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們在五月中下旬到北京地區(qū)最古老的佛教圣地潭柘寺游覽時,在寺外的下塔院處,就會看到在歷代高僧們長眠的塔林叢中,高矗著兩棵開滿白色花朵的巨大古樹。這些白色花朵像一座座小寶塔似的高矗在樹冠外圍,分外絢麗。這兩棵古樹的粗干鱗片斑斑,其葉片要比別的樹種樹葉明顯的鮮綠,而且是形呈掌狀,分為七瓣。在寺內(nèi)的毗盧閣殿院南邊(即著名的古銀杏“帝王樹”和“配王樹”南側(cè))也有兩棵這樣高大的古樹。它們是什么樹呢?原來這就是佛門兩圣樹之一的“娑羅樹”。因其掌葉分為七瓣,故又名“七葉樹”。
“娑羅”為永生之意
因相傳佛祖釋迦牟尼是在古印度北方的拘尸那迦羅城郊外的“娑羅雙樹”下圓寂的。當年佛祖降生在藍毗尼的無憂樹(娑羅樹)早已枯死。后人們在原處又種植了一棵菩提樹,這棵菩提樹已千年以上。佛門弟子為了紀念佛祖,以及表示對佛教的虔誠,所以都在寺院里種植娑羅樹,并視其為“佛門圣樹”,而且引以為榮。(在寺廟中,更多植菩提樹,但因菩提樹為熱帶、亞熱帶植物,在溫帶和北方寒冷地區(qū)不能生長,所以我國古代高僧用銀杏來代替佛門圣樹菩提樹,因此我國的古銀杏大多在寺廟中)。我國古代的高僧們也是在寺廟中廣植娑羅樹?!版读_”在梵語中為堅強、永生、不滅、永恒之意。
京師七奇樹之一
北京種植娑羅樹的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唐代。過去北京最著名的古娑羅樹,就要數(shù)西山臥佛寺三世佛殿東西的兩棵了。相傳它們是唐貞觀年間修建臥佛寺時(當時叫“兜率寺”)從印度傳來的。因當時三世殿內(nèi)有一尊大木臥佛,在殿外種植兩棵娑羅樹有紀念佛祖圓寂之意。據(jù)明劉桐和于奕正所著《帝京景物略》載,它們是“京師七奇樹”之一(“京師七奇樹”分別為:臥佛寺的兩株古娑羅樹、報國寺的兩棵“矬松”、顯靈宮的“折枝柏”、天壇的“幻錢榆”、韋公寺的蘋婆、奈子、海棠)。書中描寫該二樹:“寺內(nèi)即娑羅樹,大三圍、皮鱗鱗,枝嵯嵯,癭累累,根轉(zhuǎn)轉(zhuǎn),花九房峨峨,葉七開蓬蓬,實三棱陀陀,叩之叮叮然。周遭殿樨數(shù)百年不見日月”。遺憾的是后來這兩棵樹死掉了,現(xiàn)在三世佛殿東側(cè)南北的兩棵娑羅樹是后來補栽的。從前在香山寺遺址山門里也有兩棵高大的金代娑羅樹,清康熙和乾隆皇帝各寫有一首《御制娑羅樹歌》,并刻在碑上分別立于樹旁,今北側(cè)題詩碑仍在。南側(cè)的題詩碑已無存。
世界古娑羅之最
北京現(xiàn)存最著名的古娑羅樹,就要數(shù)潭柘寺這四棵了。相傳它們是唐代從西域移來的。尤其是下塔院處東側(cè)的一棵,它高達25米,干周長達5.2米,是北京和我國及世界上的“古娑羅樹之最”(經(jīng)筆者的多年考證,確為“世界之最”)。在歷代高僧長眠的塔林叢中植這兩棵古娑羅樹,有紀念佛祖圓寂之意。另外,在該寺的其它院落,像方丈院、流杯亭院及其南院、大悲閣院、戒臺院等院落,還計有十多棵明清時的古娑羅樹。在每年的五月份中下旬,娑羅花盛開時節(jié),滿樹潔白,分外絢麗。不但把深山古剎點綴的古香古色,同時也增加了神秘色彩。潭柘寺的古娑羅樹之多,為北京和我國寺廟中之最。
在北京的其它寺院,像碧云寺的中山堂前有兩棵清代的娑羅樹、臥佛寺三世佛殿東側(cè)南北各有一棵清代的古娑羅樹、櫻桃溝內(nèi)鹿巖精舍處東有一棵明代的古娑羅樹、八大處靈光寺(二處)的遼代招仙塔基座旁有一棵明代的古娑羅樹,香界寺(六處)的藏經(jīng)殿有兩棵明代的古娑羅樹,其中西側(cè)的一棵樹枝上掛滿了祈福的紅布條,而其樹下寫的是“菩提樹”是不對的,東側(cè)的一棵已枯死,后又補栽一小娑羅樹。大覺寺北娑羅院有兩棵明代古娑羅樹、大覺寺北的普照寺南院有一棵明代古娑羅樹、上方山有文殊殿遺址的明代古娑羅樹等。因北京現(xiàn)存的古娑羅樹極少,而它們還帶有佛教文化色彩,故十分珍貴?,F(xiàn)在,每逢在五月份中下旬,有很多信徒和植物愛好者(特別是喜歡古樹名木的人)都到潭柘寺和大覺寺等處觀賞娑羅樹花。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