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tǒng)插花受儒家、道教、佛教思想影響,富有中國人特有的宇宙觀和審美情趣,認為萬物有靈性,因而常把無語無義的花草根據(jù)其生活習性,賦予了人的感情和生命力。 借用花木抒發(fā)人的意志、愿望之時,以花枝展情韻,表現(xiàn)花品花格。
古代插花風格的演變
/ 中國古代插花藝術源遠流長,最早可追溯到東漢年間。當時佛教剛剛傳入中國,插花藝術也隨之到來并普遍多見于寺院廟觀。
中國本土的儒教、道教相比,佛教更具一種耀眼的神奇和燦爛的光華,所以插花藝術自然也具有一種繁華富麗之美。像佛經(jīng)中寫的“佛放光明,徹照花瓶,變?yōu)榱鹆А薄?span>/
◎ 人物圖冊
/ 到了唐代,民間插花受到皇宮貴族的普遍熱愛,但依然沿襲繁華富麗之美的風格?!疤迫松鯋勰档ぁ保档す馊A四射的特質(zhì)最能代表唐人精神。
然而到了宋朝,中國插花史到了一個鼎盛期。文人們受到宋代理學中“理性”內(nèi)斂的影響:用花隨意,寄情至深,插花風格也搖身一變帶有清雅、雋秀的氣質(zhì)。/
宋人花事繁忙
◎ 宋·佚名(仿唐·周昉)——盥手觀花圖
/ 宋朝插花作為一種日常的生活情趣,已經(jīng)廣泛出現(xiàn)在不同階層的家庭中。不管是大家閨秀、富貴人家的庭院,還是出家人的案頭、士大夫的書房,鬧市里的酒店茶坊,都有瓶插的鮮花,將生活空間點綴得意趣盎然。
宋朝城市發(fā)達工商業(yè)繁榮,花市十分興旺,各地都有很多養(yǎng)花專業(yè)戶和花市,這在宋朝以前是沒有的。《夢梁錄》記載“賣花者以馬頭竹籃盛之,歌叫于市,買者紛然”。/
/ 每年春天都會舉辦“花朝節(jié)”,文人雅士一邊喝酒一邊吟詠詩詞歌賦,同時還可以欣賞名花佳人。在節(jié)日期間或前后舉辦“萬花會”。
插花藝術展是“萬花會”的重頭戲,各種插花形式俱全(瓶、盤、筒、缸、籃等),極力推動了中國插花藝術的發(fā)展。/
插花工藝技巧
/ 宋代插花不僅講求其妙趣,還講究花命的維持,竭力讓插花有更長的生命期。在花材保技術研究方面發(fā)明了許多既簡便實用又科學的方法和配方,有些方法至今仍具現(xiàn)實參考價值和指導意義。
如《林洪山家·插花法》中寫的:“插梅每當浸以湯;插芙蓉當于沸湯,閉以葉少傾;插蓮當先花而后水;插這字畫當削枝而槌破;插牡丹、芍藥及蜀葵、萱草類皆當燒枝以盡開。 /
/ “在花器的制造上,宋朝各大窯口都有生產(chǎn)專門造型的插花器物。為了更好地固定花枝,宋人獨創(chuàng)發(fā)明了三十一孔瓷花器,六孔花器,十九孔花器等,可見當時對花枝插置布局已有一定藝術構思。/
清雅之美
歷史是條剪不斷的長河,宋代以來的獨特的清雅之美,也給予今天的插花藝術諸多啟發(fā)。清雅,是寧靜淡泊當中默默體察到生命涌動的晶瑩剔透之美,外貌平淡,內(nèi)里燦爛。這一分外注重內(nèi)涵修養(yǎng)的插花藝術,值得我們吸取精粹,推陳出新,一定能帶來格外的美感。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