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一個陌生的城市,我喜歡先用google街景地圖把從車站到賓館的路走上一遍,通過這樣的方式熟悉一下地形,免得在陌生的地方四顧茫然。因此,去布魯塞爾之前,我已經(jīng)把下車后的路線稔熟于胸。不過,當(dāng)我真正站在布魯塞爾某火車站的站前廣場時,我還是很快就暈了頭,怎么也找不到事先查好的那條路。掏出手機定位一看,才驚覺原來身邊的一條小胡同就是那條我在地圖上以為很寬闊的大路。
這就是布魯塞爾給我的第一印象。除了街道比想象中更狹窄,起伏不平的石板路也讓拖著大箱子的我吃盡苦頭,叮鈴咣當(dāng)?shù)穆曇舸蚱屏饲宄康膶庫o,也讓我著實心疼行李箱那四個小小的輪子。早上七點,路上還沒有什么人,街道破舊骯臟,商店大門緊鎖,偶爾走過身邊的,都是面無表情的深色皮膚的黑人或阿拉伯人——我沒有種族歧視——但心里還是會有些惴惴不安。
我預(yù)訂的旅館就在這一片狹窄街道中心的某個小廣場旁邊,當(dāng)初選中這里是因為廣場上有比利時最著名的舊貨市場。來到這里才發(fā)現(xiàn),廣場上一多半的攤位都由非洲移民經(jīng)營,賣些不知是從非洲還是義烏漂洋過海而來的小商品,而且很顯然地,周圍無論是衛(wèi)生還是治安,看起來都不算太好。
放下行李,從旅館去市中心,路還是很窄、很臟、沒什么人,中間有一段要經(jīng)過一個鐵路涵洞,兩邊墻上繪滿亂七八糟的涂鴉。習(xí)慣一個人旅行的我遇到這樣僻靜的地方總是本能地充滿警惕,一面像個受驚的兔子一樣四處張望,一面拔腿快跑。
一口氣跑過兩條街,看見前面路上行人漸多,我站在路口松一口氣,抬頭一看,咦,這不就是布魯塞爾乃至比利時的象征“撒尿男孩”嗎?原來這里離我的旅館這么近啊。
歐洲有三個著名的藝術(shù)品或地標物,其尺寸大小和聲名成反比,一個是盧浮宮的蒙娜麗莎,一個是丹麥的小美人魚,還有一個就是這個比利時的撒尿男孩了。雖然早就知道這個大名鼎鼎的雕塑其實小得可憐,不過實際見到它還是覺得真的好小啊,小到如果沒有人在這里拍照,你完完全全不會注意到它。第二天,這個小男孩又穿上了一套白衣服,戴上了一頂大大的帽子,襯得他更小巧了。
沿著小男孩雕塑向前,路兩邊都是比利時特產(chǎn)店,從巧克力、華夫餅到手工蕾絲,櫥窗一個比一個漂亮精致,丁丁、藍精靈和改頭換面的撒尿男孩也幫忙出來吆喝,吸引得路人紛紛駐足品嘗或合影。
說起比利時的美食,巧克力、華夫餅和啤酒當(dāng)仁不讓。比利時的巧克力非常有名,阿婆創(chuàng)造的比利時大偵探波羅就是一個狂熱的巧克力愛好者。不過對我而言,這里的巧克力都太甜了。倒是各種口味的華夫餅吸引了我的注意力,一個餅底只要1歐元,上面可以自己選擇各種澆頭。經(jīng)過一番認真比較,我買了一份擁有豐富水果和奶油的華夫餅,價格6歐元,算不上便宜。餅底松軟香甜,但上面的水果和奶油對于我來說還是有些過于厚重了。我注意到,大多數(shù)本地人就只是買一個簡單的餅底吃,果然他們更懂華夫餅的精髓。
從小路一直向前,走著走著,豁然開朗,面前出現(xiàn)了一個非常壯觀的廣場,這就是布魯塞爾大廣場了,是每一位來到布魯塞爾的游客都不會錯過的地方。
歐洲到處是各種各樣的廣場,但這個廣場仍然值得一提,因為它是一組巴洛克式建筑群。乍一眼,你會覺得它的外表嚴肅冷峻,細看,你又會被它繁復(fù)的裝飾性所吸引,每一棟建筑都各不相同,讓人眼花繚亂。所以,這里又被稱為歐洲最美的廣場。
前幾天重溫英國電視劇《大偵探波羅》,其中有一集就是在比利時取景。很多留言的彈幕都在問這是哪里啊,建筑這么美!身臨其境會發(fā)現(xiàn),大廣場的實際建筑比電影上展現(xiàn)的還要精美,每到這種時候,我都會遺憾自己不會拍照,拍不出那種精雕細刻的美感。
在歐洲旅行,經(jīng)常能遇到這個“最美”、那個“最美”,倒不是人們喜歡夸大其詞,而是因為歐洲美麗的東西太多了,隨便走到一個地方都可能美麗得令人咋舌。美的東西太多,也就讓人無從比較。就比如說這組市政廳門楣上的雕塑,表情、姿勢各異,每一個都栩栩如生,這些人物的大小都和撒尿男孩的尺寸差不多,而且我相信這每一個人物背后的典故傳說也都堪比撒尿男孩,但他們卻一直這么默默無聞地站在大門頂上俯視眾生。只能說,誰能當(dāng)網(wǎng)紅有時真的是靠運氣。
廣場邊??恐鴰纵v旅游馬車,一位美女車夫坐在車上聚精會神地刷著手機,畫面恬靜優(yōu)美,像一幅油畫。
作為一個在歐洲戰(zhàn)爭夾縫中成立才100多年的國家,比利時這個彈丸小國卻有著很多在歐洲大國也難以見到的恢弘建筑。前面已經(jīng)介紹過司法宮,中央火車站附近的大廣場也是如此,依山而建,一層又一層,頗具規(guī)模和氣勢。
歐洲當(dāng)然不缺很多漂亮的大廣場,但大多數(shù)都比較古老,建筑比較有歷史感,但這個廣場卻很現(xiàn)代,有點像國內(nèi)某些地產(chǎn)開發(fā)商鼓搗出來的XX小鎮(zhèn)、XX豪庭的感覺,簡單說就是有種土豪即視感。不過,比利時也的確是歐洲國家中比較有錢的,物價明顯比周圍的法國、德國都高出一截。
圣米歇爾圣古都勒大教堂這個名字特別拗口,但這座教堂的樣子卻令人難忘,典型的哥特式建筑,瘦長的尖塔,米白色的外墻,陽光下有種直插藍天的感覺。
教堂內(nèi)部也是美輪美奐。金色的管風(fēng)琴富麗堂皇,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fā)光,頗有皇家威嚴。
事實上,這座教堂本就是比利時的皇家教堂,有將近千年的歷史,其位置離比利時議會和皇宮都不遠,皇室的一切婚喪嫁娶重要活動幾乎都在這里舉行。
下圖是比利時的議會大廈,門前掛著比利時和歐盟的旗幟。布魯塞爾是歐盟總部所在地,這也是比利時頻頻遭遇恐怖襲擊的原因。
我在那里旅游的時候,發(fā)生在比利時機場等地的恐怖襲擊剛剛過去半年,比利時還處于緊急狀態(tài),街上到處都可以看到荷槍實彈的警察、軍警,氣氛頗有些緊張。
與議會大廈隔著一座公園遙遙相對的,是布魯塞爾皇宮。氣勢恢宏,戒備森嚴。
一旁的皇宮廣場,門前站著一個橫刀立馬的英雄塑像,據(jù)說是十字軍東征時的某位將軍。歐洲的皇宮、城堡、廣場前,到處都有類似的英雄雕像,統(tǒng)一的橫刀立馬的姿勢,如果不是熟悉歐洲歷史的人,真的記不住都是誰啊。
走在布魯塞爾老城區(qū)的道路上,初到比利時的那種失望漸漸一掃而空,除了館藏豐富的皇家美術(shù)館、氣勢恢宏的司法宮讓我目瞪口呆,它的每一條小街小巷也都充滿趣味,令人駐足其中,流連忘返。
大小薩布隆附近的這家教堂,比圣米歇爾圣古都勒大教堂小很多,但細部的裝飾卻比大教堂更精美。
在教堂的門前豎立著一個小招牌,分別用法語、荷蘭語、英語和德語寫著“歡迎”的字樣?,F(xiàn)代歐洲的很多國家是因民族主義覺醒而獨立的,比如斯洛伐克,但比利時的建國卻主要是由于英法德荷幾個大國各自勢力平衡的結(jié)果。所以這個叫做比利時的國家,選了一個德國人做國王,確立了荷蘭語和法語為官方語言,至今也沒有什么比利時族或比利時語。時至今日,北邊講荷蘭語的地區(qū)和南邊講法語的地區(qū)依然時不時地鬧點矛盾,導(dǎo)致比利時有很長一段時間處于無政府狀態(tài)。而無政府的比利時依然能夠運行良好,秩序井然,經(jīng)濟發(fā)達,安居樂業(yè),一直是一個國際社會的美談和奇跡。
缺乏國家認同的比利時人因此一直對自己的身份頗感矛盾,這一點在土生土長的比利時藝術(shù)家Rene Magritte(我在之前文章中介紹過的魯本斯等藝術(shù)家都是生于比利時建國前,而這位藝術(shù)家則是生于比利時建國后)的作品里體現(xiàn)得非常充分。
你也許不知道他是誰,但你一定見過下面這幅畫。他是和達利齊名的超現(xiàn)實主義先驅(qū),是當(dāng)代波普藝術(shù)的啟蒙者,比利時最具代表性的藝術(shù)家。
在布魯塞爾的皇家美術(shù)館旁邊,他有一個專門的展館,介紹他的畫作和生平。我承認,里面大多數(shù)的內(nèi)容都讓人看不懂,但不可否認,他的畫作有著鮮明的個人特征,令人過目難忘。
在皇家美術(shù)館里,還有一幅巨大的油畫作品,描繪的是17世紀的布魯塞爾,如果仔細對比一下今天和那時的城市面貌,你會發(fā)現(xiàn),老城區(qū)幾乎沒有太大的變化。
小薩布隆公園在荷蘭比利時的宗教戰(zhàn)爭中占有重要歷史地位,但來到這里實在看不出什么特色,感覺只是一處雕塑、流水,鬧中取靜,適合走累了休息一下。
不過,沿著教堂向下走去,整個大小薩布隆地區(qū)如今是布魯塞爾一處非常時尚非常小資的地段,到處是充滿設(shè)計感的小店和悠閑的咖啡館與餐廳。人不多,但非常安靜有品位。
一處精美的瓷器店讓我贊嘆不已,然而令人咋舌的價格讓我落荒而逃。
很多二手商店、藝術(shù)畫廊、充滿設(shè)計感的時裝小店,東西紛繁蕪雜,但慢慢觀賞,可以發(fā)現(xiàn)很多生動有趣的小東西。
陽光灑在街角,那么寧靜、那么美。
綠植將大門緊緊包圍,想象一下在鮮花盛開的時節(jié),每天在這樣的花門中進進出出,心情該有多么美好。
一家有著幾十年歷史的食品店,古老的柜臺和古樸的顏色讓人恍如走進一部古老的歐洲電影,而柜臺里的食物卻令現(xiàn)實中的我垂涎欲滴。
不過,老板,你一臉要打噴嚏的樣子是咋回事?就算你要打噴嚏,也別對著食品柜?。?/span>
門外,一位婦人和一位年輕男子坐在桌邊熱切地聊著天,這情景很法國。
布魯塞爾屬于法語區(qū),主要是講法語的人,因此當(dāng)?shù)鼐用褚灿幸环N法國人那種悠閑自在的生活態(tài)度。即使恐怖襲擊時有發(fā)生,人們看起來的表情和狀態(tài)卻還是很放松,很有法國鄰居那種“你有子彈、我有鮮花”的驕傲從容。廣場上,一位美女半躺在噴泉旁,閉著眼睛,懶洋洋地曬著太陽。
公園草坪上,兩個日光浴少年看見我,熱情地抬起身來朝我打招呼。
噴水池邊,年輕人擠擠擦擦地坐在池岸邊,輕松地聊著天或者發(fā)著呆。
一群小學(xué)生在老師的帶領(lǐng)下,排著隊走在街上,去另一個校區(qū)吃午飯。
一個男人騎著自行車,前面坐著孩子,飛快地消失在街角。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小巷里這個男孩,腋下各夾著一個長長的法棍面包,驕傲地仰著頭,神氣活現(xiàn)地跟在媽媽的后面大步向前走去。
即將離開比利時的時候,在布魯塞爾中央火車站,我推著我的大箱子四處找不到電動扶梯,只好向一個路過的青年求助,對方一臉歉意地說:啊呀呀,我也不知道啊!箱子太重是吧?我?guī)湍闾岷美玻?/span>
說著,青年不由分說,提起箱子就向樓下走去,一直幫我提到站臺上。我跟在他的身后,不由得想起丁丁、藍精靈這些由比利時人創(chuàng)造的漫畫形象:善良、真誠、熱情、敏感,有時還有些羞澀。有人說,比利時的好,要住在這里一段時間,慢慢地才能感受得到。我雖然在這里只有走馬觀花的兩天,但一步步從失望到驚喜,已經(jīng)有一點喜歡上了這個城市呢。
其它比利時游記請見如下鏈接: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