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汪老師的助理小編牛牛。我對食物的營養(yǎng)和熱量問題一直非常感興趣。這幾天,一篇文章很受健康界的關注——《多吃主食死的快?柳葉刀的最新研究,打了多少醫(yī)生,營養(yǎng)師的臉?!?。這篇文章甚至引來了果殼、丁香醫(yī)生等一眾知名科普公號的熱議。不過,目前該文已被封禁。
今天,小編牛牛也斗膽來談一下這個話題。說的不對之處也請各位批評指正,一家之言,切莫迷信。
不可否認,瘦龍健康的翻譯非常聳人聽聞,并非《柳葉刀》文章的原意。此判斷由一個英語專業(yè)生——也就是我——做出。
①原文:Higher carbohydrate intake was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risk of total mortality.
瘦龍:較高的碳水化合物攝入量,會增加總死亡率的風險。
牛牛:較高的碳水化合物攝入量和總死亡率風險的增加有關。
牛批:僅僅是“有關”。
這項研究“The Prospective Urban Rural Epidemiology (PURE) ”,也就是城市及農(nóng)村流行病學前瞻性研究,從 2003 年到 2013 年,針對 35 歲到 70 歲的成年人,在 18個國家,問卷記錄了 13 萬人的進食情況,主要調(diào)查心血管疾病方面的死亡率和飲食之間的關系。從背景信息我們可以注意到,這項研究人多、年齡跨度大、國家多、時間長,所涉及的因素也是不可想象的多。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即使是在中國是同一類食物,南方人吃甜豆腐花,北方人吃咸豆腐腦,這里面的食物成分加上搭配的其他食物也就使營養(yǎng)攝入的方方面面完全不同了。另外,這項研究的目的是為了調(diào)查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與飲食之間的關系,并不是為了調(diào)查主食與死亡率的關系,這是有本質(zhì)區(qū)別的。
②原文:Intake of total fat and each type of fat was associated with lower risk of total mortality.
瘦龍:脂肪的攝入量,可能降低總死亡率的風險。
牛批:僅僅是“有關”。
③原文:Higher saturated fat intake was associated with lower risk of stroke.
瘦龍:高飽和脂肪的攝入量,可能降低中風的風險。
牛批:僅僅是“有關”。
④原文:Total fat and saturated and unsaturated fat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risk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mortality.
瘦龍:總脂肪、飽和脂肪、不飽和脂肪,和心肌梗死、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沒有相關性。
牛批:應該是“沒有顯著的相關性”。失之毫厘謬之千里啊。
接著,我就要和大家分享下吃東西這回事了。其實,不管《柳葉刀》多有名,光靠一篇文章是撼動不了整個世界的飲食原則的。它給出的結論僅僅是相關,離蓋棺定論還差十萬八千里遠??梢恍├梅浅R?guī)方法,比如生酮飲食和低碳飲食減肥的人卻如獲至寶,仿佛拿到了尚方寶劍。那我就來說說,主食,明天還要吃嗎?
答案都是否定的。
給大家科普下基本的概念:
① 你的體重變化由你每天攝入的熱量所決定,如果攝入的熱量>支出的熱量(新陳代謝+運動),也就是吃得多動得少,你就會長胖;反之,你就會瘦。
② 每種食物都有三大營養(yǎng)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質(zhì)和脂肪。
③ 熱量(千卡)=碳水化合物的克數(shù) × 4 + 蛋白質(zhì)的克數(shù) × 4 + 脂肪的克數(shù) × 9。
④ 食品標簽上所用的單位一般是千焦(KJ),它和千卡的換算關系如下:1千卡=4.182千焦。
接著我們的話題,我先放一張米飯的熱量圖,碳水果然不少?。?br>
然后,你來猜猜這是什么的熱量圖:
答案就是蘋果!沒錯,蘋果所含的碳水比例是高于米飯的,而蔬菜的碳水比一般也不低,以下是卷心菜的熱量圖:
所以,牛牛一直覺得,主食不主。看了下我記錄的熱量,蘋果排在攝入的碳水的第二名,比中午的一碗米飯還要多:
在中國的膳食寶塔里,它在最底層:谷薯類 250 ~ 400克。但沒有被冠以“主食”之稱:
而在美國的膳食指南“我的餐盤”(My Plate)中,谷薯類(crop)的量也不多,更多的是蔬菜和水果,占據(jù)半壁江山:
相信我們目前稱谷薯類食物為“主食”,更多與歷史和文化有關。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根據(jù)中國的膳食指南,由攝入碳水化合物獲得的熱量約占總熱量的 55 - 65%。為什么碳水最多呢?因為它可以在體內(nèi)經(jīng)消化變成葡萄糖或其它單糖參與機體代謝。我們的大腦非常嗜糖,需要不停供給碳水以獲得糖分。
那蛋白質(zhì)的熱量和碳水的相同,蛋白質(zhì)的食物可以作為主食嗎?
這次看了《柳葉刀》文章最激動的莫過于生酮飲食和低碳飲食的另類飲食者了。記得我初中時,直到今日也一樣吧,減肥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只吃蘋果或者只吃肉。蘋果并不缺碳水,但一個中等個頭的蘋果只有 100 卡的熱量,一天吃 8 個 800 卡,也遠低于成人的基礎新陳代謝所需的 1300 卡,即你只要活著吸氣吐氣每天就需要的熱量值。碳水分解出的葡萄糖是維持大腦正常功能的必需營養(yǎng)素,當血糖濃度下降時,腦組織會因為缺乏能源而使腦細胞功能受損,造成功能障礙,并出現(xiàn)頭暈、心悸、出冷汗、甚至昏迷,俗話說的“低血糖”。
那只吃肉,我每天吃足1300卡減肥,是否可行呢?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對于未成年的孩子,此種方法危害尤其大。食物中碳水化合物不足,機體就不得不動用蛋白質(zhì)來滿足機體活動所需的能量,這將影響機體用蛋白質(zhì)合成新的蛋白質(zhì)和組織更新。所以,高蛋白吃得太多而飯吃得不夠,可能不長個也不強壯喲。
生酮飲食和低碳飲食都是以攝入各種肉類(包括魚肉)為主,前者偏肥肉,后者偏瘦肉。
它的害處簡述如下:
① 人體無法儲存過多的蛋白質(zhì),一旦吃太多的蛋白質(zhì),身體勢必得把它排出體外;此時,肝臟必須努力地工作把蛋白質(zhì)中氨基酸的“氨基”先去除,再把“氨基”轉化成尿素由腎臟排出體外。總之,吃過多的蛋白質(zhì),肝臟與腎臟無法休息,總有一天會罷工。
② 這種飲食方式允許大口吃肉,卻視米飯、面包、面食這類淀粉食物為洪水猛獸。但身體少了淀粉這種“糖類”,整個代謝就會出問題,尤其人體在燃燒脂肪時少了糖類,脂肪酸就無法燃燒完全,燃燒不完全的脂肪酸會變成酮酸,此時就會有酮酸中毒的危險。一開始呼吸會感覺有異味,并會有想吐、身體虛脫等不良反應。
《柳葉刀》文章里提到了脂肪,甚至是飽和脂肪,都可能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有關。雖然雜志很權威,但依然需要更多的同行評議以及獨立研究的數(shù)據(jù),現(xiàn)在下結論也為時過早。經(jīng)過加油加糖加鹽烹飪出的五花肉,熱量肯定比白切肉翻了一番。但在總體熱量不超標的情況下,偶爾吃個一兩塊也無須再有罪惡感了。
比起五花肉每 100 克 526 千卡的熱量,各種燒菜用的油的熱量則直逼 1000 千卡。多吃油,一定會胖。就連橄欖油的熱量也是在 1000 千卡/100克左右,燒菜真的要少放油喲。
不過,《柳葉刀》的這篇文至少讓我們不必再談脂肪談油色變了。期待更新更進一步的研究發(fā)現(xiàn)。
美國的“我的餐盤(My Plate)”和中國的膳食寶塔并未掉下神壇,加上每天6000步(約5公里)的步行鍛煉,依然是最健康的生活方式。另外,牛牛提醒大家:多吃好的碳水化合物,盡量用粗糧代替精致米面;多吃蔬菜和水果,它們也是富含碳水的喲。
我是牛牛,下期再見。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