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介紹的專輯,距離現(xiàn)在正好15周年。來自胡德夫的專輯《匆匆》,發(fā)行日期是2005年4月15日。
我最初知道胡德夫的名字是因為臺灣百佳唱片榜單。當時我還在上初中,每天睡前都會聽廣播里的音樂節(jié)目,當時有一檔節(jié)目在那段時間每天晚上準點介紹入選臺灣百佳唱片的作品。我也是在那檔節(jié)目中第一次知道了陳建年、薛岳的名字,當然其中還有胡德夫。
1993~2005的新百佳唱片,明顯側(cè)重了對小眾音樂的推薦。排在第一的是陳建年的《海洋》、第二名就是胡德夫的《匆匆》。后來查閱了一些資料后,令我沒想到的是,作為70年代民歌運動的推動者,2005年的《匆匆》竟然是胡德夫的第一張個人專輯。想想2005年的時候,胡德夫已經(jīng)55歲了。如此“大器晚成”,以這么大的年齡出第一張專輯、并且獲得了業(yè)內(nèi)如此高的評價,那么這張作品一定錯不了。
胡德夫生于臺東大武山的一個原住民家庭,母親是排灣族首領(lǐng)的女兒。大學時代受西方音樂影響開始接觸音樂。因為身體原因,胡德夫沒有讀完大學便進入了社會,在一些酒吧演出度日。也是這段日子,他遇到了他的知音李雙澤。70年代,胡德夫與楊弦、李雙澤等人共同發(fā)起了在今天看來頗具啟蒙意義的“民歌運動”,也是在這一時期,胡德夫受李雙澤的鼓勵開始創(chuàng)作。《大武山美麗的媽媽》、《牛背上的孩子》就是他這一時期的創(chuàng)作。
1976年,時任中廣電臺DJ的陶曉清邀請胡德夫參加淡江文理學院發(fā)起的西洋民謠音樂會(陶曉清的兒子就是著名樂評人馬世芳,而臺灣百佳唱片的發(fā)起人也是陶曉清)??上М敃r胡德夫因為和別人發(fā)生爭執(zhí),打架受傷了,無法照常登臺演唱。這個時候李雙澤便成為了救場的關(guān)鍵人物。怎料李雙澤一上臺便質(zhì)問演唱西洋民謠的眾歌手:我們到底有沒有自己的歌?
第二年,李雙澤意外身故。胡德夫與另一位好友楊祖珺錄制了李雙澤的遺作《美麗島》,并在李雙澤的葬禮上播放??上]過多久,《美麗島》因為不可抗力因素被臺灣當局列為禁歌,胡德夫、楊祖珺也一同被加入“黑名單”。直到2005年,《匆匆》專輯里再次收錄了這首作品。才算被解禁。
音樂事業(yè)受到阻礙的情況下,胡德夫并沒有放棄自己的目標。與此同時,他也一直在用音樂關(guān)注臺灣原住民的生活。不斷利用在公眾露面的場合,為原住民爭取更多的權(quán)益。
近期回顧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