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系構想圖 (圖片來自視頻截圖) 2004年2月,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發(fā)布消息稱,觀察顯示,宇宙中的星系正以一種加速度遠離我們而去。天文學家認為,按照這樣的模式,銀河系將越來越孤獨,宛若宇宙中的孤魂野鬼。 科學家認為,如果所有星系都加速遠離我們而去,那么隨著時間的推移,最終那些星系都將以高于光速的速度離去,那時,抬頭仰望星空,除了我們自己的銀河系,將再沒有布滿蒼穹的繁星,望遠鏡看到的也將是一片漆黑。 證實宇宙膨脹加速 多位科學家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宇宙加速膨脹的理論與驗證,讓多名物理學家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2011年10月4日,美國科學家索爾?伯爾馬特和擁有美國和澳大利亞雙重國籍的科學家布賴恩?施密特以及美國科學家亞當?里斯,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諾貝爾物理學獎評選委員會表示,這三位獲獎者“研究幾十顆處于爆炸狀態(tài)的恒星、即‘超新星’,發(fā)現宇宙正在擴張過程中,擴張速率不斷加速”。評委會聲明,他們的研究成果震動了宇宙學理論基礎。 伯爾馬特、施密特和里斯所屬的研究小組研究發(fā)現,超過50顆超新星所顯現的光度比勻速膨脹宇宙模型顯得暗淡,說明星系和其內部的超新星以越來越快的速度相互遠離,宇宙膨脹在加速。 1978年,美國貝爾實驗室的兩位天文學家阿諾?彭齊亞斯和羅伯特?威爾遜也因為發(fā)現了“微波背景輻射”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科學家認為,微波背景輻射是“宇宙大爆炸”后,不斷向外膨脹而留下的“余輝”。 阿諾和羅伯特當時正在測試一架衛(wèi)星接收天線,結果探測到一種干擾測試的微波噪音,無論把天線指向天空的什么方向都排除不掉這種噪音。后來,這種噪音被證明是宇宙背景輻射。 哈勃最先發(fā)現宇宙中的星系在加速離我們遠去 早在1929年,美國天文學家埃德溫?哈勃在使用望遠鏡對星系進行大量觀測的基礎上,首次獲得了一項改變歷史的重大發(fā)現。他發(fā)現,宇宙中的星系都在遠離我們而去;并且離我們越遠的星系,背離我們向遠處運動的速度越快。這個事實,現在被稱為“哈勃定律”。 哈勃得出這一結論的直接的證據就是光譜的“紅移”現象。即天體背離地球運動,光的波長變長。不同的波長對應不同的顏色。光的波長變長,顏色向紅色一端偏移。 哈勃測量的結果發(fā)現,遠處星系的吸收譜線普遍向紅端偏移,而且越遠的星系紅移量越大,也就是說遠離我們的速度就越大。哈勃定律向我們表明,“宇宙正在加速膨脹”。 利用現代望遠鏡,天文學家已經觀測到了遠在100億光年之外的遙遠星系。觀測資料表明,即使如此遙遠的星系,它們也在背離我們的銀河系迅速遠去。 當初哈勃的發(fā)現并沒引起人們關注,但后來越來越多的證據證明了哈勃的結論。為紀念哈勃在天文學方面的卓越貢獻,著名的“哈勃”望遠鏡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 神秘能量推動宇宙向外加速膨脹 按照流行的宇宙大爆炸理論和萬有引力定律,宇宙應該是因為星系之間的引力而收縮或減速膨脹。但事實上,宇宙卻是在加速膨脹,這令科學家們感到疑惑。 于是科學家們認為有一種不為我們所知的神秘力量在推動宇宙的膨脹,因為科學家們觀測不到這種能量,所以稱之為暗能量。 2008年12月,天文學家首次發(fā)現了“暗能量”推動宇宙演化的直接證據。參與該項研究的專家表示,藉助美國國家宇航局的“錢德拉”X射線空間望遠鏡,他們成功記錄下了當兩個巨型星系在相互碰撞過程中所顯現出的所謂“暗能量效應”,以及由于其作用遺留下的痕跡。專家們認為,正是“暗能量”的活動從總體上掌控著宇宙的膨脹進程。 對于暗能量的本質,科學家仍一無所知。對其來源目前有兩種推測:一種觀點認為暗能量存在于茫茫真空中,是不變的;第二種說法認為暗能量與一種可變的場相連。如果是后一種解釋,就意味著也許有一天這種神秘的強大力量也許會發(fā)生行為的改變。不論哪種解釋,暗能量這一被認為占有宇宙絕大部分的能量竟是看不見的,而他卻主宰了宇宙的未來。 劍橋大學天體物理學實驗室科學家、負責領導對“錢德拉”望遠鏡觀測數據進行分析的阿烈克謝?維赫利寧教授認為,有了暗能量的存在,宇宙就將繼續(xù)擴張下去,從理論上講,再過數千億年后,由于天體的大量逃離,我們現在所能看到的其它所有星系都將消失得無影無蹤?!?br> 這種“暗能量”起初只占宇宙的一小部分,但隨著宇宙物質在宇宙膨脹過程中逐漸被稀釋,這種暗能量如今已占據了宇宙成分總含量超過70%。 “暗能量”仍在逐漸“強大”,有科學家認為,如果膨脹永遠加速下去,未來將是一望無際的黑暗和孤獨,宇宙將在不斷加速的膨脹中逐漸變得冰冷與死寂。也許時空逐漸扭曲,就連原子都不能避免被撕碎的命運。 |