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帆(河南中醫(yī)學院2007 級碩士研 究生,河南 鄭州 450008 )
關 鍵 詞 :黃 連 溫 膽 湯/治療 應 用 王 振 濤 中醫(yī) 師
中圖分類號 :R25 文獻標志碼 :B
王振濤教授是河南省首屆優(yōu)秀中醫(yī)師 ,從事中醫(yī)內(nèi)科臨床工作近30 年 ,經(jīng)驗豐富 。筆者有 幸跟隨王師坐診 ,親聆教誨 ,受益頗多。王師經(jīng)常教導學生一定要學會采用中醫(yī)學辨證論治的理念,病不同,證相同,仍可使用同一個方劑加減治療 ,即“異病同治”的理論。黃連溫膽湯是在《三因極一病證方論》所載溫膽湯基礎上加黃連而成 ,方中二陳湯和胃燥濕化痰 ,竹茹清熱除煩化痰 ,枳實瀉三焦之痰涎 ,黃連苦寒瀉火 ,諸藥合用 ,熱清痰除,膽氣自寧。王師在臨床上善用黃連溫膽湯治療痰熱郁遏證 ,療效顯著。凡屬氣郁生痰,痰郁化熱,內(nèi)擾心神而致的疾病 ,均可使用黃連溫膽湯為基礎方加減治療 ??偨Y(jié)報道如下 。
1、 郁 證
患者 ,男 ,39 歲,2008 —06 —12 初診。半年前因工作壓力大而出現(xiàn)心煩、急躁易怒 、胸 悶脅脹 ,伴陣發(fā)性 心 悸 、失 眠 。曾 多 次 求 醫(yī) 治 療 ,效 果 較 差 ?,F(xiàn)癥 :情 志稍 有不舒 即煩 躁 ,面色發(fā) 紅 ,查 舌質(zhì) 暗紅 ,舌尖紅甚 ,苔 白膩 ,脈弦細。王老師認為 ,此證屬氣機郁滯 ,痰火內(nèi)生 ,治宜理氣 、清熱 、化痰 ,給予黃連溫膽湯。藥物組成 :黃連、陳皮、半夏 、竹茹各 12 g,茯苓、茯神 各 15 g,生龍齒 30 g,遠 志 12 g,節(jié) 菖蒲12 g,回心草 15 g,梔子 10 g,丹參 24 g,郁金 12 g ,滑石 30 g,綠萼 梅 12 g ,甘草 6 g。7 劑 。二 診 :患者睡眠質(zhì)量明顯好轉(zhuǎn) ,心 煩 、急 躁 癥 狀 較 前 明 顯 減 輕 ,但仍有胸悶脅脹 ,守上方加柴胡 15 g 、白芍 12 g,7 劑。三診 :患者胸悶、脅脹消失 ,陣發(fā)性心悸和急躁易怒癥狀 明顯減輕 ,舌質(zhì)紅,苔薄白,脈弦細 。守二診方服用 7 劑 后 ,患者上述癥狀基本 消失 。隨訪 1 年 ,未復發(fā) 。
2 消 渴
患者 ,男 ,68 歲 ,2008 —07 —03 初診 ?;颊唧w型
稍胖 ,近 1 年來感覺 口干 、口渴異常 ,每 日飲水量在
5 000 m L 左右 ,多飲多尿 ,體質(zhì)量未減輕 ,多次查血
糖 正常 ?,F(xiàn) 癥 :多渴 多飲 ,善太 息 ,偶 感 胸 悶不適 ,乏
力 ,納可 ,睡眠欠 佳 ,舌質(zhì) 暗紅 ,苔 白厚 膩 ,脈 弦數(shù)。
患者平素情志不暢 ,又嗜食辛辣肥甘 ,抽煙史 30 余
年 ,平均每天 20 支。王師認為 ,由于患者多次查空
腹及餐后血糖均正常,不能診斷為糖尿病 ,但有消渴
的癥狀 ,故中醫(yī)仍可診斷為消渴 。本病 由脾 胃運化
失 職 ,積 熱 內(nèi)蘊 ,煉 津成 痰 ,痰 濁 血瘀 而 成 。治 宜化
痰降濁 、活血化瘀 ,給予黃連溫膽湯合活血化瘀之品
加減。藥物組成 :黃連 12 g,陳皮 12 g,半夏 12 g ,茯
苓 15 g,枳實 10 g ,竹茹 15 g,生薏苡仁 30 g,丹參
30 g ,川芎 12 g,紅花 12 g ,赤芍 12 g,滑石 30 g,藿
香 12 g,茵陳 15 g ,甘草 6 g。并囑其禁食辛辣刺激
之品 ,戒煙酒,清淡飲食 ,適量運動。服藥 7 劑后 ,患
者口干、口渴癥狀 已有減輕,偶有 胃脘部飽脹感 ,守
原方加炒萊菔 子 30 g。10 劑后 ,患者訴 口干 、口渴
癥狀基本消失 ,無 胃脘部不適。繼服 7 劑 ,患者訴情
志舒暢 ,體力恢復。隨訪 2 個月 ,未復發(fā)。
3 胸 痹
患者 ,男 ,70 歲 ,2008 —09 —11 初 診。主訴 :間
斷胸 悶、胸痛 10 余年 ,再發(fā)加重 1 個月?;颊?10 年
來間斷出現(xiàn)胸 悶、胸痛癥狀 ,曾多次做心電圖檢查提
示心肌供血不足 ,被診斷為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 ,多次住
院治療 ,出院后堅持服用擴張血管類西藥 ,胸 悶、胸
痛癥狀不能很好控制,經(jīng)常 出現(xiàn) 口瘡 ,口有異味,乏
力 ,偶 有 頭暈 不適 、肢 體 困重 ,遂 來 本 院 門診 尋 求 中
醫(yī)治療?,F(xiàn)癥 :形體肥胖 ,胸悶,痰多,氣短,伴有倦
怠乏力 ,咯吐痰涎,舌質(zhì)紅 ,舌尖紅甚 ,苔黃膩 ,脈弦
滑。病機為痰濁盤踞 ,胸陽失展 ,故胸悶、胸痛 ;脾主
四肢 ,痰濁 困脾 ,脾氣不運 ,故肢體困重;舌質(zhì)、脈象
及 口瘡、口有異味的癥狀說 明患者內(nèi)有 熱象 。治宜
清熱 、化痰 、泄 濁 ,給予 黃連 溫膽 湯加減 。藥物 組成 :
黃連 10 g,陳皮 12 g ,半夏 10 g,茯苓 、茯神各 15 g,
枳殼 12 g ,竹 茹 12 g,丹 參 24 g,川芎 12 g,紅 花
12 g,赤芍 10 g ,麥冬 15 g,菊花 15 g ,夏枯草 15 g,回
心草 15 g,甘草 6 g。7 劑 ,水煎服 ,1 d 1 劑。二診訴
胸悶 、痛癥狀稍減輕 ,仍有 口苦 ,守上方加黃芩 10 g。
10 劑后 ,患者訴胸悶、痛癥狀明顯減輕 ,口苦及 四肢
困重感基本消失 。繼服 7 劑 ,患者胸悶、胸痛癥狀基
本 消 失 ,形 體有 力 。隨訪 1 年 ,未 復發(fā) 。
4 呃 逆
患者 ,女 ,36 歲 ,2008 —11 —05 初 診 。主 訴 :間
斷呃逆半年?;颊呓肽暌蚣彝ッ埽橹静患?,心
煩急躁 ,間斷出現(xiàn) 呃逆 ,偶伴反酸 ,口苦 ,食欲差 ,脘
脅部脹 悶不適 ,睡眠欠佳 ,小便黃 ,大便可 ,舌質(zhì)淡
紅 ,苔黃膩,脈弦數(shù) 。此為情志不和,氣機不利 ,則津
液失布而滋生痰熱。若肝氣逆乘肺 胃,導致 胃氣挾
痰上逆 ,亦能動膈而發(fā) 生呃逆。《古今 醫(yī)統(tǒng)大全 ·
咳逆 門》謂 :“凡有 忍氣郁結(jié)積怒之人 ,并不得行 其
志者 ,多有咳逆之證?!敝我隧槡饨的妗⒒岛臀?,給
予黃連溫膽湯 。藥物組成 :黃連 12 g,半夏 12 g,太
子參 24 g,茯 苓 15 g ,白術 15 g,砂仁 12 g,刀 豆
12 g,柿蒂 12 g,煅瓦楞 30 g ,浙貝母 12 g,炒萊菔子
24 g,陳皮 12 g ,吳茱萸 6 g ,佛手 12 g,木香 15 g ,甘
草 6 g。7 劑后 ,患者訴 呃逆癥狀稍減輕 ,仍有脘脅
部脹 悶不 適 ,遂 將 黃 連用 量 加 至 15 g,另 加 梔 子
10 g、川楝 子 15 g 、郁 金 12 g ,以瀉肝 和 胃、疏肝 解
郁。再服 7 劑后 ,患者呃逆 、口苦、反酸 、脘脅部脹悶
不適癥狀基本消失 ,囑其調(diào)節(jié)情志 ,清淡飲食 。隨訪
至今 ,未 復發(fā) 。
5 討 論
黃連溫膽湯的主要作用是燥濕化痰 、清熱除煩 ,
臨床 以心煩不寐 、眩悸嘔惡 、苔 白膩或黃膩 、脈弦滑
為辨證要點。方 中黃連苦寒 ,清熱燥濕 ,瀉火解毒 ;
半夏辛溫 ,燥濕化痰 ,和胃止嘔;竹茹清熱化痰 ,除煩
止嘔;陳皮辛苦溫 ,理氣行滯 ,燥濕化痰 ;枳實辛苦微
寒 ,降氣導滯 ,消痰除痞。陳皮與枳實相合 ,一溫一
涼 ,理氣化痰之力增。佐 以茯苓 ,健脾滲濕 ,以絕生
痰之源 ;也可加生姜 、大棗調(diào)和脾 胃;以甘草為使 ,調(diào)
和諸 藥 。王 師認 為 ,臨床使 用 時可 隨癥 化裁 ,若心 熱
煩甚者 ,加梔子 、淡豆豉以清熱除煩 ;失眠者 ,加琥珀
粉 、遠志以寧心安神 ;驚悸者,加珍珠母 、生牡蠣、生
龍齒 以重鎮(zhèn)定驚 ;嘔吐呃逆者 ,加蘇葉 、旋覆花 以降
逆止嘔 ;眩暈者 ,加天麻 、鉤藤 以平肝熄風。在治療
與情 志因素有關 的疾病時 ,能配合適當?shù)男睦硎鑼В?/p>
往往能加強藥效 ,起到非常好的治療效果 。
收稿 日期 :2009 —12 —22
(編 輯 馬 虹 )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