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回家,都想著從街上稱幾斤豆腐回去。白白嫩嫩的,切成一些薄薄的豆腐片,放在油鍋里煎炒出來,適當(dāng)?shù)胤劈c蒜加點鹽,吃在嘴里,不用細嚼,柔軟光滑,有一種很溫馨的感覺。
小時候,我們一家人一年到頭是很少能吃到豆腐的。能吃豆腐的日子,就僅僅限于殺年豬和過春節(jié)的時候。那時母親還在世,一進入臘月,母親就要忙著揀好豆子做一二個豆腐,一部分用來殺年豬時食用,一部分用來過春節(jié)。殺年豬時,把豆腐在盆里揉碎,接了豬血汪子,然后用手揉碎蘸了豬血的豆腐,紅中有白,白里滲紅。到一盆豆腐完全變紅的時候,母親就開始把這些血豆腐捏成饅頭狀,然后用一些葉子蓋著,放在瓦檐上讓陽光曬。稍干后拿一個來切薄煎煎炒炒,放上一點辣子蒜葉。那味道既有豆腐的清香,也有一些豬血的腥味,吃起來特別爽口。那時更多的是把做好的豆腐打成一小塊一小塊,方方正正地放在簸箕里,讓陽光曬得失了水分,顏色變成了蒼黃,母親就加一些姜和辣子,放上點鹽巴,佐上一點香料,做成鹵腐。到了開春,煮上一鍋洋芋,就著鹵水鹵腐,一家人吃得津津有味。
為春節(jié)準(zhǔn)備的豆腐,大多被用來做成臭豆腐。做臭豆腐簡單,把一個豆腐切成方塊,放在墊著青松毛的簸箕里,用一兩枝青松毛蓋在上面,放在陽光下曬一段時間,等豆腐慢慢發(fā)酵,長出一些絨絨的豆腐毛。這個時候煎炸出來,那種味道好極了。那時我覺得這是豆腐最極致的吃法,聞著臭,吃著香。在上世紀(jì)九十年代,我去會澤,那個地方有一種叫毛豆腐的東西,和宣威的臭豆腐差不多,外皮長著很長的細毛,里面卻有新鮮豆腐的味道,特別好吃。前兩年去卻吃不出原來那種味兒,酒肆的'老板告訴我,那是制作工藝不同讓豆腐變了味道。
“一輪磨上流瓊液,百沸湯中滾雪花?!边^去在鄉(xiāng)下做豆腐都是純手工制作,做出來的豆腐特別香。做豆腐先是選豆浸泡,去殼磨漿,過濾壓榨,加熱煮沸,繼而酸漿點制,壓制成型。整個豆腐的制作過程,既是力氣活,又是技術(shù)活。做好的豆腐如果需要著色,那還少不了一種叫姜黃的染料。在宣威的寶山倘塘一帶,用姜黃染出的黃豆腐,那真是一絕。陳愛瓊老師的《家有賽西施》一文中對此有詳細地描述,形也小巧精致,色香味更是誘人。陳愛瓊老師說“云南十九怪,倘塘豆腐拴著買”,那姜黃色的豆腐,用結(jié)實的細線拴著,一掛掛地放在房檐下,想想,就是一片風(fēng)景,滿街滿村一片鋪開的金黃,那是一種非?;窝鄣娘L(fēng)景。
但凡家有紅白喜事,豆腐倒是少不了的一道菜,且可以做成很多的菜品,什么小蔥拌豆腐、皮蛋豆腐、麻婆豆腐、臭豆腐、豆腐鯽魚、豆腐碎肉……我喜歡吃的是豌豆尖煮豆腐或者番茄煮豆腐,清新馥郁。
豆腐是一種大眾化食品,其色白凈,其質(zhì)柔軟,老少咸宜。
豆腐是大眾食品,承載著滿滿的百姓情懷。在“一清二白”中,透著一份坦坦蕩蕩,就像《漢書》所言:“大味必淡,大音必?!?。五味嘗盡,方歸于清淡,這是中國文化中最高境界的“致和”思想的體現(xiàn)。
從這點看來,這豆腐已經(jīng)不單單是一道食品了,更多的是文化的一種符號,人的一份情懷,一種純真、清淡、方正。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