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七夕---浪漫情人節(jié)
[生活] [天氣] 2005年8月5日20:05星期五 | 字體:大 中 小 | 雙擊自動滾屏 | 字體顏色:
七夕節(jié)來源
七夕節(jié)又稱為“乞巧節(jié)”,是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節(jié)日。相傳,每年農(nóng)歷七月初七的夜晚,是天上“織女”與“牛郎”相會之時?!翱椗笔且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凡間的婦女便在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也少不了向她求賜美滿姻緣。
慶祝方式
這個節(jié)日已越來越少人慶祝。在50年代和60年代,每逢這一天,牛車水一帶到處張燈結(jié)彩,布置得如同仙境一般,來自不同地區(qū)的“七姐會”聚集在這里擺下各式各樣鮮艷的香案,遙祭牛郎織女,“香案”都是紙糊的,案上擺滿鮮花、水果、胭脂粉、紙制小型花衣裳、鞋子、日用品和刺繡等,琳瑯滿目。不同地區(qū)的“七姐會”便在香案上下工夫,比高下,看誰的制作精巧。今天,這類活動已為人遺忘,只有極少數(shù)的宗鄉(xiāng)會館還在這個節(jié)日設(shè)香案,拜祭牛郎織女。香案一般在七月初七就備妥,傍晚時分開始向織女乞巧。
由于節(jié)日的來源富有浪漫色彩,乞巧節(jié)應(yīng)發(fā)展成為華人的“情人節(jié)”,讓這一天充滿愛情的溫馨與甜美,也讓人們向所愛的人表示賞識與關(guān)懷。
鵲橋仙
七夕別稱“星期”的背后,有一個優(yōu)美動人的故事。民間傳說牛郎、織女二星在七月七日這天會合,故稱。王勃的《七夕賦》把星期與月夕相提并論,點出了一年四季中與親情、與愛情相關(guān)的最美好,也最凄楚動人的兩個夜晚。大約正因如此吧,后人便把男女成婚的吉日良辰叫作星期。
相傳牛郎父母早逝,又常受到哥嫂的虐待,只有一頭老牛相伴。有一天老牛給他出了計謀,要娶織女做妻子。到了那一天,美麗的仙女們果然到銀河沐浴,并在水中嬉戲。這時藏在蘆葦中的牛郎突然跑出來拿走了織女的衣裳。驚惶失措的仙女們急忙上岸穿好衣裳飛走了,唯獨剩下織女。在牛郎的懇求下,織女答應(yīng)做他的妻子?;楹?,牛郎織女男耕女織,相親相愛,生活得十分幸福美滿??椗€給牛郎生了一兒一女。后來,老牛要死去的時候,叮囑牛郎要把它的皮留下來,到急難時披上以求幫助。老牛死后,夫妻倆忍痛剝下牛皮,把牛埋在山坡上。
織女和牛郎成親的事被天庭的玉帝和王母娘娘知道后,他們勃然大怒,并命令天神下界抓回織女。天神趁牛郎不在家的時候,抓走了織女。牛郎回家不見織女,急忙披上牛皮,擔了兩個小孩追去。眼看就要追上,王母娘娘心中一急,拔下頭上的金簪向銀河一劃,昔日清淺的銀河一霎間變得濁浪滔天,牛郎再也過不去了。從此,牛郎織女只能淚眼盈盈,隔河相望,天長地久,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也拗不過他們之間的真摯情感,準許他們每年七月七日相會一次,相傳,每逢七月初七,人間的喜鵲就要飛上天去,在銀河為牛郎織女搭鵲橋相會。此外,七夕夜深人靜之時,人們還能在葡萄架或其他的瓜果架下聽到牛郎織女在天上的脈脈情話。
七夕乞巧
七夕七月七,是傳說中牛郎織女從鵲橋渡天河相會的日子。人們心中的織女是個勤勞善良、心靈手巧的天仙,所以七月七這天晚上,年輕的姑娘和少婦都要出來行拜祭的禮儀,并向織女乞巧,希望自己也能象織女一樣有雙靈巧的手,有顆聰慧的心,會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
因為七夕節(jié)與女事關(guān)系密切,所以又叫“女兒節(jié)”,是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中的婦女節(jié)?! ∑呦?jié)有吃巧食的風俗。巧食的內(nèi)容有瓜果和各式各樣的面點,各地風俗不一。各種巧食做成后,都要陳列到庭院中的幾案上,好象要請?zhí)焐系目椗畞砥吩u。然后大家一面觀賞著遙遠的夜空,一面吃著各種巧食,認為這樣會使人變得靈巧。
漢代時,民間便開始向織女乞巧了。不但祈求心靈手巧,還祈求得到財富、早日有美滿甜蜜的婚姻和得子。
七夕的習(xí)俗
牛郎、織女的故事流傳了千百年,衍生出許多有趣的民間習(xí)俗。
七夕的重頭戲主要在女孩的身上!因為傳說中,織女的手藝極巧,能織出云彩一般美麗的天衣。為了使自己也能擁有織女一般的巧手,在少女之間,遂發(fā)展出了一種“乞巧”的習(xí)俗。乞巧的習(xí)俗大約早在漢代就已形成,只不過是后來才和牛郎、織女的故事相結(jié)合。乞巧用的針就分雙眼、五孔、七孔、九孔之多。七夕晚上,手拿絲線,對著月光穿針,看誰先穿過就是“得巧”。另一種丟針卜巧的方法,是在七夕的中午,放一盆水在太陽下爆曬,過了一段時間后,空間中的塵土就會在水面上結(jié)成一層薄膜。這時把針丟在水里,有了薄膜的支撐,針會浮在水面上。再看看水中呈現(xiàn)的針影,如果成為云彩、花朵、鳥獸之形,就是得巧。反之,若呈現(xiàn)細如線、粗如槌的影子,就是未能得巧。有些婦女,采集各種鮮花,放在盛有水的銅盆里,露置院中,第二天取來搽面,據(jù)說可使皮膚嬌嫩白凈。有些婦女搗鳳仙花,取汁,染無名指和小指甲的指,稱“紅指甲”。有些婦女還唱〈〈乞巧歌〉〉:“乞手巧,乞容貌,乞心通,乞顏容,乞我爹娘千百歲,乞我姐妹千萬年?!背酥?,七夕當天還得在月下設(shè)一香案,供上水果、仙花向織女乞巧。據(jù)載,蔡州有位丁姓女子,十分擅長女紅。有一年七夕她乞巧時,看到一枚流星掉在她的香案。第二天早上一看,原是只金梭。從此之后,她的“巧思益進”。乞巧的方式之多,甚至連祭織女的供品也可派上用場。供品中必不可少的是瓜果,如果夜里有嬉子(一種小蜘蛛)在瓜果上結(jié)網(wǎng),就表示該女子已得巧。講究一點的,如唐朝宮女,就把喜子放在小盒子中,第二天早晨打開來看。如果網(wǎng)結(jié)得不好就是巧乞得少。
另有竊聽哭聲之說,據(jù)說必須要是個童女,在夜來人靜之時,悄悄的走進古井之旁,或是葡萄架下,屏息靜聽,隱隱之中如果能聽到牛郎、織女對談或是哭泣的聲音,此女必能得巧。
婦女問乞巧,男子也沒閑著。俗傳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讀書人特別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運亨通??菭斁褪强沸牵グ怂拗械目?,為北斗七星的第一顆星,也魁星或魁首。古代士子中狀元時稱“大魁天下士”或“一舉奪魁”,都是因為魁星主掌考運的緣故。
根據(jù)民間傳說,魁星爺生前長相奇丑,臉上長滿斑點,又是個跛腳。有人便寫了一首打油詩來取笑他:不揚何用飾鉛華,縱使鉛華也莫遮。娶得麻姑成兩美,比來蜂室果無差。須眉以下鴻留爪,口鼻之旁雁踏沙。莫是檐前貪午睡,風吹額上落梅花。相君玉趾最離奇,一步高來一步低??羁钚袝r身欲舞,飄飄度處乎如口。只緣世路皆傾險,累得芳蹤盡側(cè)奇。莫笑腰枝常半折,臨時搖曳亦多姿。
然而這位魁星爺志氣奇高,發(fā)憤用功,竟然高中了?;实鄣钤嚂r,問他何臉上全是斑點,他答道:“麻面滿天星”;問他的腳為何跛了,他答道:“獨腳跳龍門”?;实酆軡M意,就錄取了他。
另一種完全不同的傳說,說魁星爺生前雖然滿腹學(xué)問,可惜每考必敗,便悲憤得投河自殺了。豈料竟被鱉魚救起,升天成了魁星。因為魁星能左右文人的考運,所以每逢七月七日他的生日,讀書人都鄭重的祭拜。
青年男女乞智、乞巧,希望自己的技藝才能高人一等,而已婚的、年老的、貧的、富的,莫不各懷所愿,于是七夕儼然成了一個許愿的日子。七夕當夜,拜牛郎、織女時,馬上下拜,說出自己的愿望,不管是乞富乞壽、乞子,莫不靈驗。但是所乞求的愿望一次只能有一種,而且要連乞三年才會靈驗。
據(jù)說七夕的天河,還可預(yù)告當年的收成,天河明顯,收成就好,糧價就低;天河灰暗,收成就不好,糧價就貴。有的地區(qū)在七夕作“青苗會”,也是一種許愿的活動。
佛教傳入中國后,漢人從佛經(jīng)中吸收這個神名,用來為玩偶命名。每年七月七日,在開封的“潘樓街東宋門外瓦子、州西梁門外瓦子、北門外、南朱雀門外街及馬行街內(nèi),皆賣磨喝樂,乃小塑土偶耳”。其實宋朝稍晚以后的磨喝樂,已不再是小土偶了,相反的,越作越精致。磨喝樂的大小、姿態(tài)不一,最大的高至三尺,與真的小孩于相上下。制作的材料則有以象牙雕鏤或用龍延佛手香雕成的,磨喝樂的裝扮,更是極盡精巧之能事,有以彩繪木雕為欄座,或用紅砂碧籠當罩子,手中所持的玩具也多以金玉寶石來裝飾,一對磨喝樂的造價往往高達數(shù)千錢。
東京城里所賣的磨喝樂,以來自蘇州的最為精巧,號稱天下第一。用來進貢宮里的磨喝樂,其可愛精致自不在話下,奢侈一點的,甚至以金銀鑄造而成。其實,磨喝樂應(yīng)是婦女乞子時所供的吉祥之物,但從磨喝樂的生平中,我們找不出任何與七夕或求子有關(guān)的事跡。盡管如此,七夕供奉磨喝樂的手中經(jīng)常拿著一枝荷葉,因此在七夕時,許多小孩子也都打扮得服飾鮮麗,手持荷葉,在大街小巷游行嬉戲。
除了磨喝樂以外,北宋汴京城到了七夕前幾天,市面上還會推出各式應(yīng)節(jié)的特殊產(chǎn)品。例如以蠟鑄成牛郎、織女故事中的人物,或作成禿鷹、鴛鴦、等動物之形,稱之為“水上浮”。又有蠟制的嬰兒玩偶,讓婦女買回家浮于水土,以為宜子之祥,稱為“化生”。又在七夕前幾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層土,播下粟米的種子,讓它生出綠油油的嫩苗,在擺一寫小茅屋、花木在上面,作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樣,稱為“殼板”,或?qū)⒕G豆、小豆、小麥等浸于磁碗中,等它長出敷寸的芽,再以紅、藍絲繩扎成一束,稱為“種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南方各地也稱為“泡巧”,將長出的豆芽稱為巧芽,甚至以巧芽取代針,拋在水面乞巧。七月也是荷花盛開之際,有人便動腦筋,折下未開的荷花,作成假的雙頭蓮,造形可愛,頗受時人歡迎。
這許多應(yīng)節(jié)植物成的各色花樣,充分顯現(xiàn)了一個盛夏節(jié)日的活潑朝氣。而夏季特有的炎熱陽光,又促成了另一項七夕的習(xí)俗——曬書、曬衣?,F(xiàn)代的科學(xué)報告指出,日光中所含的紫外線,的確具有殺菌的效果。歷史上關(guān)于文人曬書、曬衣的習(xí)俗有過幾則有趣的小故事。
據(jù)載,司馬懿當年因位高權(quán)重,頗受曹操的猜忌,有監(jiān)于當時政治的黑暗,為求自保,他邊裝瘋病躲在家里。魏武帝仍然不大放心,就派了一個親信令史暗中探查真相。時值七月七日,裝瘋的司馬懿也在家中曬書。令史回去稟報魏武帝,魏武帝馬上下令要司馬懿回朝任職,否則即可收押。司馬懿只乖乖的遵命回朝。另有一種人,在亂世中,以放浪形骸來表達中的郁悶。他們藐視禮法,反對時俗。劉義慶的〈世說世語〉卷二十五說,七月七日人人曬書,只有郝隆跑到太陽底下去躺著,人家問他為什么,他回答:“我曬書”。這一方面是蔑視曬書的習(xí)俗,另一方面也是夸耀自己腹中的才學(xué)。曬肚皮也就是曬書。漢代曬衣的風俗在魏晉時為豪門富室制造了夸耀財富的機會。名列“竹林七賢”的阮咸就瞧不起這種作風。七月七日,當他的鄰居曬衣時,只見架上全是陵羅綢緞,光彩奪目。而阮咸不慌不忙的用竹竿挑起一件破舊的衣服,有人問他在干什么,他說:“未能免俗,聊復(fù)爾耳!”由這幾則小故事看來,就知道當時七夕曬書、曬衣的風俗有多盛了。以上所訴,大多是民間過七夕的逸事,而古代的宮廷又是如何度過七夕的呢?貴為一國之君,皇室的排場自然非平民可比。南朝的齊武帝曾興建一座城樓,每逢七夕,宮人都登樓穿針,稱為“穿針樓”。歷史著名的風流天子唐玄宗也非常重視七夕,他在宮中建造了一座乞巧樓,樓高百尺,可容納數(shù)十人。又在樓上陳設(shè)各色瓜果酒晡祭祀牛郎、織女。宮中的妃嬪們則各賜以九孔針、五色線,在月下穿針,先穿過者為得巧,同時還有音樂演奏,歡樂達旦,引得大家爭相仿效。
中國古代七夕詩詞選
七夕夜女歌
(晉)無名氏
婉孌不終夕,一別周年期。
桑蠶不作繭,盡夜長懸絲。
七夕詞
(唐)崔顥
長安城中月如練,家家此夜持針線。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間不相見。
長信深陰夜轉(zhuǎn)幽,瑤階金閣數(shù)螢流。
班姬此夕愁無限,河漢三更看斗牛。
七夕
(唐)白居易
煙霄微月澹長空,
銀漢秋期萬古同。
幾許歡情與離恨,
年年并在此宵中。
秋夕
(唐)杜牧
紅燭秋光冷畫屏,
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
坐看牽??椗?。
七夕
(宋)楊璞
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
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
鵲橋仙
(宋)秦觀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