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早期(5-6周),出現(xiàn)惡心嘔吐,頭暈厭食,如反應(yīng)輕微,是為生理性早孕反應(yīng),無需治療。若出現(xiàn)嚴(yán)重的惡心嘔吐,且逐漸加重,不限于清晨,甚至食入即吐者,稱為妊娠嘔吐。
【病因病機(jī)】
一、脾胃虛弱:多為脾胃素虛之體,孕后沖脈氣盛,沖氣上逆犯胃,胃失和降,而發(fā)生惡心嘔吐。又因脾虛可致痰濕內(nèi)生,沖氣可夾痰濕上逆,亦可致惡心嘔吐。
二、肝胃不和:其人平素性躁易怒,肝郁易于化熱,孕后血聚養(yǎng)胎,致使肝血不足,肝氣偏旺,又加沖脈氣盛,沖脈附于肝,肝脈挾胃貫膈,肝氣夾沖氣犯胃,胃失和降而嘔吐。
【辨證論治】 通過了解嘔吐物的性狀,結(jié)合舌脈辨虛、實(shí)。嘔吐清水,口淡者,多屬虛證、寒證;嘔吐酸水,口苦者,多屬實(shí)證、熱證。臨床上常見脾胃虛弱、肝胃不和證。
一、脾胃虛弱 [證候] 妊娠早期惡心嘔吐,脘腹脹滿,食入即吐,神疲思睡,舌淡苔白,脈緩無力。
[證候分析] 脾胃素虛,孕后血聚于下以養(yǎng)胎元,胃氣愈虛,失于和降,隨沖氣上逆而致惡心嘔吐或食入即吐;脾胃虛弱,運(yùn)化失司,則脘腹脹滿;中陽(yáng)不振,清陽(yáng)不升,則神疲思睡。舌淡,苔白,脈緩滑無力為脾胃虛弱之象。
[治法] 健脾和胃,降逆止嘔。
[方藥] 香砂六君子湯加減。脾胃虛寒者,加丁香、白豆蔻;血虛頭痛者,加當(dāng)歸、白芍、枸杞子。
[針灸治療] 可選取中脘、內(nèi)關(guān)、足三里、公孫。諸穴均用補(bǔ)法。
二、肝胃不和 [證候] 妊娠早期惡心嘔吐,吐酸水苦水,胸悶脅脹,頭脹頭暈,精神抑郁,口渴口苦,舌紅,苔薄黃,脈弦滑。
[證候分析] 肝郁氣滯,失于疏泄,肝氣上逆犯胃,則嘔吐;肝與膽相表里,肝氣上逆,膽汁外溢,則嘔吐酸水、苦水;肝氣不疏,則胸悶脅脹,精神抑郁;肝氣逆走清竅則頭脹頭暈。舌紅,苔薄黃,脈弦滑為肝胃不和之象。
[治法] 抑肝和胃,降逆止嘔。
[方藥] 橘皮竹茹湯加味。頭脹而暈者,加菊花、鉤藤;便秘者,加火麻仁、知母;乳房脹痛者,加橘葉、絲瓜絡(luò)。
[針灸治療] 可選取中脘、內(nèi)關(guān)、足三里、陽(yáng)陵泉。諸穴平補(bǔ)平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