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語盈盈暗香去》 謝少威 |
□葉延濱
這是我第二次到淄川蒲家莊,上一次來參觀蒲松齡先生故居是十年前的事情。從張店到淄川變成了高速公路,蒲家莊外面也多了許多的集裝箱式的新建高樓和仿古商號。蒲家莊依舊是窄仄的村道,兩側(cè)低矮的平房擁簇迎客。
上一次是亦步亦趨地跟著導(dǎo)游看故居里的真假物件,這一回便悠閑地在陋室里的小院里琢磨,信馬由韁,這里記下的只是與寫作有關(guān)的幾個想法:原創(chuàng)、編輯與改編。
說到原創(chuàng),蒲松齡的《聊齋志異》,用白話文講就是:在聽故事的房子里記下的神怪事情。蒲松齡先生說得明明白白,這是我聽來的故事,我只是記錄者。先生太老實,先生也太謙虛。但是,大家還是公認蒲松齡先生《聊齋志異》是原創(chuàng)小說,我想也有道理:一是無從考證誰是講故事的創(chuàng)作者,我們知道的源頭就是蒲先生那些密密的蠅頭小楷記下的故事,蒲松齡后人保留了《聊齋志異》的手稿,如今還珍藏于遼寧博物館,黑字白字,青史為證;二是蒲先生用文言文寫作完成這些故事,從傳播角度和寫作角度講,都是一次真正的創(chuàng)作。今天在手機上許多精彩的當(dāng)代“聊齋”何止九十篇?九千也不止,只是人們不知道作者是誰,電訊公司掙了錢,寫手們得了稿費,也就不在乎那署名權(quán)了。
再說編輯,蒲松齡是個大作家,也是個好編輯。他將這些幾乎不太相干的狐仙、道士、花神、貪官編到一部書里,讓小鬼們有了大舞臺,讓小人物有了大排場。有些事是無法先知先覺的,比方說手稿,今天當(dāng)編輯不太樂意作者寄手書的文稿,因為讀來不便,要用也麻煩,還需錄入,費時費力。電子稿件的傳輸方式,作者和編輯都省了不少心力。只是這樣,手稿便成了稀缺物件,尤其是名家手稿,更是藏家花錢搶購之寶。記得上世紀(jì)八十年代我在《星星》當(dāng)編輯,每個月要讀幾十斤甚至上百斤的稿子,最后都交給廢品收購站統(tǒng)統(tǒng)化成紙漿了?,F(xiàn)在想來,那些顧城、阿來、蘇童們被編輯用紅筆涂來抹去的稿紙,若能保留下來,不就是個收藏家了嗎?
再說改編。“聊齋”這部不算巨制的“文言文短篇小說集”,越來越吃香,得益于改編。上世紀(jì)新文學(xué)運動后,許多文言文名著束之高閣,灰撲蟲啃?!傲凝S”得到魯迅夸獎,也因篇什短小,故事奇詭,部分篇目被改寫成白話文流傳。后來又改成“連環(huán)畫”風(fēng)靡全國,再后來又成了電影電視追捧的題材,雖說電影《畫皮》與《聊齋》里的《畫皮》說的不是同一個事情了。不斷地改編,讓《聊齋》真是一個“講故事的房子”,永遠有講不完的故事。
也許這是一個啟示:原創(chuàng)的、認真編輯完成的、經(jīng)得起歲月不斷改編而新意盎然的作品,就是一口“柳泉”之井,清洌之水,潤澤一代代人心……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