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xué)習(xí)互助,共同成長!
(一)收縮版
(二)展開版
(三)文字版
行氣
天臺烏藥木茴香,巴豆制楝青檳姜。行氣疏肝止疼痛,寒疝腹痛是良方。
君——烏藥,疏肝行氣,散寒止痛
臣——青皮,疏肝行氣;木香,理氣止痛;茴香,暖肝散寒,良姜,散寒止痛。
佐——檳榔,下氣導(dǎo)滯,能直達下焦而破堅;四藥合用,增君藥行氣散寒之力。川楝子,理氣止痛,雖其性苦寒,但與辛熱之巴豆同炒,則寒性減,而行氣散結(jié)之力增注:疝氣多用川楝子,如一貫煎陰虛氣滯疝氣,天臺烏藥散寒凝氣滯,金鈴子散濕熱氣滯(金鈴子+延胡索,了解即可)
【組方原理】
【主治】肝經(jīng)寒凝氣滯證。小腸疝氣(狐疝,即腹股溝斜疝),少腹痛引睪丸,舌淡苔白,脈沉弦。亦治婦女痛經(jīng)、瘕聚。
【功用】行氣疏肝,散寒止痛。
【用法】為散。
【組成】烏藥 木香 茴香 青橘皮 高良姜各半兩 檳榔二個 楝實十個 巴豆(同楝實二味用麩一升炒,候麩黑色,揀去巴豆并麩不用)七十粒
天臺烏藥散《圣濟總錄》
半夏厚樸痰氣疏,茯苓生姜共紫蘇,加棗同煎名四七,痰凝氣滯皆能除。
君——半夏,化痰散結(jié),降逆和胃
臣——厚樸,行氣開郁,下氣除滿;兩者相配,痰氣并治
佐——生姜,降逆消痰,助半夏化痰散結(jié),和胃止嘔,并解半夏之毒;茯苓,滲濕健脾,則痰無由生
使——蘇葉,芳香疏散,開郁散結(jié),并能引藥上行
【組方原理】
【主治】痰氣互結(jié)之梅核氣。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胸膈滿悶,或咳或嘔,舌苔白潤或白滑,脈弦緩或弦滑。
【功用】行氣散結(jié),降逆化痰。
【用法】水煎服。
【組成】半夏一升(六兩) 厚樸三兩 茯苓四兩 生姜五兩 蘇葉二兩
(半夏厚樸湯四味藥,加生姜、大棗做藥引子,四味藥治療七情郁結(jié),故名四七湯)
半夏厚樸湯《金匱要略》
同:均有通陽散結(jié)、行氣祛痰之功。
異:瓜蔞薤白白酒湯以通陽散結(jié),行氣祛痰為主,適于胸痹而痰濁較輕者;瓜蔞薤白半夏湯祛痰散結(jié)之力較大,適于胸痹而痰濁較盛者;枳實薤白桂枝湯通陽散結(jié)之力尤大,并能下氣祛痰,消痞除滿,用以治胸痹而痰氣互結(jié)較甚,胸中痞滿,并有逆氣從脅下上沖心胸者。
【鑒別】枳實薤白桂枝湯與瓜蔞薤白白酒湯、瓜蔞薤白半夏湯
枳實薤白桂枝湯,厚樸瓜蔞合成方,通陽理氣又散結(jié),胸痹心痛皆可嘗。
君——瓜蔞,滌痰散結(jié),開胸通痹;薤白,通陽散結(jié),化痰散寒,乃治療胸痹之要藥(白通湯用蔥,上下辛溫通陽,薤白是橫向的,行氣散結(jié))
臣——枳實,下氣破結(jié),消痞除滿;厚樸,燥濕化痰,下氣除滿共助君藥寬胸散結(jié)、下氣除滿、通陽化痰之效
佐——桂枝,通陽散寒,降逆平?jīng)_
【組方原理】胸陽不振,痰濁中阻,氣結(jié)于胸治宜通陽散結(jié),祛痰下氣。
【主治】胸陽不振,痰氣互結(jié)之胸痹。胸滿而痛,甚或胸痛徹背,喘息咳唾,短氣,氣從脅下沖逆,上攻心胸,舌苔白膩,脈沉弦或緊。注:氣郁較盛,胸悶嚴重,沖氣上逆, 本方為瓜蔞薤白百酒湯加枳實、厚樸、桂枝而成
【功用】通陽散結(jié),祛痰下氣。
【用法】水煎服。(加白酒效果好)
【組成】枳實四枚 厚樸四兩 薤白半升 桂枝一兩 瓜蔞一枚
枳實薤白桂枝湯《金匱要略》
越鞠丸治六般郁,氣血痰濕食火因。香附芎蒼兼梔曲,氣暢郁舒痛悶伸。
若氣郁明顯者,加厚樸、枳實,以行氣解郁;
若血瘀明顯者,加當(dāng)歸、丹參,以活血散瘀止痛;
若火熱內(nèi)盛者,加黃連、黃芩,以清熱瀉火;
若飲食積滯明顯者,加麥芽、萊菔子,以消食和胃;
若濕盛者,加白術(shù)、茯苓,以健脾滲濕;
若痰盛者,加半夏、陳皮,以降逆化痰。
【常用加減】
【組方原理】氣、血、痰、火、濕、食六郁之證六郁之中以氣郁為主,故治宜行氣解郁為要,使氣行則血行,氣行則痰、火、濕、食諸郁自解。香附——治氣郁 川芎——治血郁。梔子——治火郁 蒼術(shù)——治濕郁;神曲——治食郁。因痰郁由氣滯濕聚而成,若氣行濕化,則痰郁得解,故不另用治痰之品。
【主治】六郁證。胸膈痞悶,脘腹脹痛,噯腐吞酸,惡心嘔吐,飲食不消。
【功用】行氣解郁。
【用法】水丸。
【組成】香附 川芎 蒼術(shù) 梔子 神曲各等分
越鞠丸《丹溪心法》
降氣
旋覆代赭湯人參,半夏姜棗甘草臨。降逆化痰益胃氣,胃虛痰阻力能盡。
君——重用旋覆花,下氣消痰,降逆止噫
臣——代赭石,質(zhì)重沉降,善鎮(zhèn)沖逆;半夏,祛痰散結(jié),降逆和胃;生姜,用量獨重,和胃降逆止嘔,宣散水氣祛痰
佐——人參、大棗、炙甘草益氣補脾養(yǎng)胃(草、棗不宜過大,嘔家不喜甘)
使——炙甘草,調(diào)和藥性
【組方原理】
【主治】胃虛痰阻氣逆證。心下痞硬,噫氣不除,或反胃呃逆,甚或嘔吐,舌苔白膩,脈緩或滑。注:心下痞硬的成因患者原本有探視,脾胃虛不能運化水濕,痰飲內(nèi)生,伏飲兼停飲,導(dǎo)致中焦有水飲,心下痞硬
【功用】降逆化痰,益氣和胃。
【用法】水煎服。
【組成】旋覆花三兩 人參二兩 生姜五兩 代赭石一兩 炙甘草三兩 半夏半升 大棗十二枚
旋覆代赭湯《傷寒論》
定喘白果與麻黃,款冬半夏白皮桑,蘇杏黃芩兼甘草,外寒痰熱喘哮嘗。
君——麻黃,宣肺散邪;白果,斂肺定喘(兼能化痰);白果伍麻黃,一散一收,既可增平喘之功,又可防麻黃耗散肺氣
臣——蘇子、杏仁、半夏、款冬花,降氣平喘,止咳祛痰
佐——桑白皮、黃芩,清瀉肺熱,止咳平喘
使——甘草,調(diào)和諸藥
【組方原理】本證因素有痰熱,復(fù)感風(fēng)寒,肺失宣降所致。治宜宣肺降氣,止咳平喘,清熱祛痰。
【主治】風(fēng)寒外束,痰熱內(nèi)蘊之喘證??却刀鄽饧?,痰稠色黃,或微惡風(fēng)寒,舌苔黃膩,脈滑數(shù)。(相當(dāng)于慢性支氣管炎繼發(fā)感染)注:小青龍湯——外寒里飲的咳、喘(由于幾乎沒有降氣作用所以平喘效果不是很好)定喘湯——外寒內(nèi)熱(含有蘇子和杏仁,降氣作用強,平喘好)
【功用】宣降肺氣,清熱化痰。
【用法】水煎服。
【組成】白果二十一枚 麻黃三錢 蘇子二錢 甘草一錢 款冬花三錢 杏仁一錢五分 桑白皮三錢 黃芩一錢五分 法制半夏三錢
定喘湯《攝生眾妙方》
蘇子降氣半夏歸,前胡桂樸姜草隨。上實下虛痰嗽喘,或加沉香去肉桂。
君——紫蘇子,降氣平喘,祛痰止咳
臣——半夏,燥濕化痰降逆;厚樸,下氣寬胸除滿;前胡,下氣祛痰止咳(兼能解表宣肺,降中有宣)。三藥助紫蘇子降氣祛痰平喘之功。君臣相配,以治上實
佐——肉桂,溫補下元,納氣平喘(引氣歸藏于腎);當(dāng)歸,既治咳逆上氣,又養(yǎng)血潤燥,同肉桂以溫補下虛;略加生姜、蘇葉,以散寒宣肺
使——甘草、大棗,和中健脾,調(diào)和藥性
注:呼出心與肺,吸入腎與肝。本方側(cè)重于實喘,由于肺氣壅實,肺氣不降,腎無氣可納,相對而虛。都氣丸治療的則是真正的腎虛,腎不納氣的虛喘
【組方原理】本證由肺氣壅實所致。治以降氣平喘,祛痰止咳為重,兼顧下元。
【主治】上實下虛喘咳證。咳喘痰多,胸膈滿悶(實喘),喘咳短氣,呼多吸少(肺氣壅實,肺氣不降),或腰疼腳弱,肢體倦怠,或肢體浮腫,舌苔白滑或白膩,脈弦滑。
【功用】降氣平喘,祛痰止咳。
【用法】加姜棗、蘇葉,水煎服。
【組成】紫蘇子 半夏各二兩半 川當(dāng)歸一兩半 甘草二兩 前胡 厚樸各一兩 肉桂一兩半
蘇子降氣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