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的功成身退,以及在后來安然度過一生,并不僅僅只是因為劉邦和呂后不想殺他,追根究底的是,劉邦和呂后沒有將其殺死的必要。
張良本是戰(zhàn)國時期的韓國貴族,可因秦滅韓,讓張良淪為了亡國之奴。世人都知道荊軻刺秦王,可韓國的張良為了能夠替國家報仇,也上演過一場“刺秦”的活動。雖然本次刺秦王未遂,但張良也通過此行一戰(zhàn)成名,成為了人們口中家喻戶曉的愛國義士。后來因機緣巧合,劉邦與張良搭配,一起度過了艱難萬險,最終合力建成了在中國歷史上,具有濃墨重彩意義的“大漢王朝”。
張良的動機
不管這個動機是真是假,但我們可以明白的是,張良在加入劉邦營中初,到劉邦建立大漢王朝后,張良一直對外宣稱自己幫助劉邦的目的為“為韓國報仇”。張良此“動機”的對外輸出具有很大的作用,一方面向世人說明了自己是忠義之士,自己之所以加入劉邦的隊伍,是為了能夠打敗暴秦,為自己的故國報仇。對于這樣動機的運用,不僅能夠幫助張良的氣節(jié)、名聲更上一層樓,還能夠使得在后來作為其躲避殺身之禍的理由。
在劉邦建立大漢王朝后,便準備對自己手下的這群有功之臣進行封賞,特別是具有氣節(jié)和能力的張良,更是被劉邦賜予了豐厚的財產與崇高的地位,可張良精通黃老之道,不戀權位,深知“兔死狗烹”之道,故而以“臣為陛下效力,只是為了達成替韓國報仇的想法”的說法積極避險。并且表明了想要隱居山林的想法和訴求。劉邦和呂后在知道了張良的想法后,便由衷感到欣慰和惋惜。欣慰的是:此等人才,在當年可是立下了一等一的功勞, 不僅沒有向自己邀功請賞,反而主動央求隱居山林,此等氣節(jié)和境界值得欣慰”,而惋惜的是:“此等人才沒有繼續(xù)為大漢奉獻,不免會有點可惜?!?/p>
在后來,雖然劉邦沒有繼續(xù)封賞張良高官和厚祿,但還是將其封為“留候”。
張良對于劉邦沒有威脅
張良既然如此懂規(guī)矩,守臣道,劉邦和呂后自然在后就沒有殺其的理由,再加上后來張良表現出的是一副無欲無求的態(tài)度,對于朝政之事也不加以談論,整日賦閑在封地,以此給人釋放出了“與世無爭”的信息。在日后,盡管張良具有大才,盡管劉邦和呂后因為不放心,但如此狀態(tài)的張良,還是幫助其避開了殺生之禍。
不殺張良也是為了體現漢廷的大度
自古以來,帝王殺功臣,往往是一個想殺,一個作死的有趣組合。劉邦在建立了漢王朝后,也曾對一些功臣狠下毒手,張良的才華,往往便是劉邦最大的威脅,好在張良能夠臨危不亂,妥善應對,才使得他能夠逃出生天,得以逍遙快活。其實,除了張良自我的保護外,也和劉邦以及呂后的權謀有關。殺功臣雖然是每一個帝王都會做的事情,可凡事過猶不及,如果再殺掉身為漢初三杰的張良,這對于大漢王朝的根基,是大大不利的。
修禪問道的保護衣
張良在后期癡迷于修玄,癡迷于問道,于是便在自己的封地不問世事,一心撲在煉丹、修煉之事上。張良的這個行為,既是對“愛好”的一種表達,也是對“朝廷當權者的蒙蔽”,張良想借此為理由,讓大家知道,他張良無心去過問朝廷之事,自己早已看破紅塵,世俗之事再與自己無關,既沒有黨,也沒有羽。
有人覺得張良在后來癡迷于問道,不過是一種假想,目的便是為了騙過王廷,好讓自己的后半生過得安生??墒沁@樣的想法明顯是錯誤的,因為在古代問道本就是常事,而且迷信的古代人肯定不會將“修道”當做兒戲,故此,張良的一心向道是真的,而后來的遠離紛爭,即使大智慧的體現,也是其修玄的一種附屬品。
小結
張良的一生是輝煌的,他既在合理的時間內,將自我的價值發(fā)揮到了最大,也成功的讓自己功成身退,成為了后世的模范、后世得以借鑒的人物,這樣的做法可比當時眷戀大位,眷戀權力的人高了太多太多,也明智了太多太多。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