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1 2 課外文言文閱讀
中考命題規(guī)律
1.考點掃描
考點名稱 | 考點熱度 |
(1)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和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用法 | ☆☆☆☆☆ |
(2)理解翻譯文中的句子 | ☆☆☆☆☆ |
(3)歸納內容要點,概括文章中心 | ☆☆☆☆ |
(4)對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進行評價,對閱讀材料的內容、語言和表達技巧進行賞析 |
|
(5)正確劃分朗讀節(jié)奏并斷句 | ☆☆☆ |
(6)拓展遷移 | ☆☆☆ |
2.命題趨勢分析
(1)本專題以選擇題、填空題、翻譯題、問答題為主,分值在8~15分之間。
(2)預計2013年考查的內容是:①能正確劃分朗讀節(jié)奏并斷句。②理解常見實詞在文中的意義。文言實詞的考查,最常見的命題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個詞讓考生作解釋。要求解釋的詞,一般為常見實詞,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等。③理解常見虛詞在文中的用法。初中階段應掌握的常用文言虛詞有“之”于“而“以“其“為“乃”焉”等,我們要根據這些文言虛詞的不同用法,結合例句進行歸類積累,在此基礎上才能有把握地完成虛詞題。④理解并翻譯文中句子。⑤歸納內容要點,概括文章中心。屬于文意把握題,考查是否從整體上讀懂了文章。⑥對文章的思想觀點或寫作手法做出自己的評判。⑦拓展遷移。就是從閱讀材料出發(fā),聯(lián)想、延伸到與之相關的話題、觀點、材料等,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其考查的著重點是知識積累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
知識梳理與歸納
【基礎知識梳理】
(見專題11知識梳理與歸納)
【典型例題精講】
【例1】(2012,浙江紹興)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攖[明]何景明猿善援攖亦猿類惟跳躁無他長技。
山之奧①有洞,洞有貨物,攖弗得自致也,謂猿日;“爾援上探出之,吾下守之,當共利也。”猿攀木蔓上,取而致之攖,攖悉移置窟中。
猿既下,攖無有也。跡之至窟旁,日:“貨安在?”
攖據窟嘯日:“貨固吾有者,爾何得有也?"呼其群相毆躪o猿,猿曳臂去。
[注]①奧:深處。②毆躪;毆打、踐踏。
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不相同的一項是 ( )
A攖弗得自致也/家貧,無從致書以觀
R攖悉移置窟中/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C.跡之至窟旁/不露蛛絲馬跡
D.攖據窟嘯日/孫權據有江東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
貨固吾有者,爾何得有也?
3.這篇短文諷刺了一種什么樣的丑行?用自己的話概括。(4分)
【答案】
1.C【解析】本題考查文言實詞一詞多義,難度較大。A項的“致”都是“得到”的意思。
B項的“悉”皆是“都”的意思。D項的“據”都是“占據,占有”的意思。C項的“跡”,前者意為“追蹤、搜尋”,后者意為“痕跡,線索”。
2.貨物原本歸我所有(或“貨物本來就是我的”),你怎么能占有呢?
3.這篇短文諷刺了為了獨占錢財而不守信義、欺詐合作者的丑行。(或:諷刺了不守信義,過河拆橋,翻臉不認人的丑行?;疽馑挤霞纯桑?/span>
【知識拓展】一般來說,主謂之間應該有停頓,句首領起全句的語氣詞后應該有停頓,幾個連動的成分之間也應該有停頓。
【例2】(2012.浙江衢州)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白侯之賢三衢沈君持正,盛稱其守白侯①之賢。予問之日:“侯定科繇o如何?”日:“豪者善避役,役多在貧人。侯察其奸,以田定賦③,一州服其平。”
“侯律己何如?”日:“侯清約者,飲衢水外,一物不煩衢民。每旦徒行入府署,野夫不識,與爭道,不問④。”“侯馭吏何如?”日:“吏抱案立左右,唯侯言是裁,不敢以意出入之。去年春,天子嘉之,衢人成為侯榮。”
予問已,顧謂二三子日:“昔予聞蘭溪吳德基言若此,今持正又盛稱其賢。白侯之賢信已。”
(選自明代宋濂《書白衢州》,有刪減)[注]①白侯:指白景亮,字明甫,時任衙州路總管。②繇(y60):徭役。③賦:稅。④問:問罪,責難。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
(1)豪者善避役(2)顧謂-三子日(3)白侯之賢信已2.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侯察其奸,以由定賦,一州服其平。
3.請在下面橫線處各填上一個恰當?shù)淖?,概括白侯之賢。(2分)察奸明,定賦平,衢人贊之;律己 (1) ,馭吏 (2) ,天子嘉之。
【答案】1.(1)擅長,善于(2)回頭 (3)確實,真實2.白侯明察富豪的奸詐,根據田地的多少來定賦稅,全州百姓都佩服他做事公平。(意思符合即可)3.(1)清(約)(2)嚴【例3】(2011,南寧)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3題。
常羊學射常羊學射于屠龍子朱。屠龍子朱日:“若欲聞射道乎楚王田①于云澤,使虞人② 起禽而射之。禽發(fā),鹿出于王左,麋交于王右。王引弓欲射,有鵠拂王旃③而過,翼若垂云。王注矢于弓,不知其所射。
養(yǎng)叔進日:‘臣之射也,置一葉于百步之外而射之,十發(fā)而十中;如使置十葉焉,則中與不中,非巨所能必④矣。”
(摘自《郁離子》)[注]①田:同“畋”,打獵。②虞人。掌管山澤的官。③旃(zhan):紅色曲柄的旗。④必:完全肯定。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
(1)王引弓欲射。 引:
(2)如使置十葉焉 焉;
2.將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若欲聞射道乎?
3.從養(yǎng)叔的話中,你領悟出一個什么道理?
【答案】1.(1)引:拉開。
(2)焉:于之,在那里。
2.你想要聽(知道)射箭的道理嗎?
3.①目標專一,做事容易成功;②目標過多,精力容易分散,③做事要專注,要善于排除其他干擾;④人們常常因為弄不懂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所以容易迷失方向}⑤做事的時候,目標過于分散,會讓人無所適從。(答出其中一項或言之成理,均可;與文本不符,不得分)
【參考譯文】常羊向屠龍子朱學射箭。屠龍子朱說:“你想要聽射箭的道理嗎?楚王在云夢打獵,讓掌管山澤的官員去哄趕禽獸出來射殺它們。禽獸跑了出來,鹿在楚王的左邊出現(xiàn),麋在楚王的右邊交錯。楚王拉弓準備射箭,有天鵝拂過楚王的赤色旗,翅膀猶如一片垂云。楚王將箭搭在弓上,不知道要射誰。養(yǎng)叔向前說道:‘我射箭時,放一片葉子在百步之外去射它,十發(fā)箭十發(fā)中;如果放十片葉子在百步之外,那么能不能射中,我就不能完全肯定了。”
【方法總結】談觀點和看法的題目,在答題時首先要旗幟鮮明地擺出自己的看法:是肯定,還是否定;是提倡,還是批判;或者是一分為二辯證地看。
要明明白白地寫出來,如“我認為……是不對的”我認為……值得提倡”等。其次,要從不同方面或從正反兩個方面表述理由,這一層尤為重要,因為現(xiàn)在不少開放性題目的“評分標準”中都有“言之成理即可”之類的話,換言之,觀點、意見可以不同,但一定要持之有據。
對接中考
基礎測試
1.(12分)(2012,上海)閱讀下文,完成問題。
太祖視事東閣①,天熱甚,汗?jié)褚拢笥腋乱赃M,皆經浣濯②者。參軍③宋思顏日:“主公躬行節(jié)儉,真可示法子孫。臣恐今日如此,而后或不然,愿始終如此。”太祖喜日:“此言甚善。他人能言,或惟及于目前,而不能及于久遠,或能及于已然,而不能及于將然。今思顏見我能行于前,而慮我不能行于后。信能盡忠于我也。”乃賜之幣。
[注]①視事東閣,在東閣處理政務,②浣濯;洗滌。
③參軍;官名。
(1)解釋文中的加點詞。(4分)
①此言甚善( )②而慮我不能行于后( )
(2)對文中畫線句意思理解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隨從另外拿著衣服前進給他換,這些衣服都是經過洗滌的.-
B隨從交替拿著衣服前進給他換,這些衣服都是準備洗滌的。
C隨從另外拿著衣服進獻給他換,這些衣服都是準備洗滌的。
D.隨從交替拿著衣服進獻給他換,這些衣服都是經過洗滌的。
(3)太祖“口”的神情和“口”的決定,表明他對宋思顏的贊賞。(用原文詞語回答)(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對宋思顏諫言的目的,理解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span>3分) ( )
A贊揚太祖躬行節(jié)儉
B表明對太祖的忠心
C希望太祖始終節(jié)儉
D暗示太粗給予獎賞
2.(13分)(2011,南京)閱讀下面一首詩,按要求回答問題。
水仙[清]李漁水仙一花,予之命也。予有四命,各司一時:
春以水仙蘭花為命;夏以蓮為命;秋以秋海棠為命,冬以臘梅為命。無此四花,是無命也。一季奪予一花,是奪予一季之命也。
水仙以秣陵①為最,予之家于秣陵,非家秣陵,家于水仙之鄉(xiāng)也。記丙午之春,先以度歲無資,衣囊質②盡,迨③水仙開時,索一錢不得矣。欲購無資,家人曰:“請已之,一年不看此花,亦非怪事。”予日:“汝欲奪吾命乎?寧短一歲之壽,勿減一歲之花。且予自他鄉(xiāng)冒雪而歸,就水仙也。不看水仙,是何異于不反金陵,仍在他鄉(xiāng)卒歲乎?”
家人不能止,聽予質簪珥④購之。
(節(jié)選自《閑情偶寄》)[注 ]①秣陵:指南京。②質:抵押。③迨:等到。④珥:
用玉做的耳飾。
(1)解釋下列加點詞語。(4分)
①各司一時____②欲購無資____③請已之____④是何異于不反金陵____
(2)下列句中加點的“而”與“且予自他鄉(xiāng)冒雪而歸”中的“而”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分)( )
A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B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C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
D.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
①一季奪予一花,是奪予一季之命也。
②家人不能止,聽予質簪珥購之。
(4)根據文章內容,回答問題。(3分)
對于水仙,作者可謂“愛花如命”,文中哪些事充分表現(xiàn)了這一點?文章兩次寫到“家人”的作用是什么?
3.(9分)(2011,武漢)閱讀下面的文言語段,完成(1)~(3)題。
是儀字子羽,北海營陵人也。孫權承攝①大業(yè),優(yōu)文②征儀。呂蒙圖襲關羽,權以問儀,儀善其計,勸權聽之。 從討羽,拜忠義校尉。既定荊州,都武昌,拜裨將軍,后封都亭侯,守侍中。欲復授兵,儀自以非才,固辭不受。黃武③中,遣儀之皖④就將軍劉邵,欲誘致曹休。休到,大破之,遷偏將軍。
大駕東遷,使儀輔太子。后從太子還建業(yè)。
典校郎呂壹誣白敵江夏太守刁嘉謗訕國政,權怒,收嘉系獄,悉驗問。時同坐人皆怖畏壹,并言聞之,儀獨云無閣。于是見窮詰累日,詔旨轉厲,群臣為之屏息。儀對日:“今刀鋸已在臣頸,臣何敢為嘉隱諱,自取夷滅,為不忠之鬼!”據實答問。
權遂舍之,嘉亦得免。
是儀不治產業(yè),不受施惠,為屋舍財足自容。
鄰家有起大宅者,權出望見,問起大宣者誰,左右對日:“似是儀家也。”權日:“儀儉,必非也。”問果他家。
是儀時時有所進達⑤,未嘗言人之短。事國數(shù)十年,未嘗有過。
(選自《三國志·是儀胡綜傳第十七》,有刪改)[注]①承攝:繼承掌管。②優(yōu)文:意思是專門下文,給是儀優(yōu)厚的待遇。③黃武:年號。④皖:地名。下文“建業(yè)”也是地名。⑤進達:舉薦人才。
(1)對下面語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既定荊州,都武昌既:既然
R后從太子還建業(yè)從:跟從,跟隨
C權遂舍之遂:于是
D.左右對日:“似是儀家也。”
左右:身邊的人,近臣
(2)下面語句中加點的“之”與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
例句:休到,大破之
A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C吾欲之南海
D.彼竭我盈,故克之
(3)下面對原文相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是儀被派遣到皖縣見將軍劉邵,準備引曹休出戰(zhàn)。
B當眾官因害怕呂壹而誣蔑刁嘉誹謗國政時,是儀不畏權勢,堅守自己做人的原則。
C是儀置辦家產私業(yè),擁有一棟大宅,從不接受別人的施舍惠賜。
D.是儀經常舉薦人才,勤政為國數(shù)十年,不曾有過失。
4.(12分)(2012,成都)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
包拯字希仁,廬州合肥人也。……知天長縣,有盜割人牛舌者,主來訴。拯日:“第①歸,殺而鬻②之。”尋復有來告私殺牛者,拯日:“何為割牛舌而又告之?”盜驚服。
徙知端州,遷殿中丞。端土產硯,前守緣貢,率取數(shù)十倍以遺權貴。拯命制者才足貢數(shù),歲滿不持一硯歸。
召權知開封府,遷右司郎中。拯立朝剛毅,貴戚宦官為之劍手,聞者皆憚之。人以包拯笑比黃河清。童稚婦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師為之語日:“關節(jié)不到,有閻羅包老。”舊制,凡訴訟不得徑造庭下。拯開正門,使得至前陳曲直,吏不敢欺。
拯性峭直,惡吏苛刻,務敦厚,雖甚嫉惡,而未嘗不推以忠恕也。與人不茍合,不偽辭色悅人,平居無私書,故人、親黨皆絕之。雖貴,衣服、器用、飲食如布衣時。嘗日:“后世子孫仕宦,有犯贓者,不得放歸本家,死不得葬大塋o中。不從吾志,非吾子若孫也。”
(節(jié)選自《宋史·包拯傳》)[注 ]①第:只管。②鬻(yu):賣。③塋(ying):墓地:
(1)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2分) ( )
A尋復有來告私殺牛者 尋,不久
B率取數(shù)十倍以遺權貴 遣:遺留
C凡訴訟不得徑造庭下 造:到,往
D.使得至前陳曲直 陳:陳述
(2)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為現(xiàn)代漢語。
(6分)①拯立朝剛毅,貴戚宦官為之斂手,聞者皆憚之。(3分)
譯文:
②與人不茍合,不偽辭色悅人。(3分)
語文復習:課外文言文閱讀
1.(10分)閱讀下面這則材料,按要求回答問題。
心不在馬趙囊主學御(駕車)于王于期(即下文的“于期”,是個善于駕車的人),俄而與于期逐(追趕,這里指駕豐賽馬),三易馬而三后。
襄主日:“子之教我御,術未盡也。”對日:“術已盡,用之則過也。凡御之所貴(最要緊的),馬體安于車,人心調(諧調)于馬,而后可以進速致遠。
今君后則欲逮臣,先則恐速(趕上)于臣。夫誘道(誘導,把馬引到正路上去)爭遠,非先則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通“尚”,還)何以調于馬?此君之所以后也。”
(《韓非子》)
(1)下列各組加點的詞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趙襄主學御于王于期先則恐逮于臣
B子之教我御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C此君之所以后也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D.先則恐逮于臣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
(2)下列朗讀停頓不當?shù)囊豁検?/span> ( )
A三易馬/而三后
B此君之/所以后也
C先/則恐逮于臣
D.馬體/安于車
(3)翻譯句子。
①而后可以進速致遠②而先后心皆在于臣
(4)趙襄主駕車比賽失敗的兩個主要原因是什么?
這個故事對你有何啟發(fā),請聯(lián)系你的實際談談。
2.(10分)閱讀下面這篇短文,按要求答題。
讀書佐酒(元)陸友仁蘇子美①豪放不羈,好飲酒。在外舅②杜祁公家,每夕讀書,以一斗為率③。公深以為疑,使子弟④密覘⑤之。聞子美讀《漢書·張良傳》,至“良與客狙擊秦皇帝,誤中剎車⑥,遽撫掌曰:“惜乎,擊之不中!”遂滿飲一大白。又讀,至“良日‘始臣起下邳,與上會于留⑦,此天以授陛下’’’,又撫案日:“君巨相遇,其難如此!”復舉一大白。公聞之,大笑日:“有如此下酒物,一斗不為多也。”
(選自 《研北雜志》),[注]①蘇子美;即宋代詩人蘇舜欽,子美是他的字。
②外舅:岳父。③率(10):標準。④子弟;家中的晚輩。
⑤覘(chan)偷看。⑥副車;帝王外出時隨從的車.⑦始臣起下邳(pi),與上會于留指張良在下邳得到《太公兵法》,后與劉邦于留縣相會的經歷。上,指劉邦。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
好飲酒 聞子美讀《漢書·張良傳》
遽撫掌日 此天以授陛下
(2)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
A以一斗為率(把、用)
B擊之不中(指代副車)
C遂滿飲一大白(于是、就)
D.與上會于留(在)
(3)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公深以為疑,使子弟密覘之。
(4)從文中看,蘇子美是一個怎樣的人?
3.(10)閱讀下面短文,回答問題。
范元琰為人善良范元琰,字伯蛙,昊郡錢唐人也。及長好學,博通經史,兼精佛義。然性謙故,不以所長驕人。
家貧,唯以園蔬為業(yè)。嘗出行,見人盜共菘①,元琰遽退走。母問其故,具以實答。母問盜者為誰,答日:“向所以退,畏其愧恥,今啟其名,懇不泄也。”于是母予秘之?;蛴猩鏈媳I其筍者,元琰因伐木為橋以度之,自是盜者大慚,一鄉(xiāng)無復,竊。
(選自《南史·隱逸下》)[注]①菘:白菜。
(1)解釋下列句中括號中的詞。(4分)
元琰(遽)退走 母問其(故),具以實答
(向)所以退,畏其愧恥 自(是)盜者大慚
(2)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走或有涉溝盜其筍者,元琰因伐木為橋以度之。
(3)文中的范元琰“待盜者”遽退走“伐木為橋以度之”,你贊同不贊同范元琰的做法?說說你的理由。
答案及解析
基礎測試
1.(1)①好②實行(2)D【解析】此題考查的是對文章的整體理解能力和詞語分析能力,難度中等。皇帝的近臣和侍從在古代稱為“左右”,這里提到的“左右”為皇帝拿衣服換,指的是皇帝身邊的侍從。這句翻譯要弄清楚“更”“進”“經”的含義,其中“進”的常見解釋為“進獻“覲見”,從侍從的表現(xiàn)來看,應該是“進獻”。而A、B兩個選項中“進”的含義是錯誤的。從分析來看,侍從不可能把準備洗滌的衣服給皇帝穿,所以C項不能選。另外,“更”從上下文來看,翻譯成“交替”更為恰當。做此類題,一定要對文章有正確的整體感知,對關鍵的詞語從生活常理、常見解釋上去分析。
(3)喜賜(4)C【解析】此題考查的是文章的寫作意圖,難度中等。在短小的文章中,從人物的語言可以直接得知他們的意圖。從“主公躬行節(jié)儉,真可示法子孫’’“愿始終如此”來看,正確的選項應該是C。
A項中宋思顏諫言的目的不只是贊揚太祖,更是提出自己的擔憂,并提出希望。B項中提到的“對太祖的忠心”,理解不是最恰當?shù)摹K嗡碱佌f這話時的真正目的不在此;此外,“忠心”是太祖對宋思顏的評價。D項中的內容是最不恰當?shù)模@是最后的結果,而不是原因。做此類試題,一定要抓住直接原因、間接原因、根本原因、因果的差別等。
2.(1)①季節(jié)②想要③停止④通“返”,返回(2)B【解析】此題考查常用文言詞語“而”字的用法和意義,有一定難度。A項和C項中的“而”
字都表示并列關系,意為“并且”。D項中的“而”
字表示轉折關系,意為“然而”。B項的“而”字表示修飾關系,可不譯,題干中的“而”字也表示修飾關系,所以選B。
(3)①一個季節(jié)剝奪我(喜歡的)一種花,這是剝奪我一個季節(jié)的生命啊。
②家人不能阻止我,(只好)聽任我抵押首飾購買水仙花。
(4)冒雪趕回南京看水仙花;竭盡家財買水仙花。
作用是襯托作者對水仙花的喜愛。(意對即可)
3.(1)A【解析】本題考查常用文言詞語的意義,較易。A項中的“既”意思是“……以后”,不能解釋為“既然”。
(2)D【解析】本題考查文言虛詞“之”字的用法,難度適中。例句中的“之”是代詞,指代曹休。A項中的“之”是結構助詞“的”。B項的“之”用于主謂之間,用來取消句子的獨立性。C項的“之”是動詞,“去、往”的意思。D項的“之”是代詞,指代齊師,這與例句中的“之”字用法相同,所以選D。
(3)C【解析】本題考查對文言文內容的分析和概括,難度適中。只要能正確理解文言語段的大意,本題沒有太大難度。A、B、D三項內容文中都有明確的表述,都是正確的。C項的說法可從倒數(shù)第二段文字找到根據:“是儀不治產業(yè)”,“大宅”
是“鄰家”的。
4.(1)B【解析】望文生義。“逢場作戲”原指賣藝的人遇到合適的演出場地,就開始表演。后來指遇到某種場合就隨便應酬,湊湊熱鬧。
(2)D【解析】“樂”應解釋為“以……為樂”。
(3)B【解析】均譯為“在”。A項前一個“之”譯為“的”,后一個“之”譯為“這”;C項前一個“而”表轉折,譯為“卻”,后一個“而”表順接,譯為“就”;D項前一個“其”譯為“他們”,后一個“其”表加強語氣,譯為“可要”。
提高訓練
1.(1)①A②B【解析】此題考查常用文言詞語的意義及根據上下文推斷詞義的能力,難度中等。第①題根據上文的表述,從時間關系上推斷可知選A。第②題考查的是“道”的一般意義,即“道理”,這一意義在現(xiàn)代漢語中也常見。做此類題,根據上下文及句意推斷是關鍵。
(2)D【解析 】此題考查文言虛詞的一詞多義,難度較大。D項兩個“之”都是結構助詞,譯為“的”。
A項“乃”的意思分別是“就”和“才”;B項第一個“以”意為“把”,第二個“以”是“按照”的意思;C項兩個“于”的意思分別是“在”和“向”。做此類題,在平時要做好積累,掌握詞語的多個意義;并結合句意進行正確選擇。
(3)C【解析】此題考查對句意的理解,難度較小。句中的“眾坐”意為“在座的人”,不能譯為“眾人坐著”,所以A、B項不正確。句中“囈”的意思是“說夢話”,所以D項錯誤。做此類題,要把握重點詞語的意義,這樣才能正確翻譯。
(4)①博覽群書;②夢中誦書。(2分,每點1分,意思符合即可)
2.(1)C【解析】本題考查對文言實詞的理解和把握。選項C中的“趨”與《送東陽馬生序》中“嘗趨百里外”的“趨”用法相同,是“小步快走”的意思。
(2)D【解析】本題考查文言虛詞“以”的用法。
做這類題目時,要根據具體的語境確定虛詞的用法。例句中的“以”表目的,是“用來”的意思。選項A的“以”表方式,意為“憑借”;選項B的“以”
表原因,意為“因為”;選項C的“以”表判斷,意為“認為”;選項D的“以”,與例句用法相同,意為“用來”。
(3)C【解析】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原文是說“元結教嬰兒學圓,已陷入不義”,選項C“公植認為元結在家中教孩子學習圖畫,嬉戲玩耍,會讓孩子玩物喪志”的內容在文中并沒有提及,故不正確。
3.(1)①恥:認為……羞恥。(沒有解釋出意動的意思不得分)②然:通“燃”,燃燒。(指明通假字或直接解釋皆可)(2)B I【解析】B項都是目的連詞“來”。A項前一個是結構助詞“的”;后一個是結構助詞,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C項前一個是介詞“替”;后一個是介詞,表被動。D項前一個是表順承副詞“就”,后一個是表轉折副詞“競、竟然”。
(3)①匈奴的使者已經來了好幾天了,現(xiàn)在在哪里?
②其余的人全都拿著兵器埋伏在門兩旁。(意對即可)(4)①智勇雙全(表現(xiàn)有勇有謀的其他成語亦可)②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壓軸預測
1.(1)D【解析】A項中的“于”分別解釋為“向”“比”;B項中的“之”分別為“用于主謂之間,不翻譯“代詞,它”;C項中“所以”分別解釋是為“……原因“……辦法”;D項中的“恐”均為動詞,“擔心、恐怕”。
(2)B【解析】此句斷句的位置應在主謂之間,應為“此君/之所以后也”。
(3)①這以后便可因此跑得又快又遠(或:這以后便可以跑得又快又遠)。
②可是您無論領先還是落后,注意力都集中在我身上。
(4)失敗的原因:①一心想取勝,注意力不集中;②沒有抓住比賽的關鍵問題即調理馬。
啟示:略。
2.(1)喜歡聽到拍(擊)授給(給、給予)(2)B【解析】此中的“之”應指代“秦皇帝”。
(3)杜祁公對此非常懷疑,派家中晚輩秘密地去偷看他。
(4)熱愛讀書,喜歡飲酒;性情豪放。
3.(1)急忙;緣故,原因;先前;這,這樣。
(2)有人涉過水溝偷盜他家的竹筍,元琰就砍下樹木做成橋來使他容易過溝。
(3)示例;①贊同,因為元琰這樣寬容的做法,最終感化了盜者,使得鄉(xiāng)里不再出現(xiàn)偷盜行為。②不贊同,因為元琰這樣做,行力:實際上是縱容了偷盜罪。(此題答案開放,可以贊同,也可以不贊同,言之成理即可)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