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陽明生平經(jīng)歷是什么樣的?
王陽明出生在1472年9月30日,距今547年,浙江余姚人,父親王華是一位狀元,明孝宗皇帝的日講官,官至吏部尚書。王陽明6歲以前不會說話,開口說話后,就能熟背儒家經(jīng)典,十一歲就說人生讀書第一等事是做圣賢,做圣人,在妙高臺寫出的高妙詩句,艷驚眾人。十三歲母親病逝。十五歲時對兵法產(chǎn)生濃厚興趣,私出居庸關,考察邊塞地勢地貌、風土人情。1499年27歲時,終于在第三次會試中過關,殿試二甲第7名,中了進士。進入官場,先在工部實習,后任兵部主事,遭宦官劉瑾迫害坐了詔獄,貶到貴州龍場驛做驛丞,三年貶謫期滿,朝廷任命到江西吉安府廬陵縣當知縣,后回京城任吏部考功司郎中,短暫擔任南京太仆寺少卿,再度回江西擔任一方大員,出任都察院左僉都御史去南贛地區(qū)剿匪,成功平匪后,又平定了寧王之亂,立下不世之功,被嘉靖皇帝封為新建伯、光綠大夫、上柱國,兼任南京兵部尚書,在平定廣西匪患后,于1529年1月9日留下一句“此心光明,亦復何言!”含笑而逝。
2、為什么王陽明會對程朱理學產(chǎn)生懷疑?
王陽明讀書的目的是為了成圣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而程朱理學是“存天理,滅人欲”,不僅禁錮了人性,而且,通過觀察的方法格物致知也不能格出萬事萬物的道理來,容易偏離實情,得到表面的東西。“陽明格竹”就是王陽明對程朱理學的一次實踐,結果發(fā)現(xiàn)這條路走不通,必須另辟蹊徑,就此對理學產(chǎn)生了懷疑。
3、王陽明是怎么完成個人的蛻變與升華的?
格竹失敗后,王陽明決定遵循父親的教誨,先行獲得成為圣人所需的政治平臺,考中進士后,進入官場,在武宗朝言官和宦官的勢力斗爭中挺身而出,站在言官這邊,得罪了大太監(jiān)劉瑾,被關進了詔獄,面臨生死折磨的考驗,憑著一顆強大的內(nèi)心,頑強地挺過詔獄這個鬼門關,在貶謫貴州的路上,巧妙地躲過錦衣衛(wèi)的追殺,到達龍場驛后,又戰(zhàn)勝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憑著樂觀與信念艱難地活了下來。而路過此地的吏目卻沒有幸免,王陽明在安葬吏目后感到非常的悲哀,“為爾者重,自為者輕”,他不是為自己感到悲傷,而是內(nèi)心產(chǎn)生的慈悲情懷,是對生死的明悟,和他自身的生死經(jīng)歷結合在一起,是王陽明人生蛻變與升華的開始。
4、為什么說心外無物是一種價值的存在?
王陽明在龍場驛說了一番話;“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誤也?!蔽虺隽诵膶W中最重要的一個奠基理論:心即理,心外無物。尋求事物的道理不是去格具體的事物,事物的道理就在我們自己的心里,心就是生發(fā)事物道理的源泉,事物的道理就是事物的本質(zhì)?!靶耐鉄o物”與“存在就是被感知”是不同的,前者說的是一種價值存在,后者說的是一種物理存在,價值存在是包含物理存在的。這兩者有什么區(qū)別呢?物理存在是人的大腦意識對事物客觀屬性的反應和感知,價值存在是人對客觀事物的效用和意義的感知,任何事物的效用和意義再大,“我”的心里感知不到,這個事情就和“我”沒有什么關系,就是“心外無物”,“我”的內(nèi)心能感知到的事物,一定是認識到了這個事物的價值,也就是“良知”。
5、心學與禪學的區(qū)別?
王陽明的好友湛若水曾評價王陽明有五溺之說,其中“四溺于神仙之習,五溺于佛氏之習”,就是說王陽明是學慣儒、釋、道三教,在龍場驛悟道后,就與道教、佛教分道揚鑣,說“老、佛害道,由于圣學不明”,心學堅持的是儒家正道。
心學與禪學的區(qū)別在于:佛教講的是放下,陽明心學講的是拿起;佛教最后求的是解脫,心學最后求的是擔當;佛教講的是圓滑,心學講的是犀利。禪宗頓悟后,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把自己人生的困頓、屈辱、悲哀全都放下,甚至還要放下人性中難以割舍的親情。陽明心學的真正悟道是:遇到事,不回避,事上練,辦好事;是樹立了正確的價值取向,勇于擔當,勇于負責,而且這個擔當、這個負責還是充滿智慧的,能讓問題迎刃而解,是滿滿的正能量。
6、怎么做到知行合一?
王陽明說;“知是行之注意,行實知之功夫,知是行之始,行實知之成,已可理會矣。”
王陽明心學的知行合一是分三個步驟的,第一步由知道到做到,是從知到行,有點像是所謂的理論聯(lián)系實際,但這僅僅是知行合一的第一步,把知行合一理解為理論聯(lián)系實際是不全面的。
第二步是由行到合,是知行合一的第二層內(nèi)涵,什么是行到合?就是融會貫通,沉浸到你的對象中去,和你的對象融而為一,就叫合,就是知行合一的合。
第三步是由合到一,什么是“一”,“一”就是“致良知”,就是價值的歸宿和再出發(fā),知行的本體就是良知良能,知行合一的目的就是找出這個良知良能,在這個基礎上開始新一階段的知行合一的循環(huán)。
7、為什么說心學的總綱領是“致良知”?
心學知行合一的大智慧就是“致良知”,也是心學的總綱領,從心外無物、知行合一到致良知形成心學的三個層次。王陽明對致良知的解釋是:“事物之來,但盡吾心之良知以應之?!薄胺蔡幍糜猩朴形瓷疲坝欣ьD失次之患者,皆是牽于毀譽得喪?!本褪钦f為什么在事情中總是你覺得疲于奔命,有些事情做得可以,有些事情做得真難,是因為心中牽掛著利益名譽,在做價值判斷,這是不能致良知的原因。“致良知”是人人都有的智慧和潛能,只是被蒙蔽了,沒有激發(fā)出來,所以心學認為人人都可以成為圣人,心學最后歸于“致良知”。
8、王陽明是如何踐行心學理論的?
王陽明是用自己的人生一點點地證明了心學理論,心即理、心外無物是他對程朱理學的超越,是在格竹失敗后,在官場遭貶,歷經(jīng)生死后感悟出來的。在興辦書院講學的過程中總結出知行合一,用“知行合一”的方法取代“格物致知”的方法,并且身體力行,在廬陵當知縣的時候,用具體的事情來告訴人們怎么做到“知行合一”,這就是事上練的功夫,在剿匪和平亂的時候,總結出了致良知,“致良知”就是找出良知良能,找出萬事萬物的最高境界,這個境界就是“道”,在心里把“道”立起來,得“道”了,各種事物的規(guī)律就看得一清二楚了。
9、心學的哲學體系的精髓是什么?
王陽明在天泉證道里有四句話:“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以此自修,直躋圣人,以此接人,更無差失。”
王陽明認為這四句教具有極樸實的一種價值,因為不論是對聰明人還是比較愚笨的人,不論是對初學者還是已經(jīng)到了圣人境界的人,不論是在哪個階段,這四句教都適用,因為這四句教構成了心學的哲學思想體系,是心學的一個大總結、大升華,是心學的精華、精髓,為什么這么認為呢?其原因:
首先,“無善無惡心之體”說的是一種世界觀,世界觀是人與天地自然、人與宇宙的關系。東方哲學的世界觀講“天人合一”、“陰陽合一”,陽明心學講“知行合一”,都是合一,講究人與天地自然的和諧。善和惡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下、不同的條件下是可以轉換的,不能以自己的標準去看待萬事萬物,要能容得下萬事萬物,先要排除自己的執(zhí)見,把那些固執(zhí)的東西從自己的心里抽空,才能有空間接受新的東西。
其次,“有善有惡是意之動”指的是人生觀。世界觀是解決“我”與世界、與天地、與自然、與宇宙的關系。人生觀是解決“我”與“我的關系”,“我”與“我”達到和諧。人們常常以為,前半生最痛苦的是“我”和世界的周旋,到最后才發(fā)現(xiàn),人生最痛苦的其實是“我”與“我”的周旋,知道了善惡,知道了光明黑暗在哪里,“我”與“我”的周旋就成功了,“我”與“我”的矛盾就解決了。
第三,“知善知惡是良知”這是指的價值觀。世界觀是解決“我”與世界、與自然的關系,人生觀是解決“我”與“我的關系,價值觀就是“我”與他人、與社會、與族群的關系。知善知惡的良知,也就是善惡的標準是來源于生活,來源于知行合一,來源于事上練?!拔摇睂τH人、朋友和社會能做出什么樣的貢獻?在大是大非之中,在價值沖突中如何做出價值判斷?因此,“知善知惡是良知”實際上是在做出價值判斷后,在價值觀的指導下獲得的人生智慧?!爸铝贾狈旁谶@個價值觀里,對社會風氣的影響、對人心的影響作用是非常大的。
最后,“為善去惡是格物”指得是方法論。是行動層面、實踐層面的方法,也就是王陽明講的要知行合一,要事上練。不經(jīng)歷困難、挫折的出來的“致良知”,不經(jīng)過繁瑣事務磨煉出來的“致良知”,都不是真正的“致良知”。也就是說,不經(jīng)過紅塵的歷練,不經(jīng)過知行合一的錘煉,得到的那些東西都不是真東西,都是浮于表面的東西。所以事上練叫“為善去惡是格物”,就是要處處格物,處處反省。
從世界觀、人生觀到價值觀,方法論,構成了心學的哲學體系。
10、心學如何幫助對我們塑造自己的人生?
陽明心學的作用是在個人層面上,讓每個人找到內(nèi)心的光明,打破生命的桎梏,奠定人生的格局,獲得行動的智慧。換句話說,可以幫助每一個人找到自己的心。在族群層面上,可以讓我們反思歷史,追幕先賢,獲得中華民族超越時空不斷進取的巨大力量。
那么,怎么用心學來指導、引領和塑造我們的人生價值呢?
首先,通過心外無物,心即理,塑造人生的氣象。王陽明有句名言;“志不立,天下無成之事?!币馑季褪且删褪聵I(yè),先奠定人生格局和氣象。有大光明的追求,人生格局就會不一樣,氣象就會不一樣,這靠的是對心外無物、心即理的深刻認識。
第二,通過知行合一,塑造人生智慧。知行合歸一處,這個“一”,就是致良知的良知了?!爸泻弦弧睕]有終點,它是一個不斷螺旋式上升的良性循環(huán),一個永遠成長的過程。不是心中有良知,心中就沒有困惑,不是獲得了一定的成就和地位,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它需要“路漫漫兮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精神,永遠不停止求索之路,這就是偉大的人生智慧,才是偉大的知行合一。
第三,通過致良知,構建人生的境界。有了人生氣象,有了人生智慧,第三步就是要構建人生的大境界了。人生的大境界其實就是心學的最終歸宿“致良知”。是王陽明所說的“若是知行本體,即使良知良能?!边@種境界,就是王陽明生命最后時說的“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