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17年9月1日,可是手機用戶的里程碑:三大運營商紛紛約定,從今天開始取消手機長途、漫游費!
克強總理政府工作報告“贏得掌聲最多”的一個目標,提前完成了!
可是,你知道隨著三大運營商發(fā)布“取消手機長途漫游費”,對你在用的手機套餐,會有什么具體影響嗎?
要說清楚這個問題,我們還得從漫游費長途費的產生說起。
先來說說長途費。收長途費,聽起來似乎天經地義。你看,咱坐火車,去的遠和去的近,票價還不一樣呢。你從北京東城區(qū)打一個電話到西城區(qū),信號只在北京電信局的機房內轉一下就到了??赡阋獜谋本┐螂娫挼叫陆@一路可是千山萬水呀,需要沿途多省(一帶一路?)電信部門為你服務,每家都得分一點吧?!所以,就有了長途費。
最初的長途費定價還真跟距離有關。90年代及更早些的時候,長途費(不含國際長途)還分為省內長途、省外長途(小于1000公里)、省外長途(大于1000公里)三個標準。這可苦了我們搞計費的。有時候聯(lián)通新開通一個局,在總公司沒下發(fā)參數(shù)表的時候,我們還得扒出來中國地圖,算算兩地距離有沒有1000公里。一目了然的也就算了,最難辦的是“八九(百)不離十”的地市,我們只能就低不就高......
后來,1000公里、省內省外的標準都被取消,改為統(tǒng)一每分鐘七毛錢。這讓計費一下子變得簡單起來。我要歡呼雀躍。
再后來,好像還是因為兩會代表提案,國家又把長途費計費標準由每分鐘7毛改為每6秒7分錢。可能你以為這沒有變化呀?但就這一下子對三大運營商收入絕對是個“大麻煩”。
而手機撥打長途時的收費是疊加收費,即:首先收手機的本地或漫游費,長途費另外收取。比如,你北京的手機打了一個上海的手機40秒,那先收每分鐘四毛(假設)的本地話費,再按你打的40秒收7個七分錢長途話費。
這一規(guī)則在2010年1月1日起又進行了調整:國家對手機在本地撥打長途電話由原來的“本地通話費加長途話費“改為“一費制”收費。也就是說,剛才的例子中,四毛收不到了,只能收7個七分錢長途話費啦?。。。ㄖ旅驌粲謥砹耍。。。?/span>
再來說說漫游費。手機一旦出了本市轄區(qū)(本地區(qū)),就進入漫游狀態(tài)。當然出國那叫國際漫游。一旦進入漫游狀態(tài),就需要漫游地的移動通信公司為你服務。比如你從北京漫游到上海,你在上海期間的服務是上海移動(或者上海聯(lián)通)為你服務的。你的每分鐘通話費,北京方是需要分給上海方一部分的。
這樣子,就造成了漫游狀態(tài)下肯定要定價比本地高一些,不然分了之后不久虧了?最初的結算比例很高的,比如當漫游費為每分鐘6毛時,漫游地公司要拿走4毛錢的。
當然省與省之間的結算不好不給,但省內各個地市之間的結算,省公司往往就能說了算。所以最先降價的漫游費,是省內漫游費。這一先例往往是聯(lián)通打破。聯(lián)通在2000年時,陸續(xù)推出省內包月的概念,也就是說省內一個價。
2008年,工信部規(guī)定主叫每分鐘0.6元為國內漫游通話費上限。為漫游費進一步下降預留了活口。
而漫游費和長途費往往成對出現(xiàn)。一般的說,當你漫游的時候,你的聯(lián)系對象往往以異地居多,這種情況下往往都既屬于漫游,又屬于長途。還以剛才為例,你是北京用戶,漫游到了上海,這時,除非你撥打或接聽上海當?shù)仉娫挘ü淘捇蚴謾C)沒有構成長途,其余情況都屬于長途范疇。
也就是說,你從上海打北京電話,漫游+長途;打浙江電話,漫游+長途;打上海電話,只有漫游,沒有長途;
而接電話則不好理解。你接一個來自北京的電話,漫游+長途;接一個來自浙江的電話,漫游+長途;接一個來自上海的電話,只有漫游,沒有長途;
按照當初的計費規(guī)則,還有一個特例:當你撥打一部手機時,如果對方雖然不是上海手機號,對方也恰巧漫游在上海,可以只收漫游、不收長途費。但是很多交換機不能取到對方的漫游地(特別是一個是聯(lián)通、一個是移動的時候),這時特例只能當成做罷。
現(xiàn)在明白計費的辛苦了吧!
漫游和長途在聯(lián)通公司的競爭下,不斷出現(xiàn)新的變化。力度最大的有兩輪,第一輪是在本地被叫免費的基礎上,逐步擴大到漫游被叫免費;第二輪是聯(lián)通156放號時推出的套餐,全國0.15元,實現(xiàn)了針對套餐的長市漫一口價。乃至后來的聯(lián)通4G,基本上沿用了這種思路。
最后,再來說說9月1日這次的調整。這次調整力度非常大,用戶應該很滿意了吧?。?!這次真正實現(xiàn)了全國范圍無長途、無漫游,長途和漫游兩個詞,可以徹底丟進歷史的垃圾堆了。
那么,問題來了,你的套餐在9月1日前后,會有什么變化呢?
以聯(lián)通套餐為例(移動、電信類似):如果你已經是聯(lián)通3G/4G等類似新套餐,則沒有任何變化。因為本來套餐就是多少錢包多少分鐘全國通話,超出后的單價也是統(tǒng)一的。
如果你本來的套餐有語音包,不管原來的語音包是如何定義的,現(xiàn)在都要擴展到全部的通話(因為現(xiàn)在沒有長途漫游了,所有的通話都一樣了)。比如你原來的套餐是36元包本地500分鐘,那現(xiàn)在你的套餐相當于是36元包全國500分鐘。當然,如果原來定義的是親情號、集團VPN,這些屬性不變,但也沒有長途漫游了。
如果你的套餐原來沒有語音包,但是是差別定價的(因為過去設計套餐的基本理念就是一頭沉。本地便宜則漫游貴),現(xiàn)在則取最低價。如果你是這類用戶,那么恭喜你,你是本次總理下令調整里最“沾光”的。舉個栗子,假如你原來的套餐是本地每分鐘9分,省內漫游每分鐘3毛,國內漫游每分鐘6毛;那么現(xiàn)在你的套餐就是全部都9分了。
其實,手機已經從語音時代進入了流量時代。更多的用戶在關心流量夠不夠用,而很少關心自己的語音資費了。通過微信的對講、聊天,都能通過流量來實現(xiàn)語音需求。而一些在流量計費設計上比較別致、有創(chuàng)意的套餐,正在越來越受到大眾的歡迎。其中,最為突出的就是騰訊公司聯(lián)合聯(lián)通推出的騰訊大王卡。每月只需19元,既實現(xiàn)了騰訊百款app流量全免。非騰訊部分也使用了日租寶的形式,讓用戶放心使用。而雖然套餐不包含語音,但套餐早就響應總理號召,實現(xiàn)全國一毛錢的一口價、良心價。
最后,不管怎樣,我們還是要感謝三大運營商,畢竟為廣大用戶帶來了方便。讓我們在各項物價都在飛漲的今天,可以不為或者少為電話費發(fā)愁了。
小手一抖,立馬轉走!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