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章為非儒家思想的道德經(jīng)專研文章,強調(diào)專業(yè)性,不具備娛樂性,觀者慎入!
炊者,不立。
自視者不章,自見者不明,自伐者亡功,自矜者不長。
其在道也,曰:余食、贅行。物或惡之,故有欲者弗居。
燒火做飯者,不能立身體。
自以為是者,不能顯榮耀。自逞已見者,不能辯事非。攬功諉過者,不能見功績。矜持自尊者,不能為官長。
從道的角度說:上述都是主觀者行為不當(dāng)?shù)娜毕?。人們或許怨惡這種缺陷,所以主觀意志者要努力避免思想上尊崇主觀意志。
[廣韻]:立,行立。[禮·曲禮]:立必正方。
自視,自己對自己的評價。[孟子·盡心上]:附之以韓魏之家,如其自視欿然,則過人遠矣。
章,通“彰,彰明,表彰。[荀子]:章之以論,禁之以刑。
自見,自我表白;顯露自己。
[說文]:明,照也。[禮·樂記]:作者之謂圣,述者之謂明。[疏]:明者,辨說是非也。
自伐,自矜、驕傲。[說文注]:伐,擊也。伐人者有功。故左傳:諸侯言時記功,大夫稱伐。史記:明其等曰伐,積日曰閱。又引伸之自功曰伐。
自矜,自負、自夸。[小爾雅]:矜,惜也。[書·旅獒]:不矜細行,終累大德。[注]:矜,憐惜之意。[傳]:矜持也。自賢曰矜。[書·大禹謨]: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
[正韻]:長,音掌。孟也。
[玉篇]:余,殘也。
贅,行不當(dāng)也。[老子·道德經(jīng)]:其于道也,若余食贅行。[注]:行之無當(dāng)曰贅。
物,他人、眾人。[唐·魏征·十漸不克終疏]:損己以利物。[玉篇]:事也。[禮·哀公問]:敢問何謂成身,孔子對曰:不過乎物。[注]:物,猶事也。
[正韻]:或,疑也。凡或人或曰皆闕疑之辭。[易·干卦]:或躍在淵。[朱子·本義]:疑而未定之辭。
[正韻]:惡,憎也,疾也。[左傳·隱三年]:周鄭交惡。[注]:兩相疾惡也。
[說文注]:有,不宜有也。謂本是不當(dāng)有而有之偁,引伸遂為凡有之偁。[玉篇]:有,不無也。
[增韻]:欲,愛也。又物欲。[禮·樂記]: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動,性之欲也。
[韻會]:弗,違也。又不也。[春秋·僖二十六年]:公追齊師至巂,弗及。[公羊傳注]:弗者,不之深者也。
[說文]:居,處也。
老子在本章借助于“炊者不立”的事實,引導(dǎo)出主觀意志對人類行為的干預(yù),會為當(dāng)事人帶來未知的傷害。理解了“炊者不立”的原因,也就理解了本章其余部分的闡述。
“炊者不立”告誡我們,人是無法擺脫身體的天然結(jié)構(gòu)所帶來的活動限制。蹲下就不能同時做到站著,站著就不能同時做到蹲下。如果我們的行為不能依據(jù)身體結(jié)構(gòu)的約束,去自然而然地做出動作,那么這種違反身體自然約束行為的結(jié)局,也就不言而喻了。同樣道理,做為自然產(chǎn)物的人,如果不能使自已的主觀意志,順自然法則去驅(qū)動行為,得到的結(jié)果也只是自我傷害罷了。
人類是自然的產(chǎn)物,是“道”的衍生,因此人類也必須接受“道”的約束。意識是人類特有的產(chǎn)物,亦如人本身一樣,應(yīng)該接受“道”的約束。如果以人類意識產(chǎn)物的主觀意志來拒絕“道”的約束,而寄希望以主觀意志來約束自已,那么我們得到的也只是“同于失者,道亦失之”的結(jié)局而已。
人的主觀意識會受大腦“自我糾錯”功能影響,偏離萬物本質(zhì)。以偏離萬物的主觀意志去認知萬物,結(jié)果是災(zāi)難性的。所以當(dāng)思想處在主觀意志的籠罩下,永遠都走不出“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的陰影,做事的結(jié)果也永遠只是“恒于其幾成也敗之”。所有違反自然法則的行為,都是要受到自然的懲罰。
有關(guān)于主觀意志的問題,老子在道經(jīng)二十章進行了討論。老子把寄希望以主觀意志約束自身的,稱之為“現(xiàn)實的我”。把接受“道”約束自身的,稱之為“自然的我”。
“自然的我”與“現(xiàn)實的我”,兩者之間關(guān)系應(yīng)該以辯證的態(tài)度來理順,偏于一隅,都是對“有差別的矛盾對立物普遍聯(lián)系”的誤讀。老子在道經(jīng)第一章就表達了這種思想:
恒無欲也,以觀其眇。恒有欲也,以觀其所噭。
“無欲”就是“自然的我”,“有欲”就是“現(xiàn)實的我”,兩者是互以對方存在為已身存在的辯證關(guān)系。把握人與自然之間的矛盾,把握人與人之間的矛盾,把握人與自身之間的矛盾是完成對自身約束的前提條件。
在道經(jīng)二十二章,我們知曉了老子的“曲全觀”,即,不直接通過自身完成,而是通過對立物間接完成的操作,稱之為“曲”。
何為不自視?把“視”放在對立面上,你就顯示“榮耀”。
何為不自見?把“見”放在對立面上,你就能辯“是非”。
何為不自伐?把“伐”放在對立面上,你就得到“功績”。
何為弗矜?把“矜”放在對立面上,你就成為“官長”。
何為不爭?輔助對立面成形,則對立面就無法爭你之形,亦如水,善利萬物而有爭。
如果我們不能以自然的“曲全觀”去解決面對的問題,而是違背“炊者不立”的原則,那我們就會時刻面臨著未知的危險。
除特別注明外,所有文章為作者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保留原創(chuàng)文章的一切權(quán)利。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