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創(chuàng)作長篇?dú)v史愛情小說《此物最相思——王維傳》前寫的有關(guān)王維的歷史散文。
1
心如止水,或許是因?yàn)樵?jīng)波瀾壯闊過。
若非經(jīng)歷大風(fēng)大浪,怎知風(fēng)平浪靜的可貴?
心如死灰,或許是因?yàn)樵?jīng)熊熊燃燒過。
若非轟轟烈烈,怎會有真正的灰燼?
從繁華到幻滅,并非隔著千重山、萬道水,而只是硬幣的兩面,咫尺的距離。
滾滾紅塵中,有這樣一位翩翩公子,在繁華和幻滅之間游刃有余。
他的前半生,少年得意,贏得功名,享盡繁華。
他的后半生,輕輕放下,寄情山水,與佛結(jié)緣。
他就是被后人譽(yù)為“詩佛”的唐朝詩人王維。
2
出生于公元701年的王維,和李白同齡,比李白早去世一年。
李白是“詩仙”,王維是“詩佛”,都是盛唐詩壇上的明星。不過,在仕途上,王維顯然要比李白更順風(fēng)順?biāo)?/span>
王維從小多才多藝,有驚人的音樂天賦、表演才能和詩歌書畫方面的成就。
據(jù)《唐才子傳》記載:“維,字摩詰,太原人。九歲知屬辭,工草隸,嫻音律。”
公元731年,30歲的王維憑一曲琵琶原創(chuàng)獨(dú)奏《郁輪袍》,獲得唐玄宗李隆基姐姐玉真公主的賞識。
同年,參加科舉考試,狀元及第。此后歷任右拾遺、監(jiān)察御史、河西節(jié)度使、吏部郎中、給事中等官職。可謂“春風(fēng)得意馬蹄疾”、“銀鞍白馬度春風(fēng)”。
而李白的一生,大多數(shù)時間,是在長安城“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北漂”一族。用杜甫的話說,是“冠蓋滿京華,斯人獨(dú)憔悴”。
3
王維的朋友圈中,不乏皇親國戚、非富即貴之人。
據(jù)《舊唐書》記載:“凡諸王駙馬豪右貴勢之門,無不拂席迎之,寧王、薛王待之如師友。尤為岐王所眷重。”
岐王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李范,“好學(xué)愛才,雅善音律”。杜甫在《江南逢李龜年》中也曾提到他——“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王維與岐王過從甚密,從他寫的《從岐王過楊氏別業(yè)應(yīng)教》、《從岐王夜宴衛(wèi)家山池應(yīng)教》、《敕借岐王九成宮避暑應(yīng)教》等詩中,就可略知一二。
長安貴族的奢華生活,被他訴諸筆端。一曲《洛陽女兒行》,寫盡了洛陽貴婦生活的富麗豪貴。“良人玉勒乘驄馬,侍女金盤膾鯉魚”“羅帷送上七香車,寶扇迎歸九華帳”“城中相識盡繁華,日夜經(jīng)過趙李家”……
應(yīng)該說,安史之亂前的王維,親歷繁華,達(dá)到了人生的巔峰。
4
改變王維人生的,是安史之亂。
755年,安史之亂爆發(fā),唐玄宗帶著楊貴妃倉惶逃離長安城。51年后,唐朝詩人白居易在《長恨歌》中這樣形容:“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span>
唐玄宗離開了長安,但一大批臣子來不及離開,留在了長安。王維也在其中。
混亂中,他被叛軍捕獲,被迫擔(dān)任偽官,身不由己地成了“唐奸”。
據(jù)《舊唐書·王維傳》:“祿山陷兩京,玄宗出幸,維扈從不及,為賊所得。維服藥取痢偽稱瘖病。祿山素憐之,遣人迎置洛陽,拘于普施寺,迫以偽署?!?/span>
王維的無奈和痛苦,唯明月可鑒。
757年秋天,在郭子儀等重臣的努力下,唐軍相繼收復(fù)長安、洛陽,唐玄宗、唐肅宗返回長安。
王維等被安祿山、史思明叛軍任職的偽官,都被捕入獄。在唐肅宗看來,投效叛軍的“唐奸”,罪不可恕,當(dāng)斬首示眾。
王維生死懸于一線之際,是一首詩和一個人救了他。
5
這首詩,是他寫的《菩提寺禁裴迪來相看說逆賊等凝碧池上作音樂…示裴迪》。
安、史叛軍在長安殘酷暴虐,在崇仁坊將包括霍國公主在內(nèi)的八十多個皇室宗親剖腹挖心,梨園樂工雷海青因不愿為安祿山演奏而被殘忍肢解。
據(jù)《明皇雜錄》記載:“安祿山大宴凝碧池。樂既作,梨園舊人不覺唏噓,相對泣下。群逆皆露刃持滿以脅之,而悲不能已。有樂工雷海青者,投樂器于地,西向慟哭。逆黨乃縛海青于戲馬殿,支解以示眾,聞之者莫不傷痛?!?/span>
此時的王維,被安祿山拘禁在菩提寺。好友裴迪來探望他時,談到了樂工雷海青的悲慘遭遇。
王維聽了,悲憤難抑,寫下了“萬戶傷心生野煙,百僚何日更朝天?秋槐葉落空宮里,凝碧池頭奏管弦”。
6
這個人,則是他親弟弟王縉。
王維弟兄五人,他是長兄,兄弟感情頗深。
王維17歲那年,離開家鄉(xiāng),到長安謀取功名。對一個少年游子來說,繁華的帝都畢竟只是舉目無親的“異鄉(xiāng)”。
重陽節(jié)那天,他寫了《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dú)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睂π?/span>弟的思念之情,溢于紙上。
王維其中一個弟弟,名叫王縉。和哥哥一樣,從小好學(xué),科舉及第,以文才聞名。
安史之亂時,王縉擔(dān)任太原少尹,協(xié)助李光弼守衛(wèi)太原,頗有功績和謀略,升任刑部侍郎。
安史之亂平息后,得知哥哥入獄受審,王縉急忙請求免除自己的官職,只為替兄長贖罪。
這份手足之情,受世人稱贊。
7
因?yàn)榈艿芡蹩N的求情和王維這首表明心跡的詩,唐肅宗免除了王維的死罪,僅受貶官處分。其后,博學(xué)多才的王維,升任太子中允、尚書右丞等職,世稱“王右丞”。
表面上,安史之亂帶來的牢獄之災(zāi)就這樣化險為夷了。但它對王維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都產(chǎn)生了極大的影響。
官居尚書右丞的王維,早已看透仕途的險惡,想超脫這個煩擾的塵世。
于是,他吃齋奉佛、學(xué)莊信道,“居常蔬食,不茹葷血”,“在京師日飯十?dāng)?shù)名僧”。晚年常居藍(lán)田輞川別墅,過起了半官半隱的生活。
758年,57歲的他寫了五言律詩《終南別業(yè)》。這是他晚年的代表作之一。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dú)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span>
表面上,詩人在寫他獨(dú)自信步漫游,走到水的盡頭,坐下來看行云變幻。同山間老人談?wù)勑π?,把回家的時間也忘了。
其實(shí),他在表達(dá)一種生命的狀態(tài)。
如果說,王維寫“誰憐越女顏如玉,貧賤江頭自浣紗”時,還在替“顏如玉的越女”得不到世俗意義上的賞識而可惜,那么,當(dāng)他寫“行至水窮處,坐看云起時”,已經(jīng)覺得,“自浣紗”才是一種生命完成自我的形式,才是一個自足的人生。至于別人是否認(rèn)可,又有什么重要呢?
王維晚年還有一首表明心跡的詩——《嘆白發(fā)》:“宿昔朱顏成暮齒,須臾白發(fā)變垂髫。一生幾許傷心事,不向空門何處銷。”
比王維晚出生336年的北宋詩人蘇軾,和王維一樣,性情灑脫,參禪悟道。他欣賞王維的詩、書、畫、音樂,感嘆:“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span>
8
有人說,要么做出世的智者,要么做入世的強(qiáng)者,如果都做不到,就做一個性格陽光的普通人吧。
王維既是出世的智者,又是入世的強(qiáng)者。
他一生向往隱居,卻到死都在做官。
在出世和入世之間,他找到了某種平衡。既寫得出“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這樣不沾人間煙火的閑適,又寫得出“人情翻覆似波瀾,白首相知猶按劍”這樣看透世事的豁達(dá)。
看遍人情冷暖,卻依舊通透灑脫。從大繁華到大幻滅,對王維來說,并非跨越天涯,而只是一念之間。
一念放下,萬般自在。只要內(nèi)心是通透的,生活便不再起波瀾。
-作者-
呂瑜潔,紹興新昌人,畢業(yè)于廈門大學(xué)歷史系。
2017年1月,出版親子教育暢銷書《我的心里住著一個孩子——寫給女兒們的50封信》,在京東教育類書籍中排名前十位。
當(dāng)當(dāng)、京東、亞馬遜、天貓、淘寶等網(wǎng)站均有售。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