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 日
小時候喜歡過生日,估計是因為是父母張羅著過的。長大了,得自己操心怎么過,就慢慢不在意了。再懂得了些人情,甚至是有點不愿意提過生日的事,何況離青春越來越遠。
在我的小時候,是普遍匱乏的年代,生日無非是在當天的飯里加一個雞蛋,或者家人都吃稀稀的玉米糊和蒸紅薯,過生日的人下一碗面以示區(qū)別。家里兄弟姊妹多,往往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待遇,也不是每個生日都有這樣的待遇。我在家里最小,記事起每個生日我媽總會在當日的午飯時區(qū)別一下。至于加了什么,印象模糊了,深記得的只有兩次:一次是小學四年級,在三里外的小學校上學,正是北方秋雨季,當日一整天下著雨。擔心布鞋弄濕了,中午放學就不打算回家,讓同村的同學給我捎一點飯。下午快上課時,打開捎來的飯,是洋芋、豆角、南瓜湯,另外放著幾張煎餅。如今說出這樣的飯菜是極普通的,那時這是大餐。雖然湯里沒有肉,但看得見面上飄著油珠,攤煎餅也是費油的,平日里不很舍得做。看到這樣的大餐,我才記起來是我的生日。我媽也記著。當時吃著美味,心里有點暖,記憶特別深。
還有一次已是初中,知道了我和姐夫同一天生日,那時姐夫是我學校的老師,他叫了和他要好的我的體育老師一起過生日,照例是我媽和我姐在廚房里忙得做飯菜。在老師的縱容下,我喝了酒,并且是第一次喝醉了。老師當時說,我喝醉了,他幫我請晚自習的假。第一次喝醉也是一次人生第一,那時還不懂,醉也是快樂的法子。
后來就遠離父母和家鄉(xiāng),自己在外面混著,先是只有自己知道自己的生日,隨意的就過了。后來自己有了家,愛人記著。再往后,電話方便了,我媽也會在生日的那天來一個電話。
記得三十歲的生日,愛人覺得是個整數(shù)該重視,在生日的當天瞞著我約了同在一地的親戚,訂好了飯店和蛋糕。親戚的孩子們鬧著,有點熱鬧的氣氛,也收到了親戚們帶的禮物。那時女兒還小,我也正忙于生計,粗糙的過活著,極少有心體會日子的樂趣。
不知是某一年起,老家人開始看重三十六歲生日。有老人說是生活好了,有錢了燒的才把三十六歲生日當節(jié)日過。也有人說三十六歲是盛年的頂峰,大約相當于人生拋物線的頂點,正因為是頂點,很多人也認為這年歲是個坎兒,過了就一路順風。有巫術(shù)里禳解災(zāi)異的意思,覺得該有隆重的方式 。在老家三十六歲生日是和結(jié)婚、生子、蓋房一樣的隆重。講究的是男人要提前一年過,意思是這個坎兒提前通過了。也就是在三十五歲生日那天舉行儀式,其實就是擺酒席。女人是要在三十六周歲當年過的,這樣的決定里是不是有男權(quán)思想作祟,我是不清楚的。
我三十五歲那年,我媽就老早惦記這事,提前一個多月給我寄了一千塊錢,說是生日時不能親自給我做好的飯菜,就用這錢吃好點。其實那時我已經(jīng)開始發(fā)胖了,平日里已經(jīng)吃的很好了,甚至營養(yǎng)過剩了。我哥和愛人家的哥姐們也都送來了禮錢,錢數(shù)都很講究的有六六的尾數(shù)。我本不重視自己的生日,親人們的禮物讓這日子隆重起來。我自小有些敏感,不是不喜歡熱鬧,而是擔心聚后終有一散的蕭索,不如平淡。生日當天,簡單的聚會之后,趕晚上的火車和上小學三年級的女兒去了趟井岡山,安靜的方式過重要的日子也是好的。
??? 受我的影響,我們小家三人的生日過的都很平淡。某天女兒上大學離得遠了,提起生日。我忽的覺得有愧,她成長過程中一些日子是少了些儀式感的,是不是就少了些生動和深刻的記憶?總覺得現(xiàn)在生活好了,就像我媽常說的,現(xiàn)在每天都是過年。從吃穿日用來說,相比于匱乏的年代,的確每天都是過年,就不知道如何在特殊的日子增加點儀式感。
在女兒初中以后,我的生日大部分是她記著,她張羅,總是提前送我一套書,或從她上學的城市帶回來一塊蛋糕,我媽照例會來電話,愛人借著這日子,給我添新衣服和最新的電子產(chǎn)品。
回望著漸行漸遠的青春,如今更懶得提自己生日一事。今年我生日的那一天,女兒在我們家三人微信群里說,她收到了一筆稿費,她要用她的錢為我慶生日,并且已預訂了蘇州一家粵菜,她會當晚從南京的學校返回蘇州。聽她的口氣她的錢能夠請人均好幾百元大餐。想著女兒雖在上學,也快畢業(yè)自立了,她用自己的勞動所得請我吃大餐慶生日,也提示我人生的又一階段。我告訴愛人:準備一瓶上好的紅酒,晚上不開車, 坐地鐵去,都喝點酒吧。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