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x962021.07.01 21:10:21字數(shù) 1,381閱讀 431
在希臘哲學中,哲學研究的對象從“本原”轉向“存在”,標志著形而上學的誕生。
亞里士多德去世200多年之后,安德羅尼柯著手編纂他的手稿《物理學》后,編輯關于第一哲學的書時用了這個詞。
翻譯根據(jù)《周易系辭》中“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譯之為“形而上學”。有一個概念可以充當它的同義語,就是“本體論”。所謂“本體論”的字面含義是“關于存在的理論或科學”。人們通常是在同義語的意義上使用“形而上學”和“本體論”這兩個概念的。
成為知識的基礎。希臘人開始哲學思考,一些理念影響著他們的思想,構成了形而上學產(chǎn)生的基本前提:宇宙自然是合理的、有秩序、有規(guī)律的;作為一個整體,宇宙萬物有著統(tǒng)一的根據(jù);人與自然同質(zhì)構,自然是“大宇宙”,人是“小宇宙”,因而可以認識自然;哲學家的任務在于解釋和說明宇宙自然的秩序,目的是獲得關于自然的“知識”。
希臘人將哲學最重要的對象鎖定在了宇宙萬物統(tǒng)一的、最普遍、最一般的本質(zhì)或共相之上,認為它是萬事萬物之所以存在的根據(jù),因而研究它的這門學科也應該成為一切知識的基礎,于是便形成了“形而上學”這門學科。
亞里士多德的分類。亞里士多德首先明確了“第一哲學”,亦即形而上學的研究對象以及它在人類知識系統(tǒng)中的地位。正如存在是存在的方面和性質(zhì)的基礎和根據(jù)一樣,第一哲學也是所有科學知識的基礎和根據(jù)。
亞里士多德意義上的形而上學應該是一個范疇的體系。在他看來,范疇一共有十個,這就是:實體、數(shù)量、性質(zhì)、關系、何地、何時、所處、所有、動作和承受。這十種范疇囊括了存在所有的存在方式。構成了世界的邏輯結構,千差萬別、多種多樣的存在物都可以由這十個范疇得到合理的說明。
在這十個范疇之中,有一個范疇最重要,它就是“實體”。“實體”究竟是什么,亞里士多德并沒有給我們留下一個確定的答案??傮w上說,它指的是事物的“是什么” ,或者是事物的“是其所是”,相當于我們所說的“本質(zhì)”。
斯多葛自然之思。按照章雪富老師的說法:“在希臘化哲學中,斯多葛主義的自然哲學最與形而上學相關。斯多葛主義把希臘的形而上學之思從純思的天空拉回大地,呈現(xiàn)自然哲學純思里面的經(jīng)驗性構成之于生存的意義,也是之于天空的意義?!?div style="height:15px;">
斯多葛哲學將存在視為狀態(tài)和狀態(tài)的連續(xù),物體是否真實存在對于他們來說是確定性,這是他們的自然哲學,作為可靠的經(jīng)驗性知識,作為善的倫理學討論的形而上學的基礎。
他們將本質(zhì)和存在分離,這是他們的一個思考特點。
斯多葛主義的形而上學走的是條不同的思想道路。它在與柏拉圖及其學園派、亞里士多德、伊壁鳩魯派建立分別基礎上,又對這些思想資源有所運用。
現(xiàn)代的形而上學。在近代哲學中,形而上學的任務是研究實體。
笛卡爾的定義,“所謂實體,我們只能看作是能自己存在,而其存在并不需要別的事物的一種事物” 。
斯賓諾莎說:“實體,我理解為在自身內(nèi)并通過自身而被認識的東西。換言之,形成實體的概念,可以無須借助于他物?!憋@然真正符合實體概念的就只有上帝了,盡管哲學家的上帝并不是基督教的人格神,但亦畢竟是超驗的至高無上的存在。
黑格爾提出了一個非常著名的哲學命題:“實體即主體”。意思是說,宇宙萬物最高的本質(zhì)或根據(jù)不僅是客觀的實在,而且具有能動性,因而它是“活的實體”。
黑格爾以其晦澀的哲學語言表明了這樣的觀點:宇宙自然是一個自我生成的過程,這個過程就像一粒種子長成大樹一樣,是一個從潛在、展開繼而成為現(xiàn)實的生成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