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求仙是怎么一回事呢?且讓我們細細道來。
張良本來是戰(zhàn)國時期的韓國人,他祖父和父親都是韓國的貴族。秦國在消滅韓國后,張良一直圖謀恢復韓國,因而結交刺客,曾在博浪沙伏擊秦始皇,但未能成功。
張良逃亡到下邳后,遇到黃石公,得到了《太公兵法》,此后悉心研讀,以圖伺機復仇。
張良劇照
秦末農民戰(zhàn)爭爆發(fā)后,張良游說項梁擁立韓國貴族成當上了韓王,他任韓司徒。后來,韓王成被項羽所殺,張良又投奔了劉邦,成為劉邦身旁重要的謀士。他協(xié)助劉邦直攻秦國都城咸陽,一路上迭出妙計,斬將奪宮,最后輕易地取得了咸陽城。
張良經常給劉邦講《太公兵法》。在楚漢戰(zhàn)爭期間,張良在鴻門宴上就與項羽、項伯周旋,從而使劉邦得以脫身。他建議劉邦不要立六國的后代,以免留下后患,并建議劉邦順從韓信的意思,將韓信封為齊王,以調動他攻楚的積極性。張良還勸劉邦乘勝追擊項羽,從而使項羽兵敗后自刎于烏江。張良扶助劉邦建立西漢王朝之后,權衡利弊,選擇關中作為王朝的定都之地,贏得了人心歸附。
張良素來體弱多病,因此自從漢高祖劉邦入都關中、天下初定后,他便托辭多病,閉門不出。隨著劉邦皇位的漸次穩(wěn)固,張良也逐步從“帝者師”退居“帝者賓”的地位,遵循著可有可無、時進時止的處事原則。在漢初劉邦翦滅異姓王的殘酷斗爭中,張良極少參與謀劃。在西漢皇室的明爭暗斗中,張良也恪守著“疏不間親”的遺訓。
在賞封功臣時,按級頒爵,劉邦叫張良自己選擇齊地的3萬戶作為食邑。但是,張良并沒有接受這塊封地,而是說只要有一塊小小的地盤就足夠了。他請封始與劉邦相遇的留地(今江蘇沛縣)為封地,也完全是表達對劉邦的知遇之恩。劉邦同意了張良的要求,故稱張良為留侯。
張良辭封的理由是:他在家敗后淪為布衣,布衣得封萬戶、位列侯,應該知道滿足??吹綕h朝政權日益鞏固,國家大事有人籌劃,自己“為韓報仇強秦”的政治目的和“封萬戶、位列侯”的個人目標也都已達到,一生的宿愿基本滿足。再加上身纏病魔,體弱多疾;又目睹彭越、韓信等有功之臣的悲慘結局,聯(lián)想范蠡、文種興越后的或逃或死,深悟“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的哲理,因此害怕既得利益的復失,更害怕韓信等人的命運落到自己身上,故而不貪一時之榮,不圖一時之利。所以,張良自請告退,摒棄人間萬事。
從此以后,張良便淡泊名利,拋棄人世紛爭,專心修性養(yǎng)心,崇信黃老之學,靜居行氣,欲輕身成仙。但是呂后感德張良,勸他不要自苦,張良最后還是聽從了勸告,仍就服人間煙火。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