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看到不少媒體在討論“逆向考研”,就是“雙一流”大學考雙非大學的研究生,被稱為逆向考研。大家議論紛紛,其中北京青年報有篇文章《“逆向考研”有助破除考研唯名校論》,說:
“逆向考研”就顯得有些另類。其實,理性的考研本就不該以追逐學歷為首要目標,而是要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yè),提升自己的能力。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逆向考研”,會推動破除考研中的唯名校論。
不知道寫這篇文章的作者有沒有去就業(yè)市場和考研市場調研過沒有,哪有學生主動選擇,只有競爭不過的無奈選擇而已。
2023年考研報名即將開始。2022年考研報名人數高達457萬,2021年考研報名人數為377萬,2022年比2021考研報名人數多了80萬。很多人預測2023年的考研報名人數會達到530萬??佳袌竺藬禃鹉暝黾樱程煸黾拥浇咏呖既藬狄膊黄婀?。
原因很簡單,就業(yè)市場的蕭條和單位對學歷的追求。
2022年,進入就業(yè)市場的畢業(yè)生超過千萬,2021年,則是900萬。畢業(yè)生每年在增加,但就業(yè)崗位沒有逐年增加,反而減少。大家看到了,教培行業(yè)就業(yè)萎縮,房地產行業(yè)就業(yè)萎縮,高速發(fā)展的互聯網行業(yè)在2022年也遭遇了寒冬,不少企業(yè)在裁員。
市場上崗位少,求職的人多,各個公司對學歷要求都在提高。下圖是2022年國家電網各分公司的招聘廣告,很多分公司只招碩士以上的人,有些雖然招本科生,但本科生拿什么跟碩士比?
至于北大博士去當街道辦的城管,武漢幾位博士去申請社區(qū)工作者,都不是新聞,即便是三四線城市,對學歷的要求也很高。下圖是江蘇淮安的楚州中學招聘的老師,除了都是北大畢業(yè)之外,大家可以看看里面碩士的比例,遠遠超過本科生的比例。各個公司的反饋,即便是清華、北大的本科生也不好使了,要研究生才管用。
在這個情況下,學生們就紛紛開始考研。當然,考研也有一個慢就業(yè)的想法,大四的學生在心理上還沒有適應找工作,多讀3年的研究生,為找工作做準備。
可是,考研報名人數急劇上升,研究生的名額卻沒有增加。這幾年,研究生的數量基本保持在110萬左右??佳械膱箐洷仍絹碓降停F在已經低于30%,大約25%。
于是乎,逆向考研肯定是越來越多。逆向考研分幾種情況。
像清華大學,保研比例很高,假定是60%,但不是所有人能保本校,有一批人會去其他學校。比如,有一年西交大的電氣工程專業(yè)收了7位清華的學生。但總體來說,這種逆向差別不是很大,西交大的電氣工程也是名列全國前列。
第二種情況,名校的非熱門專業(yè)學生跨考雙非學校的熱門專業(yè)。比如,2022年,有99名浙江大學的學生,總共600多名雙一流大學的學生報考杭州電子科技大學。這里面很多就是名校生的跨考。像廣州大學也是,每年有30%的研究生新生來自于雙一流大學。這種來說,也是學生主動選擇。
第三種情況,這是最普遍的,考研競爭激烈,很多即便是名校生也不行,只能去調劑,隨便找所學校上,只想獲得一個研究生文憑。這種完全就是無奈。即便是無奈,也比沒有學校讀研要好很多。
我不喜歡逆向考研這個詞。人生就是起起伏伏的,并不是你站在某個平臺之后,就會一直向上。比如,有些人工作順風順水,做到高管,拿高薪,但某天公司裁員,失業(yè),也許他只能去打臨時工。這是不是叫“逆向就業(yè)”?還有,原本家境不錯,住大房子,后來遇到變故,只能租房子住,這是不是叫“逆向生活”?
不管是逆向也罷,正向也罷,有一顆堅強、樂觀和向上的心最重要。
人力終有窮,天道終有定,壯老堅一節(jié),始終持一心,吾獨于養(yǎng)吾有望。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