪?shù)铝纸虝L琴師,工作20年之久,人稱法國第一位風琴家。1871年創(chuàng)辦國民音樂協(xié)會,以演出法國作曲家新作,促進法國音樂創(chuàng)作為宗旨。1877年辭職專事創(chuàng)作和演出生涯。以鋼琴家和指揮家身份到各國演出。晚年旅居北非、印度支那等地。作品超過170部。涉及音樂的每個領域。較優(yōu)秀的有:歌劇《桑孫與達利拉》、《第三交響曲》、交響詩《骷髏之舞》、《第二、四、五鋼琴協(xié)奏曲》、《第三小提琴協(xié)奏曲》、《大提琴協(xié)奏曲》、《奧姆法爾的紡車》及小提琴與樂隊的《引子與回旋隨想曲》、管弦樂組曲《動物狂歡節(jié)》中的《天鵝》等等廣為流傳,被譽為世界名曲。
比才(Bicai Georgs Bizet , 1838--1875)
法國作曲家。生于巴黎。他的家庭代代有音樂家。父親是位聲樂教師,也是位先進的音樂家,培養(yǎng)了他這個天才,幼時從母學習鋼琴。九歲這樣小小年紀就能考入巴黎音樂院。師從阿列維、古諾等著名作曲家,19歲他創(chuàng)作了康塔塔《克羅威斯和克勞泰爾德》而獲羅馬大獎。同年,他創(chuàng)作的喜歌劇《奇跡博士》而獲奧芬巴赫一等獎。在此之前,他就曾獲得各種獎賞,并寫了《C大調(diào)交響曲》。后來他去意大利留學,22歲回國,他根據(jù)意大利的印象而寫了《羅馬交響曲》。他還寫了歌劇《加米列》,為都德的話劇《阿萊城姑娘》配樂。1874年著手寫歌劇《卡門》,1875年完成。
柴可夫斯基(chaikefusiji Peter Chaikovsky , 1840--1893)
俄國作曲家。出生在烏拉爾沃特金斯克鎮(zhèn)。父親是工程師,工廠廠長,母親很有教養(yǎng),并有一副美麗的歌喉,他在母親影響下,自幼學鋼琴,并顯露后出非凡的音樂才華。他4歲開始彈鋼琴,6歲便彈得很出色。8歲考入彼得堡寄宿學校,同時開始正規(guī)學鋼琴。1850年考入法律學校予科,學習時常試著作曲。1854年,他寫的鋼琴圓舞曲至今仍完好地保存下來。1855年,他跟德國人魯?shù)罓柗颉た怂级ㄉw爾學鋼琴與作曲理論。1859年畢業(yè)在司法部工作。1862年考入歐洲最著名的鋼琴家安東·魯賓斯坦開設的音樂班,學作曲理論與配器之法。后這個班改為俄國第一所音樂學院——彼得堡音樂學院,他成了正式的學生,專修作曲。1863年辭去司法部工作。學習期間,他主要寫一些管弦樂與室內(nèi)樂小品。如根據(jù)戲劇寫的序曲《大雷雨》及根據(jù)席勒的詩寫的畢業(yè)作品,康塔塔《歡樂頌》等。1865乍,他音樂學院畢業(yè)。畢業(yè)后赴莫斯科音樂學院任教。1877--189O年獲得梅克夫人的贊助,辭去教職,專事創(chuàng)作。創(chuàng)作出極其優(yōu)秀的作品。作品有歌劇《葉甫根尼·奧涅金》、《黑桃皇后》,舞劇《天鵝湖》、《胡桃夾子》、《睡美人》,交響曲有《第四交響曲》、《第五交響曲》、《悲愴(第六)交響曲》,幻想曲《弗蘭切斯卡·達·里米尼》、《一八一二年序曲》、協(xié)奏曲有《bB小調(diào)第一鋼琴協(xié)奏曲》、《D大調(diào)小提琴協(xié)奏曲》、交響詩《羅密歐與朱麗葉》、鋼琴套曲《四季》、《第一弦樂四重奏》(第二樂章《如歌的行板》)、《D大調(diào)小提琴協(xié)奏曲》、《弦樂小夜曲》《憂郁小夜曲》、《意大利隨想曲》及藝術歌曲等。1893年完成《第六交響曲》,當年10月28日在劍橋演出,不慎患致人死亡的霍亂病,病中他予感自己生命即將結束,因之把第六交響曲命名為《悲愴交響曲》,
哈恰圖良(Haqiatuliang Aram khachaturian , 1903--1978)
前蘇聯(lián)作曲家。生于梯弗里斯,這里聚集著30個民族,民族音樂極為豐富。他在青少年時期沒能受到良好的音樂教育,是在這種具有豐富多采的民間音樂的土壤里成長起來的。他18歲去莫斯科,19歲考入格涅辛音樂學校,先后學大提琴與作曲。1929年畢業(yè),考入莫斯科音樂學院,學作曲,師從米亞斯科夫斯基。在學習期間,他創(chuàng)作了小提琴與鋼琴的《歌與詩》。1933年,他的畢業(yè)作品是《e小調(diào)第一交響曲》。畢業(yè)后,進入研究生班繼續(xù)深造,1935年創(chuàng)作《鋼琴協(xié)奏曲》,1939年,為萊蒙托夫的話劇《假面舞會》創(chuàng)作深受群眾歡迎的通俗音樂。1940年為大衛(wèi)·奧依斯特拉赫創(chuàng)作了《小提琴協(xié)奏曲》一躍而居于蘇聯(lián)著名作曲家的行列。1942年創(chuàng)作舞劇《加雅涅》獲斯大林獎金一等獎。1943年創(chuàng)作了《第二交響曲》(又名《排種》)1946年創(chuàng)作了《大提琴協(xié)奏曲》,1949年創(chuàng)作電影音樂《斯大林格勒大血戰(zhàn)》再次獲得斯大林獎金一等獎,1950年創(chuàng)作群眾歌曲《誓為和平》。1952—1954年創(chuàng)作了舞劇《斯巴達克》。作品還有:《第三交響曲》、小提琴、雙簧管、鋼琴三重奏》和鋼琴曲《托卡塔》、《童年時代的畫面》等世界著名的優(yōu)秀作品及許多膾炙人口的電影音樂。1951年起任莫斯科音樂學院和格涅辛師范學院作曲教授。1954年獲蘇聯(lián)人民藝術家稱號。
卡巴列夫斯基(kebaliefusiji Domitry Borissovitch kabalevsky , 1904--)
前蘇聯(lián)作曲家、教育家、音樂社會活動家。出生在彼得堡。父親是數(shù)學家,在國營生命保險公司工作。他6歲學鋼琴,8歲正式學音樂。1918年全家遷居莫斯科。1919年考入莫斯科第三音樂學校,1922年畢業(yè),考入莫斯科音樂院,專攻鋼琴與作曲。1929年于作曲系畢業(yè),1930年于戈登威森的鋼琴系畢業(yè)。他的畢業(yè)作品《第一鋼琴協(xié)奏曲》獲優(yōu)異成績。后又創(chuàng)作《第一鋼琴小奏鳴曲》、《第一交響曲》、合唱與管弦樂《悼念列寧安魂曲》。1934年創(chuàng)作的《第二交響曲》馳名國際樂壇。后又創(chuàng)作了《第二鋼琴協(xié)奏曲》、歌劇《哥拉·布勒尼翁》、兒童劇《發(fā)旺家與丑角》、1938年創(chuàng)作組曲《丑角》電影音樂《肖爾斯》和《第四交響曲》同年被聘為莫斯科音樂學院教授。1940年一1946年任蘇聯(lián)作曲家協(xié)會機關報《蘇聯(lián)音樂》主編。之后又創(chuàng)作了合唱組曲《人民的復仇者》、歌劇《在戰(zhàn)火中》、輕歌劇《春天在歌唱》、康塔塔《偉大的祖國》鋼琴曲《二十四首前奏曲》、《第二弦樂四重奏》、《鋼琴第二奏鳴曲》、《鋼琴第三奏鳴曲》、《小提琴協(xié)奏曲》、《大提琴協(xié)奏》、《第三鋼琴協(xié)奏曲》、《追思曲》、第三部歌劇《塔拉斯一家》、歌劇《尼基塔·威魯西寧》,他還寫了許多鋼琴小品和歌曲,如:《為孩子們演奏的30首簡易小品》和《莎士比亞的十首短詩》等。70年代后在莫斯科教育大學音樂教育學部授由他創(chuàng)立的“卡巴列夫斯基教育體系”,八十年代創(chuàng)辦并主編音樂刊物《學校教育人》。
肖斯塔柯維奇(Xiaositakeweiqi Dimitry Shosta kovich , 1906--1975)
前蘇聯(lián)作曲家。出生于彼得堡,9歲從其母學鋼琴,并開始作曲,13歲考入列寧格勒音樂院尼古拉耶夫的鋼琴班,由于勤奮,他6年完成了10年的學業(yè),19歲以優(yōu)異成績畢業(yè)。畢業(yè)作品的《第一交響曲》震驚了國際樂壇。人稱“當代的莫扎特”“蘇聯(lián)出生的第一個天才”。1927年獲華沙第一屆國際肖邦鋼琴比賽榮譽獎。他一生寫有大量的樂曲。他寫有交響曲15部;歌劇《鼻子》和《姆岑斯克縣的馬克白夫人》(后改名為《卡捷琳娜·伊茲邁洛娃》)等,舞劇組曲《黃金時代》、《清澈的溪流》等,管弦樂曲《節(jié)日序曲》、《第二小提琴協(xié)奏曲》、戲劇配樂《臭蟲》、《哈姆雷特》、《李爾王》、《被開墾的處女地》、《人間喜劇》、《祖國》等;清唱劇《森林之歌》;康塔塔《太陽照耀著我們的祖國》;電影音樂數(shù)十部,如《馬克辛的青年時代》、《相逢》、《偉大的公民》、《帶槍的人》、《青年近衛(wèi)軍》、《攻克柏林》、《難忘的一九一九》,《牛虻》等,鋼琴協(xié)奏曲、小提琴協(xié)奏曲、大提琴協(xié)奏曲各兩部;各種室內(nèi)樂、合唱曲、獨唱曲等等,數(shù)不勝數(shù)。曾三次獲斯大林獎金。1953年獲國際和平獎。1954年獲蘇聯(lián)人民藝術家稱號,并先后被授予瑞典皇家音樂研究院院士,羅馬圣切契里亞學院名譽院士稱號。
普契尼(Puqini Giacomo Puccini , 1858--1924)
意大利歌劇作家。出生于意大利中部偏北一點的洛卡。他兒時并不太喜歡音樂,也不好好學。常常逃避他父親教他彈鋼琴,到處躲藏,父親是位作曲家并寫有歌劇。還是洛卡音樂學校校長,父親為他請來自己的學生,本地優(yōu)秀的教師給他上課,他仍沒有長進。入學后,學習成績很不好,數(shù)學最差,而且討厭唱歌。但其母堅信他的血管里必然流著距今170年代代出音樂家的家族傳統(tǒng)的血液,母親時時刻刻鼓勵他,后來他常在教會擔任獨唱或彈風琴,成績不錯,他還即興演奏過很優(yōu)美動聽的歌劇音樂。19歲時曾幾次參加音樂比賽都沒成功。不久,他寫了一首宗教音樂——《經(jīng)文歌》,博得好評,后又寫了彌撒曲,引起了人們的重視,同時增強了他的信心。他因沒錢而竟步行十五英里去聽威爾第的歌劇《阿依達》,他深受感動,激動得說不出來,于是他下決心成為一名歌劇作曲家。1893年,他35歲時發(fā)表了成名作《曼濃·列斯科》。還作有:《蝴蝶夫人》、《托斯卡》、《藝術家的生涯》、《西部女郎》等10余部。他在創(chuàng)作歌劇《圖蘭多》中曾以中國民歌《茉莉花花》為素材。他的作品有著強烈的舞臺效果,所以人稱"舞 臺音樂的天才,舞臺腳燈的魔術師”。
里嫫斯基.柯薩科夫(Limusiji.ke sa fu Nikolai Rimsky-korsakov , 1844--1908)
俄國作曲家。生在諾夫戈羅德省齊赫文市。父親是貴族地主。他孩提時代便顯露非凡的音樂才華。6歲開始學鋼琴,9歲作曲。他開始愿當海軍軍官而考入彼得堡海軍學校。后來熱衷于音樂,常去看歌劇,聽貝多芬、格林卡的音樂,而向往當一名音樂家。于是又學鋼琴。后他加入巴拉基列夫組織并領導的,大力提倡建立民族樂派的《五人團》。他們在巴拉基列夫指導下正式學習音樂和寫交響曲。1871年,他被聘為彼得堡音樂學院教授。1873年所作的歌劇《普斯科夫姑娘》首演成功。1874年,領導巴拉基列夫創(chuàng)辦的義務音樂學校,代表作有歌劇十五部,交響樂曲也很有名,如:歌劇《沙皇的未婚妻》、《金雞》、《沙皇薩爾丹的故事》、《雪姑娘》、音畫《薩特闊》、組曲《安塔爾》、《天方夜譚》和管弦樂《西班牙隨想曲》等。并著有《和聲學實習》及《管弦樂法原理》至今仍是音樂院的必修教材。并著有自傳《我的音樂生活》。他是被國際音樂界極其敬重的著名音樂家。
德彪西(Debiaoxi Claude Acille Debussy , 1862--1918)
法國作曲家。出生于巴黎郊外圣日爾曼昂萊。小時常跟父親到劇場看戲,對戲劇產(chǎn)生了些興趣。他最喜歡捉蝴蝶,他曾想當一名畫家,把世界上所有的美都畫在畫版上。7歲開始從一位意大利老師學鋼琴和作曲。他進步之快令人吃驚,他11歲便考入巴黎音樂院。十三、四歲時,為不中斷自己的學業(yè),不得不教別人家孩子彈鋼琴,把微薄收入交納學費,但他非常厭惡教學工作,沒多久,便停止了教學,此后,一生再也沒有從事教學工作。1884年康塔塔《蕩兒》獲羅馬大獎,翌年留學羅馬,1877年回國。鋼琴創(chuàng)作貫穿了他的一生。早期接近浪漫主義風格,如;《阿拉伯斯克》、《貝加摹組曲》,后創(chuàng)作了印象主義佳作,如;鋼琴曲《歡樂島》、《夢》、《版面》、兩集《意象集》和《二十四首前奏曲》等,管弦樂曲《夜曲》、《大?!?、《伊貝利亞》以及選自鋼琴組曲的《月光》、《亞麻色頭發(fā)的少女》等。他一共寫了六首室內(nèi)樂奏鳴曲,他寫了《長笛、中提琴與豎琴奏鳴曲》、《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等。并著有論文集《克羅主先生》等。
布里頓(Bulidun Edward Benjamin Britten , 1913--1977)
英國作曲家、指揮家和鋼琴家。生于洛斯托夫特。其父親是牙科醫(yī)生,母親是位業(yè)余女高音歌手。兩歲開始彈琴,顯露對鋼琴的極大興趣。5歲寫歌,7歲寫鋼琴曲,9歲寫弦樂四重奏曲。16歲獲獎學金考人倫敦皇家國立音樂大學。在學習期間寫了一部交響曲、6首弦樂四重奏曲、10首鋼琴奏鳴曲等學習作品。1934年,他大學畢業(yè)。從事電影音樂創(chuàng)作。1937年首演了他的管弦樂《弗朗克·布里吉主題變奏曲》引起國際樂壇的矚目。1939年,他對病態(tài)的英國絕望而加入美國國藉。寫了《米開朗琪羅的七首短詩》及《交響安魂曲》等作品。1943年他發(fā)表了為男高音、圓號和弦樂合奏而寫的《小夜曲》這是他的代表作之一。1944年,他創(chuàng)作了歌劇《彼得·格萊姆斯》和《比利·巴德》。他又寫了《大提琴奏鳴曲》和《大提琴交響曲》及《戰(zhàn)爭安魂曲》等。此外,他還寫有大量的管弦樂曲、室內(nèi)樂曲、聲樂曲、鋼琴曲和小提琴協(xié)奏曲等佳作。又采用普賽爾的主題作有變奏與賦格曲《青少年管弦樂隊指南》。他不但是一位出色的作曲家,也是卓越的指揮家和鋼琴家。1975年被授予男爵爵位與英國上議院終身議員稱號。
普羅珂菲耶夫(Puluokefeiyefu Sergey Sergeie Prokofiev , 1891--1953)
原蘇聯(lián)作曲家、鋼琴家。出在葉卡捷林諾斯拉夫省松磋夫卡鎮(zhèn)。兒時從母學鋼琴,5歲開始作曲。7歲看歌劇,受很大啟發(fā),感慨萬端。9歲寫歌劇《巨人》,10歲正式從格里埃爾學作曲,這期間他寫了交響曲和許多鋼琴小品以及歌劇《無人島》。1904年,13歲,他考入了彼得堡音樂學院。師從里亞朵夫學習作曲,從葉西波娃學鋼琴,18歲,創(chuàng)作的《bD大調(diào)第一鋼琴協(xié)奏曲》獲魯賓斯坦獎,后又發(fā)表《第二鋼琴協(xié)奏曲》、《第一小提琴協(xié)奏曲》,歌劇《瑪格達列娜》以及一些鋼琴小品引起音樂界的注目。后又寫交響曲多部,以《第七交響曲》為典型。主要作品還有童話歌劇《三個桔子的愛情》,交響童話《彼得與狠》,聲樂交響組曲《冬日的籌火》,舞劇《羅密歐與朱麗葉》、《灰姑娘》、《寶石花》,清唱劇《亞歷山大·涅夫斯基》、《保衛(wèi)和平》,歌劇《戰(zhàn)爭與和平》,以及不少鋼琴、小提琴器樂作品。他被譽為蘇聯(lián)三大作曲家和世界五大作曲家之一。
卡魯索(Kalusuo Enrico Caruso , 1873--1921)
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著名歌劇演員。生于工人家庭。曾師從于威爾琴和隆巴地。1894年開始舞臺生涯,1895年在家鄉(xiāng)那不勒斯初次以男中音登臺演唱《浮士德》,1898年在米蘭扮演《菲杜拉》劇中的男高音角色羅列斯·伊巴諾夫伯爵獲得成功而聲譽日盛。后旅行熱那亞、圣彼得堡等地演唱,深受歡迎。1904年赴英國修道院花園歌劇院演出,一舉成名。畢生刻苦磨煉,演出歌劇50余部,在紐約的10年內(nèi)即演唱過600余場,隨時能演出的曲目有50O多首。嗓音既剛勁宏亮又柔潤甜美,呼吸控制及分句法十分完美,再長的樂句也能唱得從容自如。被譽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男高音”。以善演威爾第、普契尼、梅耶貝爾等人的歌劇著稱。1909年嗓子動手術后,于1913年重返歌壇,雖仍受到熱烈歡迎,但已不如當年。1921年逝世于那不勒斯。是第一個錄有唱片的歌唱家,拍過電影,又長于雕塑和漫畫。著有《歌唱法》一書傳世。
加里.庫契(Jali.kuqi Amlilita Galli Curci , 1882--1963)
意大利女高音歌唱家。生于米蘭。1903年以優(yōu)異成績畢業(yè)于米蘭音樂學院鋼琴、作曲專業(yè)并赴歐洲各地舉行個人鋼琴演奏會,以后自學聲樂,獲得高超的技巧。1909年在米蘭首次登臺扮演《弄臣》中的吉爾達。翌年赴南美及意大利各地演唱。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后前往美國,在芝加哥首演《弄臣》,初露頭角。1921年在大都會歌劇院主演《茶花女》,后在該院演唱10年。晚年定居加利福尼亞州。是本世紀初期花腔女高音的典型,擅演意、法歌劇中的抒情角色,如咪咪、拉克美、朱麗葉等。
吉里(Jili Beniamino Gigli , 1890--1957)
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著名歌劇演員。生于雷坎納蒂的一個鞋匠家庭。7歲擔任教堂歌童,后入羅馬圣西西莉亞音樂學院從羅薩蒂學習聲樂。1914年獲帕爾瑪國際歌唱比賽頭獎。同年在威尼斯附近的羅維戈首次登臺,扮演《歌女》中的恩佐。后去都靈、羅馬等地演出。1918年在斯卡拉歌劇院演唱,1920年起在紐約大都會歌劇院連續(xù)演唱了12個演出季,受到熱烈歡迎。在此期間還常赴歐美各國演出。晚年返意大利,于1955年在羅馬舉行告別音樂會。其嗓音柔美灑脫、剛柔兼濟,“半聲”(mezzavoce,一種輕柔的聲音)技巧圓熟;感情熱烈、真摯,能打破與觀眾間的隔閡。擅演威爾第、普契尼等歌劇中的抒情戲劇型或抒情型角色。
羅伯遜(Luoboxun Paul Robeson , 1898--1976)
美國男低音歌唱家、演員、社會活動家。生于普林斯頓奴隸出身的黑人牧師家庭。在穆維爾高級學校求學時就參加過莎士比亞戲劇演出。大學學習期間當過足球教練和運動員。1923年畢業(yè)于哥倫比亞大學法律系。此后,從事演劇和拍攝電影等工作。1925年于紐約哈倫劇院舉行第一次黑人靈歌獨唱會,以優(yōu)異的聲樂天賦和藝術才能為社會各界所矚目。30—40年代,曾親臨西班牙內(nèi)戰(zhàn)前線,并去蘇聯(lián)演出。通曉多國語言,能用英、法、漢、俄等二十余種語言歌唱。我國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曾用漢語演唱《義勇軍進行曲》,以示同情和支援。晚年瘋癱,臥病在家,因腦溢血逝世于費城。所著《我站在這兒》一書,表達了他對科學社會主義的堅定信仰;論文《黑人民族歌曲》等,闡述了民歌與民族特征、民族風俗的密切聯(lián)系。
龐斯(Pangsi Lily Pons , 1904--)
法國女高音歌唱家。早年在巴黎音樂學院主修鋼琴。21歲起從戈羅斯梯阿加學習聲樂。3年后,在阿爾薩斯的米盧斯首次登臺扮演拉克美。1931年以《拉美莫爾的露契亞》中的露契亞一角聲震美國大都會歌劇院舞臺。1931-1938年在紐約大都會歌劇院和布宜諾斯艾利斯科隆歌劇院演唱,同時又去歐美各地旅行演出。1940年入美國藉。1972年在紐約愛樂協(xié)會交響樂團的伴奏下,舉行晚年的一次成功的獨唱會。噪音優(yōu)美流暢而富于高度的靈活性,音域寬廣,表情生動,是本世紀前半葉西方最受歡迎的花腔女高音之一。露契亞、拉克美、吉爾達、羅西娜、迷娘、阿米娜等是她最拿手的角色。
瓦倫(Walun Leonard Warren , 1911--1960)
美國男中音歌唱家。生于紐約。曾師從于斯通學習歌唱并去意大利深造。1939年以《西蒙·波卡涅拉》中的帕渥羅一角登上紐約大都會歌劇院的舞臺。后演出于歐美各著名歌劇院。一生演出600余場,扮演過26部歌劇中的主要角色。嗓音優(yōu)美柔潤而又堅實奔放,富有戲劇性的特質。被認為是:當代最杰出的男中音之一。
科萊里(Franco Corelli , 1921--)
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生于安科納,父親是教堂合唱指揮。從小具有非凡的童聲嗓音,后當過制圖工人。30歲時參加佛羅倫薩五月音樂節(jié)聲樂比賽獲獎,1952年在斯波萊托首次登臺公演。以后在斯卡拉歌劇院和倫敦修道院花園歌劇院演出,1960年起成為紐約大都會歌劇院臺柱。嗓音通暢、寬厚、宏亮、音域寬闊、激情充沛、風度瀟灑,名列當代男高音前茅。勝任抒情——戲劇型和戲劇型男高音角色,又擅唱那不勒斯歌曲,并灌有唱片。
帕伐洛蒂(Pafaluoti Luciano Pavarotti , 1935--)
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生于莫德納附近的卡爾比。從小受其父母的音樂熏陶,9歲時與父母參加教堂唱詩班,早年當過小學教師。1951年在卡爾比初次演出《弄臣》中的蒙圖阿公爵,獲得成功。1961年在雷基渥.埃米利亞國際比賽中獲獎。同年,在當?shù)厥辛⒏鑴≡喊缪荨端囆g家的生涯》中的魯?shù)婪颍?/span>1963年在科凡特花園皇家歌劇院演出,1964年在米蘭斯卡拉歌劇院演出。1965年應薩瑟蘭邀請去澳大利亞演出及錄制唱片。1967年被卡拉揚挑選為威爾第《安魂曲》男高音獨唱者。從此聲譽節(jié)節(jié)上升,成為活躍于當前國際歌劇舞臺上的最佳男高音之一。具有十分漂亮的音色,在兩個八度以上的整個音域里,所有聲音均能進射出明亮、晶瑩的光輝。被一般男高音視為畏途的“高音C”也能唱得清暢、圓潤而富有穿透力,因而被譽為“高音C之王”。
普拉西多.多明戈(Pulaxiduo Duomingge Placido Dominggo , 1941--)
著名的西班牙男高音歌唱家,是世界聞名的威爾第、普契尼及其他意、法歌劇的杰出演員。生于西班牙的馬德里,9歲時全家遷居墨西哥。父母均是西班牙民族歌劇演員。青年時期熱衷于斗牛和唱歌。16歲的時候,在費爾南德斯·卡巴列羅的西班牙抒情歌劇《巨人與大頭》中首次演出。于席德音樂學院畢業(yè)后,曾加入墨西哥國家歌劇院,先唱男中音,后來唱男高音。1961年在歌劇《茶花女》中扮演阿爾弗萊多,作為他在墨西哥的首次公演。1961年在美國的達拉斯市歌劇院中和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薩瑟蘭共同演出《拉美莫爾的露茜亞》的阿圖爾。1962-1965年,他在以色列國家歌劇院中擔任演員3年。1965年起在馬賽、維也納、漢堡、柏林、紐約、倫敦等地著名歌劇院演出。他的嗓音豐滿華麗,堅強有力,勝任從抒情到戲劇型的各類男高音角色。他的足跡走遍世界各大歌劇院,不愧為當代最出色的男高音之一。特別是1972年,在慕尼黑舉行的斯卡拉歌劇院的奧林匹克紀念公演上,他演唱了《阿伊達》中的拉達梅斯,特別體現(xiàn)出他是當代最優(yōu)秀、最繁忙的男高音歌唱家。多明戈不僅是一位杰出的歌唱家,而且是一位鋼琴家和指揮家。他曾跟隨伊戈·馬基維奇學習指揮,有時也擔任指揮,初次指揮演出的威爾第的《奧賽羅》就取得了極大的成功。
卡雷拉斯(Kaleilasi , Jose Carreras , 1946--)
西班牙男高音歌唱家。10歲在法雅的木偶劇《彼德羅先生》中飾報幕少年。22歲始登歌劇舞臺。在意大利威爾第國際聲樂比賽中獲獎后,曾到意、西、法等國巡回演出,并先后在紐約市立歌劇院和倫敦修道院花園歌劇院登臺演出《茶花女》、《唐·卡洛斯》等劇目。7O年代中期被卡拉揚挑選為威爾第《安魂曲》的男高音獨唱者。嗓音流暢抒情、清峻柔美,氣息均勻、線條清晰,任何時候都不放縱聲音。是目前西方最負盛譽的男高音新秀。
帕格尼尼(Pagenini Niccolo Paganini , 1782--1840)
意大利小提琴大師、作曲家。出生在意大利北部,靠近地中海的良港熱亞那。父親是小商人,沒受多少教育,但非常喜愛音樂,是一個吉他和曼托林業(yè)余愛好者。父親教他彈曼托林并請了一位劇院小提琴手教他小提琴,后又與熱亞那最有名的小提琴家學習。他幼年充分顯露出音樂才能,不論什么曲子,他立刻能輕松地演奏出來。同時他還學習作曲。八歲就寫小提琴奏鳴曲。11歲,在熱亞那舉行公開演奏會,獲極大成功。他13歲開始旅行演出。他十四、五歲時,當時法國著名小提琴家魯?shù)罓柗颉た唆敳蔂?,也就是貝多芬寫的《克魯采爾奏鳴曲》所獻給的那個人,聽了他的演奏時被驚呆了,簡直不相信自己的耳雜。1805年任盧加宮廷樂隊小提琴獨奏家。1825年后,他足跡遍及維也納、德國、巴黎和英國,他還會演奏吉他和中提琴。在他的《二十四首隨想曲》中,表現(xiàn)了高超的技巧。他的技巧影響了后來的小提琴作品,也影響了鋼琴的技巧和作品。他的作品有《bE大調(diào)協(xié)奏曲》、《二十四首隨想曲》、《女巫之舞》、《無窮動》、《威尼斯狂歡節(jié)》、《軍隊奏鳴曲》、《拿破侖奏鳴曲》、《愛的場面》、《魔女》、《D大調(diào)小提琴協(xié)奏曲》。另外,還作有吉他曲二百首,以及各種室內(nèi)樂曲。
許那貝兒(Xunabeier Artur Schnabel , 1882--1951)
奧地利鋼琴家。生于奧地利與波接壤的邊界的雷布尼古。6歲學鋼琴,在維也納先后師從于漢斯·施米特和著名鋼琴家雷協(xié)替茲基。1890年正式登臺,后定居柏林并去各地旅行演出,1922年任柏林高等音樂學院鋼琴系教授,1933年逃亡瑞士,晚年定居紐約并入美國籍。后成為著名演奏家,被公認為演奏貝多芬鋼琴作品的權威。多次訪問演出到英國、美國,備受歡迎。所錄制的貝多芬奏鳴曲全集的唱片,是鋼琴演奏具有長期保留價值的珍藏品和寶庫。晚年定居美國紐約,演奏并從事作曲。作品有交響曲、弦樂四重奏曲、鋼琴協(xié)奏曲與獨奏曲等并著有《我的生活與音樂》。
埃爾曼(Aierman Mischa Elman , 1891--1967)
美國小提琴家。出生于俄國斯塔諾基,俄羅斯后代,22歲入美國籍。幼年學琴,5歲公演,7歲時能在學校的音樂會上演出小提琴協(xié)奏曲(拜里奧特第七協(xié)奏曲),13歲在柏林首次公演,獲得具大成功,后在世界各地旅行演出。14歲在倫敦皇后大廳演出也同樣獲得成功,自此享有世界著名小提琴家的勝名。1911年移居美國,1923年入美國籍。曾被譽為“具有東方色彩的美聲唱法:優(yōu)美音色”。
梅紐因(Meiniuyin Yehudi Menuhin , 1916--)
美國小提琴家。猶太后裔,紐約出生。3歲學琴,師從于帕辛格、艾奈斯庫和布什等。7歲在舊金山公演,9歲在舊金山交響樂隊伴奏下演出了拉羅的《西班牙交響曲》。被譽為“神童”。10歲時,赴歐洲師從布什和艾涅斯庫。后進入了世界著名小提家行列。與歐、美許多著名交響樂隊都合作演出,出訪過蘇聯(lián)、以色列、印度、日本等。1958年組織梅紐因室內(nèi)管弦樂團,兼任指揮和獨奏員。1959年定居倫敦。47歲時,在英國倫敦創(chuàng)辦了一所天才兒童的音樂學校。1969年至1972年創(chuàng)辦溫莎音樂節(jié)和梅紐因音樂節(jié)。1969年起三次連任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音樂理事會主席。63歲時,訪問我國,第二年選拔我國兩名兒童到他創(chuàng)辦的音樂學校學習。他出版了自傳《未完成的歷程》。
大衛(wèi).奧依斯特拉赫(Dawei.Aoyisitelahe David Feodorovich Oistrakh , 1908--1974)
俄國小提琴家。出生于俄國的敖德薩。5歲學琴,18歲在敖德薩音樂戲劇學院畢業(yè),并在基輔演出。26歲在莫斯科音樂學院高級班任副教授、教授。1935年在華沙獲維尼亞夫斯獲國際小提琴比賽一等獎。27歲到土耳其、波、英、瑞典等數(shù)十個國家巡回演出。接連在全蘇、全烏克蘭、維尼亞夫斯基國際小提琴比賽和依薩伊國際小提琴比賽獲一等獎和冠軍等,被譽為“莫斯科的帕格尼尼”。1953年獲蘇聯(lián)人民藝術家稱號。
奧爾森(Aoerson Garrick Ohlsson , 1948--)
美國鋼琴家。生于紐約。童年在魏斯徹斯音樂學院學習音樂,13歲,人朱利亞特音樂學院在著名教授露莎·列文及戈魯尼斯基班上學琴。演奏技巧嫻熟而輝煌,擅長演奏李斯特的作品,如李斯特的《第一鋼琴協(xié)奏曲》。22歲在肖邦國際鋼琴比賽中獲一等獎,并在布索尼和蒙特利爾國際鋼琴比賽中獲首獎。
福德(Fude Engeno Fodor , 1950--)
美國小提琴家。生于丹佛。8歲學小提琴,先后師從于惠普勒等人。后人朱利亞音樂學院和印第安納大學,學習期間曾至南美、英國和波蘭等地旅行演出。并隨普里姆羅斯等學習室內(nèi)樂。22歲在日內(nèi)瓦帕格尼尼國際比賽中獲一等獎。24歲獲柴可夫斯基國際比賽最高獎,一舉成為世界聞名的小提琴演奏家。
欒基(Luanji Dezso Ranki , 1951--)
匈牙利鋼琴家。生于布達佩斯。8歲開始學鋼琴,入李斯特音樂學院附中音樂學校,13歲在巴托克音樂中學畢業(yè)后,入布達佩斯李斯特音樂學院學習。18歲獲舒曼國際鋼琴比賽第一名。后巡回訪問演出于東德、西德、意大利、法國、捷克、原蘇聯(lián)、芬蘭和美國等。擅長演奏舒曼的作品,也很喜歡演奏肖邦的作品。他的肖邦作品獨奏音樂會,在21歲時獲法國巴黎查爾斯·克魯斯學院大獎。22歲時獲李斯特獎。
齊瑪曼(Qimaman Krystian Zimerman , 1956--)
波蘭鋼琴家。生于扎布熱。自幼學習音樂,后入波蘭卡托維茨音樂學院,師從于雅辛斯基教授。少年時代多次在國內(nèi)外獲獎。17歲還在上學時,就榮獲貝多芬國際鋼琴比賽一等獎。8歲獲波蘭普羅科菲耶夫鋼琴比賽一等獎。19歲榮獲第九屆肖邦國際鋼琴比賽第一名,并囊括了波蘭舞曲和瑪祖卡舞曲的演奏優(yōu)秀獎。享譽英國、比利時、荷蘭、維也納、羅馬、哥本哈根等地。演奏曲目以肖邦為主。
鄭京和(Zhengjinghe ,1948--)
南朝鮮女小提琴家。生于漢城的一個音樂家庭。4歲開始學鋼琴,6歲改學小提琴,9歲在漢城交響樂隊合作下演奏門德爾松的小提琴協(xié)奏曲,1960年赴美深造,入朱利亞特音樂學院師從于加拉米安。19歲獲美國勃文垂特國際比賽一等獎。1968年與紐約曼樂管弦樂團合作在紐約首次演出獲很大成功,后多次與歐美亞著名管弦樂團合作演出。近年到世界各地巡回演出。
托斯卡尼尼(Tusikanini Arturo Toscanini ,1867--1957)
意大利指揮家。生于帕爾馬。9歲入音樂學院學大提琴和作曲。18歲畢業(yè)。19歲為里約熱內(nèi)盧歌劇院管弦樂團任大提琴手。曾代理指揮演出歌劇《阿依達》成功,而聘為正式指揮。后以指揮歌劇新作和瓦格納的歌劇而著名。初期在江大利都靈、羅馬、米蘭等城市任指揮,1926年離開斯卡拉劇院,1928年移居美國,任紐約愛樂樂團首席指揮。1931年后拒絕去意大利和德國演出。他專事指揮近70年。如指揮列昂卡瓦洛的《丑角》、普契尼的《藝術家的生涯》和瓦格納的《名歌手》等。曾任布宜諾斯艾利斯歌劇院指揮、紐約大都會歌劇院主任指揮、卡拉歌劇院音樂指導、紐約交響樂團常任指揮和美國NBC國家廣播公司交響樂團指揮。87歲才退休。
瓦爾特(Waerte Bruno Walter , 1876--1962)
德國指揮家。生于柏林。原名布爾諾·瓦爾特·施萊辛格。早年學于柏林施特思音樂學院。18歲開始指揮生涯,曾任好幾個城市歌劇院指揮。后結識奧地利作曲家、指揮家馬勒,并深受其影響。25歲任維也納宮廷歌劇院樂長。37歲任慕尼黑歌劇院音樂指導。并相繼在柏林的市立歌劇院、萊比錫萬特豪斯管弦樂團任指揮,后在維也納國立歌劇院與維也納愛樂管弦樂團任指揮。后赴多國演出,國際聲望大振。1938年移居法國,1939年始定居美國22年,藝術成就達到頂峰。先后在NBC交響樂團、紐約愛樂樂團、大都會歌劇院任指揮。他又是優(yōu)秀鋼琴家,曾以鋼琴獨奏兼指揮的身份演出莫扎特的鋼琴協(xié)奏曲。并寫有交響曲等作品,并著有《馬勒其人與藝術》,《主題與變奏》等。
斯拖科夫斯基(Situokefusiji Leopold Stokowsky , 1882--1977)
美國指揮家。生于倫敦。父親波蘭人,母親愛爾蘭人,自幼學小提琴、鋼琴、管風琴。在牛津大學皇后學院畢業(yè)后,入倫敦皇家音樂學院。1900年畢業(yè)后,在倫敦教堂任管風琴師。23歲去美國,在教堂任管風琴手兼合唱指揮。26歲任辛辛那提交響樂團音樂指導與指揮。30歲起任費城交響樂團指揮,并長達24年。1915年入美國籍。并組織過全美青年交響樂團、紐約市交響樂團和美國交響樂團。從35歲起錄制唱片,90歲還在繼續(xù)這項工作。是世界一流的指揮家。
牧拉文斯基(Mulawensiji Evgene Mravinsky , 1903--)
原蘇聯(lián)指揮家。生于彼得堡。1920年入彼得堡大學。1922年入馬林斯基劇院,后彼得堡芭蕾舞學校任鋼琴伴奏。21歲入列寧格勒音樂學院,師從謝爾巴喬夫學作曲和師從高克學指揮。28歲畢業(yè)任國立彼得堡基洛夫歌舞劇院副指揮。指揮了芭蕾舞劇《睡美人》。35歲獲全蘇首次指揮比賽頭獎后,被聘為列寧格勒音樂館交響樂團常任指揮達40多年。被譽為世界最著名的指揮家之一。
貝姆(Beimu Karl Bohm , 1894--1981)
奧地利指揮家。生于格拉茨。早年學鋼琴,并在維也納從音樂學家門迪契夫斯基學和聲學,對位法與作曲理論。十七歲登臺指揮歌劇。十九歲在格拉茨大學獲法律學位。27歲任慕尼黑歌劇院指揮。后相繼任達姆斯特、漢堡、德累斯頓和維出納等地歌劇院的音樂指導。60歲后,在倫敦及紐約歌劇院任指揮。他曾指揮維也納愛樂樂團達40年之久。70歲時,獲“奧地利音樂總指導”的最高稱號。1967年被授予維也納愛樂樂團終身名警指揮的稱號。曾在薩爾茨堡音樂節(jié)、拜羅伊特音樂節(jié)、大都會歌劇院定或演出。并在歐洲各國廣泛旅行演出。他指揮的維也納愛樂樂團能與卡拉揚指揮的柏林愛樂樂團相媲美。
卡拉揚(Kalayang , Herbert Von Karajan , 1908--1989)
奧地利指揮家。生于薩爾茨堡。從小學鋼琴,8歲公開演奏。曾入薩爾茨堡莫扎特音樂學院、維也納國立音樂學院、維也納大學學習鋼琴、指揮和音樂學。21歲在薩爾茨堡指揮莫扎特音樂學院管弦樂團。26歲考上亞深歌劇院的指揮。30歲任柏林歌劇院指揮。39歲任維也納愛樂樂團和維也納樂友協(xié)會管弦樂隊指揮。后相繼兼任米蘭·斯卡拉歌劇院、倫敦愛樂樂團常任指揮、柏林愛樂樂團終身常任指揮、維也納國立歌劇院音樂總指導。59--61歲任巴黎管弦樂團音樂指導。人稱“歐洲音樂的總指導”。并于1967年主辦他個人的音樂節(jié)——復活節(jié)音樂周。1969年創(chuàng)辦卡拉揚國際指揮家比賽。
小澤征爾(Xiaozezhenger Ozawa Seizi 1935--)
日本指揮家。生于中國沈陽。6歲隨父母回國。16歲入桐朋學園高等學校音樂科學指揮,師從齋藤秀雄。24歲在貝桑松國際指揮比賽、伯克郡音樂節(jié)指揮比賽和卡拉揚主持的比賽中獲獎。并在卡拉揚的指導下深造。25歲開始指揮法國國立廣播管弦樂團、紐約愛樂樂團、舊金山、加拿大、倫敦交響樂團和維也納愛樂樂團等。35歲起任舊金山交響樂團常任指揮和音樂指導,后任波士頓交響樂團終身音樂指導兼指揮,并兼任新日本愛樂樂團的首席指揮。
梅達(Meida Zubin Mehta , 1936--)
印度指揮家。生于孟買。父親是孟買交響樂團創(chuàng)始人與常任指揮,并在洛杉礬美國青年交響樂團任音樂指導和指揮。后任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音樂部長。他7歲隨父學鋼琴、小提琴。18歲入維也納音樂學院,師從斯瓦洛夫斯基,學習指揮。22歲在英國利物浦國際指揮比賽中獲一等獎,隨即指揮維也納愛樂樂團,并任歐洲各國客席指揮。24歲任加拿大蒙特利爾交響樂團音樂指導、美國洛杉磯愛樂樂團副指揮,后升為常任指揮和音樂指導。32歲兼任以色列愛樂樂團音樂顧問。42歲任紐約愛樂樂團常任指揮。他和小澤征爾都是世界上屈指可數(shù)的著名東方籍指揮家。
伯恩斯坦(Boensitan , Leonard Bernstin , 1918--)
美國指揮家、作曲家、鋼琴家。生于馬薩諸塞州勞倫斯。1939年哈佛大學畢業(yè)。后人卡蒂斯音樂學院,從賴納學指揮,同時學作曲與鋼琴。二十五歲任紐約愛樂樂團副指揮。40歲成為該團第一個美國指揮。在任11年間,該團盛況空前,也確立了他第一流指揮家的地位。享有紐約交響樂團桂冠指揮家稱號。并在他59歲時奧地利舉行了“伯恩斯坦音樂節(jié)”來表彰他的藝術成就。1969年被紐約愛樂樂團授予終身名譽指揮稱號。他51歲時專事作曲,作品有交響曲、舞劇和通俗音樂劇等。
海丁克(Haidingke Bernard hetink , 1929--)
荷蘭指揮家。生于阿姆斯特丹。10歲學小提琴,畢業(yè)于阿姆斯特丹音樂學院,習小提琴和指揮。26歲任荷蘭廣播聯(lián)合所屬四個樂隊副指揮。27歲指揮荷蘭廣播愛樂樂團,同年指揮康采特蓋色烏交響樂團演出獲極大成功,立即升為廣播愛樂樂團的首席指揮。32歲任該團常任指揮,并率團赴美、日、西德、加、英等國演出,同時客席指揮歐美著名樂團。1964年后任阿姆斯特丹音樂廳管弦樂團藝術指導兼首席指揮,38歲任倫敦愛樂樂團的首席指揮和藝術指導。40歲獲荷蘭女王所賜勛位,后演出遍及全球,使他成為世界著名指揮家之一。
阿巴多(Abaduo Claud io Abbado ,1933--)
意大利指揮家。生于米蘭。父為小提琴家,兄為鋼琴家、作曲家和米蘭音樂學院院長。自幼在音樂家庭受英才教育并入威爾第音樂院學鋼琴、作曲和指揮。10歲起就研究指揮法和指揮室內(nèi)管弦樂隊。畢業(yè)后至維也納,從匈牙利指揮家斯瓦洛夫斯基學指揮。25歲在美國國際指揮比賽中獲獎。30歲在紐約獲果特羅普洛斯國際指揮比賽一等獎,加之,在薩爾茨堡音樂節(jié)上成功地指揮了維也納管樂樂團而一舉成名。36歲任斯卡拉歌劇院的音樂指導。38歲任不設常任指揮的維也納管樂樂團終身首席指揮。1973年受維也納莫扎特協(xié)會贈送的莫扎特紀念牌。
索爾蒂(Suoerti Geovg Solti , 1912--)
匈牙利指揮家。生于匈牙利布達佩斯。曾入李斯特音樂院師從托豪那尼、柯達伊、巴托克等人學指揮、作曲和鋼琴。21-27歲任布達佩斯國立歌劇院指揮。1937年參加薩爾茨堡音樂節(jié),任托斯卡尼尼的助手。二次大戰(zhàn)時,移居瑞士。30歲獲日內(nèi)瓦國際鋼琴比賽優(yōu)勝獎。34歲任慕尼黑國立歐劇院音樂指導,由于指揮成功而任拜侖歌劇院指揮。40歲入德國籍。后任舊金山歌劇院及交響樂團、芝加哥抒情歌劇院、倫敦修道院花園歌劇院任指揮和音樂指導。他錄制歌劇《尼伯龍根的指環(huán)》而名聲大振。59歲獲爵士稱號后人英國籍。從57歲開始任美國芝加哥交響樂團音樂指導兼常任指揮,還任巴黎交響樂團巴黎歌劇院、倫敦愛樂樂團的音樂指導和指揮。
卡姆(Kamu OKKO Kamm , 1946--)
芬蘭指揮家。生于赫爾辛基。其父是該市交響樂團低音提琴手。他6歲入西貝柳斯音樂院學小提琴,畢業(yè)后任該團小提琴手。第二年升為首席和副指揮,后又兼赫爾辛基國立歌劇院指揮。1966年在芬蘭國家歌劇院首席小提琴兼指揮。20歲獲卡拉揚國際指揮比賽優(yōu)勝獎,因而應邀指揮柏林愛樂樂團,在歐洲各地頻繁演出。1971年任赫爾辛基廣播交響樂團常任指揮。1975年兼任挪威奧斯陸愛樂管弦樂團藝術指導。
巴萊鮑依姆(Balaibaoyimu Daniel Barenboim , 1942--)
以色列指揮家、鋼琴家。生于布宜諾斯艾利斯。自幼隨父母學鋼琴,7歲開始鋼琴生涯。10歲入薩爾茨堡莫扎特音樂學院從菲舍爾學鋼來,從馬凱維奇學指揮。11歲與柏林愛樂樂團協(xié)奏演出,12歲獲國際比賽優(yōu)勝獎。后入薩爾茨堡的莫扎特音樂院和羅馬的圣西西莉安音樂院學習鋼琴和指揮。23歲任英國室內(nèi)管弦樂團的定期客席指揮。27歲率該團巡回演出于全世界。后又在倫敦、柏林、紐約愛樂樂團及藝加哥、巴黎交響樂團等團客席指揮,同時以鋼琴家身份進行演出。33歲他繼卡拉揚、索爾蒂任巴黎交響樂團音樂指導,同時創(chuàng)建巴黎管弦樂合唱團。1981年任柏林德意志歌劇院音樂指導與指揮。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